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91章 绝望的坚守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91章 绝望的坚守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大量篝火给予德军巨大惊吓,士兵们见此情况完全没有了击退敌人的喜悦,他们都在担忧自己的未来,很多人议论纷纷,所谓活不过下一个黑夜。

德军指挥官将现有的情报整理一下,直接向师部打去电报。

本来,611师师长已经就寝了,卫兵不得不唤醒他,告知远方城镇守军的重大发现。

师长根本是穿着睡衣接听这通电话的,他刚将电话凑到自己耳朵,就听到对方惊恐的咆哮。

“师长!城镇的东方到处是游击队!他们的兵力非常惊人,点燃的篝火如同天上的繁星!他们很可能展开夜袭,也可能……”

“什么?你说敌人的篝火如繁星?”

“千真万确!我们战斗之后已经丧失了四分之一战斗力,敌人的兵力却非常庞大!我请求增援,请您一定要派兵增援!”

这番警报着实让睡眼惺忪的师长清醒过来。

情况完全变了!他知道自己的部下没有理由说谎,游击队兵临城下就是不争的事实。

611师在晚上十点半紧急召开军事会议,研究的重点正是斯洛韦奇纳镇的困局。

对于该师官兵来说,他们真是受够了安稳的日子,真是太希望杀敌立功,哪怕是干掉真正的游击队!

该师长期负责基辅西北方向的防御工作,官兵多少都知晓,ss在基辅城市西北处处决了至少十万犹太人。很多国防军士兵不耻于这种滥杀平民的做法,不过当游击队开始频繁,他们在清缴时也大规模的展开报复。

许多平民被绞死,他们被指控资助游击队,即便这些都是编造的理由,杀人的唯一目的就是震慑游击队。

经过一年的努力,其防区内的游击队销声匿迹,所以当新的游击队流窜而来,将其歼灭岂不是大功一件。

“敌人必然来自普里佩特沼泽,那里是一个毒瘤!非常遗憾,我军没有攻击其核心的权限,我们只能守好自己的防区。他们有意把我们最靠北的城镇攻破,我们必须增援!”

师长的态度是坚决的,其余人等无一人反对,只有在如何增援的细节上存在一些异议。

直到现在,德军依旧误解了攻击城镇的苏军的所属。

利尔楚奇镇和八月六日斯洛韦奇纳镇的战事,都通报到了驻基辅的德军集团军。在这个节骨眼上,游击队的行动似乎威胁到了基辅交通线的安危。

卫戍基辅北方的六个师,全面进入一级战备,就仿佛有一支庞大苏军即将南下似的。

德军依然决定被动防御,他们也想过主动出击以获得主动权。考虑到白罗斯持续一个多月的会战,北方友军的惨重损失,乌克兰的德军,尤其是基辅附近的驻军,合情合理的继续加固防御工事。

德军不希望失去自己控制下的任何据点,一来是态度问题,如果放任城镇被游击队占领,分明会助长游击队的“嚣张气焰”,二来,部队于白罗斯的几个控制据点,现在的战略价值已经很重要了。

这些据点,因为白罗斯驻军在戈梅利地区的重大损失,实实在在成了突出部。白罗斯的南部沼泽水网弥补,森林连成一片,还有比这样的环境更适合游击队的发展么?

所以611师的增援请求,迅速得到了所属上级的批准,奇迹般的没有拖泥带水。

“根据利尔楚奇镇的经验,一个步兵团的驻军即可迫使匪徒不敢袭扰。你部亦可增兵一支步兵团,坚决守卫斯洛韦奇纳镇,确保城镇和从属铁路线和所有桥梁的安全。”

基辅方面的电报传到611师指挥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亲自等待电报的师长旋即连夜调兵遣将。

和许多后方的德军守军一样,611师一万多人,负责很大一片区域的防卫。该师的官兵中真正可战斗的是四个步兵团,其余人等有一半是招募的乌克兰人组成的志愿者。

毕竟这里是乌克兰,和白罗斯的情况有些不同。

在战争的第一年,德军在乌克兰征召了许多本地人,他们大部分居然是抱着混饭吃的态度,成为德军的后勤人员。一开始德军高层是反感基层部队擅自招募当地人,作为“炮弹搬运工”“担架手”之类的杂役。随着战局的发展,德军渐渐发现,自己离开了这些志愿者,后勤将迅速恶化。

所以在611师的序列中,愣是将四千多个志愿者编为后勤部队。如此该师真正的后勤兵,经过短暂的加强训练,已经被当做正规作战部队使用。

该师的兵力分散在防区内各个城镇,大的据点驻扎一个营,小的有一个连。个别的村庄只有一个排驻扎。德军并不完全相信“乌克兰民族委员会”的带袖章的警察,这群人在抓捕犹太人的行动中,奇迹般的非常卖力,真到了清缴游击队,其战斗力之窳劣立马暴露。

要将分散各地的部队派驻斯洛韦奇纳镇,首先需令其迅速于师部驻地奥夫里赤集结。

在地图上,奥夫里赤到斯洛韦奇纳镇的直线距离有四十一公里,实际的路程却有长达五十公里。即便是摩托化的部队,一天推进五十公里问题不大。对于611师,一天行进五十公里抵达目的地,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麻烦还不仅仅于此!被召集的部队都是从各地抽掉,为了避免驻防的据点兵力空虚,师下属每个团各抽一个营,最后编为临时的增援步兵团。这番操作有些复杂,也需要一些时间,何况发布命令的时间还是凌晨。

611师的参谋部做出一番分析,部队的卡车早就被抽掉前线了,己方能用的只有数量不多的马车。部队增援,只有重装备可以有少量马车运输,其余人员只能靠双腿。

这就更加限制了增援的速度,参谋部悲观的认为,八月七日,增援部队能在奥夫里赤市完成集结,最快可在八月八日夜幕之前抵达斯洛韦奇纳镇。

兵贵神速的道理有谁完全一窍不通呢?德军恨不得瞬间飞过去,可惜部队只能硬着头皮赶路。

奔袭增援的两昼一夜,无疑是给了苏军时间。未来四十个小时,真的只能靠守军自己了?!

师长也权衡一下,想到请求620师于利尔楚奇镇的驻军,分兵增援。参谋们短暂商讨后,认为这不可行,最大的理由莫过于游击队再打一个时间差转道袭击利尔楚奇。

终究,援军北上的命令下达了,援军也会在天亮后行动。

师长无可奈何的主动和斯洛韦奇纳镇守军联络:“集团军方面已经下达增兵许可,我已派遣步兵团增援。你部必须坚持防守,在八月八日傍晚,援军即可进城。”

这通电话直白的是说明了,611师不可能在未来的两个白天派遣一兵一卒增援。同时也是给了守军死命令,即活着守到援兵抵达。

继续坚守到八月八日傍晚,这可能吗?游击队难道不会再八月七日猛攻吗?

守军指挥官没有任何办法,他和部下都是军人,必须坚决执行上级任务!即便最终的结果是全体阵亡!

没有人愿意主动做畏敌如鼠的孬种!

整整两天的时间,科夫帕克兵团挪动了五十公里。在这过程中,他们又占领了三个微型村庄,加上在森林中找到的隐居者,他们又收拢了一百多个平民。

队伍规模变大,人员成分更加的复杂,长时间的行军,士兵的双脚膝盖酸痛不已,平民的情况更为糟糕。

科夫帕克对部队的表现非常不满,他却没有丝毫的解决办法。

“或许,今天晚上,友军已经把那个城镇占领了?”科夫帕克幻想着,结果得到进攻受挫的情报。

一个好消息能振奋人心,现在,情况真是恶心坏了!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军民又在森林中点燃大量篝火。他们在随处可见的小溪中舀水入陶盆,熬着土豆蘑菇野菜组成的菜汤,大部分平民以此充饥。唯有军人吃的好一些,平均十个人有一个罐头。

临时的指挥部,科夫帕克围着篝火,有些悲观的抱怨:“粮食很快就吃完了。如果我们的友军不能攻下那个城镇,我们就无法会和。其实断粮一天,情况还不会太糟。一旦断粮两天,我们就岌岌可危了。”

“您说的对!”兵团政委鲁德涅夫说:“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措施?有何措施?”

鲁德涅夫已经寻思许久了,他直言不讳的回答科夫帕克:“数以千计的平民严重拖累了我们的行军。再者我们沿着河流走,我们一定能抵达目的地,只是这个过程更加漫长。我们现在面临的危局就是断粮,既然友军攻城失利,我们可不能把胜利全指望他们。我认为,我军当派兵增援。”

说着,他又闻讯了一下巴尔岑的态度。

兵团的确切位置究竟在哪里?无人知晓。军官们以自己的感觉,认为部队距离目标城镇越来越近了。

巴尔岑一副分析的姿态,他眉头紧锁叙述:“以我分析,我们继续沿着既定路线走,最多再有三十公里就能抵达目标。实际,也可能只走二十余公里就到了。政委同志认为我们应该派兵增援,我认为这是可以操作的。”

科夫帕克真的希望友军能顺利占领目标,自己的大部队也能瞬间抵达。

他只有有些犹豫,见得战友们态度趋于统一,旋即果断的下定决心。

接下来,便是差遣何人增援。

对此巴尔岑一如既往的毛遂自荐:“让我来吧!我的人都是百战精锐,又有攻城的经验。”

“但是,您的兵力太少了。这样吧,我的侦察队都回来了,我认为韦尔希戈拉也是非常优秀的,让他们跟着您一起前进。”

巴尔岑点点头:“他们的确很好。除了兵力,我还要您麾下的所有重武器。无后坐力炮的发射药毁于一旦,它们暂时是不能用了。你部还有几门迫击炮,我们一路又缴获了三十多发炮弹。这些重武器必须带上。”

“完全可以。您决定何时动身?”

“就明日天一亮吧。我也要对行动的战士们做出挑选,非常疲惫的有轻微伤或是膝盖小腿酸痛者,他们不适合参与此次行动。”

“您的要求还挺高。”科夫帕克笑着说。

“当然!这次行动相当冒险,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必须把精锐部队拧成一个拳头,一拳打死敌人!”

巴尔岑从韦尔希戈拉队伍里挑出了三百个得力干将,又在第一第二大队中挑选出二百人。如此,加上他自己的部队,合计就有五百六十人。

他们是最善于机动作战的士兵,战斗意志顽强,身体素质极其优秀,他们更是不知疲倦。

科夫帕克将最好的装备交给这支特遣队,以求一击制胜。但他显然高估了城镇德军的能力。

对于德军来说,要一直坚守到八月八日夕阳时分,真是个疯狂的任务。游击队的大军兵临城下,因为交通的障碍,己方得不到一兵一卒的增援。

德军士兵在不安中度过了八月七日的凌晨,大清早晨雾弥漫。

此地旺盛的水汽蒸腾,于清早腾起浓雾,能见度居然只有十米。

浓雾完全不在苏德两军的估计内,无疑这武器给了德军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守军的他们有理由相信,游击队会果断利用雾气的掩护,向城镇发动猛攻。

“兄弟们!聆听一切声响,如果察觉有敌人靠近,立刻开火!”

德军指挥官自己也精神紧绷,他主要要防守城北的桥头堡,以及城内的小型火车站。只要这两个地区安然无事,城镇边缘再损坏一些建筑也犯不着心疼。

德剧因此采取的是重点防守战术,他们瞪大着双眼,一杆杆枪械齐刷刷面相东方。

他们过于紧张了!

因为这武器,着实给了苏军重大麻烦。

晨号唤醒说有的士兵,运输队的所有战士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然而面对武器,所有人都在质问:“我在哪?敌人在哪?哪里是北?”

是的!因为苏军的营地距离德军足足超过三公里,除非德军有75毫米榴弹炮或更高级的火炮,营地不会遭遇任何袭击。如此远的距离,因浓雾的问题,苏军的清晨攻势也不得不向后拖。

雷切夫无奈的抱怨:“该死的大自然!该死的雾!我们丧失了良机。”

“您还是省省心吧!这次我军全面出动,城镇一定能夺下来。”菲奥多洛夫安慰道。

“没有办法,我们只能等雾气散去。”

雷切夫和菲奥多洛夫,已经获悉科夫帕克会派遣一直特遣队增援攻城的友军。不过两人一致认为,特遣队抵达时城镇早就红旗飘扬的。

雷切夫担心的是攻城时的伤亡问题,菲奥多洛夫却不以为意。

“战争总要死人的。我们曾给国家蒙羞,所以我们没有借口退缩,我们会一路猛攻。”

“算了吧!”雷切夫咧着嘴,“你部伤亡巨大对游击共和国是重大损失,现在人力资源这么重要,战士的生命岂能白白浪费。我现在决定了,火箭炮参与到攻城中。就以此作为炮火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