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06章 新战俘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06章 新战俘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大量的难民涌入黑土村,对他们的安置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虽然指挥部计划兴建多个集体农庄,以安置所有的难民。大量新房屋需要时间建设,难民真的入住新农庄还需要一些时日。

和难民一同来的,还有上五十个德军战俘和一百个伪军。他们作为俘虏,在抵达黑土村后以及被顶着蓝帽子的内务部的干员控制起来。

被苏军抓住会是怎样的下场,德军战俘一路上都在猜测,这伙儿苏军像是正规军,如果想处死自己就不会留到现在。他们还有一点生存的念想,至于那些伪军士兵,几乎都断定了自己被处决的命运。

没有谁比伪军更了解苏军的政策,对付叛国者,难道不是一颗子弹的问题么?

伪军没有被处死!

十日下午,这些走了上百公里的人被聚集在鲶鱼村一偏僻的角落,一名基层政委宣读起他们的罪状。

“你们背叛祖国为敌人服务,你们必须用劳动,为你们的叛国行为赎罪。”

给予他们的处罚,就是送到硫磺矿场成为挖矿的苦力不停劳动,罪罚何时终止不得而知。

给予德军战俘处罚也是如出一辙,矿场为此将得到一百五十名“矿工”,不过德军和伪军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这些人在抵达鲶鱼村后,吃了点东西就被接管他们的民兵押送着,转道向南朝着矿场方向走去。

对于这伙儿人,他们无权享用交通工具,最后的行军之路也不得休息。长久的行走,许多人变得步履蹒跚,他们稍有磨蹭,即遭到民兵的鞭子或枪托殴打,就如同赶牛一般,驱使他们前进。

按照计划,这群人抵达矿场后,如果太阳还高挂着就立刻开始工作。

“我们可以不处决战俘,但他们必须对得起我们给予他们每天的土豆,劳动必须立刻开始!”萨林奇金对战俘是不屑一顾的,尤其是对那些叛徒。在他看来,这群家伙就是累死了也是死有余辜,当然,人民需要他们提供廉价的劳动力。

有的人皮靴磨烂了,有的人浑身酸痛,还有人闹了肚子一裤子污秽。

民兵不可能可怜他们,若不是有军纪压着,怕是有的民兵会因为丧子之痛,向着战俘戳以刺刀报仇。指望苦大仇深的民兵更温柔的对待他们,能平安的走到矿场就是莫大的幸运了。

矿场方面,当地的守军已经获悉会有一批新的战俘抵达,迎接这群人就成了守军的新任务。

长久以来,驻扎在矿场附近的是女兵团乔舒雅的部队。属于该部的战斗在十天前就结束了,部队在霍姆尼奇短暂的布防,后被调回原有的军营。

经过战役,能活下来的女兵都堪称老兵,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成为正副班长的资质。因为大量难民涌入,其中的女青年被勒令参军,因此女兵部队的规模已被瞬间扩充了六千人!

新的部队要抓紧训练,乔舒雅的团得到了新的兵力补充。她当前负责指挥三个营,目前一个营(以老兵为主)已经回到了矿场附近的军营。

硫磺矿的稳定供应以及化肥厂的生产,关系到游击共和国的战争能力。硫磺矿一如既往的使用德军和伪军的战俘充当劳动力,目前指挥部也动员的了一些村民参与挖矿。长久来看,矿产开采将主要是战俘的工作,但开采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若是过分压榨其劳动力,活生生将其累死对于游击共和国也是得不偿失的。

这场战争中注定有上百万的德军士兵被苏联俘虏。因上千万年轻人的丧命,空前的战争损失,苏联需要这群战俘的劳动力进行战后重建。碍于德军战争时期的暴行,一开始苏军对德军战俘的态度非常恶劣,提供的待遇非常糟糕,或许也有以牙还牙的意味。许多战俘病死累死在苏联,相对而言,游击共和国对战俘们的待遇就很不一样了。

在二月份,游击共和国尚有公开的杀俘泄愤的举动,杨明志亲自介入后,战俘的住宿饮食待遇得到提高,生病也有人医治。当然,杨明志是打算人道一点,甚至有一些“圣母”的想法。

他的决意得到落实,却被官兵们认为是一种务实的手段。如果蓄意把战俘饿死,谁来伐木挖土豆呢?

经过了五月份的大轰炸后,战俘们的心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有些人通过轰炸这件事,认为祖国抛弃了他们,那么和苏联人合作,的确是一种保命的手段。

那个在一年前摔兵渗透却全军覆没的德军营长亨舍尔,他是率先同意合作的,现在,和他志同道合的人越来也多。

战俘的反抗意识正在飞速消磨,派遣去的基层政委正试图从精神上,改造这群被希特勒洗脑的可怜人,试图将其变成德国的布尔什维克。一番思想教育,至少有一部分人开始公开的斥责希特勒集团,这是苏军非常乐意看到的。

或是心态变化使然,战俘在六月份的劳动明显变得积极,只是七月份的时候,得知大批德军正向这片沼泽地进攻,很多人的心态再次动摇。迫于武装看守的刺刀,他们继续埋头苦干,将内心的躁动压制着。

德军会战胜这群苏联人吗?

不!德军赢不了!他们无法战胜这群永不言败的人,德国已经没有可能胜利了!

已经担任战俘管理者的亨舍尔,非常坚信他的判断。有人问他如果德军打到这里,会如何面对祖国的军队?亨舍尔的回答非常干脆:“俄国人的指挥官是别列科夫,这个男人亲手杀死了第七装甲师师长。没有人能在战场上击败他。”

在接下来的日子,胜利的捷报也不断的传向矿场和战俘营。

德军的一连串失败让战俘多少有些不相信,不过看到武装监工更加的趾高气昂,言语中更多的是轻蔑与嘲讽,战败的传闻怎么想都该是真的。

终于,随着一个不可思议的大人物,被一群穿着光鲜军装的苏军士兵押解来,整个战俘营为之咋舌。

634师师长亨得利森,被连续熬鹰式的审讯后,他不堪压力,终于透露出了一些情报。

此人的确有着普鲁士精神,他透露了一些情报,明显还憋着一大堆情报就是不愿意说。如果对这种人动用皮肉之刑,萨林奇金单纯的觉得又辱自己的品德。

但他不是死硬派**,亨得利森一直在强调,自己是军人,一切行动要服从命令,就算被俘了也不可做有辱军队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