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56章 撤出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56章 撤出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苏军打到城市外围,他们看到了大量被城市火光映照的背影——的量德国人扔下装备逃跑了。

战场上又增添了许多尸体,本是龟缩在第二道防线硬抗的苏军,这一刻又站在了之前的防线。时间已经是七月三十日,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八日的局势。

但苏军也付出了三百多人牺牲,一百余人伤亡的惨烈代价。

暂时胜利了,拉夫连季丝毫笑不出来。正是因为他临时改了决定,才导致四百余人的伤亡,要知道很多士兵可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这些人的牺牲对游击运动是进一步的打击。

因亢奋而忘记伤痛的叶甫根尼,走到拉夫连季身边:“德国人弃城逃跑了,我们是不是该告诉司令,我们又把失去的城区夺回来了?让他还有指挥部高兴一下。”

“不必了。”拉夫连季摇摇头:“现在已经是零点三十分,按照司令的命令,我们半个小时前就该撤出城区的。虽然我不想,这座城市我们不得不扔给德国人。”

“唉!可惜啊!我们牺牲了三百多人,到头来还是便宜了敌人。”

“你以为我不惋惜。可是没办法,如今独立团都开始承担主力部队的工作,而我们284师主力,就剩下一千个弟兄了!真是荒唐,当年我们撤到普里佩特沼泽也是一千人。我们必须撤回去,一切从头来。”

拉夫连季决定抓紧时间执行司令的命令,但当他把命令发布下去,居然纷纷遭遇了士兵的抱怨,甚至还有一些基层军官在质疑。

所谓的质疑还是所谓牺牲的战友是否白白丧命,收复的城市有何理由要拱手让给敌人。

此刻苦口婆心的告诫士兵其中的理由,拉夫连季估摸着依旧处于亢奋中的战士不一定听得进去。

他横下一条心,宣布前线指挥部将度过普里佩特河,但凡有抗命者皆为叛徒,所有的荣誉一笔勾销。

荣誉,这是广大战士们最珍惜的东西,也是他们能坚持战斗到现在的精神食粮。如果被归类为叛徒,那可比牺牲于此的兄弟们还要惨,即便是活着,不也是和死了无异吗?

那些独立团的战士,纷纷从城市边缘向河畔退却。时间紧急,他们没有时间搜寻战利品,只能沿着退路搜索一点子弹,充盈自己的弹药包。

最后的夜袭中,佩罗尼斯基和柴科夫的独立团参与到反攻,他们的伤亡较小。他们率先抵达河畔,并开始登上等候许久的木筏进行渡河。

多日的激烈战斗,数千人为这座城市丧命,昔日的列奇察,也成了仅有一层残缺不全混凝土建筑的城市废墟。

北风吹过宽阔的第聂伯河,月亮时隐时现,风声不停在士兵耳边萦绕,就好似无数鬼魂哀叹,一股凄凉感油然而生。

独立团的战士对这座城市已经有了非凡的感情,它已经成为许多战友的坟墓,不能和战友们共赴死亡,许多人居然感觉惋惜,当然,更多的人庆幸自己还活着。

“排长,我们就这么撤走了,难道不算是耻辱?虽然我们也是执行司令的命令!”

“谢尔盖斯基,你还要加强学习。司令有自己的战术考虑,难道你以为仅凭我们,能彻底击败德军一个步兵军吗?搞不好白天德国人又要疯狂炮轰了!”

“但我们还是撤走了,明明已经解放了的城市,拱手让给敌人……”

士兵们感情复杂的站在木筏上,为了尽早脱身,他们多是轻装行动,唯有背包了放了许多粮食。木筏渐渐移动到对岸,士兵上了岸,和梅德韦杰夫和瓦西里耶夫的独立团会师,他们的眼神却依旧看着三百米外继续着火的城市。

通讯兵匆匆的跑到列奇察小学校的操场,拉夫连季暂时将指挥部安置于此,他也令所有的284师官兵于此集合。

“报告长官,独立团已经开始渡河,一切有条不紊。”

拉夫连季满意的点点头:“你先下去吧,继续监控,若有情况立刻汇报。”

接着,见得284师活着的官兵大部分聚集,他面相一众浑身熏黑杀气沉沉的将士们,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

“同志们!司令下令我军于三十日凌晨零点全面渡河撤退,无论你们是否乐意,我们必须放弃列奇察,身为军人,我们必须执行任务。

但是,我们的拥有的渡船数量不多,渡河必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独立团将是最先渡河的部队,之后轮到我们284师的将士们。请记住,我们是有着近卫称号的部队,必须对得起这份荣誉。

我们已经损失了许多时间,估计轮到我们渡河,天就快亮了。一旦天亮,德军一定会展开反攻,对此我们必须组织部队留守,为大部队的撤离争取更多的时间。

所以我们需要一百个勇士留下来,作为殿后部队。同志们,有谁愿意,举起手!”

戏剧性的事发生了,拉夫连季放眼望去大家竟都高举右手。队伍也是乱哄哄的,大家的态度非常明确,即争着充当几乎注定牺牲的殿后者。

士兵们都很勇敢士气旺盛更不畏牺牲,只有最优秀的军队才是如此。拉夫连季欣慰之余,他也必须挑出一百人。

正当他犹豫时,一个脸有伤疤的中年人,扛着步枪突然出列。

“长官,总要有一百人留下来,我第一个报名!”

“还有我!”又一个站出来。

更多的人离队,战到拉夫连季面前,这举动令人感动不已,同时人选也就定了下来。

敢于主动站出来的而非混在队伍中举手的人,他们绝不可能有沽名钓誉的打算,他们是真的愿意留下来为大部队殿后,并战斗到底。

很快一百个人选定下来了,他们的身份形形色色,不过有三分之一人,是1941年春季入伍的,他们可是响当当的老兵。拉夫连季不希望他们留下来,迫于舆论压力,他不得不予以认可。

一想到又有许多老兵会战死,拉夫连季不由悲从中来,满是灰土的沧桑老脸,迅速挂上两道泪痕,泪水抵在脚下散发硝烟气的大地。

“同志,您是第一位站出来的人,您叫什么名字?”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奥列格斯基。我是大卢基人,去年一月份参军。我是被284师于四月底从战俘营解救,我有理由战斗到最后。”

拉夫连季点点头,那些被解救的战士几乎都重新入伍,因其普遍接受过军事训练,人员多是首先分配到独立团,其中的优秀者再被主力吸收。这个奥列格斯基必是一个佼佼者。

“长官。”奥列格斯基突然说,“我们愿意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不过我们渴望我们的牺牲为祖国所承认。如果我们必然会牺牲,至少让人民知道我的名字。当战争胜利后,在矗立于此的纪念碑上镌刻我们的名字和籍贯,这就是我莫大的荣幸。”

拉夫连季点点头,他从衣服里拿出笔记本,和一支半损坏的钢笔,面对着最后的一百人:“兄弟们,我敬重你们。现在写下你们的名字,和你们的籍贯。我保证,祖国不会忘记你们的忠诚,如果你们牺牲了,你们的家属当得到优待,你们的名字将刻在纪念碑上永世得到瞻仰。”

不过拉夫连季真的不希望他们全军覆没,所以在签字结束后,他先是提拔奥列格斯基为连长,又决定殿后部队只要坚守到早晨八点,无论什么状况,活着的人立刻退到河畔,登上炮艇撤退。

“我还想当英雄被后人瞻仰呢!既然如此,给我们留一条后路,倒也可以。”奥列格斯基豪放得哈哈大笑一阵,便领着一百个勇士布防去了。

……

城内的苏军还有近三千五百人,如此多的人员利用少量的木筏渡河,真是一个困难事。好在整个渡河过程没有德军来捣乱,效率虽慢,部队撤得也很从容。

就在三十日的凌晨,在宏观的战场上,数万名游击队战士开始大规模南下,红十月和茨冈人大队,每一个游击队员都认为,能否冲出包围圈,全看今天晚上的行动。如果天亮后,还有部队没有通过伞兵233旅的占领区,他们将处于危险状态。

最先渡河的是伤员,在这之后的两个半小时,城市内已经没有独立团的人继续逗留。

当284师的部队开始渡河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半。

白俄罗斯明斯克,七月一日的日出时间是凌晨四点五十分,其南部的戈梅利地区,日出来的稍晚一些。拂晓天空的蔚蓝,将从凌晨四点半开始出现。

284师中的白俄罗斯人,对这里的时间非常了解,人人都明白一个小时后就是天亮。

当他们开始渡河时,已经完成渡河的部队,仅仅在河对岸逗留极短的时间,便开始大规模的南下。

率先后撤的部队是四支独立团,他们抬着躺在简易担架上的数量不多的伤员,肩扛缴获的少量战利品,虽疲乏缠身,依仗着强大的耐力,开始了徒步行军。

将渡河而去的隶属于284师的战士,仅剩下九百余人。虽说拉夫连季不想收拢寻找战利品,部队依旧是将一些搜到的枪械摆在河畔。要把这些东西拿回去是个苦差事,若是抛弃掉又非常可惜。

他咬了咬牙,勒令战士把缴获的34和几门80毫米迫击炮带过河。除此之外,苏军再没有携带什么战利品,因为城市已经成了废墟,或许深度挖掘能搞到一些宝贝,苏军实在没有时间了。

“列奇察,再见吧!”

天空蔚蓝,拉夫连季强打起精神,踏上了木筏,缓慢的飘移到河对岸。

他看了看表,已经是凌晨四点四十分了,再过一会儿,德军一定会展开进攻!

作为指挥官,拉夫连季是最后登上筏子的,在他的身后,只剩下一百个勇士守卫着列奇察。当然,他们的守卫也不会很久,到了约定的时间,目前正游弋在河面上的炮艇,将载着幸存者一路南下……

拉夫连季和前线指挥部,顺利漂到河对岸。他一上岸就令通讯兵向指挥部发去喜报。

“报告长官,电报已经发送,我们是否等待回信?”通讯兵问。

“不必了。我们立刻动身南下,我们不能磨蹭!”

说着,散发着浓重硝烟味的拉夫连季,再一次深情回望河对岸的城市,初升太阳的第一抹曙光即将划破地平线,列奇察的城市废墟,那依旧腾起的烟尘,始终诉说着这里的残酷。

“走吧!走吧!让我们离开这个鬼地方!”

苏军排成三个狭长的纵队,徒步南下。得益于体能训练,仅就长途行军而来,63集团军的所有部队皆为强者。他们一边行军一边啃食干粮,噎着了就抱着灌了第聂伯河河水的水壶畅快喝下。

苏军一路向南,在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队伍将一直沿着第聂伯河左岸行动,直到全军抵达德尼普拉泽地,从早就被伞兵旅探明的浅滩淌过支流索日河,直到抵达米西渡口回到阔别已久的军营。

未来将是一段长达一百公里的慢慢长征,要进行的漫长旅途的不仅仅是他们,凡是从北方撤下来的部队,都要走过这条线路,很快的,大战前繁茂的渔获贸易村落米西,将瞬间充斥数万大军!

……

天已经亮了,留守城内的奥列格斯基,和他的九十九个战友,正紧张等待着德军的进攻。

仅凭一百个人完全不可能顶住德军的攻势,顶多利用手头的武器给予敌人一些麻烦。

“连长!我听说潘菲诺夫就剩下二十八个人,他们硬是击溃了一支装甲营。我们有一百人,也该能创造奇迹。”一名老兵说。

老兵是想提升一下士气,却也令奥列格斯基浮想联翩。

“我们有十个战斗小组,大家都躲在暗处,当德军进入城市,适当时机展开反击,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对敌人重大杀伤。可惜我们仅有一次机会,不要妄想我们能击溃敌人,只要能守到八点我们就撤。”

于此同时,天亮之后,德军的晨号唤醒了所有的军人。那些撤下来的三个主力团官兵,经过了短暂的休息,他们惶恐的内心终于得到一定安抚。整个370师对列奇察还是心有余悸,他们得到任务命令,即在早晨六点半迎着朝阳展开新一轮进攻。

师长格努斯一直渴望友军371师的增援部队能早点赶到,天亮后他得到消息,友军最快也得在早晨八点抵达。

“磨蹭!你们为何这么磨蹭!我没时间等待了,等到我军和敌人又陷入巷战时,你们最快及时赶到!”

格努斯失去了一切耐心,到了早晨六点半,他先是强令炮兵把最后保存颜面的那点炮弹打光,就令三个主力团返回战场。

一支后勤团参与到进攻中,如此德军的兵力又达到了六千余人。他们还伴随着一些半履带装甲车,攻击部队可谓战力强大。

吃了几次败仗,这些军人的傲慢荡然无存,当返回城市边缘时,行动就更加谨慎小心。

士兵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活下来的人总结了之前两天的巷战经验,这次反攻,仿佛所有人都成了高手!

只是这一次进攻真是太奇怪了,部队保持警惕,原本会是残酷巷战的场地,愣是没有发现苏军踪迹。

直到德军距离沿河公路仅有三个街巷时,战斗终于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