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 第七十三章 台地(七)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第七十三章 台地(七)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2: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羊港的建设已经持续四年之久了。

四年时间内,被灌木、河谷、台地包围的地区在自然地貌上没有太多变化,不过在黄羊河(圣克鲁斯河)畔的这座滨海城市内,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指当地这些年发展起了的节水农业,也不是指那些一副“发育不良”样子的果林,更不是指城郊居民们在宅院周围发展的菜园业,这种所谓的变化,更多的是指经济、社会和人口层面的变化。简而言之,就是飞速发展起来的羊毛纺织业使得大量资本、人口开始流入黄羊港这座新兴城市,毛纺织品、冻肉、皮革、兽脂、海产品的大量出口,使得本地的经济愈发活跃了起来,并最终影响到了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年时间里,黄羊港的人口增加了三倍还多,现已达到了近五千人,而这已经是全县人口的一半了。”1660年2月25日,巴塔哥尼亚的天气总是比北方更先一步转冷,前陆军军官、北巴塔哥尼亚地区专员杨明阳穿着本地产的呢绒大衣,感叹着说道。

他旁边站着的是南铁公司总裁刘昂,受杨明阳之邀前来黄羊港商谈一下呢绒贸易,顺便度度假、打打猎。要知道,圣克鲁斯河畔一直是打猎圣地呢,无论是庞大的安第斯兀鹰,还是随处可见的鹿群、鸵鸟群,抑或是价值连城的狐狸、美洲狮,都是“吃饱了撑着”的东岸富一代的最好目标。

此时假期已近尾声,杨明阳、刘昂这两个陆军系统出身的官员在随从的陪伴下,在黄羊河畔漫步。河畔此时已开辟出了大片节水农业区,虽然这片地区的降水稀少、天气也比较寒冷,但种植黑麦、燕麦、大麦、土豆、玉米等作物还是没问题的,多多少少补充了一些本地谷物的缺口(虽然大部分仍需从本土输入)。

正如南非橙河流域的节水农业一样,黄羊河畔也是采用了滴灌的方式。不过与南非地区有所区别是,黄羊河两岸地势较高,这就导致了一种很尴尬的状态,即黄羊河的水量极为丰沛,但却没法好好利用,因为其相当部分河岸都是高崖,导致对河水利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因此,东岸人只能选择一些地势低矮的河岸,然后通过专为农业设计的最新式7.5马力蒸汽抽水机,将河水抽上来通过管道滴灌到农田上,于是你便看到了河畔仿佛无边无际的砾石滩上,偶尔点缀着一些绿色的农田,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值得一提的是,大丰农机厂生产的这种新式7.5马力蒸汽抽水机,采用立式火管锅炉,优点是传热、生火和上汽快,既适用于间歇工作,又适用于连续工作。而且蒸汽机组只有三个部分,搬运也不是太困难,适用起来十分方便,目前已开始推广到各个行业——不光是农业,甚至就连建筑业也开始逐步适用。

“在以前,包括黄羊港、白马港(1658年初设立,目前有一千多居民,位于后世圣胡利安港)等地的羊毛全部都输往本土,这对我们的人民乃至地区行署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杨明阳面泛红光地说道:“但是包括联合纺织厂(大鱼河机器纺织厂、平安织造厂、罗洽纺织厂、东岸公司均有投资)在内的一众毛纺织企业、作坊成立后,现在巴塔哥尼亚的羊毛利权再不会外溢了,大量利润留在了巴塔哥尼亚,这对改善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常关键。”

杨明阳的这话倒也不是吹牛,事实上联合纺织厂在招募了大量意大利籍纺织工人(为了吸引这类熟练工人,旧大陆的那些不会汉语的托斯卡纳、威尼斯人都被授予了国籍,前提是你的技术足够好,经验足够丰富)并引进了很多最新式的纺织机器后,毛纺织品开始大量产出。这些品质还算不错的各色呢绒制品在巴塔哥尼亚、南铁附属地颇有市场,而他们一开始占领的也确实是这些气温较为寒冷的地区。

而随着西北垦殖银行实物贷款——一般是以牛羊的形式——的力度越来越大,东岸牧民在草原上扩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羊群的数量也开始几何级增加,羊毛产量自然也日益增大了,现在唯一能制约他们的,大概就是人力的不足了吧,毕竟剪羊毛也是需要足够的人手来干的。

而羊毛产量的增加,带来的则是洗毛厂、纺织厂的蓬勃发展,甚至在看到黄羊港的联合纺织厂利润不错后,在白马港、西门渡一带也出现了小规模的洗毛作坊、纺织作坊,毛纺织业的经济热潮横扫整个巴塔哥尼亚。

“本土的环境虽然也适合放牧,但多用来养牛、养马,这倒是和你们形成互补了哇。”刘昂闻言赞叹道,“毕竟,没人愿意把最好的土地拿来做放牧这种低效率的事,而即便放牧,也该放养经济价值更高的牛和马,谁会养羊呢?”

其实,刘昂的话语中还有一个事实没有明说,那就是随着杨明阳、蔡华泽二人实行的持续多年的强硬政策,整个巴塔哥尼亚的原住民生活环境是大大恶化,人口数量也是大为减少,这无疑使得东岸人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相对应的,牧场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大了。

你只要看看地图就明白了,巴塔哥尼亚的面积是适宜放牧(当然更适宜农耕)的东岸大草原的四倍,更别提东岸大草原如今是全国最重要的地区,城镇、耕地、工厂、铁路、公路、水库、森林等比比皆是,根本不可能拿来给你大面积放牧绵羊(即便有点牧场也拿来养牛和马了),因此,巴塔哥尼亚的羊毛产业打败本土,抢占大部分原材料市场份额,也就一点不令人感到奇怪了——事实上后世阿根廷绝大部分的羊毛产量也源自于巴塔哥尼亚地区,他们甚至为了运输分散在辽阔台地上的羊毛资源而在巴塔哥尼亚修建了大量铁路线贯通彼此,由此可见一斑。

而羊群的数量庞大了,肉和奶制品这种“副产品”的量也不可避免地大了起来。在黄羊港这个条件还算不错的滨海港口内,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南海运输公司的冷藏船过来运输冻羊肉,其间的利益虽然不如羊毛那么大,但也不无小补——尤其是最近陆军部采购了相当数量的冻肉,似乎是为了大型军事行动进行储备,毕竟巴塔哥尼亚的羊肉便宜啊。

黄羊县——1660年1月新设立的县份,也是全国第41个县级行政单位,下辖黄羊镇、白马乡、西门渡乡、双汇乡(黄羊河与奇利亚河的交汇处,故得名)四个定居点,人口约九千多——如此,北边的海安县也差不多。那边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很多乡镇设在河谷绿洲一带,光照充足(云少、白昼时间很长),无论是种植业还是果园业发展得都不错,更别提还是第二瓷器厂的陶瓷器产出了。不过,蔡华泽治下的这个县也有不少位于台地牧区的定居点,虽然因为西北垦殖银行贷款没到位的关系,绵羊种群数量不是很大,但也不能算小了,因此在杨明阳的授意下,蔡华泽在当地大力招商引资(这厮甚至让自己家人赤膊上阵,亲自开厂),发展毛纺织业,以获取利润发展地方。

刘昂此番来到黄羊港面见北巴塔哥尼亚地区行署专员杨明阳,目的之一就是商讨一下贸易问题——南铁附属地辖区也有一定量的羊毛、骆马毛资源,这些年一直没好好利用起来。刘昂盘算着,与杨明阳商量一下,在兴南港合资设立一家纺织厂,然后依托联合纺织厂的渠道和关系,从意大利再想办法吸引一些工人过来,同时亦从清国、明国移民中挑选部分织户,一同作为新设立的合资工厂的工人,利用南铁附属地(亦称南巴塔哥尼亚)的资源,就近开展毛纺织业,以赚取利润——最近兴南港开始如同本土大城市一样兴建城市马拉轨道车,同时兴南街车公司也正式成立,耗资不小,羊毛纺织业看起来颇有前途(尤其是将来打入外国市场的时候),搞一下对于耗资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无小补。

杨明阳虽然对南铁公司也要搞毛纺织业有些不太欢喜,毕竟这意味着竞争。但考虑到他们根本也拦不住,因此还不如答应南铁公司的要求,与他们合资搞一搞算了,这样多多少少也能分润点好处,不至于一个大子也落不到。要知道,南铁公司一个月的资金流水可能都比整个北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全年财政收入总和(含本土发放的部分物资补贴)要高,他们想认真搞一件事的话,没理由搞不成的,顶多晚几年罢了。现在的情况是,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铁路建设与维护、利润丰厚的转口贸易以及在智利一带开疆拓土,没心思搞别的,因此这才需要杨明阳的协助,不然人家难道不会自己发展这项还蛮有前途的产业啊?

想通了这节,杨明阳也就不再矫情了,爽快答应了刘昂的请求,于是双方皆大欢喜,下面就是双方随员具体商议合作细节了——对于这点,杨明阳也只能以南、北巴塔哥尼亚“同属一脉”,双方合资办厂将大量利润留在了巴塔哥尼亚,总比羊毛利权外溢,如同后世阿根廷那样巴塔哥尼亚的羊毛被运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工生产,辽阔的台地区变成了一个纯原材料输出地要好太多了。

南铁附属地和北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双赢合作,也许唯一看不太惯的,大概就是本土的大鱼河机器纺织厂了吧。这家最初由东岸公司拥有的企业——经过多次增资扩股,目前国营股份已有40%——产品中毛纺织品的比例极大,而且其原料多来源于东岸大草原、河间地区及鸭子湖流域的集约式畜牧业,来源分散,成本较高,完全无法和巴塔哥尼亚地区相提并论。因此,这家公司对于巴塔哥尼亚台地上的羊毛资源整合非常不满,虽然其也在联合纺织厂内占有20%的股份,但对于这种动摇到自己根基的企业确实有着不小的忧虑。

只不过他们现在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要么改进自己的管理及工艺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要么干脆把厂子迁移到海安港或黄羊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因为巴塔哥尼亚台地区的蔡华泽、杨明阳乃至刘昂这些前陆军马粪,都是特么的不讲理的混蛋,这些人摆明了要搞羊毛及毛纺托拉斯,你能怎么办?和他们打官司吗?不可能的!

刘昂并没有在黄羊港再逗留过多的时间,2月28日一大早,他便搭乘一艘大西洋班轮公司的客货两用船前往了兴南港,南锥铁路的复线工程(还包括一线支线)正进入关键时刻,不去自习检查下他不放心。

而就在刘昂等人离开的这一天,几位陆军部的采购经理也乘船来到了黄羊港。他们通过西北垦殖银行转账,一口气买走了五十吨的冻羊肉及数量更多的腌制过的滑柔鱼、枪乌贼(黄羊港也有捕鱼船只,不过规模较小)等海产品,看样子是要大动干戈了。而且这些陆军部的人员也悄悄透露,前来巴塔哥尼亚六县征集骑兵的参谋也已经上路,保守估计这些参谋们将在整个台地区(含火地岛)征集1000-1500名骑术出色的民兵,这些人将与本土的骑兵营(550骑)一起,参加定于下半年的一项“大规模军事行动”——至于是什么军事行动,陆军部的采购经理们没有明说,。他们心里虽有一些猜测,陆军部内也有一些传言,但谁敢宣之于口?不要命了么?真当军法是摆设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