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296章 炮艇救人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296章 炮艇救人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德罗琴柯跟着第17游击旅混了好几个月,她顶多是挨饿挨冻,奇迹般的没有生病,更没有在数次战略转移中深处险境。

那是因为她没有当兵打仗过!

她的确是见到了太多的尸体,也是在这个时候,她发觉了自己不怕尸体不怕死亡的“天赋”。直到现在,女孩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天真。

事到如今,她并非是孤身一人,还有一个如同亲人般的战友——塔拉科娃。

正是因为自己的鲁莽,带着她一起在敌炮轰击下逃窜。假若当初彼此都蜷缩在伞兵坑里,根本就不会被炸到。正是一念之差,自己受伤浑身酸痛,甚至呼吸吐纳,后背也是隐隐作痛。

最对不起的还是塔拉科娃,如今,战友的左臂仅有上半截,腿部伤口被缝合,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不能走路。

不幸中的万幸,自然是她们彼此都还或者,可是她们各自的从军生涯,都要发生质变!

两个少女的离开给参战少年营的其他战士一个深刻的教训。

娜塔莎也不想再说教什么,因为没什么意义。

道理大家其实都懂,今日的惨剧已经说明了一切:老兵通常不意味着更持久的战场生命力,很多时候只是单纯的幸运,当运气被消耗殆尽,再优秀的技战术能力,也会被一枚硕大的炮弹炸成灰烬。

现在,摆在巴尔岑面前的一大问题,就是将所有的伤员运走。

目前巴尔岑这边是伤员合计有二十八人,其中包括了最初作战时被敌人射伤,今日他们比起全部被运走。

仅从地图上来看,大部队当前的洛耶夫,距离其最近的苏军据点莫过于霍姆尼奇兵站。

紧急军事会议,就在敌炮袭击后不久突击召开。

巴尔岑在和两位营长分析后,都认为把伤员运到那里,绝非一个好主意。

为何?一切都因为道路,这里根本没有确切的路!

伤员若装在马车上向霍姆尼奇前进,怕是要曲折的走上十多个小时。

怎么办?怎么办?

“那就使用船吧!”叶甫根尼的提醒,令军事会议变得不再难堪。

“用船?我们哪里有船?叶甫根尼,你是糊涂了吧?”巴尔岑挠挠头,“难道,我们还得砍树做筏子?”

“当然用不着!我们的确有船,而且是战斗力很强的船。难道你忘记自己喝的面粥从何而来?”

“是面粉!”

叶甫根尼的话实在醍醐灌顶,巴尔岑终于想到了他的麾下还有这样一艘炮艇。

唯一的1124型炮艇也参与到今日的反击中,它也打光了全部的炮弹,如此,这艘炮艇的武器就只有四艇水冷马克沁。它在前线作为渡船,使得巴尔岑的主力部队都吃到了缴获的面粉。

只是士兵在吃烤面团与喝面粥时,很多人都觉察到,这些面粉有种说不出的味道,像是被熏烤过使得。大家过于饥饿,还是囫囵的将运来的面粉一扫而空。

且说这艘炮艇所用之炮弹,当炮艇被缴获时,苏军发现的原装炮弹不多,弹壳可是不少。

炮弹壳再装填工作,里固施科夫的部下完成了这项工作。车床将弹胚加工成76毫米,弹头就制造完毕。苏军的封装水平一般般,这并不影响火炮发射,真正要关心的还是自制的底火是否好用。

储备的全部42发炮弹,全部成为轰炸洛耶夫的利器,没有一发是哑弹。弹壳也再度被搜集起来,一些船员认为,弹壳还能再度复装成炮弹,也有一些人惊恐的认为,弹壳三度复装,搞不好会殉爆。

打光了炮弹后,炮艇向下游撤退了约莫一公里。

苏军在前线的后方三公里处的河畔突击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码头,唯一的驳船就是这艘炮艇。炮艇计划继续执行运输面粉的任务,码头守军在其到来前收到了命令,即在码头候命。

时间已经是6月23日了,铁匠村的苏军指挥部,杨明志苏醒后就试图和前线联络,正巧,巴尔岑正欲向上级汇报他们遭到了敌人反击。

“什么?德国人还有能力打你?他们的火炮如何?你部伤亡如何?现在状况如何?”

原本迷迷糊糊的杨明志被巴尔岑的惊人情报,瞬间吓得清醒。不仅仅是他,整个指挥部内打哈欠的人荡然无存,所有人都在关注着前线战报。

杨明志对着对讲机这一通问题三连,巴尔岑只能硬着头皮一五一十的答。

“情况就是这样,敌人的炮火并不猛烈,我们的伤亡也不大。但是我们的防线的确太靠前,居然遭到了他们的炮击。”

“所以,你觉得很不可思议?”

“是的!在遭遇我们的强大打击后,敌人不应该也不可能还有心思反击!”

“那么你认为,敌人到底使用了几门迫击炮?”

“可能……可能只有两门?我说不准。”

“两门!好吧,两门。”杨明志姑且听信这位老兵的判断,“你手头的火炮数量超过敌人二十倍!敌人的那些火力微不足道,在炮击中伤亡的士兵,我勒令你将他们火速运到霍姆尼奇,伤员就在那里就近医治,听明白了吗?”

杨明志没有听到巴尔岑果断的恢复,耳机静默了一阵后,才听到巴尔岑的意见。

“将军,我想把伤员运到霍姆尼奇不是个好主意。”

“什么?霍姆尼奇不是最近的据点?那里的医院可以救活伤员的命,还是说,伤员已经悉数牺牲了?”

“不是的,我认为,最好还是把伤员经水路运到米西渡口,再在那里陆路运回铁匠村。”

“理由呢?!”

“是这样的……”

巴尔岑迅速解释了一遍,其分析的逻辑十分清晰,似乎也是最为合理的。

杨明志一时间也是忘记了那艘炮艇,这个本该是锦上添花的小船,居然已经在作战中立下功勋。它能运面粉,当然也能运人。杨明志亦是发现自己太高估了道路水平,支线上从洛耶夫到霍姆尼奇,这的确是最近的,然彼此间几乎没有路。

米西渡口到铁匠村可不一样,有段时间没下雨了,这里的路因而相当结实,卡车一来一反,还不到两个小时。

巴尔岑继续解释:“我估计,炮艇运输伤兵到米西渡口,最快速度前进就仅有一个小时,渡口届时准备卡车,我手头的伤兵,最多四个小时就能躺在铁匠村医院,被最好的医生救治。但运到霍姆尼奇那里,不说当地的卫生员能力如何,仅仅送过去,就得耗费大概七个小时,届时太阳都落山了。”

时间就是生命,杨明志很了解救护车合法闯红灯的道理,如今,选择巴尔岑选择的路径,无疑是最佳方案。

“就照你说的办!你是前线指挥,你去下命令!我这里会配合你,卡车马上开到米西渡口!”

“谢谢将军,我这就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