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打促和(四)

“不要在野外和东岸人进行会战,那样会让他们的火炮优势发挥到极致!”全军惨败之际,已经无力回天的葡萄牙指挥官心头突然浮现起了这么一句话,只是一切为时已晚。

在这场发生在闷热的巴西东北部的战役中,从累西腓、奥林达一带赶来的三千余巴西援军(大部分是征召的印第安人,多来自印第安将军卡马拉指挥的归化印第安部队),在面对面的战斗中不过才打了三轮排枪,便不可抑制地崩溃了下去,随后被东岸骑兵追亡逐北、步兵刺刀冲锋,三千多人遭毙伤俘1700余人,只有900多人仗着地形熟悉逃出生天,但却丢失了几乎全部的武器,此外还有数百人失踪,何止一个“惨”字了得。

可以说,若昂佩索阿会战(姑且称之为会战吧)结束后,原本驻有重兵的累西腓、奥林达地区的机动兵力顿时为之一扫而空,巴西人残存的兵力只能守御有限的城镇要塞,其乡间几乎完全是不设防了,尽数暴露在东岸人的兵锋之下。只要东岸人愿意,那么他们可以去任何一处庄园随意征税,除非葡萄牙军队大举出动来驱赶,不过那样恐怕又会重演一次若昂佩索阿之战的结果罢了——所谓的印第安将军卡马拉、黑人将军迪亚士,也就葡萄牙人吹嘘吹嘘,等真正放对的时候,这些人的表现恐怕还不如旧大陆的雇佣军,当年他们之所以能击败荷兰人,靠的还是延续多年的游击战,生生磨死了敌人,而不是正面击败的。这次他们应该已经得到教训了,稍稍膨胀的心理被兜头一盆冷水浇下,其实也不是坏事,至少认清了自己的实力,不是么?

28日的会战结束后,全部死伤不过270余人的东岸大军稍稍分散开来。对附近的庄园进行了征税,同时还拿出大把新印刷的军票(这次是不回收的哟),将葡萄牙人庄园里的蔗糖、奴隶采买一空,若是胆敢有反抗的。那么便是坚决镇压,连那些白人庄园主都一并抓走干苦力去了。

东岸人如此刮地三尺的举动自然惹得葡萄牙殖民者们一片怨声载道,可谁让他们的人战败了呢?如今累西腓、奥林达派不出更多的兵力来解救这边,福塔莱萨那边装死没派出援兵,那么他们也就只能任人鱼肉了。这没什么道理好讲的。

而在看到敌人如此弱鸡后,1661年7月7日,东岸大军放弃了这块已被扫荡得不成样子的城镇,然后登船离去,朝下一个目的地纳塔耳港驶去——同时两艘护卫炮舰护送着两艘运输船,载运着大量蔗糖、奴隶朝东岸本土驶去——这个港口城市同样以甘蔗种植业为主,规模比若昂佩索阿镇稍大一些,非常适合东岸大军攻取。

1661年7月12日,东岸大军出现在纳塔耳港外海,然后数千官兵在蓝果少校的指挥下进行登陆作战。与若昂佩索阿城一样。这里的敌人没有——或许是没能力——对东岸人的登陆行动进行任何干扰,以至于东岸人很顺利地在7月15日当天完成了物资和人员的登陆,并于第二天就开始了攻城战斗。

这样的战斗一如若昂佩索阿城一样,是乏善可陈的。杨亮上尉的义勇军第二大队再度发挥了炮灰本色,在关键时刻进行猪突攻击,用生命与鲜血的代价牵制住了敌人,为主力部队解决战斗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然,作为代价,他们这支出发时齐装满员三千人的队伍已经只剩下了1300余人,减员那是相当地厉害。

由于纳塔耳城的商业比较繁荣。因此城市里的商人和官员也比较多,只是这会注定都要成东岸人的战利品了——别的不说,带队的蓝果少校在这座城市里足足砸下了价值二十万元的军票采购物资,同时也将城市金库、粮库、武器库等关键设施控制在自己手里。这里面的收获可也不小呢。

从16日开始,东岸军队又兵分数路,对周围的葡萄牙庄园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大扫荡,烟草、蔗糖、小麦甚至木薯等物资被东岸人尽数买下,就连各庄园内的黑人奴隶都被强制赎买了一大批,为此东岸人支付了价值四十余万元的军票。甚至搞到最后。印刷的军票都有些不够用了,蓝果少校不得不下令降低军票的采购价格,同时派出数艘舰船返回东岸本土,运输战利品的同时也赶紧再带一批军票过来,以支持下面的战利品搜刮行动。

当然了,这些后面印刷的军票照例仍是不回收的,或者即便回收其价值也非常之低,且日期也不知道排到猴年马月了。这不像南边的圣维森特将军区,那里是东岸人钦定的核心本土区域,军票回收工作业已全面展开(以票面价值25%的比例回收),自不是伯南布哥、塞阿拉等地区可比的,他们来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捞一把闪人,不用太顾忌名声这玩意儿。

7月20日,第一批前往顺化港——即里约热内卢港,本月上旬刚刚开始移民实边工作,并开始推行东岸法律,目前局势较为动荡——卸货的船只返回了纳塔耳城外海,与他们同来的还有新增拨的四艘蒸汽机帆船和海军唯一一艘医疗船,由此可见执委会对他们此次行动的期待。

运输船甫一抵达,全面负责此次军事行动的萧曦少校便下令各部依次撤回船上,准备继续沿巴西东北部海岸进行登陆行动,下一个目标便是福塔莱萨——当然不是福塔莱萨城本身了,那是一个坚固的堡垒,迭经葡萄牙、荷兰历年加固,不是东岸大军能攻取的。东岸人的目标,还是其周边广阔的种植园、林场乃至牧场,反正福塔莱萨城里的葡萄牙军队也不敢开出来阻止东岸人这么做,不是么?

新来的医疗船给大伙运来了不少急需的药品,如金鸡纳霜、清凉油、风油精、108药酒、鸦片酒、阿司匹林等等。金鸡纳霜给疟疾流行的东岸军队解了燃眉之急,先后有超过两百人得到救治后转危为安,另有二十余人治疗时不幸死亡,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金鸡纳霜这种药还不是100%可靠。而且,就这种不可靠的药在东岸也是非常紧缺的呢。虽说二十年来随着东岸人的大力进口,秘鲁、查尔卡斯一带大量种植了很多新金鸡纳树,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仍然不敷使用。价格被炒得老高,也就东岸人在秘鲁总督区有足够的影响力,不然换了别人压根别想得到这么多金鸡纳树皮。

另外,108药酒的大量饮用也可以起到预防红外期疟疾的效果,这对减少发病率多多少少有一些积极方面的因素。目前各部军官已经将这种酒作为餐后必饮,并每顿饭后都要监督着士兵们喝下一小杯。

医疗船的到来还能为一些受伤已久的士兵进行简单的手术,伤口也能更好地进行消毒。此外很多不幸得了各种乱七八糟疾病的士兵也能得到精心的照料,至少,输液、止泻、催吐是没问题了,这有效减少了官兵们的死亡率。毕竟,在湿热的巴西东北部,东岸大军最大的敌人始终是环境和疾病,而不是所谓的葡萄牙敌人。

7月26日,东岸人的船队驶抵了塞阿拉将军区的福塔莱萨城外海。在看到敌人坚固的堡垒群及设施完备的海防炮台后,东岸人明智地没有选择强攻,而是在该城以南二十多公里处择一河流入海口登陆。在这种地方,东岸人的小艇可以顺着河流上岸,方便许多,物资运输及补给也更加快捷,当然更重要的是,河流两岸的庄园也更为密集,人口也更多,不抢这里抢哪里?深山老林么?

从26号开始的一周时间内。东岸人抓紧时间,在附近区域内进行声势浩大的大扫荡,不但将手头最后三十多万元的军票全花了出去,还从各大庄园内搞来了为数不少的黑奴。这些黑奴多来自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是葡萄牙殖民者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年才积累下来的,如今让东岸人一把掳去,自然是极为肉痛。于是你便看到了,不少脑袋不清醒的葡萄牙庄园主提着枪与东岸人干了起来,下场自然是非常十分悲惨就是了,据不完全统计。福塔莱萨城周边三十公里范围内,一共有多达两百多名白人殖民者及其后裔被杀,另有上千人被俘虏。这些人,东岸自然是不敢用的,甚至连海外殖民地都不敢用,还不如卖到新库尔兰殖民地去,让那帮拉脱维亚骑士们好好管教他们一番。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葡萄牙人知晓刚果河一带的新库尔兰派兵参与进攻安哥拉的事情后,其本土就已经正式派使者前往温道港向雅各布大公宣战。刚刚从战火中复国没多久的雅各布大公蛋疼不已,显然葡萄牙人是看他们好欺负才找上门来的,不过事已至此,多说无疑,大公一面在国内征召平民参军,一面从德意志地区招募雇佣军,同时也派出多艘船只跟随东岸人的护航船队一起,前往了西非海岸,往新库尔兰运去了大量物资及一批八百多名拉脱维亚移民——波罗的海给他们的安全感实在太差了,鸡蛋还是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好,反正东岸人承诺给予他们一笔低息借款应急呢,怕什么!

这次东岸将大批葡萄牙白人及其混血后裔卖到库尔兰人手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对库尔兰人的一种奖励,毕竟新库尔兰的实力变强,东岸人也是乐见其成的。他们能给东岸提供大量优质木材、烟草以及至关重要的刚果黑奴,再加上他们的经济完全融入了东岸的贸易体系内(粮食甚至不能自给,每年需从南非河中地区进口大量农牧产品及海产品),东岸共和国就算出于宣传样板的角度,也是愿意扶持、赞助他们的。

这些葡萄牙人及其后裔被送到新库尔兰后,可想而知他们的下场有多惨。估计其地位也就比黑人好上那么一些吧,毕竟这个世界还是要看肤色的,黑人天生有原罪嘛,不过这就不是东岸人能管的了,谁让你自己作死,跳出来反对我大东岸的天兵呢?好好去热带伐木场、种植园里享受后半生的“乐趣”吧。

扫荡完福塔莱萨城周边地区后,东岸军队也没想在这个潮湿闷热的地方久留,在派出两艘船只运输战利品和伤病员返回昌顺港后,他们又集体登船,在福塔莱萨城葡萄牙守军复杂的目光中,离开了塞阿拉河口,启程向北前往马拉尼翁将军区一带。

1661年8月11日,东岸海军船队驶抵圣路易斯岛外海,由于船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疫病(这在热带是常有的事,尤其是船舱这么密集不通风的场所),大量士兵病倒无法参战,因此萧曦少校下令官兵们登陆后就近筹集给养,并未强令攻打防御相对坚固的圣路易斯城,倒是让里面的葡萄牙军民很是松了一口气。

此后,东岸船队便以此为基地,不断扫荡周边沿海庄园,搜集棉花、烟草、蔗糖等商品,反正后方已新送来了一百万元军票,不花白不花。甚至于,第五混成营营长白水少校还带兵远航至亚马孙河口一带——那里也是著名的木材集散地,树的质量和种类甚至比圣埃斯皮里图、塞古鲁将军区还要好——扫荡了那边诸多的伐木场,并将各类名贵木材及伐木场奴隶们一扫而空,几乎让葡萄牙人气得吐血。

扫荡完这里后,东岸人差不多就该返程了,这主要还是考虑到海陆军官兵们的身体状况,出征这几个月,光陆军主力部队六千人就先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病倒,虽说其中大部分人都先后病愈归队,但仍有三百余人病亡,几乎比阵亡也少不了多少了。正因为此,萧曦少校才决定暂时班师回国,至少先让大伙休整个一阵子再说,至于下一步该怎么办,就看执委会和联合参谋本部的意思了。

1661年9月中旬,出征扫荡的舰队安然返回了镇海港海军基地,并在码头上接受了民众们的热烈欢呼——在这座号称“海军城”的第一舰队母港,军人们总是会受到最高级别的尊敬,更何况他们还带回了那么多的战利品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