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风谍 > 第八百八十七章 联手针对

风谍 第八百八十七章 联手针对

作者:深蓝的国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日本侵略者对华夏原盐的掠夺,简直是骇人听闻的,去年也就是民国三十一年,仅仅长芦盐场就被抢走六十三万三千多吨,今年的指标有所下降,保底要求五十万吨,那是因为两淮盐场的产量和鲁省盐场的产量,都在缓慢的增加,原盐的需求压力降低了一些。

如果按照产量来说,长芦盐场在日本商人疯狂拓展盐田的情况下,每年产量都保持在一百多万吨,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难。

可陈明翔插手进来,他的两块盐田,一年就要拿走六分之一的销量,势必影响到华北盐业股份公司的利益。

“自从帝国发动这场战争入侵华夏,财阀和军方甚至政府之间,就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我们作为商人向帝国纳税,提供战争需要的物资,但最终目的是要赚钱的!”

“帝国政府和军部,一边想让我们为战争服务,一边又想在占领区推行缓和政策,减少当地民众的敌对心理,稳固傀儡政权的统治,哪有这样的好事,这还给我们活路吗?”三井的代表说道。

负责食盐生产销售等垄断业务的华北盐业股份公司,隶属于日本在华北设立的国策公司,也就是华北开发公司,而华北开发公司的股东,一半是日本政府,一半是来自关外的满铁,还有住友、三井和三菱等大财阀。

日本政府在沦陷区只有管理机构,比如以前的兴亚院华北联络部,现在的驻北平总领事馆,并不参与实际的经营。

换句话说,华北地区的食盐行业,完全掌握在财阀的手里,现在陈明翔从他们手里夺走了盐场,自然就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驻北平总领事馆说的倒是好听,这是暂时性的策略,等到华中地区的盐荒得到缓解,海源盐业公司会把盐田交还,骗谁呢?”

“食盐是什么,一本万利的生活必需品,海源盐业公司能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在对方的嘴里,华中地区的盐荒还能缓解的了?”住友的代表也觉得这事太窝囊。

大家都是做买卖的,谁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什么暂时,什么盐荒,那都是骗鬼呢!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盐荒”一直存在,盐田也一直“暂时”被借用,换他们也会这么做的。

华中地区的苏北盐场也叫做两淮盐场,不是没有原盐,你们华中地区的盐商跑到我们华北地区来抢肉吃,这算什么事?

“从表面上看,华北地区拥有最好的长芦盐场,可华北地区的食盐统制和配给工作,却导致了大面积缺盐,盐价居高不下,走私食盐和抢盐的事情时有发生,对社会秩序产生了动荡。”

“内阁和军部不想看到这种现象,希望华北地区稳定住,就把这些问题推到我们身上,陈明翔凭什么能够从长芦盐场得到两块盐田,是因为驻北平总领事馆,执行帝国的新政策,也是对我们的警告!”三菱的代表说道。

以前这些事情肯定也是存在的,但日本内阁和军部都不在意,他们把长芦盐场当做是工业原料的生产地,当做是民用物资的生产地,只要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华北地区的老百姓死活,他们才不管呢!

更何况,华北开发公司这类的国策公司,是政府和财阀合办的,不采用物资统制手段大肆掠夺资源,公司怎么赢利怎么分红,财阀们得不到利益,怎么向政府纳税,怎么支撑这场战争?

可现在不一样了,日本政府感觉到了自身的威胁,希望把华北地区作为长期的物资供应基地,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目的是不能阻碍对资源的长期掠夺,食盐是源源不断可再生资源。

财阀们对此肯定是不接受的,想要达到政府的要求,就得降低自身的利润,他们投钱到这家公司,为的是什么?不赚钱做贡献的那是慈善家!

“这就是典型的给我们扣黑锅,我承认在食盐统制和食盐配给中,华北盐业股份公司获取了一定的利益,但国内每年从长芦盐场抽调几十万吨原盐,华北方面军每年抽调十几万吨食盐,这才是问题所在。”

“总不能让我们这些商人,无偿的向国内输送原盐,我们也是需要生产成本的,不能在本土获取利润,那就得从占领区获得,如果盐价要是不高,哪来的钱赚?”三井的代表说道。

华北地区有两个大型的盐场,一个是长芦盐场,这是全国最大的盐场,另一个是鲁省盐场,全国的食盐产量华北地区占据三分之二。

就是这样的丰厚条件,华北地区的各处地市和县区却是到处缺盐,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其中的原因很多。

首先是盐场的食盐总量虽然增加了,但是对华北地区的供应量却减少了,一半以上的食盐产量,被日本商人低价收购运到了日本,用于工业和生活需求,剩余的部分,军队除了自身的日常实用,还要再抽一部分向国统区走私,暗中换取各种作战物资。

其次,华北地区原本存在的盐商们,在日伪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压迫下,纷纷破产关门,而那些汉奸盐商,不但执行日伪的食盐配给规定,而且还私下调高价格以牟取暴利,老百姓吃不起盐。

再有,各地的宪兵队和警察,还有大大小小的物资统制机构和汉奸组织,也在食盐方面获利,所谓的食盐配给,随意性是很大的,申请购买的食盐,往往连每月每人一斤粗盐都达不到。

“净说些没用的屁话,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要把盐场抢回来,塘沽盐场最好的地方,怎么能落在他手里?”三菱的代表说道。

“硬来肯定是不行的,他现在执行驻北平总领事馆的指令,明摆着就是要搞事,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国内和军队的原盐需求,掌握在我们的手里,是有资格讨价还价的。”

“另外,我打听到一个消息,陈明翔在两淮盐场的所作所为,新成立的华中盐业公司也大为不满,我已经邀请负责人李闳扉来津城会谈了,这次双方联合,必须给他一个惨痛的教训!”华北盐业股份公司的负责人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