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29章 比诺玛连科的决策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29章 比诺玛连科的决策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战局正向着有利于苏军的方向发展。

德军的精锐部队几乎都投入到了针对南俄的攻势,北方的列宁格勒和勒热夫,又如同磁铁一样紧紧吸住大量德军。

德军在占领区的兵力因此一直不多,而且守卫白俄罗南部的700师707师715师722师734师和805师,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列奇察被苏军占领,而德军几乎没有兵力去收复。

其中707师几乎完全失去战斗力,722师遭到重创。722师吸收了707师的部分部队,坚守戈梅利,和兵临城下不明数量的苏军对峙。

734师主力坚守莫济里,因为渗透进攻完全失败,他们和部分700师官兵不得不守住莫济里,战术完全陷入被动的自我约束。

805师守卫的斯韦特洛戈尔斯克,正和成为的大量苏军游击队激战。他们虽然得到了700师的增援,反而还是失去了大量的村庄的控制,任凭游击队在战斗中大规模征兵。

715师原本损失惨重,在回到国内休整后,恢复战力的他们,现在承担起了白俄罗斯南部重镇博布鲁伊斯克的防备。介于城市周围已经出现游击队活动,并且城内天天都在发生源自游击队的暗杀和爆炸事件,这支部队也无法出城剿匪。

这便是七月二十一日,白俄罗斯南部德军的现状。

德军的总兵力实际还有五万五千人,他们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德意志军队,成员全是德意志年轻人。德军目前还有四支本地人组成的警察团,加上紧急征兆的当地人民兵,勉强有多了一万人。

然而,一支警察团公然跳反,给予德军背后痛击。

德军集团军司令瓦格纳,他毫不犹豫的将渗透部队的失败归结于警察团的跳反,他有自认为严谨的逻辑。那就是押运后勤物资的警察团跳反后,德军失去了后勤物资,为了不在沼泽地困死饿死,不得不紧急撤退。

事到如今,所有为德军服务的东方志愿者,突然都成了潜在的变节者。猜疑在军中蔓延,或许他们早有回归苏联的打算,并计划着在合适的时机对德军致命一击。

警察团叛变的消息顿时传遍整个德军,几个师的德军士兵,对他们的当地盟友,顿时警觉起来。

干活磨磨蹭蹭,是不是故意的?

用愤怒的眼神看德军士兵,是不是想叛变?

德军想不到有某种妥善的方法,来缓和德军于伪军骤然紧张的关系。

而且,因为七月二十日,瓦格纳在博布鲁伊斯克当众绞死了五十个所谓的游击队员,整个城市陷入白色恐怖。当天,便有市民因担忧个人生命安全,开始悄悄的离开城市。他们几乎不带行李,向着城市外的树林跑去,固然那里可能活动者游击队。

既然游击队公然支持伪军叛变赦免其罪。那么因为怕是而在纳粹铁蹄下苟延残喘的人,何必再害怕游击队的同胞呢?

反而待在城里,吃着德军占领军提供的可怜巴巴的一点粮食苟活,现在要担心以莫须有的原因被德军抓起来上绞刑架,那还是赶紧逃吧。

仅仅到了七月二十一日早晨,德军供应早餐的摊点,骤然少了许多领餐的人。不是说市民因民族气节集体拒绝吃德军提供的土豆,而是大量市民真的是连夜逃出了城。

所以到了中午时分,一些市民被城外布防的德军715师官兵发现,甚至还发生了交火事件。直到士兵发觉他们打死的是妇女和孩子,才惊觉这些人是逃亡的市民。

一些人被遣送会城市,对此,瓦格纳怒不可遏,他能想到的遏制逃亡行为的办法就只有一个——绞刑。

整个七月二十一日,博布鲁伊斯克的绞刑架已经不够用了。这一天到底处死了多少普通市民?德军根本就没还好统计。

然而城内大部分的路灯上都挂着尸体,被吓坏的幸存市民估摸着,今天至少一千人遇难。

指望用恐怖气氛压制住市民的逃亡,该手段看似很有成效。当然,瓦格纳的一众幕僚,一致认为在城市各个路口派兵把手,并在城外建立更多的岗哨,并加大巡逻力度。

这样,不仅能遏制市民逃亡,还能防止混入城内的游击队搞破坏,万一苏军游击队主力攻城,又能很好的防御。

到了这一天下午,德军便开始执行这一政策,同时,城内的处决也一直持续到晚上。

城内的游击队地下工作者,当二十日早晨大规模绞刑发生时,就将德军在博布鲁伊斯克的暴行迅速上报。其暴行引起了莫斯科方面的极大愤怒,波诺马连科在紧急会议上,一度打算让麾下的“红色十月”游击大队突然北上,去袭击博布鲁伊斯克,去拯救无辜市民。

然而这一计划,其他人都是拒绝的。

原因很简单,虽然“红色十月”大队在战斗中,兵力实际是越大越大。他们解放村庄后,杀敌锄奸,然后命令村庄全部十四岁到五十岁的男人入伍。而实际情况是,几乎整个村庄的居民都打算加入游击队,只有最年迈的人,打算留在村庄不给游击队增添累赘。

就这样,“红色十月”大队愣是瞬间扩充到了两万人。他们向游击运动指挥部发出的电报,说明了这一数字,不过,求胜心切的波诺马连科,竟下意识的认为这两万人全是战斗部队。

“不!他们中有大量的妇女和老人,他们甚至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这些人甚至都不能作为士兵,所以红色十月究竟有多少战斗部队,我认为,能有八千人就是高估了。”指挥部的总参谋长如是说。

波诺马连科当然也不是傻瓜,他承认了自己之前的理解错误,遂也对自己提出北上博布鲁伊斯克的想法做出否定。

“如果此事有酿成五月份第17游击旅的惨剧,怕是领袖要撤我的职了。那么,第63集团军现在的情况如何了?”

一名参谋站起身,“我军空投的物资他们完全收到,武器装备也都发放。他们牢牢守卫者列奇察,尤其是破坏了铁路桥,彻底炸毁了列奇察火车站。现实就是只要他们能控制住列奇察,德军控制的南部白俄罗斯铁路线,就等于全线崩溃!”

另一位参谋介绍:“守卫列奇察的部队兵力在一万人以上,然而,这些士兵相当一部分,从六月二十日就开始和德军激战了。我们时刻关注着普里佩特沼泽方面的状况,因而知晓这次由别列科夫中将指挥的大规模战役,已经打了整整一个月。虽然我们对他们提供了空投补给,然而他们的处境还是非常困难。”

波诺马连科点点头:“这便是我命令科夫帕克的部队紧急增援普里佩特沼泽的全因。虽然第21游击旅已经加入反法西斯阵列,但游击共和国面临的是装备精良的两个团的德军。别列科夫把主力调到了列奇察,要想击败这两个团的德军,他需要生力军。”

“总司令同志!”总参谋长眉飞色舞的说:“他们在今天(二十日)早晨六点发来电报,声称德军抛弃大量重装备撤军了,我军甚至缴获了八辆突击炮。”

“什么?这么突然?”

“这一情况本来该汇报给您的,既然您下令开会,我就顺便说一下。”

战局发展之快令波诺马连科震惊,他兴奋的捏着下巴,“这么说来,我令科夫帕克于二十一日向沼泽地奔袭,反而没有必要了。或许我可以命令他们去进攻一个新目标,比如说戈梅利。”

他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参谋长和众参谋的一直否决,也包括国防委员会代表的反对。

大家反对的原因非常简单,即科夫帕克,绝地没有能力解放戈梅利。

参谋长解释说:“他们严重缺乏重武器,每一百人才有一挺机枪。别列科夫中将是一个奇人,他本该回到后方,要么去监督大规模杀伤性的新型武器的开发与量产,要么就指挥新组建的部队进行正面作战。游击共和国的成功,几乎全在于他这个人的正确指导。然而科夫帕克的部队没有这种奇人,甚至其所在的位置也比普里佩特沼泽险恶许多。

科夫帕克只有步枪和机枪,重武器也就是少量的缴获的迫击炮。而别列科夫将军,解放霍姆尼奇解放洛耶夫解放列奇察,他首先使用火箭炮轰炸。因为威力太大了,以至于霍姆尼奇洛耶夫,连同其中的德军守军,全部化作碎片。

所以,如果让科夫帕克去攻打德军重点防守的戈梅利,第17游击旅的惨剧只能重演。”

参谋长的最后一句话,令本想反驳的波诺马连科,瞬间偃旗息鼓。

七月二十日,战局稍稍稳定下来,各路参战的苏联游击队,都在抓紧时间消化胜利果实。

到了七月二十一日临近中午的,游击运动指挥部例行会议,参谋长将夜里和早晨收到的电报整理一番,会议便对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也需要波诺马连科的批准。

参谋长微笑着,将游击共和国发来的一份电报,首先交到波诺马连科手里。

波诺马连科一看,他也不禁笑出声。

“呵呵,同志们,你们昨日都在反对科夫帕克奔袭解放戈梅利的可能性,现在别列科夫中将在反问我,让科夫帕克攻打戈梅利不是最佳决定吗?我该如何回应?”

“当然是说明其中的原因。”参谋长耸耸肩,“今天,科夫帕克和他的六千人已经开始奔袭。他们会选择怎样的行军线路,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要询问科夫帕克,还要宣布一个通信频道,以让科夫帕克和别列科夫直接通信。

科夫帕克一定要移动到沼泽地,然后我们命令别列科夫提供一些重武器,还有粮食。

别列科夫把游击共和国经营的很好,他们有大量的余粮,他们本就养活了六万人,很可能他们能养活十万人。科夫帕克不是向我们抱怨过他们粮食短缺吗?他们没有稳固的根据地,空投粮食非常困难,那么还不如让他们去沼泽地补给。”

“绝妙的计谋!”波诺马连科满意的点点头,“游击共和国西边的威胁没有了,我正愁科夫帕克奔袭而去的理由。现在好了,他们要在沼泽地得到一次重要补给,他们的战斗力也会提升。”

“不仅仅如此。”参谋长明确指出,“别列科夫治军有一套,让他整训一下科夫帕克所部,为以后的游击运动发展,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再说了,无论这场战役结果如何。未来白俄罗斯南部的局势会完全改变,游击共和国检查成为一个巨大的粮食和军火的生产中心,那样,我们就不用冒着巨大风险大量输送物资。搞不好实际情况是,我们输送的物资,还不如他们自己生产的多。”

“从战略上考量,游击共和国似乎已经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了?”

参谋长立刻说:“就目前的情况看,的确是如此。所以我们收到了红色十月游击大队的电报。”

“快念!”

“好吧。”参谋长拿出一张纸,旋即念道:“我部以完成对斯韦特洛戈尔斯克周边所有村庄之控制,炸毁十座同行第聂伯河的桥梁。收拢难民达到一万五千人,其中约五千人直接征召,另有一万人以妇孺老人为主,其中妇女最多,幼龄儿童也有一千人。他们实在不适合打仗,我部希望将这些人运到列奇察,最终运到普里佩特沼泽。红色十月游击大队长,吉洪·皮梅诺维奇·布马日科夫。”

“我准许!”刚刚听完的波诺马连科,几乎不经思考就拍案而起。

他激动的模样令在场的所有人吃惊不已。

参谋长说:“您不要这么激动。当然,既然您许可了,就请您起草电文,命令红色十月立刻行动,也命令游击共和国接受这些人。”

“我会的。既然上万难民要移动到普里佩特沼泽,他们需要大量的物资。我很担心,别列科夫囤积的物资不够用。看来,第101远程航空团,还要再次运输,这一次就向沼泽地空投。”

到了七月二十一日,波诺马连科没有再想着进一步扩大战果。面包要一口一口的吃,吃下去的先消化,再吃接下来的。

根据电报,红色十月和茨冈人,这两支大队收拢后亟待转运的难民,合计居然多达两万人。他们带着这么多难民打仗根本不现实,再说难民跟随游击队离开家乡摆脱德军控制,游击队有义务将其带到安全区。

唯一的安全区就是普里佩特沼泽!

趁着闲杂列奇察还被苏军牢牢控制,一条通向沼泽地的安全通道真实存在,现在就是最佳转运时刻。

所以,到了七月二十一日下午,位于游击共和国铁匠村的第63军指挥部通讯室,连续五条内容冗长的电报发了过来。

本是离开医院,亲眼目睹规模庞大的消炎药投入紧急治疗,又高兴的前往兵工厂,监督工人用刚刚从前线运来的各类废铁浇铸炮弹胚的杨明志,被紧急叫到指挥部开会。

当他获悉上级一口气发来五份电报,他知道,自己又该连轴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