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 第四十二章 未来规划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第四十二章 未来规划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2: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哈哈哈……”崇明沙碇泊地上,廖逍遥拎着一份宪兵队送上来的情报,眼泪都笑出来了。信是大顺左营几位重量级老将写来的,这些人在刘芳亮麾下多年,资历极老,同时也位高权重。此番之所以写信过来,主要还是由于去年年底刘芳亮不幸于郧阳府病死,但左营五万余将士的归属未定,来自大顺中央李过的意志与左营重量级军头激烈碰撞,一时间竟然无法决定下一任权将军人选。

当是时也,名义上的大顺皇帝、统领后营中营的李过,打算将中营宿将张能送上左营权将军的宝座。无奈左营诸将坚决反对,并公推刘芳亮生前收的养子、左营果毅将军刘忠贵为左营制将军,与诸老将们一起暂摄军务。

而且,左营的这帮杀才们怕自己不够分量,还写信给东岸人请求施加压力,力促刘忠贵上位,为此他们还许了相当的好处,这事让一直担忧对大顺集团控制不住的廖逍遥喜出望外,笑得嘴都合不拢。

左营诸将之所以这么做是有理由的。盖因这么些年来,清廷的攻击重点始终是在湖广、江西一带,顺军可谓是首当其冲。这多番惨烈的大战之下,湖北等地即便原本再富庶,也都成了一片白地,地方生产被极大破坏,根本不具备支撑诸营数十万大军长期作战的能力。

因此,大顺军政集团一面将已经膨胀到三十多万人——各部胡乱拉壮丁,充斥着各种战斗能力低下的兵员——的部队进行瘦身,裁汰下的不堪战的兵员多安排到湖南、江西一带进行屯垦;同时他们也与地方士绅进行妥协,大搞起了“修正主义”,甚至还开科取士(虽然应者寥寥),这都有效缓和了地方矛盾,使得他们得以不再将大量部队与精力投注到弹压地方上,压力顿减。

当然了,若要与数量上二十万的清军长期拉锯,光靠以上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也许大顺自己的屯垦能解决粮秣和一部分钱的问题,但却无法根本性解决军械消耗的问题——这在以前一直是满清的巨大优势——大顺自己搜罗来的铁匠固然能锻造、修补一些冷兵器,但数量还不够,东岸人设在养马岛、济州岛、黑水、崇明沙等地的修理工坊每每都要处理大量的损坏兵器。这还不算,去年(1658年)全年,东岸共往大顺集团售卖了渗碳铁制矛头十万枚、标准长矛杆一万五千根、弓八百张(产自济州岛)、火枪一千六百杆、大小火炮十八门(火枪大炮皆是为了替换顺军损坏的部分)、铠甲一千具,另外还有一些弹药、药品及杂物,售价很低,基本是半援助的性质了,有力支援了顺军与清军的连番大战。

可以说,没东岸人的这些援助,顺军只会如同历史上那样,几番拉锯之后越打越弱,最后被清军击败。顺军自身当然也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哪怕自己对东岸掳掠人口的行为十分反感,顺军大将郭升在江西依然配合了东岸人搜罗人口的行动,为此哪怕担上了相当骂名(江西地方百姓会怀疑顺军能否保护他们,进而怀疑这个政权的合法性)也在所不惜,可谓是相当卖力。

大顺左营诸将经裁军后目前尚余五万多人,偏居郧阳府一带,但素来与东岸联系紧密(刘国昌、刘世俊、张家兄弟都是左营将官),故此番面对左营系统的权力更迭,他们下意识地便想引东岸人为奥援,也不管这是不是犯了李过的忌讳。

东岸人面对这送上门来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廖逍遥已经决定,马上写信给烟台的常司令,请求他即刻制定计划,尽快评估当前局势。要知道,这可是一个不错的敲打顺军的机会,东岸人有必要让顺军知晓,即便现在南北试图议和,你们也没有任何资本与我们叫板,进攻南明宝庆、衡州、永州、建昌、抚州、南安、赣州诸府的军事行动必须停止下来,不然我们有的是手段制裁你等。

老实说,东岸人现在调解的明顺纷争有些不力。这次由中、后二营主力数万人担纲主力发起的战争,对李过来说,可是提高权威的志在必得之举,绝不容他人破坏。但站在东岸人的立场上,却也不希望在这个关节点上顺军与南明爆发大战,要知道,别看南明渣,可大顺也不是一年半载内能灭掉他们的,而这无疑就给了清军机会了。因此,这种行为绝不能姑息,必须予以严厉申饬,否则抗清大局极有可能崩坏。

“将我这封回信抄送烟台常总司令一份。”廖逍遥将一份给大顺左营诸将的回信亮了亮,说道。副官看了后大声应是,然后小心翼翼地收走了信纸,到一旁奋笔疾书了起来。

廖逍遥推开窗户,窗外不远处便是浑浊的江水,此时已是黄昏时分,潮水上涨得十分迅速,原本白天裸露在外的滩涂地都被潮水淹没了。十几艘在滩涂地搁浅了一天的小船晃晃悠悠地浮了起来,然后朝停泊在深水处的大海船行去——崇明沙上修了个大型物资储备仓库、一个小型煤炭堆场,经常有船只往返运送各类物资,眼前这些小船便是了。

停泊在深水处的大船是两艘新到的移民运输船,隶属于本土移民部。话说本来东岸政府已经连续两年没有投资建造新的移民船了,可在远东搞了四十五万移民的“大新闻”传回本土后,执委会诸公一面唉声叹气,一面暂停了许多建设项目(比如多个定居点的下水及供水设施改造等),将挤出的资金投入到新船的建造上——这自然不是短期内能出成果的,这两艘所谓的移民运输船,其实还是用南海运输公司的1200吨级大飞剪改造的呢。

而有了这两艘大飞剪运输船上,加上其他航段的配套船只,东岸人用在移民运输上的船只总吨位已经达到了9.3万余吨——这是一个在欧洲也令人极为惊诧的数字,此时英格兰全国的船舶总吨位也不过才区区二十多万吨——创历史新高。不过,廖逍遥等人依然明白地知道,靠这么点吨位想要运走那四十五万淮安府移民,怕是要六年。而即便考虑到运力增速的问题,也得要四五年的时间,这对于黑水开拓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负担。毕竟,任谁也不会喜欢白养注定不属于自己的民众的。

“不过,黑水地区也不一定一点好处都落不下。按照规矩,身体不适宜远航的都得就地安置,更何况四十五人在长达五年以上的时间内其数目就不会发生变化吗?不见得吧!”廖逍遥抽了口烟,自顾自地想道:“中国人真的是生命力最顽强、适应力最好的民族,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积极面对生活。我听说即便是在登州的集体农庄,去年送到的移民里已经有不少结亲了,想想真是令人惊叹。”

“四十五万移民的超级大蛋糕,现在差不多也已经传到航路上的各处了吧。”吐出一口烟圈后,廖逍遥笑眯眯地想着:“拉包尔现在收归治下了,当地官员一直抱怨美拉尼西亚人、巴布亚人、库苦库苦人丑得要死,急需大量明人百姓前往定居,搞不好要被截留一批;澳洲两个定居点也是,东澳不敢说,毕竟老被智利抽取移民,但西澳最近扩大了地盘,应该需要人口来填;大溪地的张司令之前已经屡次上书要求流放犯人或移民来填补他的殖民大业了,最近他征服的岛屿太多,没人来填几乎已成了一块心病;唔,最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吞噬、截留移民的大户新华夏岛啊,听说最近几年该岛建设进入快车道,经济发展迅速,百姓生活欣欣向荣,对人力的渴求也极大,特别是在本土出台政策要求把各大种植园期满的奴隶(甚至包括马来人)送往北美自由邦的时候,这缺口就更是大了啊;南非的情况好久没听说了,不是很清楚,不过想必他们那边也久有扩张之志,对人力的需求自然也是不小的。哈,这算来算去,四十五万淮安府移民对本土的好处固然不小,但对我国的海外殖民地才是真正的大补丸啊,能真正加速当地发展的大补丸啊!”

1659年4月20日,在崇明沙盘桓了数日的廖逍遥离开了码头,朝宁波定海港而去。接下来,他将坐镇鄞县司令部,好好处理一下南方战区的事务。在盟军北整淮安府的时日内,因为兵力空虚,东岸人南方战区的很多据点被清军夺取,其中甚至还包括慈溪、宁海这样的县份。如今大军陆续撤回宁波府,是时候稳固一下宁波府的局势了,省得老被清军趁机占便宜。而也就在此时,刚刚攻下湖南衡州府、宝庆府及江西抚州府的顺军也在多方压力之下止步于此,与南明各自在实控线前停火,一切局面似乎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符合着东岸人对这片土地未来的规划。(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