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97章 归途(中)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97章 归途(中)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杨明志和耶夫洛夫的商讨有了结果,一份电报又发给了已经停下脚步的科夫帕克。

电报即是命令他们,沿着河流走的时候必须找寻桥梁,一经找到即原地休息,等待后方的大批空载马车。

回家之路,相当数量的人不必再依靠两条腿。

攥着最新的电报,已经围着篝火喝热烫的科夫帕克,他扔下水杯激动地跳起来。

“怎么回事?您如此激动?”疲惫不堪的鲁德涅夫不屑的问,“很快就到目的地了,莫非电报上又说了什么好事?”

“是好事!”

“总不是将军派车来接我们?我们这可是超过一万人了。”

“他们确实派车了,数量极多的马车。同时他们也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更合理的路线。”说罢,科夫帕克递过去,“您自己看看吧。”

指挥部发去的电报,凡是有电报机的部队,通过特殊波段皆可获悉。通讯兵娴熟的解码后,喜讯开始在整个部队中蔓延。

此时夕阳西下,包括孩子在内,整个排成了两公里的队伍,一个白天实际走了二十五公里。

他们并不太清楚当前的确凿位置,部队一直沿着河流走,实际再行进十二公里,即可到达河口。

科夫帕克原本的计划即为八月九日太阳落山前抵达那个河口。他希望上级能体恤部队的不易,有大量的友军于河对岸守候,甚至在普里佩特河上构筑一座浮桥。因为炸了桥,大部分士兵相信自己身后绝对没有敌人。只是平民的抗压力远低于军人,一路之上就属他们人心惶惶,加之身体的疲惫,其行动效率正逐渐下滑。

上级的新计划超乎科夫帕克的想象,他甚至恨不得现在着急部队重新上路,在八月八日最后拼一把,找到传说中的桥。

趁着兴奋的劲儿,他召集所有高级军官到临时指挥部。

兵团的几位军官第21游击旅旅长,伞兵营长雷切夫,以及63集团军直属侦查营营长巴尔岑,大家已经获悉电报,完整看过内容。他们围坐在篝火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身子骨的疲惫和精神的萎靡荡然无存。

科夫帕克咳嗽两声:“现在,我们就突击开个会吧。将军体量我们的难处,指挥部已经在想尽一切办法,要把我们所有人带回去。电报你们都看过了吧?”

众人给予肯定的表态。

“很好!电报说的很简练,我们现在不必闷着头一直向东走,甚至不用思考如何渡过普里佩特河。据说我们能够找到一座桥,只要找到它,我们就于桥头静候赶着马车的友军即可。我们只要照着上级的意思做就行了。现在我将诸位召集来,就是要求你们,将电报的内容告诉每一个人。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甚至是小孩子,所有人都必须知晓。”

“这是我的主要工作啊!”鲁德涅夫站起身,“我是兵团政委,我手下还有大量的基层政委。我即刻给他们下达命令,抓紧时间宣传。”

“这就有劳您了。”

在和平时期,鲁德涅夫就有着大量宣传工作的经验,因这方面的优势,他承担起被护送平民的总指挥工作。平民不比军人,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尤其是平民队伍里,因战争失去丈夫儿子的女人数量很多,如何稳住她们的情绪,这是鲁德涅夫的重大工作。

一路之上,平民群体没出什么茬子,如此证明了其工作的可靠性。

众人没有任何异议,再说,除了鲁德涅夫,各个军事指挥官把自己的部队约束好,就完成了本职工作。

“很好,我们已经完成第一项工作。接下里,即是我们明日的工作。说实话,我真是恨不得现在就令大家再次行动,我估计只要再加把劲,我军即可抵达那个传说中的桥梁。”

“还是算了吧!”游击旅旅长菲奥多洛夫摇摇头,“您不要太高估我们的队伍。平民和伤病员加在一起,有接近六千人!我们一路快速行军,仅仅今天就有六十多人崴脚,有的还非常严重。您对大家过于严苛的话,只会进一步造成减员。”

科夫帕克点点头:“是!我被赋予行动司令的身份,就要承担起责任。忘掉我刚刚不切实际的想法吧,我们都需要务实起来。不过,如果我们能早一点找到那个桥梁,明日的行动,我军将更为顺利。”

“我支持他的想法!”巴尔岑抬起头说。

“很高兴您认同我。”

巴尔岑笑了笑,“您的意思,无非是派出侦察兵去找桥。找到桥梁后,整个队伍不就有了主心骨?如果您同意,我很乐意承担这份工作。”

“真是太好了!我完全认同您!”

“那就不用磨蹭,我即刻动身!”说罢,巴尔岑站起来转身就要走。

“唉,您不用这么着急,请听我再把别的事交待一下。”

……

科夫帕克只开了短暂的小会,基于电报上的要求,他将八月九日的行动基本规划清楚。

会议一结束,自诩身负重任的巴尔岑,跑步窜到自己的营地。

他放肆的吼道:“侦察营全体,紧急集合!紧急集合!”

娜塔莎揉揉自己的眼睛,自队伍扎营起,她赶紧吃了一听罐头,啃了两个凉了的烤土豆。今天,她靠两条腿走了二十余公里!

吃饱喝足,女孩解下满是泥水的绑腿,松开裤腿又挠挠痒。

正如杨明志担忧的,士兵要经常走在淤泥沼泽,罹患皮肤病的概率非常大。这就是一年前,他伴随撤退的第六机械化军残部通过沼泽区时,执意要把老婆背起来淌泥路。此并非单纯疼爱老婆的表现,亦是担心老婆会患病。

她疯狂的挠了一阵,恼人的瘙痒终于缓解,不过她汗毛略茂密的小腿,这些可是一片红点点!不管怎么说,略微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瘙痒真是糟糕透了!

紧急集合的命令吓得她猛然惊醒,她的战士之魂更是抓起身边的步枪,瞬间投入战斗状态。

“嘿!傻姑娘,这里没有敌人。”伊戈尔摁下她的脖子,强行化解了女孩的紧张。

接着,伊戈尔又拿来两条干燥的白麻布条:“马上我们要执行紧急任务,赶紧给自己的绑腿扎好。不要磨蹭,我们马上出发。”

娜塔莎任劳任怨的点了点头,她的确疲惫,既然有紧急任务,任何情况都不是怠惰的理由。她连续打了几个哈欠,麻利的将小腿捆得结结实实。

步枪继续扛在肩上,毯子又被卷起来,捆在背包两边。金色的辫子盘在脑后,最后顶上钢盔。

巴尔岑的部下目前就只有六十一人完全健康,另有特别加盟的娜塔莎与伊戈尔两人。包括巴尔岑在内合计六十四人,用了五分钟集结完毕。

“同志们!我们都知晓司令的最新电报了。我们是集团军司令部直属侦察营,我们是指挥部手里的尖刀,值此特别时刻,我们必须发挥出自己的强大战斗力。

刚刚的会议,确定了我们必须在一处桥梁扎营。为了避免明日的行动出岔子,我们侦察营必须做出光荣的牺牲。我们要在今天找到那座桥梁,并在桥头扎营。你们都怨言吗?”

“het!”所有人异口同声,即便是娜塔莎,也以最大的嗓音吼道。

“很好!同志们,跟我前进!”

数以千计的人,因获悉的电报上的详细内容,他们有了主心骨,一路之上对未知前途的胡思乱想消失躁动荡然无存。很多人已经在呼呼大睡了,他们被突然惊醒,有看到一支小部队突然继续东进。

他们是谁?是寻找桥梁的侦察兵!

得知这一情况后,人们更为安心,直等着一觉醒来得知桥梁已经找到,更希望抵达桥梁后,桥的另一边就是等候多时的来自游击共和国的马车队。

巴尔岑领着自己的部下,光线的越来越昏暗,他们的步伐依旧没有变慢。

娜塔莎紧随部队的脚步,一些装备更是因跑动,叮叮咣咣响个不停。

“同志们再快一点,不要磨蹭!当心踩进淤泥!”

巴尔岑希望大家能以强行军的节奏赶路,奈何路途过于糟糕,想快也快不起来。好在今日天气晴朗,巴尔岑知道自己还有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两个小时还找不到桥梁,部队就是点亮油灯,也得在月光下继续摸索。

真是一次必须成功的行动,无论多么疲惫,士兵必须咬牙坚持。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部队终于在晚上七点半,找到了一座桥梁。

最先发现它的侦察兵却报告了一个糟糕的情况:“营长!我们发现了一座桥。可是桥梁垮塌了,我们怀疑是德国人干的!”

巴尔岑的表情先是惊喜再是狐疑,他执意去一探究竟,最终证实,发现的横跨斯洛韦奇纳河的木板桥,真的垮塌了。

“该死!真是该死!我们……”突然间,跺了几下脚的他突然意识到这里有问题,“不对呀!敌人是开着突击炮来的,你们瞧瞧这里有深深车辙印吗?呸!车辙印根本没有!突击炮沉重无比,区区一个木板桥能够承载。这绝非我们要找的桥。”

巴尔岑的判断非常正确,这座桥并非目标。

具体而言,败走的德军的确过河拆桥。他们没有沿着原路撤退,在找到这个小桥后,因担忧身后会有苏军追击,他们在渡河后果断把桥炸毁。

巴尔岑执意继续向东走,部队又走到晚上近乎八点半,太阳差一点就沉到地平线下,一座石桥出现所有人面前,即便光线已经非常模糊了。

战士们爆发性兴奋的怒吼,乌拉声惊飞的一群麻雀。

当巴尔岑站在桥头,看到地面上深深的特殊车辙印,即刻意识到这里就是目的地。

有士兵问:“营长!我们扎营吗?”

“立刻扎营,我们再点燃一些篝火。就像一般作战一样,部队进入防御。”

巴尔岑完全不担心这里存在敌人,倒是要提防棕熊和狼。

士兵以工兵铲砍伐随处可见的松树枝,甚至抠出一些松脂助燃。一滩滩篝火很快点燃,士兵围坐一圈,不禁仰望星河灿烂。

侦察营身经百战的专职通讯员米沙,他将发现坚固石桥的喜讯向外发送,以至于铁匠村的指挥部也收到了这份重要电报。

通讯员米沙,他发电报时,一定会在电文末尾留下一个词汇,此乃他的标记。

指挥部通讯室内的女通讯员们,翻看笔记本获悉电报就来自巴尔岑所部。不同于科夫帕克的电报,巴尔岑亲自发电报,显然司令会更加兴奋。

通讯员索尔金娜兴奋的当众宣读最新电报,其内容令杨明志大为震惊。

“巴尔岑,这个家伙真的找到桥了?!他总是给我制造惊喜。”杨明志强压着内心的亢奋故作冷静,瞧瞧耶夫洛夫还有福明欢乐的样子,他终究没有忍住大声乐起来。

“哈哈!我的将军,这些我想您该催促一下鲶鱼村。马车要赶紧准备,还有右岸定居点的战士们,我觉得他们也可以连夜北上吗?”福明的话直接引起耶夫洛夫的认同。

“政委说的很对!陷入科夫帕克的行动超过我们的预计,我们也该有所回应!”

“唉!急于求成是错误的!”杨明志微笑着摇摇头,“巴尔岑脚下有发动机,科夫帕克和数千平民,他们的行动依旧磨蹭。所以我们也不能着急,我想,我军还是按照既定计划行事。我可以立刻催促鲶鱼村把马车运到右岸定居点,至于何时北上,还是要等到天亮。同志们,向北的道路可不好走,我们还是悠着点吧!”

其实,关于那座石桥的位置,科夫帕克的队伍里可是有上千人知晓的。现在的21游击旅,他们三个星期前的身份还是伪军,关于德军如何向沼泽地渗透的具体行军路线,没有谁比他们更了解。

菲奥多洛夫一副一问三不知的模样,他心里打着小算盘,就是害怕科夫帕克把自己批判一番,而故意装作小透明。他是知道那座石桥的存在,只要巴尔岑沿着河畔继续东进必然会找到。

荣誉让给巴尔岑吧,自己还是把游击旅经营好就不错了。

发现石桥的好消息开始在科夫帕克庞大营地中蔓延,或许喜讯的战士,情不自禁把战友唤醒,告知他们这一天大的喜讯。营地愈发躁动,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平明也都了解了。

这一宿,整个营地的人们经历了他们多日以来,睡得最踏实的一晚。尤其是来自于利尔楚奇镇的民众,他们自认为自己的未来险象环生,这一刻大家可以确信,明日踏过桥,就是迎接自己的幸福生活。

平民们对幸福的要求已经极低了,只要能够糊口,生命安全的以保证,这就是莫大的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