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 第78章 最后的外交努力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第78章 最后的外交努力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2: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布兰科·德·索萨·阿尔梅达面色凝重地来到了东方宾馆内,与他一同前来的有席尔瓦总督的仆人、有巴西商界人士的代表,甚至还有圣保罗旗队的军官,这些人与他一样,无一不是面色苍白、如丧考妣,因为他们从空气中嗅到了战争与阴谋的味道。

今天已经是1660年五月底了,东岸人的秋收早已结束,冬播也已接近尾声,如果一切的判断都是正确的,那么这会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了吧。其实,早在两个多月前,即三月底的时候,葡萄牙人就通过种种渠道收到了战争即将爆发的消息。不过在当时,包括席尔瓦总督在内的葡萄牙人都以为这不过又是一次东岸人的战争讹诈罢了,虽然内心很气愤,但击败荷兰人、收复累西腓要紧,因此他们也没当回事。

可两个月过去后,他们惊愕地发现东岸人也许真的在认真备战,比如某些圣保罗旗队成员潜入荒无人烟的巴西高原南段,刺探到东岸人正在修建大量仓库、公路,骡马大车队经常满载物资来到这些地方,将一包包物资存放起来,其数量多得令人心惊。探员回报说道,如果东岸人不是发疯了,那么他们一定就是在认真准备战争。再联想到青岛酒馆里外国水手间流传的东岸舰队大举北上的消息,这就更足以令人做出判断了,无他,东岸人前期已经砸下了太多的钱,如果是战争讹诈,这“演出费”未免也太多了些。

幸好海军舰队已经离开圣萨尔瓦多湾前往西非了,巴西的各类战争物资也极其充足——因为与荷兰人的战争而在去年运了整整一年的各类战争物资,就连很多本土匠人也来到巴西修理枪械和火炮,同时就地配置弹药——足够他们撑很久了。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大概就是让圣萨尔瓦多湾内剩余不多的舰船即刻离港,去非洲、去东印度乃至回本土都可以,总之不要被东岸人的舰队碰上围歼了,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有效打击敌人啊。

不过,巴西不需要战争,荷兰西印度公司已经行将覆灭,巴西人现在只想尽快恢复贸易,赚取金银,因此布兰科还需代表葡属巴西当局到东岸来做一次外交试探,或者说是最后一次外交努力,以避免巴西和葡萄牙王国陷入战争的漩涡之中。

布兰科等人在东方宾馆入住后并没有很快得到接见,一直到五月的最后一天,华夏东岸共和国中央执委、外交部长莫三才在东方宾馆接见了布兰科一行人。在这个时候,布兰科也不再遮遮掩掩了,而是单刀直入地向莫三问起东岸是否会在近期入侵巴西。

对于这个问题,莫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隐晦地说道:“老实说,即便是向来主张和平解决争端的我在看到某些事件之后,也变得不再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和平主义者了。阿尔梅达先生,对于贵国公然盗窃、售卖、研究我国的蒸汽机技术,我们感到万分愤慨,如果说有什么会引起两国间战争的话,那么这个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世界局势一直在急剧变化着,贵国向英国人敞开市场,却对我们诸多限制,他们的商船、军舰随意停留于巴西港口,而且你们还在往两国边界移民、修建堡垒,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这引起了我们很大的不安。诚然,所有人都希望和平,但无论如何,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忘记风暴时刻可能发生,我最近为此日夜不宁,亦正为此一有机会即提醒国人务必精诚团结,同心同德。”

“但是我们并无意挑起任何战争,我们也没有想起过要与东岸针锋相对,从来没有。”布兰科有些着急了,他从莫三的话里听出了很多东西,那是与战争有关的信号,这令他和其他人都感到一阵心悸与发自内心的恐惧。

东岸这个国家有多么恐怖别人不知道,但号称“东岸通”的布兰科来说,却是太清楚了。他们能轻易调动起至少三万人以上的军队出境作战,而且因为国内食品的丰富、政府财政实力的强悍和人民的服从性,而能在外坚持较长的时间,这对人丁稀少的巴西来说是很可怕的,他们根本无力抵御。要知道,即便经过近些年的大力移民,巴西的白人数量也不超过十万人,梅斯蒂索人也不过区区二十多万,再加上一些战斗力和忠诚性都很可疑的印第安人,他们真的能与东岸人长期对抗吗?当然自然是否定的。

布兰科依稀想起到,当初他们怂恿印第安人袭击进入热拉尔山脉的东岸垦荒者时,这个莫三先生也曾在东岸报纸上公开撰文,谴责他们的行为,其中有一句这时候他仍记忆犹新,即“迟早必须遏制巴西人对定军山脉的入侵,不是用刺刀就是用别的什么工具”。这句话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莫三先生及其代表的东岸外交部门认为在巴西高原问题上采取强硬行动是及时和合理的,在这一点上,他一点也不比陆军部那些人稍逊,也就是说他们很可能在此事上意见高度一致。那么这就意味着巴西危险了,他们很可能已无法通过说服东岸政府内部一部分人而阻止战争的爆发。

“我们政府内部曾经存在过一个主和派,但它现在已不复存在了。我也一度被人说成是亲葡主和人士,但老实说,我现在已对和平不抱任何希望。”莫三看着布兰科等人的眼睛,为他们最后的外交努力宣判了死刑。

但布兰科等人却仍不愿放弃,在莫三离去后,他们仍打算去拜访一些其他官员,试图通过他们挽回迫在眉睫的危局。不过,第二天《真理报》刊载的东岸国家主席强全胜署名文章击碎了他们最后一丝幻想。强全胜在文章中滔滔不绝地谈论葡萄牙在过往如何与东岸为难、损害东岸利益、阻碍两国商业以及一些海盗行径,并且指出他们这个“********”三番两次违反自己签订的商业协议,然后又谈论了东岸人在定军山脉与葡萄牙人的斗争、东岸陆海军的实力(以夸耀的语气)及未来的战略设想等等。他断言,只要葡萄牙王国政府不做充分让步,战争就一定发生、无可避免!他甚至还预言战争在“一两个月内”就会发生,并认为华夏东岸共和国一定会取得伟大的胜利。

这篇文章一出,早就暗流涌动、流言四起的东岸社会立刻沸腾,《真理报》在短短时间内便被抢购一空,年轻的学生们四处传抄强全胜的署名文章,“军人魂促进会”、“报国会”、“在乡军人互助会”等各路“牛鬼蛇神”纷纷出马,在民间掀起舆论,要求严惩葡萄牙人的恶行。同时,一些接受了军国民教育的学生也走上街头,进行战争募捐,原本静悄悄的东岸社会似乎猛然间惊醒一般,向它的邻居展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獠牙。

这个时候,布兰科这个研究东岸三十年的“东岸通”也明白,这是东岸人将动员层级扩大到了社会最下级,而这往往意味着战争已经无法被任何因素所左右,他们这个时候的任何外交努力,都将注定是徒劳的。

布兰科估计,过不了几天,不光东岸人的首都,在其他城市,都将开始进行大规模动员——无论是军事动员、舆论动员还是生产动员——而这才更令他感到恐惧!连东岸人都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动员,这该是多么庞大的一股力量?他们到底要出动多少人?布兰科觉得自己的呼吸有些困难,不会是四万或五万人吧?不然为什么需要全国人来为他们服务!若是一般的中小型战争,那么根本不需要在国内进行这种程度的动员,可现在他们这么做了,那么只能认为他们此番出动的人手远超以往,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解释。

这是要占领整个巴西的架势吗?布兰科不敢想象,他只觉自己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而与他同来的其他人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好同样没有什么好的脸色。席尔瓦总督的仆人在焦急地询问布兰科是否应该请求里斯本乃至其他国家的援助,商界代表因听说过东岸异教徒那支“华伦斯坦式蝗虫军队”的作风而惴惴不安,圣保罗旗队的军官则把手指关节都捏得发白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6月2日,布兰科最后约见了一次东岸外交部长莫三。布兰科此时也是病急乱投医,他竟然直言不讳地向莫三表示,一旦东岸与葡萄牙发生战争,那么葡萄牙可以指望英国的支持,他希望这能削弱东岸政府内部所谓的“主战派”的声势——但这注定只是一个徒劳,按照东岸政府内某些人的话说就是,“当前的政府主流意见是希望战争,因为不然的话,东岸就有可能错过最后的机会”,而且他们判断英国极有可能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因此将会无所顾忌地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直到葡萄牙人彻底屈服为止。

6月5日,华夏东岸共和国首都东方港内的气氛达到几天来的最高点,秩序一时间也有点混乱。国家主席强全胜为此********,从罗洽县将执委会近卫学兵团2000名学兵调入首都维持秩序。这两千人都是最近三年内毕业的军事类学生中的一部分,在一起摸爬滚打了十年,战斗力较为强悍,有他们镇着首都,秩序顿时为之一肃。

6月6日,全体代表大会在东方县城关镇举行,会上国家主席强全胜、******总理陶晨曦和联合参谋本部总参谋长莫茗均做了演讲。莫茗这个全国军人的总后台在会上强硬地说道:“现在是东岸、葡萄牙两国力量与韧性的斗争,任何书面声明、口头约定及所谓的让步条约都毫无现实价值。葡萄牙人此时或许会为了避免战争,而做出一些貌似庄严的、对我们有利的声明,但随着情况的改变,这些声明随时会成为废纸。现在的问题不是葡萄牙人会做些什么,而是我们应该根据我们拥有的实力和当前的国际局势做些什么。相信葡萄牙人会签署割地条约对我们来说是不明智的,条约只在力量对比未起变化的时候管用,一旦将来葡萄牙人的力量超过我们或者他们找来帮手,那么他们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发动战争以实际取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全体大会开了整整大半天,最后以高达四分之三的票数通过了对葡宣战议案,同时二度成立计划生产管理委员会,临时取代政务院的部分职能,与联合参谋本部一起,成为执委会下辖的两大战争中最主要的部门,整个国家——至少是相当一部分——的力量开始缓缓转向为战争服务,华夏东岸共和国这头战争机器,终于开始缓慢运转了起来,相信没有足够的祭品,是无法让它完全停止下来的。

6月7日一大早,亲自担任计划生产管理委员会委员长的陶晨曦来到大鱼河海军造船厂,象征性将4艘笛型运输船、2艘“马岛”级风帆护卫炮舰的建造订单交到了厂方代表手里(其实这些船一个多月前就开始陆续建造了),同时镇海造船厂、现代特种船舶厂也接到了总计8艘笛型运输船和4艘“马岛”级护卫炮舰的建造订单,甚至就连技术和规模都不大的私营新星造船厂、隶属于南铁公司的太平洋造船厂也一起接到了4艘笛型运输船的订单——嗯,建造费用通过发行钞票临时解决,反正财政部暂时没钱。

当天中午,海军主力舰队在海军部长李毅上校的率领下,于镇海港外海集结,计有“八月十日”级战列舰9艘、“马岛”级护卫炮舰18艘、食水补给船2艘、弹药补给船2艘、修理船1艘、运煤船1艘、医疗船1艘。总计三十多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船团,在大西洋上捕捉到东南风,开始拔锚起航,向巴西沿海驶去。他们此去,是寻找葡萄牙人的主力舰队进行决战,虽然船只数量上看起来是劣势(但吨位超过了葡萄牙人,超过2.4万吨),不过近三千名海军官兵们的信心却是十足,誓要将葡萄牙人的舰队歼灭于大西洋上,为随后的运输船团搭载陆军官兵进行登陆作战扫清障碍。

6月8日上午,华夏东岸共和国外交部长莫三正式召见了充任葡属巴西殖民当局特使的布兰科·德·索萨·阿尔梅达,在递交宣战书的同时,庄严向其宣告:两国已正式处于战争状态,依照中立交战原则,葡萄牙人有两天的中立期,在此期间内其船只最好即刻离开东岸所属各个港口,因为48小时后东岸人将对这些船只进行扣留,直到战争结束后再视情况讨论其归属。

布兰科等人平静地接过了这份宣战书,同时表示会允许滞留在巴西的东岸商人及时撤离,然后便匆匆登船离去了。相信他们接下来的日子会很忙很忙,无论是组织人员抵抗、联络外国势力还是别的什么,总之是有一堆令人头大和绝望的事情在等着他们呢。

战争,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