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02章 德军治下的列奇察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02章 德军治下的列奇察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在大战爆发前,列奇察城区居住着三万人,他们几乎都是苏联国家企业的工人和家属。

因为本地的木材资源非常丰富,该城市的主要经济来源便是木材加工,数以千计的工人从事相关产业。

虽然列奇察这个城市数百年前就存在了,不过白俄罗斯这片地域自古是波兰和沙俄血腥争夺之地,古代的列奇察城早已消亡,现有的城市基本是在废墟上建立的新城。

它是坐落于第聂伯河上游右岸的城市,稀少的人口使得城市规模也不大。

铁路线穿过城市,火车站就在在城市西南处。一条相对宽阔的公路自火车站向北延伸,它足有四公里长。公路两侧遂有大量的支路,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依路而建设。

苏联的建筑技术碍于时代因素,比本时空的美国差很多。在列奇察,最高的建筑只有四层,那是原本的苏维埃办公大楼。在其周围,则是大量翻修过的三层或二层建筑。

在混凝土建筑的周围,还有不少木屋,就是所谓的棚户区。

当战争突然爆发,列奇察马上遭到厄运。随着苏军主力的崩溃,留守城内的少量苏军被突然杀到的德军迅速击溃。

德军攻城时自然进行了短促的炮火准备,他们以最高的建筑为目标轰击,所以当他们占领城市,那办公大楼真可谓完好无损。

所以,赫兹曼自然而然的将707师的师部迁移到这栋建筑中。

来自北方的微风略带凉意,明明是白俄罗斯的盛夏时分,这份寒冷竟让赫兹曼感到一丝凄凉。

他站在那办公大楼的第四层楼顶,这里距离地面足有十五米,他站在了整个列奇察城的最高处。

“南边,大量的俄国人在向我们这里进军呢!真是见鬼!”

赫兹曼抽着烟,不时的举起望远镜注视南方,对未来担忧不已。

自收到防线崩溃的一连串报告后,他知道列奇察一定是敌人首当其冲的目标。继续待在办公室内只能坐立不安,那还不如到天台上,亲自眺望远方。

他也不时的将视角转到城市内,只见最宽阔的那条街道,有大量的人群在移动着。许多人是戴着头巾,拎着篮子或箱子,其造型充分说明那是女人。

城市中存在不少的女人,她们是警察团的家属从起来城市迁移来为德军工作的平民还有根本就是随军妓院。

让女人离开城市,这是赫兹曼亲自下达的命令。他有一种预感,介于苏军来势汹汹,列奇察必将爆发血战。他很清楚,苏联人将为德军服务的当地人视作叛徒,被抓住几乎必死无疑。

无法用于守城的所有妇孺全部迁移,但所有的成年男子必须留下来,无论他们是否乐意。

赫兹曼这是简单的要求妇孺沿着路向北走,向着所谓的安全区域斯韦特洛戈尔斯克走。那里是否安全?呸!

赫兹曼只是单纯的将女人支开,甚至不是不令丈夫和妻子分离。德军士兵用强硬手段完成这一切,如同驱赶牲畜一般,无情的将女人赶走,根本不会容其逗留。

而那些失去了妻子和孩子的男人们,他们许多人是到列奇察讨生活,昧着良心为德国人工作。现在可好,所谓的帮助伐木火车站搬运工的工作,变成的为德国人打仗。

命令发下来,当即便有人旗帜鲜明的表示拒绝合作。

德军士兵也非常简单粗暴,所有的不合作者直接枪决。在枪毙了十多人后,就再不存在反对声音。

于是乎,赫兹曼当前能直接控制的部队有一个步兵团和一个警察团,兵力勉强到五千。在德军治下,列奇察城的所谓和平居民本有五千人,随着女人小孩被突击赶走,有近一千五百名的男性平民,被认为适合当兵,突击被发放了枪支。

部队又武装了相当于三个营的兵,赫兹曼对这种人的战斗力完全是不屑一顾的态度。

优秀的士兵需要不少于六个月的系统训练,这是他的认知。谁能指望几乎没有军事技能的平民突击拿起武器,能展现出所谓的战斗力。他们,只能作为聊胜于无的部队,或者说就是单纯的炮灰。

唯一能让赫兹曼有点自信的,便是城内还有一些半履带装甲车,甚至还有四辆突击炮。

列奇察城内有一座武器修理厂,目前正在对八辆三号坦克和两辆四号坦克大修。它们都是从战场上拉回来的物件,它们自火车站卸货后,就安防在火车站东北侧的修理厂中。

指望坦克能瞬间修复投入战场根本是不可能的,它们的发动机被拆掉,但炮塔还能使用,仓库也要少量配套炮弹。

列奇察最关键的部位就是火车站,无论苏军会不会打来,火车站的防备都是最强的。不仅仅是其战略价值大,还是它的位置——它是如此重要,还位于城市西南,就好似柔软的鱼腹面对尖刀。

“所有修理的坦克,用拖拉机拉到火车站外围,充当固定炮台。”

士兵着实完成了赫兹曼的命令,于是乎在当日中午刚过,德军在火车站一侧的防御,增添了十个炮台。德军士兵又在坦克身上堆砌了大量的装满泥土的麻袋,以此增加防御。部队中会操持火炮的人,进入炮塔坚守。

这是没有发动机,坦克的电动机也不能使用。炮塔只能完全依靠人力转向。所谓的固定炮塔究竟如何?赫兹曼心里也没有底。至少它们聊胜于无。

赫兹曼将主力部队都安置在城市的南方,突击布置了一道环形防线。

防线最外层的,正是那一千五百名突击武装起来的普通市民,在其后方二百米处,才是正牌德军。

“他们是炮灰,死了就死了。这样的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我军能轻易的大量招募。”基于这样的理解,赫兹曼真可谓问心无愧。他才懒得去试图理解位于为前线的所谓“民兵”的悲哀,他甚至不太关注警察团的伤亡,只在乎他的德意志男儿。

讽刺的是,707师已经遭遇了重大损失,就是他看中的勇敢的德意志男儿,其坚守的阵地,竟被苏军一个小时攻破!

赫兹曼焦虑不安的继续观察,时不时的抽烟,试图依靠香烟令自己冷静。

一名卫兵匆匆爬上顶层,急匆匆走到师长身边。

“报告!”

“讲!”

“我们派出的五支侦察班,全部抵达南方的公路,并进行埋伏。”

“很好,命令他们,发现敌人立刻电报。也不要和敌人纠缠,避免不必要的交火。”

就这样,德军的警戒线拉到了距离铁路线五公里的南方公路,即莫济里——戈梅利公路。但仅仅五个侦察班,就能充当长达十五公里公路警戒的眼线,着实太艰难了。

公路向第聂伯河延伸,一条铁桥跨越了第聂伯河,河对岸就是渡口小镇多纳伊奇。四个星期前,722师的一支部队,就是经过这个小镇南下,试图重新占领洛耶夫。如今,这座小镇依然只有707师一个连的防守。

赫兹曼何尝不知道这个小镇的重要性,可惜,他真的拿不出富裕的兵力,只能向那里的守军发出一份勉励奋战的电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