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41章 德军在莫济里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41章 德军在莫济里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德军第100军的三个步兵师,根本不可能全部盘踞在莫济里。那座城市太小了,城市附近驻扎着734师的主力,和少量700师官兵。新的四万大军和他们丰富的重型设备,以及堆积如山的各类后勤物资,使得城市异常的拥挤。

因为对本地白俄罗斯人的质疑,城市内的最后一批所谓“和平居民”也被驱逐了。其实这些平民和德军合作的人,他们被认为有反叛的可能,不得不离开城市,甚至包括最后一支警察团,也被命令调离至博布鲁伊斯克。

如此,坐落在第聂伯河两岸的小城市莫济里,彻底成为了德军的巨大军营。

根据军长航特的估测,部队拿下列奇察并非难事。众多情报表明,盘踞列奇察的苏军战斗力很强,他们至少打败了多支德军部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苏军的确掌握了某些高科技武器,其兵力数量也比当初预想的要大,这些所谓的游击队已经完全在用正规军的打发作战。

“如果你们如同蚊子苍蝇般不停是骚扰我,我会非常困扰。你们居然自信满满的要和我打阵地战,我的炮兵会摧毁你们的傲慢。”军长是如此的蔑视敌人,却也不敢轻视。

而且,夺下列奇察只是整个行动的一部分。上级给予自己的命令是攻占列奇察,配合友军,清扫从列奇察到博布鲁伊斯克的庞大地区内所有的游击队。冷血一点的说,就是杀灭该区域内的所有俄国人,真正的无分寿幼。

在前往莫济里的军列上,航特和他的参谋们坐在豪华包厢里,对未来的战役进一步分析。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游击队如同恶疮一般蔓延,好在他们的扩张趋势被遏制,很可能是因为后勤问题所致,不过也可能是其战争潜力已经到头了。

游击队的根源就在莫济里南方一百公里的茫茫沼泽,那里只有烂泥和湖泽,险恶的环境令那里根本不适合作战,可能只有俄国人会如同鲶鱼一般在烂泥中生存。

要消灭该地区的游击队,必须打掉盘踞在普里佩特沼泽中的“万恶之源”。本地的驻军何尝不知道,多次军事行动皆已损失惨重失败。“如果我是本地驻军,我的大军一定要荡平那里,否则根本不会有安宁。”航特只能想想作罢,他的战场在东方的勒热夫战场。

列奇察被苏军控制,他们的后勤补给基本就是靠沼泽地苏军的漫长运输线。想必其主力也在列奇察城里了,如果竭尽所能的歼灭守城之地,虽然不能灭了游击队的根源,也能令其一蹶不振。

为了能达到在列奇察大开杀戒的战术目标,德军必须出动优势部队,不仅兵力要多,重装备也要多。

航特做出了决定:370师371师,抵达莫济里后集结完全全部兵力,做好一击收复列奇察的准备。771师抵达莫济里后,徒步北上,增援斯韦特洛戈尔斯克,参与剿灭城外活动的游击队主力。

德军370师的先头部队,在二十六日傍晚平安的抵达了莫济里的卡林科维奇火车站。先来的只有一个团的官兵,以及他们的轻武器。

军列送完这两千号人,旋即沿着向北的铁路开走,以给后面的火车腾出地方。因为在这一时刻,卡林科维奇火车站已经没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它本就是个不大的火车站。此时,空余的轨道上还停放着大量的车皮,许多军用物资甚至没有卸下来,甚至还有二十余节油罐车。

自二十六日傍晚开始,之后的时间军列源源不断的开来。

守卫莫济里的734师和少量700师的部队,之前渗透沼泽地的部队狼狈撤回来,兵力还是得到了一些补充。这两个师目前的压力非常大,苏军沿着德军修筑的防线一路向西进攻,双方终于在距离列奇察二十余公里处,展现趋于稳定。

步兵师特别加强了莫济里西方铁路线的安全,安排了大量的巡逻部队。士兵驱散了一些零星游击队的骚扰,使得铁路线相当安全。

凌晨,734师的师长鲍里斯曼,他两个月前被苏军游击队暴打了一顿,两个月后,部队依旧羸弱的战斗力简直令他无言去见自己的上司。好在,整个地区的友军都在比烂,再烂能有707师烂?还有那个从乌克兰增援的号称一线战斗部队的634师,据说歼灭了一支庞大游击队,歼灭至少五千人,结果还不是几乎全军覆没。

那么,参加了法国战役的第100师,他们的情况如何?该不会还是一群战五渣?

师长保持着怀疑,所以在第一个步兵团抵达后,他亲自见了正副团长,首先开始交涉。

鲍里斯曼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新来者的傲气,还有对守卫此地的友军,战斗情况糟糕的不满。

“难道,又是一群傲慢的家伙?他们难道不知道一个装甲的武装党卫队都全军覆没了?”鲍里斯曼喝了几杯咖啡,他保持着强大的精力,在二十七日凌晨一点,等到了姗姗来迟的370师的师长威廉·格努斯。

关于增援的三个师是怎样的装备,鲍里斯曼是比较了解的,只要亲自到火车站看看,大量的榴弹炮被推下火车,沉重的突击炮开下来,怎么看这支部队都是一支精锐。

370师的师长一样是锐气可当,即使是凌晨一点了,这个三十多岁的金发男人,依旧精力充沛。

一番礼节性的互吹后,格努斯马上进入正题。

“我听说,我们的敌人战斗力非常强。无论如何他们是占领了列奇察,并导致铁路线崩溃,我们增援第四第九集团军的后勤线路收到了严重削弱。我们在等到317师完全抵达后,就将全面进攻。您觉得如何?”

“真是太好了!”这是新的战斗爆发一个多月以来,鲍里斯曼得到的最好的消息。

他不知道友军对于沼泽地和在庞大区域内活动的游击队有多少了解,至少自己和这伙儿敌人打过很多叫道,当前提供大量细节性情报,对未来的作战定有帮助。

在这之前,370师的确对于苏军63集团军以及诸如红十月游击大队的了解,只限于官方的汇报。在向德军士兵的宣传方面,宣传部门合情合理的压低了德军的伤亡,以及扩大了苏军的伤亡。实际上,仅仅在过去的一个月,德军和伪军的总伤亡已经达到三万人,结果在宣传中,634师和707师只是“伤亡较大”,“损失惨重”的则是警察团。

整个白俄罗斯的驻军战斗在反游击的第一线,如此宣传,使得军人相信,ruhe行动虽然失败了,德军的损失并不严重。甚至于一支警察团的反叛也有了理由,即畏惧充当炮灰而卑鄙的反叛。

370师从上到下都相信这就是事实,但734师师长本人的论述,令鲍里斯曼对未来的战斗有了巨大的担忧。

“我的上帝啊,他们的战斗力居然是这么的强悍?您派遣了三个团,仅仅二十四小时就战败了?”

“真是难以启齿啊!”鲍里斯曼无奈的摇头,“如若不是那个警察团的反叛,我们可能……当然,即使他们反叛了,五千大军不到一天就被击溃,俄国人的战斗力强的不可思议。既然你部和371师将作为攻打列奇察耳的主力,你们必须意识到这一个事实。你们的敌人,不是散兵游勇,他们是俄国人的精锐,是故意安置在沼泽地祸害我们的恶疮。”

敌人到底有多强,那是需要详细的战斗分析方能得出结论。友军师长用一堆形容词,基本是抒发他自己的畏惧心理,并没有更多的建设意义。

他的警告值得考虑,370师师长格努斯接着去了友军安排的军官旅馆,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态,昏昏沉沉的睡去。

莫济里毕竟是个小城,卡林科维奇火车站更小。城市里已经驻扎了四千人,接下来居然有四万人陆续抵达这里,它根本没有这样的承载能力。

巨大多数士兵只能在城外的开阔地搭建起野战帐篷,挖坑埋灶熬肉汤,就着自带的大量黑面包,以此为餐食。

军列源源不断的开来,大量的士兵扛着各类武器下了憋闷的车箱。从平斯克到莫济里,足有二百三十公里,靠徒步走起码有五天时间,走铁路则是一天的事。一般士兵哪里有豪华包厢?战争时期,德军也不可能把国内比较靠谱的窄轨车厢拉到俄国的宽轨道铁路跑。

德军士兵实际和投入到这场大战的苏军士兵一样,如同牲畜一般被塞入简陋车厢。

枯燥无聊的旅途终于在莫济里结束了,下了车的士兵在各自的营区,吃了饭倒头就睡。

于是乎,布列斯特的苏军地下抵抗组织提供的情报,估计的德军最早进攻时间是七月二十七日,根本就不现实。

德军士兵哪里是什么超人?舟车劳顿已经令士兵的骨骼酸痛不已,伙食质量的被迫下降,啃着怕是放置许久的黑面包,不怎么好吃也得吃下。据说这些都是耐储面包,然而二十七日,抵达的部队,腹泻蹲厕所的人可是不少,甚至于穿城而过的普里佩特河都飘荡着淡淡臭气。

整个二十七日,抵达莫济里的德军展开休整,城市变成规模巨大的军营,以至于凡是附近空旷之地,被铺天盖地的帐篷占据。

火车站以北的一处土地坚硬的空城,大量的突击炮半履带装甲车摩托车整齐的停放。火炮被安置在另一处空场,直到二十七日中午,公路运输的卡车队,终于拖拉着一些75毫米榴弹炮抵达了莫济里。

截止到二十七日傍晚,德军第100军的大部分兵力,成功的安全抵达莫济里,攻城大战即将开始。

734师的师长鲍里斯曼于二十七中午就和第100军军长航特会面了,军衔比来者低一级,鲍里斯曼显得毕恭毕敬。

还是凌晨的那番说辞,鲍里斯曼又对这位说了一遍,结果不出所料,航特对未来的作战显得极其重视。

“按照我军的作战计划,我麾下的三个师,两个进攻列奇察,一个增援北方的805师。我将把指挥部建立在这座莫济里城里,你的734师和其余的700师官兵,都将听从我的指挥。”

调度的变化令鲍里斯曼有些错愕,直到航特拿出正式的文件,他不得不接受新的上司的领导。或许这样也好,自己的老上司瓦格纳将军,他被称之为笨蛋实在不为过,害得集团军伤亡三万余人,要知道,德军完成五月下旬的庞大的“弗里德库斯”行动的胜利,伤亡也才三万五千人。固然在白俄罗斯的伤亡者中有三成的东方志愿者,德军还是伤亡了两万人,那个将军却没有得到惩处,真是奇怪。

就在二十七日晚上,德军召开正式的“关于攻占列奇察清扫游击队的会议”正式召开。

现在,沙盘之上苏德双方当前的战局,直白的体现给与会的所有军官。宏观之上,德军是明显占优的,航特不禁露出小声。这并非他突然改变态度,对苏军轻视嘲讽,而是当前战局对于德军确实有利。

杨明志在几天前确定当前的战局就是新的“维捷布斯克口袋”,航特也看的清清楚楚。

734师如实陈述了苏军的大量细节情况,第100师丝毫没有畏惧。是啊!数量庞大的突击炮装甲车,甚至还有150毫米口径的重炮在,苏军凭什么占据优势?

凭借勇气?不!炮弹的冲击破和冲锋的“钢铁怪兽”,将否定精神上的勇敢。

会议一直开到二十八日的凌晨,第100师做出了详细的战争规划。

第一:771师扔下所有榴弹炮,带上该师所属的卡车装甲车和突击炮,向斯韦特洛戈尔斯克方向移动。并以连为单位,直接在旷野和森林,主动寻找苏军游击队,已经发现格杀勿论。

第二:370师于二十八日早晨,沿着现有的防线向东方推进。集中步兵军的全部榴弹炮和相应炮兵团,暂时编入370师的战斗序列。370师在攻取列奇察后,分出少量部队追击逃亡之敌。分出大部部队渡河,增援莫济里。

第三:371师于二十八日早晨,向莫济里东南部城市霍姆尼奇前进,以最快速度占领霍姆尼奇的森林去,并一路向东打到第聂伯河畔。734师派遣一支步兵团,跟随371师行动。部队建立一条横向的防线,阻击来自列奇察难逃之地,以及沼泽地北上增援之敌。

这份作战计划令鲍里斯曼咋舌,以往的讨伐行动,具体的失败原因,很大程度源自于分兵与冒进,再者敌人的战斗力确实强。敌人很强,不能作为己方愚蠢的借口!

这一次,第100军的军长不愧为一线作战部队的高级军官,定下的战术真可谓毒计!

宏观上,德军第100军组成了三个战斗集团,他们以莫济里为出发点,排成南北长达七十公里的阵线,组成一张大网,向着东方奔去,清扫所见之敌。

鲍里斯曼对此非常满意,但他还是提出了一份怀疑:“我们不知道苏军在沼泽地还有多少兵力,如果我军抵达霍姆尼奇,必是对敌人的核心区的巨大威胁,我军很可能遭遇其顽强抵抗。”

“如果是这样,真是正中下怀!”军长航特没有丝毫的担忧,如果他的部队能歼灭沼泽地这个万恶之源,他的功劳就是巨大的。然而他并没有被授权,可以主动进入沼泽地。再者,沼泽地的险恶环境将使得各种野战炮和装甲车辆,变成寸步难行。鲍里斯曼在论述之前的渗透行动,已经直白了说明了这一点。

所谓371师的任务是组成防线,如同隔板一般,断绝苏军的南北联络,使得霍姆尼奇以北和斯韦特洛戈尔斯克以南的苏军,成为真正的“笼中鸟”。

一番解释后,没有谁再有任何的疑问,仿佛这一战,就能解决困扰德军整整一年的沼泽地游击队问题。

杨明志对德军的这一恶毒计划,根本一无所知。但他也不是毫无准备,科夫帕克的六千生力军在二十七日完全抵达了霍姆尼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