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304章 多纳伊奇渡口的德军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304章 多纳伊奇渡口的德军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在这场围绕洛耶夫的作战中,指挥官杨明志还是高估了敌人。他能算定敌人一定会进攻,却完全不知道,敌人援兵居然是选择在6月24日早晨六点,才开始磨磨唧唧的行动。

苏军占据了时间优势,因为在这一天,苏军在霍姆尼奇布置了四千人的精锐,在洛耶夫外围布置了两千人围城大军。伞兵旅经过调整,大部分将进驻德尼普拉泽地埋伏,其原来的阵地,则有休整后的第17游击旅负责。

苏军目前调动的战斗兵力已经达到了九千人之巨,不但人数巨大,装备更是精良,战士们士气高昂。

此刻,有谁会质疑伟大的苏联红军不是战无不胜的呢?

然而,杨明志万万没想到,前来增援洛耶夫的敌人,却是一支战斗力并不弱的混合部队。

北边的德军和那些伪军,就算是对指挥作战颇为谨慎的杨明志,一样认定那是一群乌合之众。

只是这群乌合之众若是装备了一些重武器,苏军也不太可能单方面的纯粹实力之碾压。

那位对苏军非常傲慢的德军团长格查尔,他自诩自己的确有藐视苏军的实力!

这位曾经的长官后勤的军官,如今摇身一变,指挥了相当于一个旅的军队。

其核心部队就是后勤兵改编的步兵团,兵力两千三百人。其次是战斗力不怎样的由白俄罗斯人组成的警察团,四营编制兵力两千人。

他还拥有一支战斗力非常“强大”的坦克部队。那是一支临时的坦克营,编制上是一辆四号三辆三号和十辆t26。

这些装甲载具在此之前,不是在戈梅利修理,就是当做拖拉机。所谓的坦克兵也是临时招募了,后勤兵中那些会开卡车的,如今纷纷成了坦克司机。因为从操作而言,开卡车和开这个时代的坦克,差别并不太大。

所以,德军团长格查尔,他非常希望复刻一番德军引以为傲的闪击战。他有着十多辆坦克,近五千兵力,所属的部队还能申请空中支援。难道被敌人围攻的洛耶夫,不是自己这么奋勇一冲,就能成功增援的吗?

他是如此幻想,现实则是单纯的打脸。

或许是两个月无战事,广大的德剧官兵,绝大多数都吃胖了。在占领区,德国官兵拿着购买力惊人的帝国马克,肆意的将占领区的粮食烤肉和酒精塞入自己的胃,他们邮寄回去大量的熏肉,他们自己也没有少吃。

如果这样的和平日子能长久,谁还会渴望去打仗。所以当进军的命令传达下来,很多官兵是抵触的,也就是像团长格查尔这种战斗狂人,会对这场充满危险的作战心生向往。

坦克车组都是临时搭配的,其默契需要磨合。坦克行动的很快,更不觉得疲惫,对于步兵无疑就是一种灾难。

格查尔坐在德军的吉普上自然不会累,他的士兵则气喘吁吁。从其出发地到阶段目标,列奇察城南的第聂伯河大桥,其距离仅有二十五公里。

德军官兵抵达了这里,每一人疲态尽显。他们和守候此地的警察团会师,两支部队彼此间并不存在什么友谊。

组成警察团的白俄罗斯人成分,一部分是受到过过斯大林的迫害,大部分则是出于德军的强迫,亦或者是解决吃饭问题成为伪军。

在德国占领区,大部分的村庄的苏联时代的基础彻底崩溃,老百姓挣扎求活,其中白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趁机与德国合作,所谓“清算斯大林的罪行”“建立白俄罗斯人自己的国家”等等言论肆意蔓延,为此的确诓骗了很多求活的平民。

一部人不愿意杀害同为白俄罗斯人的南边的游击队,一部分人是为德军马首是瞻。他们无论是怎样的态度,在接下来的作战行动,态度出奇的一致——千万不要被敌63集团军的苏军抓住,能逃跑就赶紧跑。

伪军正是这样一种心态,当大家都知晓自己面临的作战凶多吉少时,就不要傻乎乎的为德军卖命,还是保住自己的命要紧。因为,他们的存在,不就是充当德军的炮灰吗?

伪军太有自知之明,然指挥官格查尔还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这是一个有些精神狂热,甚至更应该去做武装党卫队的军官,和他初次见面的伪军警察团长帕德洛夫就是这样认为的。

警察团奉命完全听命于德军的指挥,确切的说是这位德军上校格查尔的指挥。

德军遂在多纳伊奇渡口安营扎寨,一般士兵搭建自己的野战敞篷,高级军官则住进木屋宿舍。

这个渡口城镇因过河的公路桥而重要,这里是707师的防区,有一个营的官兵驻扎于此。得知友军722师的兄弟们是要南下去打那群俄国人的,他们纷纷为友军的命运赶到担忧,内心里也不得不佩服这群友军的焊雷管锯灯泡的壮举。

总之,707师的真正的畏惧了,如若友军能痛揍一下俄国人,他们会感到欣慰。当然,大家还是对友军的未来持担忧的态度。

终归友军是要去前线了,守军营长打开了食品仓库,不但供应了大量面包,还供应了熏制火腿。

今日的晚餐,甚至是那些警察团的官兵都吃的非常丰盛。

可能这就是最后的晚餐吧!那些将去前线赴汤蹈火的家伙们,大部分是有着自知之明,一个个也都有着心里的小算盘。南下作战是否能收复洛耶夫,德军基层官兵没有那么大的底气。

然而,除了奉命作战还能怎么样呢?

士兵们大多是吃了面包夹火腿切片,几乎人人都吃了一听德国本土运来的牛肉罐头,很多人还有幸喝了一大杯黑啤酒。

他们吃饱喝足迅速就寝,一个个窝在自己的帐篷里,以此起彼伏的鼾声诉说着白天的疲惫,亦是在为新一天的行军养精蓄锐。

6月25日的早晨,朝阳预示着一个新的晴天。或许是月初的持续降雨,将整个六月的雨水一口气下完,长期的晴朗不仅使得这片地区逐渐干燥,气温也迅速升起来。

德军士兵白天行军时,几乎都将胳膊袖子编起来,甚至又有人不顾礼仪的解除军装的几个袖子。白天的最高气温愣是逼近二十五度,在白俄罗斯的这个时节,如此高温非常罕见。

晨号唤醒了这些士兵,他们懒洋洋的爬起来,第一件事便是整顿内务。帐篷被拆卸,用于支撑帐篷的棍子直接抛弃。他们娴熟的将帐篷和毯子,一起折成卷,缠绕在自己的背包上。

比起杨明志的苏军,德军士兵的负重可要小很多。此战,每个德军士兵没有携带更多弹药,除了数量不多的34机枪手是备弹三千发,一般士兵还是弹盒里的那六十发而已。

德军和伪军是相对轻装的,他们吃过了简单的早餐,排好队列继续沿着第聂伯河畔,伴随着十几辆坦克和二十多辆辎重马车,开始南下,奔赴战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