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风谍 > 第八百四十六章 反制手段 上

风谍 第八百四十六章 反制手段 上

作者:深蓝的国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天后,经过汪经卫亲自提名,中常委会议表决通过,金陵政府行政院下发任命,马晓天兼任内政部警政司的常务副司长,职责是司长不在的情况下,主持警政司的工作。

这也清晰的表明了一个信号,马晓天现在是公馆派的人。

陈明翔并没有给李仕群打电话,他知道马晓天肯定会给李仕群说的,这种低级错误绝不会犯。

而李仕群也不能说别的,人家投靠公馆派,为的是个人发展,并没有触碰到特工总部的利益。但特殊的事件发生这种事,无异于捅了李仕群一刀子,这个大汉奸可是疑心病很重的。

“这是看到影佐将军和晴气大佐调离华中地区,我李仕群现在混得不行了,罩不住了,要跑出去自立门户寻求更好的发展,他马晓天要是没有我提携,能混到现在的地步,这是什么,摆明了是小人行径!”李仕群说道。

中常委会议一结束,李仕群就得到了消息,当即就把电话打给了陈明翔,其实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无非是发泄心里的怒火。

“部长,不管怎么说,马晓天并没有像苏成德一般,自己组建特务机构,对您的指令他也不敢不听,性质还是有区别的!”陈明翔说道。

“算他小子有点小聪明,知道我的忌讳,还向我请示警政司苏省督察处的处长人选,要是他敢学苏成德,我照样能把他弄死,到时候连口楠木棺材都没有!”

“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听到这个消息,特工总部也是人心浮动,都有样学样,我岂不是被架空了?马晓天不适合再担任金陵区的区长了,我准备让晋辉来接替他,他敢跳出来,就得承受对应的代价!”

“对了,苏南有人来联系我,购买了一批大米和杂粮,虽然没有明说,我也大致能断定他们的身份,老弟,这个事情是不是你介绍的?”李仕群问道。

给根据地买粮食的事情,的确是陈明翔策划的,资金也是他来垫付的,估计是苏南根据地,派人和李仕群联系,买了一批粮食。

李仕群何等的老练,稍微一琢磨,就知道这个事情和陈明翔有关系,否则地下党根据地,怎么有胆量来找自己买粮食?

“部长问我,我当然要承认,但别人问我,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丰华公司的业务量很大,结交的客商也很多,我就是帮着牵线搭桥,一分钱也不赚,卖与不卖,也全凭部长定夺。”陈明翔笑着说道。

“老弟不要多心,我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这也不算什么事情,人家真金白银的拿过来,我给的价格也不高,权当是结一份善缘,以目前的处境,多准备几条路是有必要的。”

“马晓天既然投靠了公馆派,我在金陵方面的消息就有点不顺畅,老弟你深得日本人重视,有什么情况还得提前告诉我一声。”李仕群说道。

听得出来,这个大汉奸因为马晓天的事情,变得有些疑神疑鬼了,虽然目前他的权力并没有受到影响,可处境却今非昔比,估计特工总部的人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不可改变的。

虽然陈明翔在沪市也算一号人物,可来到金陵,他的日子还是比较清闲的,除了到警政司走个过场,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这里是汪伪政府的“伪都”,大汉奸的数量太多了,他这个司长并没有进入中枢,人家也不会刻意拜访他,如果不是警政司长,换个普通的司长,只有夹着尾巴做人的份。

“司长,两淮、苏南和浙东等地区的盐商代表们,刚才已经来到了金陵,今天晚上想到您家里拜访,不知道合适不合适?”秘书吴梓滢在办公室说道。

“你也参加这次会面吧,毕竟后续的工作需要你来联系,你告诉他们,我不伺候晚饭,七点钟再登门。”陈明翔说道。

沪市的煤荒问题基本解决,他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盐务,食盐销售是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大问题,趁着华中盐业公司还没有成立,目前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授权还有效,他要借助这个机会,尽快铺开自己的网络。

陈明翔根本就不相信那些旧盐商,这些吃垄断行业的老资格,仗着有财力有关系,不会听话的,早晚都要爆发食盐争夺战。

“明翔,两淮盐场的食盐销售,你已经和苏南地区的盐商们达成了协议,又要支持新盐商,怕是没有那么多货源供应吧?”王真疑惑的说道。

她的家本来就在金陵,从小对这座古城非常熟悉,大学也是在这里上的,这次也算是重新回到家乡,还到老宅子瞅了瞅,只剩下一些家具、衣服被褥等物品,也没打算再收拾。

这几天丁墨村的太太约她到街上逛了两次,还到周坲海的家里坐了坐,跟着打了两圈麻将,在座的不是部长夫人就是市长夫人,她输了几千块。

官太太们就是这种生活,别人还以为她不会打麻将,岂不知这是王真让着她们,她可是经过军统局专业培训的,民国时期打麻将成风,作为陈明翔的情人,培训内容里自然也有这一项。

陈明翔给家里请了个名厨,做的一手好金陵菜,搞得她都有点不想回沪市了,那里虽然繁华,但是却不如这里亲切。

“我要是想从两淮盐场搞到食盐,李闳扉和所谓的华中盐业公司根本就拦不住,他能拦截我,敢拦截日军吗?我随便找个理由,日军就能以军用的名义调出食盐来,他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再说,我也没打算从两淮盐场给这批人供货,长芦盐场每月还有几千吨食盐的配额,正好给他们分销到各地,这样等于供货量增加了,能够缓解食盐紧缺的状况,盐价也不至于上涨得太快。”

“旧盐商靠不住,他们总是还想恢复以前的状况,垄断这个行业,获取最大的利益,老百姓能不能吃到盐,那是其次的,一群发国难财的玩意,”陈明翔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