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63章 苏军撤出莫济里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63章 苏军撤出莫济里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上午十一点,游击共和国的电报,传达到了莫济里的科夫帕克兵团指挥部。

此时科夫帕克本人已经离开了莫济里,并走过几个小时前亲自冲锋过去的旷野,抵达城南森林。

一半的士兵也带着大量的战利品,尤其是大量的衣服,用麻绳捆扎好背在背上,回到森林中待命。另有一些人,在旷野上突击挖坑,埋葬自己死去的战友。

只有少数士兵在战斗第一线,他们满是灰土的脸被火焰炙烤得生疼,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向河对岸威慑性射击,以向德军宣布,苏军依旧在守城。

其实那倒德军自保用的火墙,一来它的确迫使苏军不能继续进攻,二来也阻碍了自己的视线。

因为耳膜穿孔,又因为肾上腺素水平低落下来,意识到卡林科维奇火车站平安,大军正在回援的路上,德军第100军军长航特,不得不开始面对令他难以忍受的头疼。甚至一连被扎了三剂麻醉剂,这才舒坦一些。

他不知道苏军已经开始撤退,尤其是以刚刚结束的列奇察血战为例,他悲观的认为,德军也必须和苏军于莫济里河南城区血战,才能取胜。他不知道苏军又从哪里搞出来一支生力军,经撤过河的734师鲍里斯曼解释,他相信这支部队,正是十二天前,击败734师渗透部队的苏军。

所以德军做出了这样的判断,那便是苏军击败了迂回渗透的德军部队后,就开始向北方移动,他们藏匿于沼泽烂泥,计划在适当时机攻击莫济里。苏军的计划现在来看的成功了。

鲍里斯曼安慰说:“您放心,苏军只要守城,他们就插翅难道,我军能彻底围死他们!”

“您还是担心一下西边的那座铁路桥吧!”痛苦中,航特依旧明白铁路桥的重要意义。石桥炸了,工兵能在桥墩上再修一座铁桥。不过铁路桥如果被炸毁,修复工作也要消耗很多时间。

鲍里斯曼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我们734师战斗力的确不才,不过我把精锐和大量重武器,已经突击安置在铁路桥,苏军要攻占那里,只会遗留大量尸体。”

“唉……”航特对鲍里斯曼实在不放心,他没有表彰这位的自信,默默的叹道:“希望苏军不会攻击那里。他们最好就死守城市,不要再逃跑了!让我好好的歼灭你们。”

说道最后,航特整个人变得咬牙切齿。为何?他麾下的三个步兵师,战斗过去整整三天,这三天战局变化之剧烈,远超航特的想象。第100军的总伤亡,达到了惊人的四千五百人。可悲的是,河南城区的医院本躺着一百多人的伤兵,怕是连同医生护士,都被苏军杀害了。

等于说,本有堂堂五万大军的第100军,仅仅三天就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兵力,何况损失的还是主战兵力。

莫非这样的战争形态,在东线就是一种常态?他早就听说进入东线的部队,对占领区的平民总是采取残酷手段,他本来对于屠杀平民的士兵非常鄙夷,到了现在也渐渐理解那些人的行为了。战友大规模的死,会令士兵疯狂,他们会把平民当做泄愤对象,疯狂的士兵做出什么事情,都不会令人惊奇,何况听了戈贝尔博士宣传讲话的战士们,也对屠杀平民少了几分负罪感。

现在,航特呲着牙,告诉鲍里斯曼他的态度:“我们必须要让火墙对面的敌人,付出全军覆没的代价!血债必须血偿!”

一时间,他已经忘却了自己的部队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收复列奇察。

第100军=付出四千五百人损失的代价,他们不也完成了作战目标?何况一路打到北方的斯韦特洛戈尔斯克日洛宾,甚至攻到博布鲁伊斯克城下的苏军游击队,难道不是全被重创赶走了吗?

所以,在本地驻军司令瓦格纳,乃至**驻扎白俄罗斯的最高负责人库贝,都对第100军是满意。即便第100军损失四千人,苏军游击队的伤亡也超过了一万人。第100军消灭的是令瓦格纳头疼许久的苏军第63集团军的部队,至少他有理由相信这个。敌人遭遇史无前例的重创,想要东山再起,难道还有机会吗?

截止到七月二十九日,本地德军驻军高层,都认为德军的胜利已经势不可挡。毕竟第100军是请来的客军,威廉库贝不得不做出一个抉择,即必须要求第100军在战时结束后,立刻北上莫吉廖夫,马不停蹄的执行他们的最大任务——增援第9集团军。

然苏军强攻莫济里,突然干扰了库贝了计划。

不过,这支部队增援前线的任务是不可更改的,而莫济里也绝对不能丢。无奈之下,于三十日上午获悉神奇出现的苏军偷袭莫济里的库贝,不得不向上级即狼穴汇报,第100军的增援行动,可能要推迟了。

……

“大批德军才向莫济里狂奔?敌人终于中计了!”

放下电报纸,科夫帕克立刻差遣了十几个通讯兵,态度坚定的命令:“你们去通知各个部队,终止任何的搜索,尚未掩埋的战士尸体也停止掩埋。全军立刻撤到这片树林,再令各个大队长到我这里述职!”

城内的苏军没有恋战,纷纷撤走,最后撤走的部队因时间仓促,几乎什么战利品也没捞到。

在科夫帕克发布命令的半个小时后,部队全体回到了树林中。

战士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尤其是来自于正规部队的士兵,他们在一年前部队被打散而就地加入游击队,之后的战斗完全以伏击战为主,唯独这一次,部队终于像正规军那般战斗。

相当数量的士兵在城市中找到了一些衣物,其中最多的实际的德军士兵换洗的内衣,鹰徽标致也没有被割掉。艰苦作战下,有舒服的衣服穿,实在是享受,至于上面的***标致,等到战斗真的结束,再自行处理。

关于武器方面的缴获,此战苏军伤亡数百人,德军的伤亡也不超过五百人。战斗的确轰轰烈烈,随着德军亲自炸了桥,激烈战斗被强行暂停,而活着的德军也全体撤到河对岸。

苏军一共就捡到二百余支完好无损的步枪,另有zb26三挺,34两挺。这些都是轻武器,苏军也缴获了一点重武器,即两门80毫米迫击炮和六箱共三十发炮弹。

论缴获和付出,数据上来看苏军是吃亏了。

而从战术意义上来说,此战完全达成“围魏救赵”的目标。

所以当各个大队长齐聚后,科夫帕克慷慨激昂的说:“同志们,我们已经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现在,我军从列奇察以北撤退的部队,已经完全没了后顾之忧。因为,正是我们的攻势,迫使德军主力全力向莫济里移动。

我们没有能力和这些部队直接碰撞,司令下达了命令,我军现在全面撤退!”

撤退这个词说出来,刚刚打胜仗的指挥官纷纷面露难色。

科夫帕克注意到这一情况,他问到一人:“第二大队长,波普德林科同志,看起来您有些不满。”

“是……是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撤退?我们还能继续战斗!据我所知,卡林科维奇火车站就在我军东北方向区区三公里处,难道那堵火墙和普里佩特河能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渡河,如果能把火车站大肆破坏,岂不是更大的胜利。”

“收起贪婪心吧!”科夫帕克大声质问:“难道我刚刚说的还不够明白?我再说一遍,现在,德军两个主力师,正全力向莫济里移动。他们甚至放弃了霍姆尼奇,也要增援莫济里。我们必须撤退!再说了,我们必须执行命令!”

对此,波普德林科不再说话。

这些久经战场的指挥官,对战斗有着极大渴望,固然心里有些许抵触,当前依然得服从命令。

科夫帕克又看看左右:“都清楚了吗?我们必须撤退,现在就撤。我知道,我们还有一定的时间,能进一步打击敌人。为了我军的撤退能顺利一些,我们必须果断行事。

同志们,现在回去统计你们各大队的情况,在森林中休息到十二点整,我们全体离开。还有一点,所有伤员带到后方的卡车处,伤员优先撤离。”

距离撤退的时间还有二十多分钟,士兵们纷纷整顿自己的行囊。就像波普德林科那样,很多士兵内心里是恋战。命令占据了半个莫济里的城市,不由德军反攻,就直接放弃了,固然这行动是支援东边的大部队,付出了四五百条生命又撤出城,岂不是很窝囊?

所以,洞察军情的鲁德涅夫,忧心忡忡的凑到科夫帕克身边,但他来的时候,正见到科夫帕克和巴尔岑交谈些什么。

“老朋友,战士们对我们突然撤走有些不满,这令我有些担心。”

“您不用担心!”科夫帕克笑了笑,他的笑令人捉摸不透。

“接下来我们将沿着普里佩特河南下,然后找一个浅滩过河,一切顺利的话,我们三天后就能正式抵达游击共和国。”

“如果走捷径是如此。”巴尔岑插话说,“根据情报,德军也可能尝试通过浅滩,从莫济里南部进入城市。所以您臆想的路线,是不对的。”

“鲁德涅夫同志,您放心,司令给了我们一条新的撤退路线。您刚刚提到,战士们对我们突然撤出战斗有一些不满。我也很了解他们的态度,我的战士们渴望和敌人作战,难道撤退就是窝囊的?我看不然,我军的撤退,实际也是转移进攻的过程。”

“转移进攻?”鲁德涅夫坐下来,伸着脑袋问,“向哪里进攻?这也是司令的命令?”

“不全是!”说罢,科夫帕克就把巴尔岑摆在台前,“我们刚刚聊了一下,我军目前还有五千余人作战兵力,装备精良,所携带军粮加上缴获的,还能应付近一周的消耗。司令给予我们的事一条迂回的路线,既然如此,这条路线怎么走,我们有很大的主动权。”

毕竟和他共事一年,鲁德涅夫明白了他微笑的意义:“说吧,我们攻击哪里?”

科夫帕克拿出巴尔岑提出的地区地图,指在地图上的一个点:“图罗夫镇,我们就以这个城镇为目标。我军沿着普里佩特河右岸一直向西走,歼灭所有发现的德军据点,解救所有发现的平民。”

说到这儿,科夫帕克的双眼炯炯有神:“刚刚巴尔岑同志告诉我,就在九十天前,我们现在的司令别列科夫将军,亲自带队达到了我们现在位置以西二十公里处,他们炸毁了火车。当时,我们的巴尔岑同志亲自参与了那次作战。”

鲁德涅夫对巴尔岑本来就没多少了解,就在两个多小时前,自己在街巷中被德军压制,这个家伙领着他的一百个狂人,疯狂的杀出一条血路。苏军能占领半个莫济里,巴尔岑就是首功。

这位一脸胡茬脸庞略干瘦的男人,带着一百号人打仗,难道不是太屈才了?!

鲁德涅夫便是这番想法,既然这个人的一些话令兵团长科夫帕克兴趣盎然,不妨继续听听他的说辞。

本来,科夫帕克是打算完全听从命令,来一记右勾拳迂回撤走。在得知,三个月前,近卫284师的炸铁路行动,愣是在莫济里西北处的森林中发现了德军建立的战俘营,甚至还有杀人工厂。苏军甚至缴获了一份特殊的地图,记录了战俘营的位置。

巴尔岑没有那份地图的原本,只是知道西北方向一定存在这样的设施。反正科夫帕克是打到莫济里了,那么顺便进入那片区域搜索一下,如果能解救上千战俘,战役中苏军的巨量人员损失,不就有所缓解。

巴尔岑向科夫帕克讲解时,情不自禁的夸大其词。五月初的凯旋,苏军明明解救的是八千军民,到他嘴里,变成了解救一万名红军战士。他更是声称,真是因为这些士兵的加入,才使得第63集团军能持续作战四十天。

被他这么一说,仿佛莫济里西南方向,乃至铁路沿线,有着大量的战俘营和集中营,仿佛有数万被关押的红军战士,等待被解救。巴尔岑本是吹吹牛,不曾想,科夫帕克已经不打算完全执行司令的命令。

当科夫帕克说明此事后,他本以为巴尔岑会劝阻,结果得到的竟是支持。

“我是我们司令的亲密战友,我很了解他的为人。如果您能新的战场扩大战果,那么您不但不是抗命,是积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巴尔岑说。

别列科夫,这个来自异域的将军,其指挥以灵活多变著称。在几天前,兵团还在霍姆尼奇和德军对峙,他得意安静下来了解一些当前的战况。当他获悉战斗实际从六月二十日就开始了,之后四十天的战斗过程可谓极其复杂。苏军执行了一连串的复杂战术行动,别列科夫就是唯一的决策者。

约定的时间见见到了,科夫帕克拍拍身子站起来:“鲁德涅夫同志,现在您已经知晓我的决定。请你同志各位基层政委,告诉他们把士兵的战斗热情鼓动起来。

现在,我们要沿着普里佩特河向西转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