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334章 强行扩军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334章 强行扩军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当前游击共和国苏军的正规军与民兵:

近卫284师两个步兵团工程兵团(第三团)炮兵团,兵力八千五百人。

伞兵233旅,兵力两千五百人。

独立骑兵营八百人。

指挥部直属侦察营五百人。

独立团第一团第二团,兵力五千人。

独立防空营五百人。

治安警察部队五百人。

后备女兵营,六个营共三千人。

总兵力在两万一千人以上,但在洛耶夫作战中,苏军伤亡超过五百人,兵力也跌落到两万人出头的程度。

现在,扩军的命令下达并开始突击落实,部队将突击扩充两万五千人!新补充进来的根本不是什么精锐,一半多是女人!有一万五千人是女人!

将要扩编的那两万五千人,其成分非常复杂。不仅有大量的女人,还有一群犹太人。

在杨明志看来,就算扩充了这么多人,他们充其量就是动员兵水平,还是非常劣质的动员兵。将这些女兵和老人武装起来,自保的性质大于进攻。

倒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是完全可以吸收为正规部队的。

当会议接近尾声的时候,杨明志做出了一项非常积极,也非常重要的决定——提拔一批营长。

“乔舒雅!”

“到!”

“我令你统帅三个支女兵营,组成独立妇女团第一团!之后再增加一支扩充的女兵营。”

顿时,乔舒雅一阵恍惚,不仅仅是她,萨林奇金亦是惊讶。他弱弱的问:“别里科夫,你是认真的?”

“当然,既然全民动员了,具体的事宜我可以负责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部队简单整编一下。乔舒雅!”

“到!”

“我再重复一遍,你任妇女团第一团团长,女兵营一到三营,归你。”

“遵命!”

“萨沙诺娃!”

“到!”

“我令你统帅三支女兵营,组成独立女兵团第二团,女兵营四到六营,归你。”

“遵命!”

杨明志顿了一下,继续说:“其他四位女兵营营长都在这儿。可能你们心里有些不愿意,我现在命令你们,必须服从你们新晋营长的命令。你们明白了吗?!”

“明白了。”合计六个女兵,声音尖锐的回答。

“很好!接下来是瓦西里耶夫同志!”

“到!”

“你的营中犹太人比例很大,尤其又负责五月份解救的犹太人的安置。一个多月来,你领导他们生活与军事训练,不得不脱离了一线部队。现在我任命你,成为独立团第三团团长,即犹太团团长!”

“遵……遵命!”

杨明志看的很明白,瓦西里耶夫明显是受宠若惊的。

杨明志继续下达命令:“柴科夫同志!”

“到!”

“你本是一支游击大队的队长,撤入沼泽地后部队被整编为营。你的部队中很多人抽掉到了284师和伞兵旅去补充牺牲的战士,现在我任命你升级为团长!柴科夫同志,我任命你为独立团第四团团长,主要兵员就是鲶鱼村的大龄男性农民。”

“遵命!”

杨明志一样从柴科夫的也眼神中看到了惊喜,虽然兵员主要是四五十岁的老男人,兵力至少变成了庞大的数字。一个团是四个营编制,兵力将是曾经兵力顶峰的柴科夫游击大队的两倍!

“至于其他的部队,在坐的三位集体农庄村长,新部队基本就是村民,平日里所有村民都接受过简单的军事训练。他们组成的民兵部队就就用于游击共和国核心区的防卫。你们要以五百到六百人,整编为一个营,设立一个营长,从村庄苏维埃里选出一名营政委。限定你们在明日中午前,完成民兵部队的整编,并把指挥官的名单交上来。”

“那么!武器怎么办?”铁匠村村长卡维茨基举手说道。

“武器?”说道武器问题,杨明志第一时间还真没有仔细考虑,见得军火仓库的总负责人谢尔盖也在这儿,他立刻询问相关事宜。

谢尔盖回应:“历次作战中,我军缴获的枪械都储存起来,当前库存的各式步枪还有九千余支,其中有一半膛线磨平了。机枪则剩余三百余挺。除此之外,我们没有更多的轻武器。”

“哦?前线刚刚运来了一批武器,这些也算了?”

“计算在内了。”

“见鬼!”杨明志狠狠跺了跺脚。到了这时候,他也终于明白远在一万公里外八路军的基层战士,面临的是怎样的窘况。

八路军的武器弹药,在当前的1942年主要靠缴获,其次的简陋的兵工厂对子弹的复装,因为金属的匮乏,生产的枪械也非常简陋,“单打一”式的手枪都算高级货。

远在白俄罗斯的游击共和国没有这么苦,弹药是相对充裕的,就是枪支太少了。

这可如何是好?杨明志倒是想到了折中的办法。

“既然轻武器尚不能装备扩充的两万余大军,那就先把枪械发放下去,新成立的民兵营,至少保证一般人拥有枪械,其余人员全部装备手榴弹。”

本来,同时空的中国抗战,敌后游击队的装备非常糟糕。首先是枪械不多,其次是弹药也少,一名战士手里仅有几枚子弹。为了弥补活力不足的情况,有的战士干脆就只被发放了手榴弹。

对于杨明志的决定,在场的人没有反对的声音。大家都是非常明智的,灭顶之灾之下,即便是手持锄头和餐刀,人也要抗争。枪械不足,好在库存的手榴弹真是相当的充沛。

战士们吃完的罐头盒,清一色的都被回收掉。马口铁的罐子简单改造,就成了所谓手榴弹。期内装填被碾碎的没有复装价值的子弹壳,从而达成可怖的霰弹式杀伤,对人的伤害相当野蛮。

优秀的军队,固然优秀的技战术和军事训练非常重要,武器装备更为重要。紧急扩充的上万名仅携带步枪和手榴弹的部队,终究只能作为后方的防卫。

不过这样一搞,真正的非战斗人员就暴跌到不足一万人。他们大部分是兵工厂的工人,和医院学校化学实验室化肥厂工人等。这些人是绝不可上战场,新的民兵部队,基本就是保护这些人的存在。

会议至此结束,整个游击共和国也进入全面备战与全民总动员的状态。

之所以动员的下限是十三岁,那是因为孩子们清一色的加入了列宁少先队,俄国人身体发育较早,十一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拿起武器了。再说了,列宁游击队建立伊始,就是效仿沙俄童军,这是一支真正经历过战火的队伍。

而那些妇女,大部分是从城市而来的。她们年轻时正直沙俄灭亡于外国干涉之乱世,接触过枪械知道枪械怎么样,再正常不过。这一次,她们再不用带着细软逃进森林中的避难所,而是拿起武器,捍卫这来之不易的被千万敌人包围下的和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