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87章 战术撤退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87章 战术撤退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八月四日,兵团接收超过五千名难民,经过难民的供述,兵团对利尔楚奇城里的德军情况也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

接下来,兵团下一步何去何从的大问题就摆在科夫帕克面前。

如果严格按照将军的命令,部队必须继续向城市展开进攻。战局发展之快超乎他的想象,诚然申请进攻的是他,面前现在的情况,贸然进攻无疑风险巨大。

那五个中年人离开后,科夫帕克直接询问起大家的意见。

他尤其问到巴尔岑:“同志,敌人的兵力有四千人,就算其中有许多乌合之众,一个整编的德军步兵团,我们贸然进攻定将遭遇其顽强阻击。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再攻城了。”

“您……您的态度变化的也太快了。”

本来,巴尔岑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尤其是部队接收了平民,同时获悉城里只剩下敌人。如此一来接下来的攻城战,部队没有了一切顾虑。

当然平民的供述也必须考虑一下,无论士兵素质,仅就兵力而言德军伪军兵力更胜一筹。据说城里还有几辆半履带装甲车,这更增强了其守城的力度。

巴尔岑犹豫了一下,接着问:“长官,您是下定决定要撤走吗?我们之前制定的攻城计划……”

“不必再执行了!我们的兵力太少,贸然进攻纯属找死。德国人把平民驱逐,就是要加强防守!这些敌人倒是有良心,知道战斗中平民会大规模死伤。”

“好吧。既然您如此的坚持,我们理应向指挥部说明这一情况。”

科夫帕克是兵团司令,巴尔岑对其命令理应言听计从。再说,其决定撤退也很有道理。巴尔岑估摸着,将军得知这里的详情,也会同意他的撤退。

八月四日傍晚,一份电报紧急打到铁匠村的指挥部。

就在这天下午,杨明志于指挥部内,正式面见了“红色十月”和“茨冈人”两个游击大队的最高指挥官一行。

他们都是些劳苦功高的老战士,每个人脸上写满了沧桑,因为长久的战斗根本没时间洗澡,他们的衣服满是破损,身上也散发着难闻的汗臭味。

异味并不令杨明志难受,它反而像是一种功勋的证明。

杨明志因了解一些苏联老邮票,故而对科夫帕克有着最基本的了解。然这两个游击大队,它们也是东线游击运动的翘楚,只是其名气远不如科夫帕克大,兵力与战斗力也弱一些。

两支游击大队,他们的精锐部队在战斗中伤亡惨重,最新发展的游击队员又严重缺乏军事训练,许多人才刚刚学会瞄准射击,甚至无法驾驭毛瑟步枪的后坐力。

如此他们不得不迅速撤退也就合情理了。

红十月大队的队长巴甫洛夫斯基和布马日科夫见到了他们的拯救者,中将别列科夫,即苏联英雄杨明志。

相对于红十月大队的指挥体系的完整,茨冈人的情况就糟糕透了。他们的大队长死于轰炸,副队长又在撤离时伤势严重死于感染。不得已,大队的众多中队长开会选出了一个名为卡尔马诺夫的中年人,暂代大队长的职务。之所以选择这个人,是因为其在战争之前担任过地方官员,至少其懂得如何凝聚人心。

截止到八月四日早晨,所有在第聂伯河右岸的撤退苏军,全部渡过了大河。作为指挥官的他们过了河,又在河左岸督促其余部队快速行动。直到这天下午,他们才乘坐缴获自德国人的吉普,来到了铁匠村的指挥部。

他们震惊于游击共和国的富庶和人口庞大,更注意到撤到这里的难民不但吃的不错,更恢复了生产。乘车的旅途中,他们就看到很多农民在泥地中挖掘土豆,甚至还看到农民扛着刚捕捞的大鱼走在向南的泥路上。

杨明志为首的游击共和国指挥中枢,和这些人相谈甚欢。

话是不可能一两个小时就说完了,再者他们也颇为疲惫,杨明志便邀请他们先去休息。

“你们都是部队的指挥官,你们劳苦功高,更是胜利带回了一万多战士!你们都是英雄,所以我们为诸位准备很好的房间,请千万不要介意。在看完房间后,卫兵会带着你们去澡堂。我想诸位也该好好放松一下。”

杨明志希望在他们养精蓄锐后,直接召开一次会议,来总结一下一个多月以来的战斗。

会议也不是说召开就召开的,很多资料要整理。再者所有部队还需要进一步的休整,至少在当前八月份,游击共和国不宜进行任何的军事行动。喜闻乐见的炸铁路行动,则不在其中。

他们乐呵呵的离开后,指挥部内的气氛一派祥和。

耶夫洛夫乐观的说:“他们带回来的人虽然战斗力薄弱,经过整训后,还算是不错的士兵。现在,我们还要等待科夫帕克同志的捷报。搞不好他们已经横扫利尔楚奇镇了。”

“但愿如此吧,希望别出茬子。”

平心而论,杨明志对攻略利尔楚奇有着怀疑。柳得巴廖夫声称那个城镇已经算是小城市了,如果能顺利攻陷最好,即便无法破城,也并非不能接受的。

杨明志就在指挥部里等待,约莫一个小时后,他终于收到了来自科夫帕克本人的电报。

这份电报是所有人期待的,其内容果不其然的令人始料未及。

政委福明最关心的是行动拯救了多少人,毕竟在科夫帕克之前的电报中,他阐述作战目标之一就是尽力救人。

“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德国人居然把全城的平民驱逐,他们不要这些人,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全部争取到了!我们一下子拯救了五千人!”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全面攻城就取得这一战术目标,接下来我们的进攻什么都不用顾虑。”耶夫洛夫也是主张继续战斗的,不过在电报的后续文字中,科夫帕克分明打了退堂鼓。

耶夫洛夫勃然大怒:“真是不可思议,他不是身经百战吗?手头还有数千士兵。怎么?退缩了!小小的利尔楚奇就不敢打了?那里肯定有粮仓肯定有军火仓库,他为什么不敢打!”

“副司令!请您冷静!”杨明志厉声呵斥。

“是!冷静。我倒要看看这个乌克兰人有何理由。”

和一个暴躁的家伙共事必须忍耐,杨明志渴望他的亲密战友都是沉稳睿智的,像是耶夫洛夫这种人,他最合适的位置就是前线指挥官,而非后方的指挥中枢肩负要职。

杨明志审视着科夫帕克的理由,确实都是合情合理的。

“耶夫洛夫,德国人增兵到四千人。而科夫帕克手头里能战斗的只有三千二百人。倒是他们控制的平民经过粗略统计,竟有五千六百人!另有四百多名伤病员需要照顾!一部分士兵要招呼伤病员和平民,能投入作战的也就一个整编团的规模。他们的炮弹几乎耗尽,武器方面大部分是步枪。你说,这仗该怎么打?”

“这……”耶夫洛夫好战不假,他绝不是单纯的莽夫。“如果……如果情况是这样,我们贸然进攻会吃大亏。”

“对!所以科夫帕克萌生了撤退的想法,他们继续进攻利尔楚奇,已经没那么必要了。”

“您的意思是,您支持他的决定?”耶夫洛夫问。

“对,我就明确告诉你这一点。我想,如果萨林奇金同志在这里,他肯定会把我批判一番,什么兵临城下却不去讨伐侵略者之类的。科夫帕克毕竟不是正规军,按照游击战的打筏,这种情况选择放弃才是合情合理的。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是怂,根本不是这回事。

他们控制的平民近六千人,如果他们伤亡很大,谁有能力把平民送到我们这里?

比起敌人,他们还面临一个重大威胁——粮食。看看科夫帕克的报告,今天他们接受了五千个一无所有的平民,部队不得不把口粮分给这些人。这使得他们的粮食只够吃三天的了!任何的拖延对其行动都是致命的,我们还需要研究一下他们的粮食问题。如果有人饿死在撤退途中,我们也有责任要负!”

耶夫洛夫无话可说,听了司令的论述,似乎攻城就是个败笔!

他继续犟了一句:“既然他们粮食匮乏,只要打下城市不就好了吗?敌人驻扎了四千人,这群人的粮食供应必须有个大粮仓……”

杨明志一拍大腿站起来,语气略有嘲讽是说:“是啊!科夫帕克怎么就没想到呢?巴尔岑怎么就没想到呢?如果能打,他们还会申请立刻撤退吗?本来科夫帕克就是执意要打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就靠这点兵力,根本不能迅速拿下城镇!除非,他们有一百发鲶鱼火箭炮,能第一时间把城镇炸得稀巴烂!”

“好吧!我……我无话可说。”

“哦对不起,耶夫洛夫同志,请原谅我的失态。”杨明志叹了一口气,走到地图桌前伏案叹道:“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粮食。同志们,我们应该派人去增援他们。”

“增援?!”耶夫洛夫的眼神又烁烁放光:“哈哈,我就知道您还是想打下利尔楚奇。是不是要把兵工厂最新生产的鲶鱼火箭炮运过去?让我来吧,我亲自带队。”

“你!”这个家伙明明还闷闷不乐,这会儿又兴奋的摇起尾巴。杨明志扭过脑袋,遗憾的说:“您省省心吧!火箭炮我们还要继续囤积,那东西可是我们应对未来的战略性武器。我们必须派遣士兵带着粮食西进,沿着我们五月份撤退的道路和他们接头。听着,我们必须保证每一个难民不会饿死。

不要再有疑虑了,利尔楚奇的攻势取消!即便是萨林奇金在这里,即便是波诺马连科在这里我也这样说!”

毕竟杨明志是中将司令,他的决定就是军令,所有人必须服从。

遂在晚餐之前,杨明志突击写了一份文件交给通讯室,令通讯兵原封不动的发给等到消息的科夫帕克。

……

回传电报来了,在看到司令的确切回复后,他长处一口气。

他兴奋的对临时指挥部里的几个军官宣读司令的命令,除却指挥部取消了利尔楚奇攻势,有勒令兵团立刻护送平民开始东撤。

巴尔岑亦是长出一口气:“我早就知道将军会是这样的决断。我们的别列科夫将军始终在避免无谓的伤亡,围绕着列奇察的战役,我们63集团军损失惨重。本来他也是力排众议不想猛攻,以及死命防守的。奈何那是上级下达的死命令,他们必须执行。

现在游击运动指挥部没有给您(科夫帕克兵团)下达强攻利尔楚奇的命令,那就必须听从别列科夫将军的命令撤退咯。”

“我听得出,您真的非常崇拜别列科夫将军。”科夫帕克其实对巴尔岑的这番马屁有些难受,一路之上这家伙总是说“如果别列科夫将军指挥会怎样”,固然那个中国人是个天才,巴尔岑老这么絮叨自己也是耳朵长茧子。

巴尔岑丝毫不领情:“没错,他成就了我!”

“还是说说现实吧!别列科夫将军确实考虑的周到,他下令一个团的兵力,带着大量的粮食来增援我们。他特别提起了您,巴尔岑同志。”

“我?!”

“对!将军提到了五月处的‘回家之路’,他说这条路您是明白的。”

“我当然明白!”巴尔岑兴奋的站起来。

“您还是坐下来吧,既然您了解,我们的撤退之路就完全不用担心。虽然利尔楚奇不大了,我们能把所有的难民护送回去,这也是巨大的功勋。”

“当然,我们这里距离城镇只有六公里,部队依旧危险。我军应该继续启程,最好能在夜幕之前过河。我们在河右岸扎营,休息一晚后继续行军。”

科夫帕克点点头,“现在我也该把侦察队找回来了。”

所有昏睡的难民被唤醒,他们收到继续行动的命令。因为未来的路线要走过原始森林沼泽区和溪流浅滩,他们的手推车都失去了用处。衣服被褥和各种劳动工具,难民们背在身上,因这些负重影响,行动有些磨磨蹭蹭。

科夫帕克估摸着,平民们的步行速度也就一小时三公里,对于军人来说这简直是蜗牛爬。他更悲观的认为,由于粮食的进一步消耗,配给给每个人的粮食更少,他们的行动速度只会更慢。

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寄希望于大家行动快一点了。

同时,科夫帕克在给撤退的韦尔希戈拉侦察队的命令中,也督促他们进入森林后留意大树根本,将双孢菇之类的食用菌挖掘,以此尽可能缓解粮食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