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217章 铝合金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217章 铝合金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因为蒸汽机气缸所需的橡胶解决了,设计局才决定绘制出蒸汽机的制造蓝图。该图纸的精妙之处当前不是蒸汽机,而是那根由蒸汽动力而疯狂旋转齿轮,和“大卸八块”的汽油发动机的完美结合!

苏联建立的这二十年,全国在推广十年义务教育。苏联的教育体系在国际上也独树一帜,即入学的孩子将在十年时间学习极多的知识,当孩子十年级毕业,就该上大学了!

可怜的娜塔莎,她再结束最后一个学年,就具备了上大学深造的可能性。不过,她这样偏远地区的孩子,上大学的可能性也不高。

战场倒是给了她独特的可能性,这个九年级的孩子,因其获得了巨大荣誉,战后被保送诸如莫斯科大学深造,甚至是伏龙芝军事学院,几乎板上钉钉。

这样的孩子最重要的还是脑子里的知识,到了七年级,孩子们就会深入学习物理知识,对于磁生电和电生磁的关系,必须要了解。兵工厂的工人们,大部分完成了义务教育,而这也是游击共和国的巨大优势!

波波夫介绍工人们现在的工作:“蒸汽机将全部的部件安装好,就可和改造后的发电机连接了!”

杨明志原因亲自见证这个意义重大的时刻,很快,两个机器的对接工作真实开始。

零件安装完毕的蒸汽机,被安置在一个大型底座上,由大量螺栓固定。接着,两个工人抱着一台暴露的电动机,将其安置在底座上。

这一切,杨明志啧啧称奇,他询问道:“设计图上我忽略了底座制造,你们增添了底座,如何保证机器稳定固定于底座,就靠这些螺栓?”

且说这底座,这是里固施科夫又有给自己表功:“当然!司令同志,我们的螺栓非常坚固,而且底座也是特殊材料!您自信看,底座的反光可是不一样的!”

室内的光线有些暗淡,杨明志干脆将一半不佩戴的眼镜,从衣兜里拿出来。他仔细一瞧,这反光确实有异样。这究竟是什么?颜色有些像铝!

看到司令惊异的表情,里固施科夫来了劲:“我们的底座可不是渗碳钢,我们我高炉已经能制造些更高级的合金。当然,我们也需要独特的原料来生产,您所看的这个底座,是铝合金!”

“哎呀!真的是铝?!”

“的确是铝合金!”

“现在的铝何必铁珍贵百倍,兵工厂所用的铝从何而来?!”

“飞机!”

里固施科夫的回答就一个词汇,这已经足够了!杨明志狠狠的拍了下大腿,他赫然想到,坠落的tb3可浑身是宝呀!这些铝合金中的铝皆来自tb3轰炸机的蒙皮,最终在高炉内融化,并加入了其他金属,化作了坚固又轻便反射着闪亮光泽的铝合金!

苏联航空材料并不落后,早在二十年代苏联建立伊始,其国产的“科利秋根铝”就制作成功。是电解铝技术的广泛应用,解决了铝材的量产问题。随着苏联位于基辅下游的第聂伯河水电站的稳定供电,苏联的电解铝工业也步入正轨。

到了三十年代,苏联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基本是铝合金和钢材制造,诸如tb3轰炸机,其机翼都为铝板蒙皮。

当战争爆发后,德军占领了整个第聂伯河流域,使得苏军的铝工业,乃至航空材料工业受到致命打击!

苏联的航空铝材,有六成需要乌克兰的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和沃尔霍夫两个铝厂提供,电力则需要第聂伯水电站提供。而乌拉尔地区各工厂所能提供的铝合金,仅有全国的5%。

这是战争刚开始的状况。

当战争爆发,因德军的推进速度过快,大量的苏联工厂的重型设备难以搬迁,他们炸毁了一些工厂,更多的则被德军占有。甚至是第聂伯水电站!德军要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他们就利用苏联探明的铝土矿和遗留的电解铝工厂,大规模的生产德军急需的铝材。

苏军失去了乌克兰的这些工厂,损失不可谓不大。然而,人才才是一切的关键。大量的技术人员战略大撤退,尚未被德军占领的工厂,也在苏军1942年上半年的反攻时,展开动迁。

新的工厂在乌拉尔地区和西伯利亚建立起来,像是伊尔库兹克托尔斯克新西伯利亚等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城市,得到了迅猛发展。苏联的重工业得以在大后方迅速恢复,同时,美国按照《租借法案》的极大规模战略援助也在1943年初全面展开。

里固施科夫搞出的不仅仅是铝合金底座,杨明志注意到,某些金属零件也变成了铝合金材质。

对金属工业非常了解的杨明志,没有打算因此去批评他。因为,假如他能想到,将飞机的铝合金废物利用,在设计图纸上,很多零件干脆全用铝合金了!这是身为司令的他的一个舒服,既然里固施科夫果断的使用新材料,自己就不用多说了。

杨明志有意看看工人们的进一步工作,只见蒸汽机和发电机迅速完成了对接,几个齿轮对接后,这机器就可运作了。

这台被拆掉内燃机的发电机,其输出电压是220伏直流电,能供应苏联绝大部分的电器。电压能保证220v,全然在于转子的稳定转速。发电机的结构,设计局的人们研究的很彻底,因而在将动力改为蒸汽机后,也理论上通过几片齿轮的休整转子转速,最终确保电力的稳定。

当然,当雷达设备开始工作,那台磁控管的功率非常巨大!改造的后的蒸汽发电机,还需要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再度用变压器进行升压,方可令磁控管稳定工作。

在这个时代,这些设备无异不是傻大黑粗的玩意。即便杨明志在这里,他也无法用手头的材料,将设备进一步简化,甚至当所有设备完成,其总体体积比苏联现有的更为巨大!

或许是因为杨明志在这里看着,工人们办事非常麻利,在发电机连接完成,里固施科夫表态道:“理论上,这台机器已经具备供电能力,如果司令有意,我们现在就可以试验。”

“试验吧!”

雷达的未来就始于这台发电机,杨明志下达了试验命令。

因为这是蒸汽机,首先得烧壶开水,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杨明志始终矗立着等待。

当压力表现实压力达到额定值后,工人们打开了阀门。

这是一台制作颇为精良的小型蒸汽机,其原理却和十八世纪没什么区别,其中整体上甚至有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历史的那些蒸汽机有所区别是,气缸能承载更强的大气压,因而蒸汽机的理论输出公里,高达五百马力的惊人数字。气缸带动着圆盘旋转,经过几个齿轮的配合,最终化作发电机转子的疯狂旋转,拼命切割磁感线,电力因而产生。

当发电机疯狂旋转带来了独特的峰鸣时,参与制造的工人们,无不发出胜利的呐喊。

一个穿着满是油污背带裤的工人,带着电压表测量后,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电压已经接近220伏,比图纸上的计划少了2伏,总体没有大碍。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呐!接下来,你们还要把逆变器造出来。”

“逆变器已经在制作。”里固施科夫无比自豪的说,“有司令的图纸,我们办事效率很高。大概在6月15日左右,雷达就能造出来。”

这个日子是此人的随口一说,站在杨明志的立场,他岂能不惊愕!

“也就是说,你们最快三天后,完成全部设备?”

“是的!”

“很好,我想我也该筹备一下专业的雷达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