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30章 新一轮捕鱼行动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30章 新一轮捕鱼行动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一切都变了,一切才刚刚开始。

哈尔科夫,他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居然能成为旅长,带领多达一千七百名战士!

战争对陷入战争中的人,带来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如果没有这场世界大战,哈尔科夫一定会在成年后,成为普通的集体农庄庄员,甚至一名普通的拖拉机手。如今,十七岁的他得到了中将的器重,成为了高级军官,甚至和那些四十多岁的老军官们平级了!

升职令人狂喜,他也马上发现,自己肩头的担子突然沉重了十倍。

他知道,身为高级军官可不是勇敢就够了。回想第一次上战场,就是因为自己的鲁莽,令草创时期的少年连蒙受重大损失。一旦指挥不当,勇敢就成了鲁莽,再次鲁莽的代价再不是几十人的伤亡。

事到如今,战役结束后少年部队必须承担更加的国防压力,哈尔科夫相信他的部队将不再是锦上添花,几乎是必然会在大规模的战斗中,承担某一防区内的中流砥柱。

“司令一定会把我们当做正规的老兵来用,一旦我指挥不当,我们会蒙受空前的损失!可能……”

哈尔科夫已经不敢在想下去。

和他严肃的表情截然不同,走在通向米西渡口的道路,小战士们可谓喜气洋洋。大家都收到了司令的赞誉,指挥部已经实实在在的承认了大家的重大价值。

鲁斯兰意气风发,在看到哈尔科夫居然有些闷闷不乐,当即的就费解了。

遂戳了他一下,质问:“嘿,你想什么呢?难道还怕捞不到大鱼。”

“没什么?就是……有点担忧。”

“哎呦我的旅长同志,您担忧什么。就是巨型鲶鱼,我们做成集束手榴弹,坦克都炸毁了,难道炸不死它?我们晚上就在河畔,全营的兄弟姐们一次吃鱼肉大餐。”

“这倒是可以。”哈尔科夫勉强一笑,又叹了口气。“这么说吧,我现在身处高位,是该好好想想了。我必须做一个优秀的旅长。”

“你当然会是个优秀旅长。”

“过誉了,我还有很多不足。我很担心,如果……”

“担心什么?是担心战斗?不!在司令同志的指挥下,我们会取得新的胜利。很快,咱们兄妹的胸前都会别上勋章。就像……嘿嘿,就像娜塔莎。”

娜塔莎,一听这个词,哈尔科夫不出意料的换了表情。

“所以你不要想着不好的事。”鲁斯兰继续调侃:“我相信,爱情会让一个战士更有战斗力。现在不要多想了,还记得在指挥部司令说的话吗?”

“我知道。抓几条大鱼让司令高兴一下。希望,我们能够成功。”

哈尔科夫心情好了一些。是啊,未来的战斗谁知道呢?说不定还是游击共和国一边倒的暴揍敌人。像是戈梅利战役这样的大规模战争它出现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因为会议上司令已经谋划出了未来的战略!

假若,整整十二个月后,主力部队反攻到河畔,届时至少普里佩特沼泽就彻底解放,对于大家来说,战争已经胜利结束,和平美好的日子已经有奔头啦。

从铁匠村走到米西渡口,那是一条长达十二公里的旅程。

杨明志在训练部队时,强令现役部队,每周必须进行一次十五公里的武装越野,每天更是有五公里的越野必修课。哪怕是刚刚参军的孩子,也必须进行这一堪称苛刻的训练模式。

军队的机动性就是依靠如此的训练方可保证。

因此哈尔科夫基本不担心自己的部下,他是在月初接受了一批新兵,经过两周的训练,即便是柔弱的姑娘,也被迫练就出了不错的肌肉。大家的小腿捆着绑腿,就如同一战时期的士兵,更是令让苗条的姑娘恍若拥有了小鸟腿.

路边盛开着一些野菊花,爱美的姑娘将其取下,别在自己的发髻上。她们普遍留着长辫子,为了作战的需要,几乎都将其盘在脑后,由一根细小的簪子固定。

由孩子组成的部队,他们大多数没有自己的军装,又因为一些人已经加入列宁共青团,红领巾也不用再佩戴。几乎没有一人戴着帽子,更无一人顶着钢盔。

不过是去执行捕鱼的行动,最危险的事莫过于遭遇野兽罢了。那又如何?每个人都携带步枪,即使是凶恶的巨型野猪,一阵排枪下去也直接撂倒了。

哈尔科夫率部用了两个多小时抵达米西渡口,驻扎于此的工兵部队指挥官阿纳托利已经等候多时了。

站在这里渡口,望着茫茫宽阔的第聂伯河,只见河面上已经漂浮着一叶叶木筏,他们都是专业的渔民,哈尔科夫举起望远镜看去,看清了有人在撒网捕鱼。

渡口这里也是人满为患,要从铁匠村到河畔捕鱼,大家都必须首先赶到米西渡口。

来者也不仅仅是捕鱼,根据会议制定的发展战略,一条通向洛耶夫废墟的可以跑二十吨坦克的平坦大道,从这一天开始整修。

要修路,第一要务就是在满是蒿子秆的河畔平整土地。

因此,当下的阿纳托利可谓任务缠身!

“同志们,你们现在这里原地休息。鲁斯兰,你跟着我到这里的指挥部报道。”

少年营的战士们就这么原地或站或坐,他们的出现也引起了大量村民的注意。同时,孩子们也看到一些妇女的藤篮中,已经装了一些鲜鱼,她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尼娜,这一带的鱼真是多啊。我看不用手榴弹,只要撒上大网,捞到的鱼就够我们吃很久。”

“舒拉你太天真了。我们拿到的手榴弹可不是去捕捞小鱼了。”

“是大鱼?就是那种巨型鲶鱼?可饶了我吧,那种怪兽太可怕了。”

“笨蛋,你背着的难道是烧火棍吗?”

两个女孩你一言我一语,整个队伍也是躁动不安。

正当部队乱哄哄时,领取完任务的哈尔科夫回来了。

原来,阿纳托利只是暂时协调这里的捕鱼工作,待到中午村长卡维茨基抵达,捕鱼的组织工作就完全有铁匠村苏维埃负责。至于阿纳托利的部队,他们要领着一众民夫开始修路,亦要严格监管摆渡线路的通畅。

“同志们都安静!”哈尔科夫以洪亮的嗓音下达命令:“现在听我说!我们的任务就是沿着河畔南下行动,在河畔的细小河道中展开炸鱼作战。待会儿他们会发给我们一百个藤篮,凡是炸死炸昏的鱼全部搜集起来,在傍晚时送回渡口。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大家异口同声众志成城,孩子们期待已久的行动终于开始。

哈尔科夫没有磨蹭:“全体都有,向右转。走!”

……

实际上,米西渡口的捕鱼行动在太阳升起前就开始了。战争之前,米西村本就是一个以渔获捕捞著称的村子,之所以如此,正是本地的野生鱼资源非常丰富。

专业的渔民在宽阔的河道中大规模撒网,有三条摆渡线路的木筏停在河中心,渔民通过垂钓的方式钓鱼。

唯一的炮艇如今又有了新工作,它装载着一副用降落伞绳索编制的面积达一百平米的大网,一路逆行到洛耶夫废墟,并在那里的第聂伯河河道化身成拖网渔船。

当哈尔科夫抵达的时候,米西渡口的捞鱼行动已经持续了四个小时,他们捞到最多的并非鲶鱼,而是欧洲鲈鱼。马车载着成筐的鲜鱼开始向铁匠村输送第一批货物,并将立即成为丰盛的午餐。

以米西渡口为,向南根本没有道路。

哈尔科夫和他的部队不得不在松软的草甸上小心前进,即便如此,还是有大量的小战士不慎踩入淤泥。

“真是个糟糕的地方,这里芦苇丛生,还有大量的青苔,空气中一股草腥味。”鲁斯兰对这里的环境没有丝毫的好感。

“那就向西走一点。”已经满腿是淤泥的哈尔科夫无奈回答,“等我们找到第一个小型水道,我们就先休息一下。”

话是如此,孩子们艰难的在淤泥中跋涉,他们除了背着一百个藤筐,还从村民那里得到了五十多支简易鱼竿。所谓鲶鱼食肉,只要目标水域雨多,鱼钩刮着鱼肉,一定能快速钓上鲶鱼。

他们沿着蜿蜒的第聂伯河河道一直在走路并被淤泥疯狂消耗着体力,一直摸索前进的五公里,终于找到了附属于主河道的小型水道。

之所以米西村会在那个位置作为传统渡口和建设村庄的位置,就是那片区域没有附属水道,使得渡河只有主河道一个障碍罢了。

瞧瞧自己的战士们,大家不仅累的气喘吁吁,每个人的腿上满是淤泥,还有倒霉的家伙因为跌倒而浑身淤泥。

“就是这里,我们原地休息。”

命令已下达,多达六百个孩子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个个坐在水道边的草地上。许多人甚至卸下一切负重,直接躺倒在地喘着粗气休息。

但也有一些战士对捕鱼充满巨大兴趣。

为了节约宝贵的炸鱼用手榴弹,十多个男孩拎着简易鱼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钓鱼。

还别说,仅仅五分钟过去,就有战士将一条小臂长的鲶鱼拽上岸边。

少年营的行动迎来开门红,自从钓上第一条鲶鱼,后续的鲶鱼真是越来越多。

“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我所在的这个位置,是鱼的巢穴?”哈尔科夫觉得有戏,遂做出决定,他们少年营的营地就在当前位置设立。

经过一个小时的休息,大家恢复了精神,而时间也到了中午。

“同志们,我们埋灶做饭。吃完午餐我们全面行动!”

一杆杆步枪,枪口相对,枪刺卡槽互相契合搭建枪塔。通过工兵铲,士兵挖出大量土灶。通过从远处砍伐的松树枝,篝火被点燃,再将土豆扔进炙热的灰烬中,烤土豆就是大家的主食。

少年营也是有炊事班的,两个铁桶成为熬菜汤的厨具。他们携带了一些蔬菜,不过重头戏还是刚刚捕捞的五条鲶鱼。

吃着烤土豆,喝着鱼肉汤,军旅生活寡淡又充实。

午餐一过,意识到时间紧迫的哈尔科夫终于下达了炸鱼作战的命令。

他将全体战士集合后,规划处长达五百米的作业区域。

“所有的女兵,你们暂时留守营地。所有的兄弟们,把你们的上衣和鞋子脱掉。再带着你们的疼筐和手榴弹,跟我到河边。”

八月中旬的河水温度并不糟糕,对于敢于在冬季往身上浇冷水的斯拉夫人,如今的河水依旧可谓凉爽,甚至可以在河里畅快游泳。

不管怎么说,哈尔科夫对自己麾下的绝大多数女兵有些偏见,再说炸鱼的工作,是必须有人跳入河道里去捡拾鱼的,他绝得女兵绝不该做这些脏活累活。倒是渔获上岸后的善后问题,女兵将有大用场。

近三百个男孩,他们以班为单位组成了长达五百米的“作战阵线”。

“兄弟们,你们投掷是是真正的手榴弹。在扔出去后,各班全体卧倒!每个班组各投掷三枚,之后暂停行动。注意,不要受伤,更不要令你的战友受伤!”

一番命令后,行动正式开始。

士兵大吼着“格拉纳达”,将点燃引信的手榴弹被投掷出去,大约七秒后剧烈的爆炸,使得河道内腾起高达二十米的水柱。

趴在草地上的士兵纷纷捂住了耳朵,他们感受到了大地的震动,接着被溅落的水花浇得后背湿漉漉。好在大家的衣服鞋子已经在营地叠放整齐,就是全身湿漉也无所谓了。

火柴点燃第二轮轰击,此处五百米长的河道遭遇猛烈轰炸,对于河道里栖息的生命,冲击破正给予灭顶之灾。

三轮轰击,部队消耗了九十多枚手榴弹,战士们匍匐的草甸也完全湿漉。惊人惊喜的是,抬起头来的战士愣是在草甸上找到了不少被炸上来的鱼,它们都是鲶鱼,已经完全没了生气。另有一些可怜的青蛙河蚌,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的身体已经被震碎了!

不一会儿,河道上漂浮起大量白色物体,仔细一看,他们全是被震死震昏的鱼。

“哈哈!我们成功了!兄弟们,跟着我去捞鱼吧!”

即便十七岁了,哈尔科夫孩子的本性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漓尽致,他身先士卒跳入了河道中,一边游泳一边捞着鱼尾,将鱼搜集起来。

手榴弹基本杀死了五百米小河道中的所有动物,这种捕鱼手段的确高效,但其对自然界的破坏力非常恐怖。现在的游击共和国已经顾不上那么多,在活命还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选择在,人当然选择了活命。

八月十八日,普里佩特河和第聂伯河,大规模上演炸鱼大戏,疯狂的手段带来巨量收货。尤其在浅滩小河道最多的普里佩特河,那是鲶鱼最丰富的地界,亦是炸鱼最泛滥的区域。

大量的马车载着死鱼向黑土村向铁匠村赶。库存的食盐已经开始使用,只为第一时间展开对鱼肉的腌制。杨明志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他是亲眼在傍晚时分看到数目惊人的鲜鱼被运回来,军民只能消耗其中的一部分,至于其他部分,必须赶在腐烂变质前腌制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