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17章 解放勒热夫和维亚济马

当杨明志的第63集团军施行“列奇察保卫战”的时候,远在数百公里外的斯摩棱斯克,部署在这里的德军遭遇苏军主力的大规模反攻。

西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和加里宁方面军司令科涅夫,两人谋划的一场战略反攻,称之为1942年第一次勒热夫-瑟乔夫卡进攻战役,约定的进攻时间正是七月二十九日凌晨三点。

以勒热夫为核心,在过去的十四个月内,苏军已经进行了两次反攻,而七月底的行动则是第三次。

新的行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唯独进攻日期极度保密,甚至进攻开始后,该行动也没有大肆宣传。所以当游击共和国知晓苏军发动了这次大规模反攻的确切消息,已经是八月初。

一时间,横亘在数百公里战线上的苏军加里宁方面军主力展开战略反攻,进攻矛头直指盘踞在勒热夫突出部的德军第9集团军。为了配合友军反攻,突出部南部的西方面军,也分出精锐部队参与进攻。

因为苏军第39集团军的惨败,导致德军扩大了勒热夫突出部的凸角范围,在这场拉锯战中,德军取得了一次战术胜利。

吃了一次败仗的朱可夫眼光放的很远,他知道,如果歼灭了实力最为雄厚的莫德尔的德军第9集团军,苏军向西推进的大门就打开了。

莫德尔的部队正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的主力,在这个节骨眼上,南俄围绕着斯大林格勒和周边区域,一场血腥的绞肉机式战役已经开始。如若德军从北方调兵参战,苏军的防守压力徒增。

为了避免德军分兵南下,也是为了压缩战线,发动一场战略反攻合情合理。而起这次反攻,苏军已经筹备了超过两个星期。

官兵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即打破勒热夫的僵局,尽快突破,将斯摩棱斯克这座古老的城市,从德国占领军的魔爪中解放。

早在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俄法双方在斯摩棱斯克展开血战,又在博罗季诺展开血战。一百多年后,从斯摩棱斯克到莫斯科,道路再次见证了血腥,苏德双方在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合计布置了超过二百万作战军队!

苏军新组建的部队有大量从未见识过现代战争的偏远地区青年,他们多是二十岁出头,最大不过三十岁。他们是苏联城里后出生的第一代,许多是1921或1922年出生,他们发自内心的愿意保卫苏联,保卫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

在经历了区区一个月的新兵训练,新兵组成的新的步兵师,火速投入到勒热夫绞肉机。

但大部分新兵根本不知道,苏联在这条战线上,已经付出了一百多万人伤亡失踪的代价!他们,这些新来者,他们才是最可怜的人。

他们只是庞大战役中的一个小棋子,战役在七月二十九日由加里宁方面军率先发动,三天之后,西南方面军投入进攻。

爱国情绪爆棚的新兵,伴随着数百辆坦克展开对勒热夫的重点进攻。

然而莫德尔这位防御大师,以反坦克炮机枪弹幕,和纵横交错的野战防御体系,在被突破了两道防线后,成功挡住了苏军多达十万人的进攻。德军的防御胜利只是暂时的,为了这个战术胜利,德军第9集团军损失很大!

如若苏军只有这些兵力投入作战,无疑莫德尔将再度取得防御胜利。

朱可夫率领的西方面军于八月二日展开全面进攻。

西方面军分兵牵制德军第4集团军,使之难以增援北方的莫德尔。苏军主力部队,尤其是坦克部队,在漫长的炮火准备和空军的疯狂轰炸后,开始针对勒热夫突出部南部的维亚济马推进。

从现在开始,因为杨明志在苏联沦陷区的行动,本次反击战的战果,已经和那个位面会发生的结果完全不同!

一个男人能对历史带来多大的改变?

杨明志为苏联带来了已经成熟化的rpg技术,这种实用化的新式武器,为普通步兵大幅增强对装甲目标火力,同时对于步兵亦有可观的杀伤力。

德军缴获了苏军的这种武器,但德军丝毫不震惊。本来单兵火箭炮和无后坐力炮就不是新鲜玩意,只是俄国人将其率先小型化便携化。第七装甲师的惨败的确令德军大为震撼,随着一线德军开始装备单兵rpg武器,德军也拥有这类反坦克武器,第一次投入作战就取得击毁大量t3476坦克的战果。

如今,投入本次反击战的t3476,在增厚装甲的同时,大部分还焊上了一圈栅栏。

而德军的四号坦克,装甲厚度强行提升,在基本免疫苏军rpg的同时,也完全免疫了苏军45毫米反坦克炮的在四百米距离内的正面攻击。

投入进攻的苏军坦克,在逼近德军战壕时,旋即遭遇德制rpg轰击。

正面的栅栏装甲挽救了一些坦克,还是有一些被灼热的金属热流洞穿,车组全体阵亡。

西方面军在第一天的突击中投入了四百余辆坦克,然而不到二十四小时的战斗,无法战斗的坦克已多达八十辆。有五十辆坦克的损失就来自于rpg的偷袭,它们经过修理还能继续作战,但在突破状态下,苏军根本无非为其更换零件。

防御状态下的德军取得了一定的战术优势,然而莫德尔被苏联两个方面军重点进攻,他麾下有十八个师,因长期作战兵力补充有限,更糟糕的他们不得不分散守卫。

苏军的战略意图则非常明显,两个方面军,调集十个师和八百余辆坦克,组成钳形攻势的第一轮攻击。

和德军完全不同的是,苏军有兵力雄厚的预备队。科涅夫意识到推进受阻,旋即增兵作战,这一次,德军突出部的北部防线终于被撕开了一个长达三十公里的大口子。

勒热夫突出部,在苏军展开进攻的第五天不复存在!

八月四日,苏军解放了满目疮痍勒热夫城区,针对正内的德军散兵游勇的肃清正在进行。

苏军很快确定了新的目标——解放维亚济马!

从八月五日开始,科涅夫和朱可夫,开始针对维亚济马展开最猛烈的进攻。

战争给予莫德尔的感觉就是混乱!

“见鬼!我的援兵在哪里?我需要大量的援兵!”

但第9集团军的防线失守来的太快,援兵不可能一瞬间出现,何况部分援军因为一些恶心的情况,他们的增援时间不得不推迟!

所谓“恶心的情况”就是那场“列奇察保卫战”!

德军的冯克鲁格元帅开始在中央集团军中抽掉精锐,以增援岌岌可危的莫德尔,但这需要时间。

苏军会给予德军加强防御的时间吗?不!

朱可夫下达了新的命令,一时间,西方面军针对维亚济马的重点进攻,增加投入了五百辆坦克和装甲车(为了充数和提高激动力,其中甚至还有五十辆老式的t26)!多达七个步兵师伴随坦克军行动!

苏军的火箭炮发射车,对着德军前线步兵阵地狂轰烂炸,为了抢占时间,朱可夫命令军队在烟雾散去前就全面冲刺,不给敌人喘息机会。

战争成了这个样子,士兵的勇武对战局的影响已经不存在的。进攻的苏军投入兵力就是庞大,其战术武器的数量也非常骇人。

如果说有那方面不足,就是士兵们的单兵作战能力糟糕。但他们都富有勇气,打仗不怕死,他们不敢后退也不能后退,历史的洪流裹挟着这些幼小的身躯,成为德军机枪下的点点亡灵。而幸存者将踩着战友的尸体,踏上敌人的阵地。

苏军可以忍受很大的伤亡代价,因为他们兵力调运快,人口基数又大。

针对维亚济马的攻坚决战,从八月七日开始,经过了三天血战,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后,尤其是损失了高达五百辆坦克的骇人代价,于八月十一日,苏军解放了维亚济马!

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损失惨重,十八个师中,一支全军覆没,八支损失惨重。

莫德尔意识到因为友邻的第2和第4集团军都遭遇苏军牵制,元帅许诺的增援绝不可能迅速抵达!如果自己执意在岌岌可危的最后的维亚济马突出部坚持,那么其中的六个师大有被包围歼灭的可能。

战役前的调查数据存在了偏差,或者说过去的两周,苏军增加了大量兵力,且情报隐藏工作做得很好。

他下达撤退命令,被德军占领整整一年的维亚济马被苏军占领。

之所以被称之为防御大师,主要在于莫德尔存在一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情节。在德军军中,他就是被称之为缺乏进取心,被一些将军称之为笨蛋,都是进攻作战,只要是他率领的部队必定打的糟糕。

然而没有人质疑他的防守才能。

在当前,战士撤退就是最佳选择。

莫德尔在斯摩棱斯克以东四十公里处修筑防线,他的所有部队挤在这里。那些为集团军服务的辅助人员,即一大群捷克人法国人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统统被赶到第一线,发放武器后充当士兵。

勒热夫和维亚济马都是小城市,饱经战火已经成为废墟。

为了解放这里,过去的一年苏军付出惨烈代价,本次反攻,朱可夫和科涅夫为自己部队的胜利大为震撼。

是的,他们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就这么完成解放,下一步就可以立刻进攻斯摩棱斯克了!

“全军继续进攻,目标斯摩棱斯克,我们必须尽力突破德军防线!”

朱可夫给麾下各个进攻的师发去内容一致的电报,即敦促他们进攻。

当然,他也收到各部队传来的部队伤亡很大的电报,甚至有的步兵师声称,进攻前满编的一万一千人,现在就只有三千多人能投入战斗,本是非战斗人员的师部文书,也发放了步枪,后勤兵前全部转为一线战士。

即便如此,朱可夫相信他的部队还能坚持,如今就是在比拼谁更能忍耐,如果用进攻部队全军覆没的代价换来斯摩棱斯克的解放,他将毫不犹豫的这么选择。

那么,为什么德军就没有守住维亚济马?原因恐怕就归结为他们兵力的绝对不足。

换言之,假若那支增援莫德尔的第100军,还有他们上百门的重炮数百辆装甲车,没有经历列奇察这一遭,而是坐火车走另一条线路,他们早在七月二十七日就能抵达斯摩棱斯克。

莫德尔的确有十八个师,但每个师的战斗兵力多数才有七八千人。临时组建的第100军还是旧编制,莫看该军才区区三个师,它实际顶的上前线六个师!

一旦100军顺利增援,维亚济马的德军兵力不但超越苏军,战斗力也绝对不弱,甚至因为第100军的加入,苏军能否攻下勒热夫都是未知数。

然而100军经历了戈梅利血战,不仅总伤亡多达七千人,弹药的消耗更是空前。他们急匆匆的向白俄罗斯北方赶,大部分士兵不得不依靠两条腿走到莫吉廖夫,才能乘坐火车前往斯摩棱斯克。

该军第一批抵达斯摩棱斯克的步兵团区区一千五百号人,他们刚刚经历列奇察血战,又愣是走了近二百公里的路,更糟糕的是,时间已经是八月十日了!

他们刚刚抵达斯摩棱斯克,前线就传来灾难性消息,第9集团军全面撤退。

第100军姗姗来迟,新来的士兵丝毫没有锐气,莫德尔顾不上那么多,他将这一步兵团立刻拆分成营一级单位,如同木楔一般,立刻命令其火速赶往城东四十公里处修筑的那条新防线。

莫德尔不拘泥于军队编制,他只考虑防线是否结实。防线的各个节点规划了固定的兵力,节点损失多少人,就从援兵中抽掉相应人数。如此操作,援兵的编制被打散,防线的各节点也不会因为增援兵力不同顾此失彼,省的被苏军抓到人员薄弱之处穷追猛打。

苏军的进一步进攻在八月十二日开始,至此苏军已经显露疲态。

在维亚济马战场,一度出现苏德双方一千多辆坦克混战的现场,仅就坦克数量和质量,苏军都相对占优,然而交换比上苏军损失更大。

士兵不得不以血肉之躯去冲击德军防线,而德军改变了战术,并在斯摩棱斯克城外以逸待劳。

和防御突出部完全不同,城外一条二百公里长的平直防线,撤下来的师摆出一字长蛇阵,这可比之前的突出部好守,还不用担心挨了钳形攻势被包围歼灭。

在援兵全面到来前,莫德尔不得不动员所有的可战斗人员,包括斯摩棱斯克城里的由德国人组成的治安警察,也被当做一线士兵投入防线。

简而言之,假若苏军成功打崩德军的这道防线,那么他们将面对一个严重缺乏防守的斯摩棱斯克!

不过朱可夫和科涅夫都暂不知晓这一点,因为前线传来了非常恶心的情况。

苏军没能突破德军的新防线,士兵伤亡巨大,坦克部队进一步损失。但苏军毕竟已经投入了四十万军人,另有八个师十万人作为机动预备队,大军还在拼命进攻,部队进攻受挫,持续攻击的能力尚在。

时间到了八月十三日,第100军的军长航特,他的脑袋依旧缠着纱布,头疼令他整个人变得昏昏沉沉。

他终于在斯摩棱斯克城里见到了自己的上司莫德尔,非常遗憾的进行一番自我批评。

“非常抱歉,我们在白俄罗斯早已到俄国人留守部队的攻击!我们伤亡很大,也错过参与防御战的最佳时机。”

“不!这一切都是圈套”莫德尔没有丝毫抱怨新部下的命令,毕竟收复列奇察的作战是元帅冯克鲁格批准的,终究第100军完成了任务。“你的部队兵力雄厚,如果你们在苏军进攻前抵达阵地,战局的确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俄国人终究是要进攻的,他们故意选择你部解决列奇察问题的这一空挡时期发动进攻,致使你部无法增援。不过现在还不算晚。”

航特因为健康问题,暂时无法管理军中事务,军长职能有副军长代理。不过到了斯摩棱斯克,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决定把匆匆赶来的第100军主力拆成一个个步兵营,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投入防御,航特无话可说。

一支四万人的生力军陆续抵达战场,他们的确很疲惫,用于进攻作战不可能,但作为纯粹的阵地防御部队却非常合适。

他们的增援的确只是个开始,冯克鲁格调集了三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以及两个摩托化旅,于八月十三日开始向斯摩棱斯克方向移动。

德军还没有沦落到被动防御的地步,冯克鲁格相信苏军取得现有的胜利,必然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他们未能乘胜攻破莫德尔匆忙修筑的新防线,更有大量情报证明,进攻的苏军阵型中装甲目标数量骤减。

苏军已经缺乏进攻的资本,接下来轮到德军反攻!

那么德军有底牌吗?加上姗姗来迟的第100军,以及将抵达的援兵,德军拼凑出了一直总兵力达到十一万的反攻重拳。再令第9集团军十八个师的剩余部队加入反攻,一举夺回勒热夫和维亚济马,在战术上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援兵全部抵达要到八月十六日。

冯克鲁格给莫德尔下达反攻命令,日子就选在八月十七日清晨,在那之前,必须守住防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