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262章 备战(二)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262章 备战(二)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无疑,本次作战苏军将能准备的更为充分,那些缴获的马匹和载具,将在本次作战大放异彩!

一个负重三十公斤的士兵,指望他一天之内徒步行军五十公里,这是不可想象的,哪怕那是有着极高战斗热情的士兵,其巨量的体能消耗也能令人累趴下。

从铁匠村到目标洛耶夫,地图上的直线距离约莫五十公里。假若部队是真正的轻装行动,他们足矣在一个昼夜徒步抵达目标。因为带的装备太多了,昼夜奔袭五十公里也成为不可能。

无论巴尔岑是否乐意,他们必须装备一些马车,并在部队中安插一些专业御夫,乃至很多草料。

养马可是一个专业活儿,马匹每天必须进食大量的草,如若进食谷物,那么它们将膘肥体壮。粮仓里的谷物是给人吃的,马匹也只能啃青草。曾经有士兵寻思,让马匹吃粮仓储备最多的马铃薯。

这个建议不但被萨林奇金获悉,也由他本人直接写了一份关于禁止给马匹喂食马铃薯的禁令。原因无他,土豆本身有毒的。人类基本能无视其毒性,马匹则难以忍受。不仅仅是土豆,包括现在又当蔬菜又当药材的蒲公英,马匹也是解决不可进食的。

在四位营长离开后,杨明志和耶夫洛夫又商量了一下。

“他们每个营至少要有四辆马车,其中一辆装载后备弹药,剩下是三辆,一辆装满青草,两辆全部堆满土豆!”

“别列科夫,四辆马车足够吗?”

“大概够了!这些罗马尼亚人的马车载重很不错,其后端还有悬挂点,这样每个营还能挂载一门45毫米野战炮。仅仅是四辆马车,不但不会影响部队的机动性,反而能加快行军速度!”

“既然如此,你就这么安排吧!我没意见。”

关于本次作战的诸多事宜,耶夫洛夫的确没意见,因为根本就轮不到他为了作战细节大费脑筋!除非战局突然扩大到几乎失控的程度,司令本人才会亲自带队作战。这种情况理应不会出现,因此耶夫洛夫的工作基本就是点头和做出肯定回答罢了。

缴获的罗军马车车厢尚可使用的突破三百辆,其中大部分已经在用于日常的生产劳作,还有足够数量的目前闲置下来。

杨明志知道黑土村在训练更优秀的骑兵部队,他们在萨林奇金的支持下,也用各种理由控制了大部分良马。

根据黑土村发来的汇报,骑兵营在战斗结束后就开始了扩编。其营长小沃曼斯基总结了作战经验,在将骑兵营扩张到了惊人的八百人后,也汇报这支部队将在未来的战斗,以奇高的机动性,给予敌人侧翼致命一击。

杨明志看过了这些报告,想来愈发边缘化的骑兵,也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存在于战场上。他也很好奇区区一个月,骑兵营如何膨胀到八百人!

原来,整个游击共和国已经将所有低于六十岁的男人,划入征兵范围,除非那是真正的病秧子残疾人。

骑兵营中因而补充进大量的四十余岁的中年人,他们之所以成为骑兵,几乎都是因为曾有骑马的经验而已。这种骑兵会有怎样的战斗力,杨明志实在不能过分期望,也许他们会在有朝一日成为一支奇兵?

但是首先,他们必须把扣住的良马给贡献出来,乃至贡献一匹专业的御夫和马倌!

6月19月,这一天对于游击共和国可谓备战的关键一日。

杨明志一宿睡的不多,伴随着军号声他早早的苏醒,就和普通士兵一样开始备战。

本人,弹药库开始陆续发放作战所需的弹药。这些弹药中的一部分就是突击生产的,受潮的炮弹灌入了缴获的tnt,再安装全新的引信后就直接交付部队了。

每个步兵班必有一挺机枪,必有一支rpg发射筒。每个排必有一门无后坐力炮和专职的班组。

63集团军的基层部队,其火力是惊人的,它也是建立在巨大的弹药储备上。

大清早,来到指挥部的杨明志直接钻入通讯室,命令通讯兵直接联络黑土村苏维埃办公室。

在确定是沃曼斯基本人后,他直言不讳的命令:“我军即将展开关于解放洛耶夫的战斗你也是知道的!为了此战,部队将投入大量弹药和后勤物资。这些军需品需要马车运输,我获悉黑土村饲养了大批良马!现在,你立刻给我准备五百匹,立刻运到铁匠村!”

这个消息,就好似大清早沃曼斯基挨了晴天霹雳。

就算那是司令,他也极度不情愿的嘟囔:“司令同志,难道,真的需要这么多良马?您知道的,我……”

“不用废话了!我知道你很爱惜马,然而马匹对于部队来说,就是会吃草会尥蹶子的特殊卡车!这是一个命令,限你在今日将五百匹良马带来,除此外还要带上足够的草料。记住,切不可带来劣马,假若这些马匹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茬子,你要负重大责任!”

沃曼斯基听的是汗如雨下,他对于马匹的爱甚至胜过侄子!让这群如同自己孩子的马匹去前线,他能乐意吗?

司令倒是放了狠话,想来这也是指挥部的死命令,沃曼斯基就只能照做了!

这一天杨明志下达的死命令还有很多。

但凡一个智商正常的指挥官,都晓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重要性。但若论对军粮的极度重视的国家,第一的当然是美国。

远在独立战争时期,大陆会议就给北美大陆军定下的极高的伙食标准,所谓士兵每天都能吃上一磅牛肉。在这场世界大战,美国的庞大工业产能也体现在军粮上。

苏军亦是对军粮做了一番科学的规划,然而战争爆发后,失去大量精华区的苏联已经无法给前线六百万战士提供多好的粮食了!如今,战士能顿顿土豆吃到饱,都算一种奢侈。

至少游击共和国能做到士兵吃腻土豆的程度。土豆的产量极大,其水分高淀粉含量也不错,吃它不但补水也补充糖分。但苏军士兵最缺乏的是脂肪,这种能量浓缩体,杨明志能想到的也就是从捕捞的渔获,通过熬鱼油获得。鱼油的确是一种脂肪,腥臭的气味也令人疯狂。

牛是非常宝贵的耕田动力,马匹亦是如此。游击共和国养殖的家畜家禽数量太少,优质的脂肪供应简直少得可怜!

杨明志太知道人这种生物,当进入到长时间高负荷运动时,主要的能量消耗源,就从糖变成了脂肪。后世的减肥人群,不得不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达到减少脂肪的目的。对于这些苏军战士,他们太需要脂肪了!杨明志也估摸着,除非美国人的大规模支援全面展开,上级能把大量斯帕姆午餐肉扔到沼泽地,战士们最迫切的脂肪需求才能解决。

这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更是游击共和国无法自我解决的弊端。无奈之下,部队也就只能针对士兵提高战时伙食配给,即在日常配给的五公斤基础上,再提高两公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