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20章 战后会议召开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20章 战后会议召开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针对戈梅利战役亟游击共和国未来规划会议,终于开始了!

天刚亮,黑土村和鲶鱼村的与会代表,在其村长带领下向铁匠村赶来。而那些新晋成立的新集体农庄的代表们,以及红十月茨冈人和科夫帕克兵团的一众代表,已经候在铁匠村。

早在会议之前,大部分将参与会议的人员就一定待在铁匠村住宿,村子里亦有数以万计的难民,村子外的一些空场,也成了大量新兵的训练场。小小的铁匠村已经变成了有五万人居留的巨大聚落,堪称一座城市!

至少对于本时代白俄罗斯来说,五万人的定居点绝对算是一座“中型城市”。

早晨定点吹响的军号将杨明志唤醒,他揉揉眼睛,把老婆的胳膊摘下去。他以军人的素质立刻下地,以最快的速度换上军装。

“唉……哥,这么早你就起床?”

“怎么?医院不也是要求医生大清早就值班吗?”杨明志一边系着扣子,一边催促老婆起床。

睡眠总是那么舒服,杨桃又躺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爬起来。

大家都很忙,当军号吹响时,这个集体农庄的大部分人必须无条件苏醒,迎接新一天的劳作。

杨明志将妻子送到医院,又顺便探望了一下奉命养病的娜塔莎。无论那丫头怎么说,杨明志已经铁石心肠,娜塔莎这孩子必须继续修养,直到她因长期高强度作战而突显的颧骨再度因体重恢复而掩盖。

他又去食堂吃了几个土豆,根本无所谓食物的好歹,随便填饱肚子,以迎接注定吐沫星子乱飞的会议!

杨明志匆匆赶到集团军指挥部,他来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把自己做的资料拿上。

会场就是游击共和国的机关办公区,那是一间偌大的房子,根据上次大会的经验,杨明志相信即便这次与会人员很多,它已经能完美的塞下。

大清早,一辆辆马车满载着穿着整齐的会议代表进入铁匠村,而在天尚未亮时,会场已经开始布置。

“您的资料已经准备完毕了?”稍晚一部而来的耶夫洛夫问道。

“已经完毕了,这次会议很重要,我可是做了一番准备的。”

“是,会议上我也要做一些报告,还有一些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指明,我们必须采取紧急措施。”

“哦?”杨明志停下手中的活儿,眯起眼睛:“到底是什么事?”

“还能有谁什么?那些新兵您知道吧!那六千个新征召的女兵,她们简直是一群废柴!教她们开枪,这枪声一响,一群人居然吓哭又浑身颤抖。您说,这群人当兵,不是难为她们是什么?”

“这……这真是个问题。”

新兵第一次上战场,吓得尿裤子是可以理解的,倒是也有的新兵如同战神附体,完全生死置之度外。

不过现在作为的新兵以女人为主,听着耶夫洛夫的只言片语,杨明志能猜的差不多。她们本来就是被萨林奇金强迫参军,原因仅仅是其年龄正合适。

这个时代,许多国家奉行的还是义务兵制,每一个公民有当兵的义务。对于苏联,她所奉行的制度必然遭遇资本主义国家的敌对,每一位苏联公民在必要时刻都应该拿起武器,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世界大战之前,苏联有着一亿六千万人口,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只需供养一百余万军队进行国防就足够了,只有在大战即将爆发的1941年年初,军队从150万暴增至500万。

至于现在的现役部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万。

萨林奇金强令年轻女人参军无可厚非,她们是不是能变成优秀的军人,耶夫洛夫无情的给予否定答案。

杨明志无奈的问:“她们……她们中总该有勇敢的人吧。”

“当然!苏联女性是值得信赖的,她们中有的丈夫孩子死于敌人之手,她们渴望复仇。还有许多人,她们只想逃避战争,幻想着进入沼泽地后就能安全的活命。熟不知,相对的和平是打出来的。如果她们不当兵,谁来保卫沼泽地。”

“说得好!”本来不想多搭茬的福明凑了过来。“无论她们是否愿意,都必须当兵。”

“可是,您觉得一群听了枪声就吓得瘫倒在地的女人,她们能成为好兵?算了吧!我昨天观察训练一整天,如果不是因为她们是女人,我早就拎着棍子,就抽打那些抱头大哭拒绝训练的废物!”

“唉,说她们废物,语言也才激烈了吧!”福明有些不悦。

“您应该亲眼去看看!我们现在有六千个新兵,其中大部分是女人。以我所见,其中一半人得剔出部队。她们根本就不适合那枪,她们还不如扛着锄头铁锹去挖土豆,或者拎着篮子到森林里采集蘑菇和蒲公英。”

杨明志拍拍他的肩膀以安定其暴躁的情绪:“这些事,您会议上再说吧!我认为此事必须得到解决,军队建设从来不是给平民发一支枪就完事的。即便现在我们的人力资源很困难,我们也必须训练出一支能够打仗的军队。”

“好吧……好吧……我希望我的话能让萨林奇金同志重视起来,不要仔仔难民里面不加甄别的选人,一股脑的把训练工作扔给我们。”

……

会议室得到了修善,内部也进行了一番装修。讲台被扩大了,讲台之外则是二十多排长木椅,使得整个回城足够装得下三四百号人!

杨明志在上次大会结束就没有再来这里,本身这个大会议室也是为规模很大的会议所准备,当没有重大会议时,它真的没什么用,一把锈迹斑斑的锁如同将其封印。

杨明志拎着文件包刚刚进入会场,瞟一眼看去,这里已经来了许多人。

他注意到许多熟悉的面孔,也有陌生人,但最受人瞩目的还是自己这个佩戴金星勋章的人。

一番寒暄后,三位熟悉又陌生的人围了过来。

他们分别是兵团司令科夫帕克,红十月大队队长布马日科夫,以及茨冈人大队队长卡尔马诺夫。除却科夫帕克,另外两位参与本次会议,一是作为旁听,二是趁着这次会议,把自己关于游击运动的理念阐述一下,最后还要向“富裕”的游击共和国要点给养。

不同于科夫帕克兵团的传统活动区,红十月和茨冈人,他们的活动区更加险恶,又因为本次奉波诺马连科的命令参战,损失不可谓不大。向友军索要粮食和弹药理所当然,然而这几天关于发现盐矿的消息路人皆知,得知重大喜讯的两位指挥官,对食盐萌生了巨大渴望!

这两位非常粗鲁的簇拥在杨明志身边,直白的说明自己的三大需求:食物武器弹药盐。

“真是见鬼,这些人怎么回事?难不成以为我很吝啬?”杨明志脸上笑嘻嘻的同时腹诽。

打破这一尴尬的还是那个男人,之间一个脑袋反光的男人伴随随从走入房间,他以清脆的嗓音赞誉道:“好啊!你们都很有精神!我的将军同志,我很乐见于您和其他同志打成一片。”

尴尬得意缓解,随着萨林奇金的到来,会议也即将召开。

至少在游击共和国,务实的精神深入人心。望着木墙上挂着素描的马恩列斯画像,还有刻意挂着的红布,以及俄语的标语,萨林奇金定了定神,他恨不得会议马上召开。

会场一直热热闹闹的,毕竟这是持续几乎两个月的战役基本结束后,游击共和国首次召开全体会议。会议意义非凡,人人都知晓,本次会议闭幕后,游击共和国一定有巨变。

该来的人纷纷到来,可惜因为部分地段道路糟糕,所有与会人员到期已经快是上午九点。

和上次会议一样,游击共和国政治地位最高的萨林奇金,利用这次重要的露脸机会,继续担任起会议主持人。当然,向其他人员训话他本就得心应手。

经过一番万金油的会议序幕发言,以及万众瞩目的眼神注视,他的文件宣读完毕,接着右手一挥,大声说:“同志们,让我们请我们的将军别列科夫同志讲话!”

会场了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对此杨明志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拎着文件走上台,再扫视一下整个会场。加入游击共和国有小型的会议喇叭,自己也就不必扯着嗓子大声说话。

“好吧……好吧……我还以为我们的书记同志能讲演到中午,会议整体是在下午进行。既然我已经站在这里,正题现在开始。”

本来,游击共和国面临着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压力,盐矿的建设更加剧了压力。本次会议最好把现有的问题解决掉,不宜过多浪费时间!

杨明志再看看观众们,瞧着熟悉的与不熟悉的战友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他尤其注意了一下有话要说的耶夫洛夫,还有那两个一肚子话的游击大队。

他将萨林奇金准备的文件拿在手直接朗读起来。

和福明给予的文件一样,萨林奇金的文件中,也有打断的内容记述着“戈梅利战役”的战斗历程。这份文件很大部分,就是将战役简略的总结一遍。

生硬的文字,直白的数字,对于一般人,这份文件堪称无聊,但对于那些战役的亲历者,对于他们,寥寥一两句话的背后,就是血淋淋的战场,数字的背后就意味着随处可见的悲惨尸体!

文件将相当数量的与会人员的内心,再度带回了战场,整个会议现场鸦雀无声,杨明志朗读的时候还不时的瞥一眼,他看到的竟是一众人员目不转睛的表情。

当萨林奇金的文件念完,接下来正是杨明志自己做的统计资料,他亲自统计汇总的数据更为详细,数字也更为震撼。

一场大战役下来,苏军究竟损失了多少人?投入战役的部队一定有一个番号,该部队的士兵花名册,也由军队档案室负责。

系统的统计必须战后进行,有因为已经两周没有打仗,先撤回来的部队有足够的时间针对他们进行统计。

统计非常简单,只要统计一支部队撤回来的人(包括医院里的伤员),与固有的花名册对比,永久性损失多少人一目了然。当然不排除还会有失踪士兵在时隔几十天后回来,但这种可能性实在不大。

杨明志给与会的全游击共和国二百余位代表,以及友军三支游击部队的五十多位代表,一个非常恐怖的损失数字——28166人。

编入游击共和国户籍的军民,一场四十天的战役打下来,永久性损失了两万八千余人。

本次战役时间跨度很大,所以一下战役初期的轻伤员,在战役后期又投入作战,甚至还有幸运有不幸的家伙,连续挂彩两次,现在又躺在医院。

“这两万八千余人,他们中有超过一万人,是我们第63集团军的老兵,甚至有一些是1941年春季参加红军的。他们为国牺牲,而我们游击共和国,为这场战役付出了几乎所有的精锐兵力。

到了现在,最精锐的近卫284师,三个主力团加在一起的兵力,还不到三千人!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直属侦察营,六百名战士,就剩下六十名还能继续作战,其余人等几乎都牺牲了!

我们付出了如此多的人员损失代价,取得的战非常巨大。我杀伤的敌人可能超过五万人,加上科夫帕克兵团红十月大队茨冈人大队的积极参与,我们在六月份到八月份的作战,击毙击伤的德军伪军,初步估计可能高达……嗯……高达七万人!”

杨明志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他注意到,在说明己方的重大伤亡时,那些死里逃生的一线指挥官们,他们沧桑的老脸热泪盈眶,不少人甚至浑身颤抖。

营一级的指挥官都参与到本次回忆中,因此与会人员很多,同时他们是战争的直接亲历者,受到的触动也是最大。

一味的诉苦会让人消沉,所以杨明志虽然在笔记本上写着的事“六万人”,他一番添油加醋,就成了“七万人”。

可莫要小看增加了一万人的毙伤,将德军的该数据和苏军对比,恰恰得出来一个喜人的结论:一个苏军士兵伤亡,对等两个德伪士兵伤亡。

在苏德战争,苏军打出这样的伤亡比是不可想象的,可战役后缴获的堆积如山战利品,就证明了这样一个结果,仅缴获的钢盔就查过两万顶。

人们对这个数字毫不怀疑,萨林奇金当然是对这个添油加醋的数字不满,他扶了扶自己的眼镜,然而身边都是与会人员对这个数字的欢迎,自己也就闭嘴了。

是啊,大家没有理由怀疑“毙伤敌人七万人”这一事实是注水的。

如今整个戈梅利州,还有周边的一些地区乱成一锅粥,战役将白俄罗斯的东南地区,与德军铁蹄下苟活的平民,除却死难者,就是大规模的逃离战场。

或是从蒙古人那里学习的,斯拉夫民族对于“焦土抗战”并不陌生,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一部分原因就是沙俄的坚壁清野,最后逼得法军无法就地补给,漫长的补给线物资送不上去,最后崩溃。

如今的戈梅利州的相当数量的居民定居点化作燃烧的废墟,大量平民向主要城市涌动,另有合计三万余人被苏军转移到了普里佩特沼泽地。

本就人口不多的戈梅利州正向着无人区化发展,大片的农田进一步被野草覆盖,本地占领军指望就地经营剥削平民,简直变得不可能。

整个上午的会议,逐渐变成了杨明志的独角戏,他本人也迅速进入状态。

上午的会议正式对漫长战役的总结,在一番沉痛的己方损失总结后,会场的气氛活跃起来。因为饭点前的最后一个小时,完全成了对苏军攻击的歌颂,这一切,正式杨明志希望的。

“好啊,气氛终于热闹起来了。等到下午,是该我阐述未来大战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