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95章 战役的终章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95章 战役的终章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八月八日,黎明的曙光来的非常早。在太阳升起前,沉睡的士兵已经被军号唤醒,数以千计的难民,连带着纷纷结束休息。

所谓吃饱了才能走的更远,等待着军民们的,将是新的漫长旅途。

无论是士兵还是难民,每个人都分到新的土豆,趁着篝火炙热余烬尚未熄灭,迅速开始炙烤。

一大群人蹲在篝火旁啃食土豆,这番景象实在别致。

“你们都快点吃,吃完马上启程。有谁想磨磨蹭蹭,就捆起来牵着走!”

21游击旅的官兵话糙理不糙,已经吃过早餐的难民,旋即开始整理他们为数不多的行囊。

一位梳着金色麻花辫的姑娘,她吃了三个土豆后,麻利的将辫子盘在后脑,顶上一个磨损严重的钢盔。

她环顾四周,不禁一声叹息。

“怎么?心里不痛快?不痛快你就说出来。”

“唉!也没什么。就是我们一枪不放,就把城镇让给敌人,真是……伊戈尔大叔,您觉得,我们大清早就撤离,对吗?”

“这……”伊戈尔寻思了一下,笑道:“亲爱的,执行命令吧。你想要继续杀敌,前提是必须遵从命令。你已经犯不着再去玩命,403个毙敌数字已经够了。”

他拍拍娜塔莎的肩膀,继续催促:“你赶紧把自己的毯子收拾一下,解开的麻布再在小腿捆好。我估计啊,今天我们还得再走至少二十公里!”

“唉!区区二十公里,上级也太小看我了。”女孩噘着嘴,率先收拾其自己的武装。她再卷起有些潮湿的毯子,熟练的折叠捆在背包上。

“上级可不是小看你,是不敢高估那些普通公民。亲爱的,可能你还没意识到,你已经具备跑马拉松的实力!至于那些人,算了算了。”

伊戈尔不想多扯,他三下五除二治理好沉重的行囊,一股脑背在身后。他伟岸的英姿看上去无比可靠:“亲爱的,你是个马拉松运动员,而我,可以参加铁人三项了。战争也就这点好处,能把一个大难不死的老兵逼成兵王。”

毕竟伊戈尔和巴尔岑的关系还不错,他得意直白的看到地区地图,更知晓部队将一直沿着这条河流走,直到抵达普里佩特河。整个旅程可能只有四十公里,实实在在的约莫一个完整马拉松。

但它毕竟不知马拉松,旅途距离如此,道路根本不存在。既然大家要沿着河畔走,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大量的草甸湿地,淌过无数的小溪。

白罗斯素有千湖之国美誉,国土之上水塘众多,大小河流甚至是溪流加一起,竟多达两万条。所以,部队行军唯一不用担心的是饮用水,河水造就的沼泽烂泥,才是最恶心的存在!

因为士兵的催促,那些难民的撤离准备工作进行的也相当快捷。

阳光普照之下,雾气快速消散。时间才是早晨六点半,部队的撤离正式开始了。

因为携带的粮食被消耗了一部分,数百匹马有多了部分驮载空间。部队将难民中的幼年孩子分出来,归途一律骑马。另一些缴获的五花八门的战利品,也有马匹驮运。

第21游击旅的官兵和科夫帕克兵团的两个分队,护送所有的难民伤病员撤退。他们排成一字长蛇阵,于斯洛韦奇纳河北岸行动,向着东方缓慢离去。

“很快,所有人都要离开了!”蹲坐在跨河铁路桥上,雷切夫一脸忧郁的抽烟。

他看着城镇的方向,现在,那些建筑里有价值的东西,能拿走的已经被马匹驮走,带不走的一律砸毁。不仅如此,包括所有的建筑也要一把火烧尽。

在他的监督下,麾下的伞兵已经开始清理建筑了。

城镇中多是传统的木刻楞,它们防火性能非常糟糕。当大部队开始撤走,苏军的纵火同时进行。冒浓烟的房屋越来越多,浓烟扶摇直上,东进的人们侧目旁观,内心里甚至有些高兴。

士兵纵火只是一个开始,尔后大家还得听到一声巨响呢!

雷切夫满意的站起身,“大部分建筑都已着火,我得看看炸药埋设的如何了。”

他把烟头扔进河水里,站在桥上探出半个身子。

“喂!兄弟们,炸药埋设如何?”

“很快就完事了!”

仅着内裤的士兵站在没腰深的河水中,正将预制好的炸药包在桥墩的缝隙找地方挂载。他们携带了一点钉子,因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干脆钉了钉子,直接挂着炸药包。

伞兵的工作之一就是渗透敌后作战,控制对方的交通枢纽破坏公路铁路和桥梁。对于炸桥这种事,战争爆发前即是军事演习的固定科目,当前他们做这类事可谓轻车熟路。

桥梁的五个桥墩都挂上十公斤阿玛托炸药,插上雷管又连上了电极。同时引爆相当于六十公斤tnt当量的炸药搞爆破,对与这座铁路桥实在是威力过剩。苏军顾不了那么多,当务之急就是把这该死的桥炸毁,成为粉末最好,令德军无法过河去追击撤退的苏军。

雷切夫一直探着脑袋监督部下办事,直到电极全部插好,河里的战士上了岸又穿好衣服,他才离开桥梁。

他撤到了河的北岸又看了看表,时间已经是上午八点了。

“我们的友军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走的人至少走了也有三公里。现在该我们做最后工作了。副营长,我们在镇里的人都撤回来了?”

“都回来了。我们现在就能把桥炸了。”

“好的,开始行动吧。”

伞兵办事就是麻利,雷切夫下达命令后,包括他在内的闲杂人等向东跑了一百多米,纷纷卧倒在地。

只有一个胆子极大的战士,冒着受伤的风险,启动了爆破装置。

一声巨响之后,五个桥墩完全垮塌,桥梁段成八节,连带着桥面的铁轨,也以碎片状态跌入河流中。

“好了,我们走吧!”雷切夫站起身拍拍裤子,内心颇为平静。

广大伞兵士兵经历的太多,这样的爆炸早已见怪不怪。作为殿后部队的他们,也在早晨八点十分开始的归途,向着东方跑步前进。

另一方面,德军的北上部队,已经在早晨六点开始行动。

三千余人的队伍,他们大清早饱餐了一顿,许多人还喝了些酒。

将要和素未谋面之战力强大的游击队战斗,伪警察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身家性命担忧。反观611师的德军官兵,他们不抵触作战,甚至还有一些期待。

德军尽可能的组织起一批客车,三个连的官兵就以此为载具,率先开始行动。

作为先头部队的他们承担了多项任务,最重要的莫过于侦查。

从集结地到目标,中途三十余公路的旅程充满了变数。

马车队离开城市,沿着公路迅速钻入森林中,在未来十公里的行程中,部队会经过几个检查站,继续向北走,和游击队遭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先生们,都做好战斗准备,瞪大你们的双眼,发现可疑立刻开枪!”队伍最首端的连长发出作战警报,但他不打算停车,依旧命令御夫继续前进。

德军这么做就是冒着巨大的危险,假若两边道路有游击队埋伏,行进的车队很容易被打个措手不及。

但德军丝毫不畏惧,承担起侦查工作,被打伏击也是命运必然吧。

越是向北,路况于是糟糕,渐渐的道路坑洼越来越多,马车速度也不得不降下来。

先头部队的平均速度是一小时十公里,他们抵达目标城镇至少也是九点以后了。

德军已经做好了随时作战的一切准备,士兵们瞪大双眼,双手攥紧枪械,枪声一响就立刻跳车展开作战。

他们的精神高度紧绷,期待已久的激战一直没有发生。车队已经走了两个多小时,即将穿过这片森林,战斗依旧没有发生。

这一情况令许多官兵浮想联翩,莫非城镇还在己方的手里。反倒是游击队,他们攻不下城镇,夹着尾巴逃了?

士兵没有那么多幻想,上午九点刚过,第一辆马车终于驶出森林。

越来越多的马车进入旷野区,士兵看到了令人震惊的景象。只见数公里外的地方正冒气浓浓黑烟!

“我的上帝啊!那是斯洛韦奇纳?”军官使劲揉揉眼睛,接着意识到大事不妙。

士兵纷纷下了车,迅速组成散兵线,半跪在旷野中,等待军官进一步命令。

先头部队和后方大部队取得联络,汇报了城镇燃烧的悲惨事实。

大部队震惊之余,立刻下达了进攻命令。

德军士兵有所松懈的神经再度紧绷,所有人默认了城镇里盘踞着大量敌人,至于友军,他们肯定全军覆没了。

三个连的官兵顶住压力,向着冒烟的地方快速推进。

当他们明显进入敌人的机枪射程内,却惊讶的发现,眼前除了大量熊熊燃烧的房子,阻击根本不存在。

一时间,三个德军连长全部陷入迷茫。

“我的上帝啊!我的敌人呢?跑啦?!”连长摘下头盔,又把大檐军官帽戴上,他知道,这里已经不存在敌人了。

德军的目的就是保证斯洛韦奇纳镇一直在自己手中,三个连的官兵全部进入城镇,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看着到处是燃烧的建筑,不由得陷入迷茫。

不一会,就有士兵发现了非常糟糕的情况!

城镇的小火车站已被炸毁,铁轨路基遭到故意破坏,轨道遭遇爆破。

紧接着,他们终于找到了失联的守军们——他们全都死了!

苏军掩埋了己方的阵亡者,德军尸体则简单的拉到一边。终归城镇要扔给德国人的,他们的尸体当然有他们来收尸。至于尸体上的鞋子武装带,已被苏军拿走。

随着调查的持续,德军很快发现,铁路桥已经被彻底炸毁,大量的石块堆积在河流,平静的水面因而变得湍急。

这一切都说明敌人早就扬长而去,满是尸斑且松软异常的尸体,证明战斗在昨日就结束了。

德军在城镇的东方发现了大面积的战场遗迹,进一步发现了苏军的营地遗迹。不过到处燃烧的房屋揭露的一个事实,敌人撤走的时间绝非是昨日。

换言之,至少有一支游击队,他们是在几个小时前收到放火的命令。从这个方面思考,游击队撤离的时间还不长,如果现在追击理应能赶得上。

三位德军连长合计一下,除了向大部队和师部汇报侦查情报,也欲提出申请,即许可部队向东进发。

侦察部队的情报令人震惊,德军611师长,他最不希望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他在师部办公室内发出悲愤的怒吼!

“这下可好!游击队逃跑,城镇付之一炬,守军官兵全部阵亡,关键的桥梁坍塌。那个城镇还有什么意义?它简直被在地图上抹去了!我们清缴游击队时用到的手段,没想到这群游击队真是活学活用!”

师长一时间觉得,他遭遇了游击队以牙还牙般的报复。

各个驻扎占领区的德军部队,他们清缴游击队时,按部就班的执行所谓“规章制度”。例如,十个德军士兵死于游击队之手,就有五十个当地人要陪葬。于是他们针对性的毁灭了许多村庄,村民全被杀害后,房屋也全部烧毁。

这一切又发生在斯洛韦奇纳镇,只是死者成了德国兵!

参谋长又提起到一个关键性情报:“侦察部队汇报,城里建筑的大火刚刚点燃的,他们断言游击队已经向东逃走了。他们申请部队追击,我的意思也是追击。不知您的想法……”

“不!”师长咬牙切齿,这一刻终究理智占了上风。“我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城镇夺回了!接下来我们没有进一步行动的权限。”

“可是,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展开追击,一定能有所战果!”

“我知道!”师长愤怒地一拍桌子,他怒目圆睁了十多秒,又稍稍恢复理性。“我们……我们没有权限。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再说了,如若让他们向东走,进入普里佩特沼泽?那是让他们去送死!让驻扎在白俄罗斯的那群笨蛋见鬼去吧!634师被敌人打的几乎全军覆没,我们岂能步其后尘。

通讯兵,听我命令!

命令,北上部队驻扎城镇组织布防,展开战后重建,修复受损铁路。在收到进一步命令前,不准擅自行动。”

不得不说611师师长严格按照规定办事,的确是避免了新的麻烦事。因为侦察部队的得出的结论根本就是错的,如果他们真的通过找到的痕迹,把苏军第21游击旅来时的路线当做归途,德军顺着这个路线摸过去,结果就只有一个——遭遇游击共和国的围攻。

尤其是这种敏感时期,参与围攻的正规军民兵,一定会超过一万人。

611师选择了绝对的保守,师长根据现有的情报,也向自己所属的集团军方面做出突击汇报。该步兵师于八日下午收到新的命令,即令该部队原地防御,禁止一切主动进攻。

没有一名德军士兵展开追击,苏军撤退的大部队必将一路安全。也是因为德军在当前特殊时期合理选择了绝对的保守,才使得游击共和国避免了主动招惹基辅方面守军。

所以从八月八日的撤退开始,游击共和国和普里佩特沼泽地,时隔两个月,有开始进入新的和平时期。

比起五月份的情况,新的和平时间,游击共和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小了很多。杨明志和他的战友们,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期,这也是他于六月二十日下令展开军事行动时根本想不到的。

德军的进攻性围堵荡然无存,至少在戈梅利地区,游击队开始取得战略主动。

真可谓是游击运动的盛夏呀!他们付出的是三万多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犹太等民族的英雄儿女。他们的牺牲,并没有白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