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 第九十四章 出击的舰队:在路上

1660年10月1日,南非外海,一支由10艘舰船组成的船劈波斩浪,穿行在狂风暴雨之中。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冷暖流交汇的缘故,南非外海的天气一直很糟糕,尤其是过了开普敦向东这一带。这些年来,失事在这片海域的东岸船只也不知道有多少了,大飞剪货船、笛型运输船、机帆船乃至一艘海军护卫炮舰,折在这里的船只不下十艘,给国家财产和人员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从第三舰队调入的“大赤鱿”号风帆护卫炮舰此时正艰难航行在海面上。今天吹起的是西南风,极为强劲,因此“大赤鱿”号被迫收起了中桅和前桅的部分风帆。这会时间已近傍晚,由于恶劣天气的缘故,海面上已经有些看不大清周围,舰长蔡安国中尉下令点起了所有灯火,以与舰队中其他船只保持呼应。

入夜后风力更加强劲,骤起的大浪两次打入了船中,甲板一半浸水,有新入役的水手惊慌失措地喊起来:“船要沉了!船要沉了!”

正举着蜡烛查看海图的蔡安国闻讯冷冷一哼,带着几名军官、士官下到了甲板上。在摇摇晃晃的甲板上艰难行走了一段后,蔡安国中尉一把揪住了惊慌失措的水手,噼里啪啦便是一顿耳光,怒道:“船只好得很!再******叽叽歪歪老子把你丢海里去,现在,给我去船舱里舀水,立刻!马上!”

“损管队呢?我要在十分钟内看到抽水机工作起来,不然通通军法从事!”伸手扶住一根栏杆,将自己的身体稳定住后,蔡安国又不慌不忙地开始下令:“兔崽子们,我在合恩角见过比这更大的风浪,这根本不算什么,只要我们自己不出错,‘大赤鱿’号就能载着我们一路驶抵新华夏岛。”

久经训练的损管队很快冲来了现场,不过由于海面上风浪渐大,抽水机在甲板上滑来滑去,人也有些站不住,因此他们不得不趴在地上,一路爬过去抽水。外面开始下起了雨,大海与天空似乎混为了一色,上面电闪雷鸣、下面水沫迸溅,犹如一盆沸腾的开水,“大赤鱿”号在大海上摇摆得极为厉害,似乎随时可能被巨浪吞没,但好在全舰120名官兵众志成城、奋勇拼搏,最终使得船只转危为安,安然渡过了这个电闪雷鸣的夜晚。

天明后,“大赤鱿”号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前方不远处就是“八月十日”号战列舰——同时也是整个舰队的旗舰,海军部长李毅便位于船上——这意味着他们昨晚并未被恶劣天气影响导致与主力舰队失散,真是不错的运气!

白天的海况渐渐平息了下来,似乎昨晚龙王爷已发泄完了自己的怒气一般,现在风力减小、浪高减低,到了下午,竟然有了那么一丝风平浪静的意味,这海上的天气,也真是怪!李毅下令全舰队在附近停留两日,以等待昨晚暴风雨中失散的三艘船只——两艘战列舰和一艘食水补给船。

10月3日,幸运的“海上长城”号、“国家意志”号战列舰终于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帘中,它们似乎在暴风雨中迷航,然后花费了一番手脚才重新确定航向赶了上来,不过“杂货商人2号”食水补给船却不见了,也许失事了,也许迷失了航向,这谁也弄不清楚。

10月5日,又等待了两天的李毅部长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耐心,他下令全舰队扬起风帆,继续向东驶去,他们没时间在这里继续等待了,因为战斗任务要紧,每在海上多浪费一天时间,新华夏那边就要多承受一天的煎熬。

5号以后的天气又渐渐开始坏了起来,但还在大家的承受范围以内,不过在10月9日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接近了南非东海岸——这里厄加勒斯暖流与本格拉寒流激烈交汇,天气多变——的缘故,天气再次变得糟糕了起来。上午的时候大家还能隐约看到陆地的轮廓呢,下午天空就被乌云笼罩了起来,然后便是稀里哗啦的大雨,大伙的眉头再一次紧皱了起来,这天气,还真是折磨人呢!

“船颠簸得很厉害,桅杆上的绳索也绷得太紧了,水手长,立刻派人放松一下,我不希望看到桅杆出问题。”蔡安国中尉又走出了舰桥,手搭凉棚看向桅杆,问道:“主桅有没有裂缝?帆面有没有破损?”

“没有,长官,一切都很好。”大副张志军少尉快步走了过来,兵团堡毕业的他脸上还有一丝稚气,不过业务能力却很是精熟,航海必备的各项知识也是滚瓜烂熟,看得出来在学校里很用心,深得蔡安国的喜欢,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他以后一定前程远大。

“注意观察,现在风太大了,如果桅杆出现裂缝就立刻通知我,然后把中桅卸下来。我们承受不起失去桅杆的后果,航行中主要依靠的就是它,一旦中桅断裂被吹到海里,我们就只能将船驶往近岸搁浅了,那样对我们来说是个极大的失败。”

10月9日就在“大赤鱿”号上下120名官兵全神贯注的警惕之下过去了,第二天早上天就放了晴,金黄色的太阳挂在东方的天空,照耀得每个人身上都暖洋洋的。今天风向转为了东南,蔡安国下令升起昨天降下的中桅中帆和顶帆,以提高航速咬住主力舰队的身影——那帮“孙子”大部分都有蒸汽动力辅助,在恶劣天气中的存活率要比他们高上一些,航速也是一样,因此大部分时候都是如“大赤鱿”号这样的风帆护卫炮舰在后面努力追赶。

而似乎是用光了坏运气一般,接下来的航程大家一路极为轻松——除了在接近新华夏岛时遇到恶劣天气,导致他们被迫向东航行远离危险源外。

10月19日,整支舰队在东南风的吹拂下,悄然停在了新华夏岛东海岸大泽乡外海。李毅部长派人通知,各舰自行找静水处下锚碇泊,然后可派小船上岸休整或补给。在海上漂了这么久,确实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这样也有利于接下来与葡萄牙人之间的海上战斗,那可是一场决定西印度洋制海权的大战呢,不可轻忽!

大泽乡设立不过一年多时间,目前有1800多定居者,以种植玉米、芋头、香蕉等农作物为生。当然他们也种植了不少蔬菜出售给来往的船只,这在每个沿海港口都是普遍现象,毕竟对一些穷困地区的居民们来说,菜圃或许是他们唯一能够稳定获取大量现金的东西了。

旗舰“八月十日”号的后勤采购经理奉李毅之命,在大泽乡采购了几十只瘦弱的山羊,然后分发给各艘船只,让大伙打打牙祭,这在某种程度提升了大家的士气。

蔡安国也派自己忠诚能干的副官张志军少尉上岸,采购了不少青菜、洋葱、莴笋、豌豆、香蕉、芋头等食物,然后又命令厨师将分回来的几只羊杀掉,水手和士兵们也一人分到了一杯啤酒——谢天谢地,在两次暴风雨中酒桶都没有失去,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整条船只的气氛顿时热烈了起来,似乎这不是在行军,而是在进行一场海上盛宴。

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被最先端给了躺在吊床上的二十几名病员,他们都是航行途中陆续病倒的,但看起来都无大碍,经过修养后应该都能恢复过来。一些船员在木棒顶端挂了肥肉,钩住了几只馋嘴的黑斑海鸥,岸上的居民划着小舟过来兜售野鸽、野鹅、鹦鹉和海龟,蔡安国让人把它们都买下,然后与海菜混杂在一起炖汤吃,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有自己的港口在附近就是好啊,不然水手们休想有这种待遇,士气和健康状况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这些野鹅、野鸽听说新华夏岛上多得是,而且很笨,一点不怕人。当你靠近它们的时候,它们往往还意识不到危险,根本没有起飞的意思,因此你大可以从容得用木棒将它们敲死,不然你以为大泽乡的居民怎么会有这么多野味卖给你?”一味满脸麻坑的水手喝了一大口啤酒,露出一口黄牙,唾沫横飞地说道:“听说还有一种鹦鹉,当你逮住它用力捏的时候,它就会发出响亮的哀鸣声。这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附近的鹦鹉听到了就一定会飞过来,似乎想要解决它一般,甘愿一起就擒也不愿飞走。这个时候,你的机会又来了,你可以把它们全部一网成擒,全部带回去烧烤着吃,而且羽毛还能额外拿出来卖钱。哦,这真是个奇妙的地方,若不是在罗洽县老家我还有我心爱的妻子和五个可爱的儿女,我都想在此地定居下来了,因为在这里生活一点都不艰难。”

张志军少尉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是军官,海军又是出了名的等级森严,自重身份的他自然不会参与到手下人这种吹牛打屁之中,不过这却并不妨碍他听“大黄牙”讲各地的逸闻趣事——他是个老海员了,年纪也已经不小,来自意大利的他因为文化程度极低而升迁无望,大概打完这一仗就会退役并荣归故里,从此过上宁静的田园生活。

是啊,打完这一仗,大概就能让葡萄牙人清醒过来了吧。到了那时,大家都将成为英雄,在本土的码头边接受民众的欢呼,蔡安国、张志军等建功立业之心颇重的军官,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甲板上向迎接的众人挥手致意的美好场景。

10月21日,全舰队再次拔锚起航,顺着稳定的东南风,逆着莫桑比克暖流,向新华夏岛北端的新华港驶去。一路上他们经过了塔城港、望见了著名的归化岛(圣玛丽岛)、越过了据说海盗很多的安通吉尔湾,最终于10月28日午时开进了新华夏湾,然后分批碇泊在了码头边,这次历时近两个月的航程,至此终于告一段落了。

10月31日,就在大家的船只分批开进船坞进行维修保养时,最近两个月一直在莫桑比克海峡一带与敌人作战的“伏波万里”号开进了港内意欲维修,这个时候众人才知道了外面的情况。

原来,自从莫烈鳗上尉率领两艘战列舰加入第二舰队的作战序列后,东岸人在在东非海岸的破交战就打得更是风生水起。两月间,他们先后击沉了七八艘葡萄牙运输船只(多为近海戎克船),同时还在赞比西河口玩了把登陆,缴获物资钱款无算,令葡萄牙人几乎气得七窍生烟却又毫无办法。此外,他们还在积极调动敌人的过程中,瞅准机会,先后击沉了敌人一艘武装商船、一艘专业军舰,击伤数字则更多,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使得其无法全力封锁新华夏岛各个港口,减轻了不少的贸易损失。

当然了,在这两个月间,也不可能光是东岸人占便宜葡萄牙人吃亏,事实上本月初就有一艘往棉河港运输物资的第二舰队武装商船,被不期而至的葡萄牙军舰堵住,进而击沉。此外,一艘来往于本土与新华港之间的1200吨级大飞剪货船被葡萄牙人击沉,东非运输公司也有一艘从波斯返回的笛型运输船在新华港外被俘虏,大量进口自波斯的生丝、瓷砖、毛毯、干果和牲畜落入了葡萄牙人的口袋,损失极为巨大。

看得出来,这种互相放血式的消耗战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很是难受,因此,在东岸人的这支舰队赶来后,相信如果他们集结起来前往莫桑比克沿海寻求决战,葡萄牙人应该不会拒绝吧,他们应该也很不耐烦了。

1660年11月5日,“控制东方”号、“国家意志”号战列舰也相继开进港内进行维修。这个时候,云集于此的东岸战舰计有战列舰7艘、护卫炮舰6艘、快速巡航舰1艘,另外还有3艘没有战斗力的辅助舰船,战斗力已经相当不俗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