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风谍 > 第八百四十一章 水面涟漪 中

风谍 第八百四十一章 水面涟漪 中

作者:深蓝的国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民国时期虽然《临时约法》规定,必须是一夫一妻制度,但是类似于姨太太或者情人这样的事情,不止是政府官员和军队将领中屡见不鲜,社会名流更是比比皆是,说起那些封建军阀,妻妾成群根本不是新闻。

首先是受到封建遗毒的影响,女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偏低,还没有得到彻底解放,思想上还是有些男尊女卑,这是逐渐消除的过程。

其次,是男人出轨这种事情和后世比起来,社会的容忍度比较高,但女性出轨得到的结果恰恰相反。

再者,目前是生逢乱世,有资格提供庇护的男人,往往会获取女性的青睐,爱情谈不上,就是为自己和家人做出的无奈选择。

出于对个人影响的考虑,类似于汪经卫、陈恭波、周坲海等人,肯定是不能娶姨太太的,但私底下都有所谓的红颜知己,陈明翔和仼吉的传闻,自然也不算个什么事。

上官既然有这样的喜好,下属们自然要投其所好,男人嘛,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手眼通天的陈明翔,作风方面已经很难得了,堪为楷模表率,截止到现在,不过是一个没结婚的未婚妻王真,一个红颜知己仼吉,别的就没有了。

真的是这样吗?

“吴梓滢,听说你上过大学受到新式教育,这块腕表的价值不菲,想必家境也不错,你来警政司给我当秘书,走的是谁的门路?”陈明翔问道。

尽管警政司的秘书只是个摆设而已,但这个职务绝对不容许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用来监视自己的动静。

“司长,我是广陵人,家里靠着亲戚是盐商的关系,在当地开着两家盐铺,但只算略有薄产的小户人家。”

“都知道您现在得到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授权,掌握整个华中地区的食盐经销权,有些人需要和您搭建沟通的渠道,通过杜胜建副司长,我前几天变成了您的秘书,只是个传递消息的。”

“当然,我也很愿意成为您的秘书,在苏沪地区,您可是有着传奇故事的名人,是年青一代中的巅峰人物,我以这样的身份为荣。”吴梓滢笑着说道。

她说话非常坦白,难怪被选中来做传递消息的桥梁,她也很聪敏,知道想要得到领导的信任,就得毫无保留的把疑团解开,否则,只需要陈明翔一句话,她就别想在警政司继续工作。

“我管辖的范围是苏锡常和镇江,都属于江南,广陵在江北,不是我的势力范围,他们派你过来和我沟通,到底想要得到什么?”陈明翔问道。

敢情是盐商折腾出来的事情,听吴梓滢的说法,她只是个小家碧玉,是被盐商当成拉关系的筹码,送到自己身边的。

这种钻营手段倒是让人心惊,简直是无孔不入,难怪他们把持行业经久不衰,于乱世之中照样发达。

“我家虽然在广陵,可没说是广陵的盐商找您,其实这个行业呢,实际上在清末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地位,都说广陵盐商富甲天下,可道光时期就衰败了,这个行业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更替。”

“但是食盐这个行业始终都存在着垄断现象,从清末到现在,盐商根深蒂固那么多年,在行业和当地,都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加上资产丰厚,与官家的关系紧密,只要抱起团来运作,新人很难介入这个行业。”

“而日本人发动战争,却让整个行业出现了一次重大机遇,大量的盐商因为战争逃离当地,也有死于战乱中的,食盐销售遭到重创,而各地也趁机崛起了新的盐商。”吴梓滢笑着说道。

说起盐商的兴衰史,单独距离最近的清朝,那也是一本厚厚的书,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最初的时候,清朝是由各地盐商控制着盐引,就是贩盐的资格和数量,没有盐引就无法进行食盐买卖,因此,这种垄断的性质也造成了盐商们富甲天下的现象。

但实际上从清朝的道光二十年,朝廷把盐引制度变成了票盐制度,进行了一次极其重要的改革,这对盐商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盐引是有行盐地界的限制,就是买到的盐引有规定的销售范围,跨界销售是要被惩戒的。

但票盐制度则不同,官盐不再有销售地区的限制,什么人都能买卖食盐,什么地方也能买卖食盐,垄断和专营就被打破了。

“但是老盐商们结交的层面高,与金陵政府的官员关系紧密,出手快,获取了食盐销售权,对于敢来碗里抢肉吃的新盐商,采取了打压的手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截断食盐的供应。”

“华中地区的食盐,大部分是日本华中盐业株式会社在经营,少部分是裕华盐业公司在经营,他们拿不到食盐分配权,经营就日益艰难,直到我的海源盐业公司出现,接手了华中地区的专销权,他们就打起了我的主意。”陈明翔淡淡的说道。

垄断的核心就是最少的人占据最多的资源,这样才能掌握定价权,决不允许圈子以外的新人轻易进入这个行业,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什么没底线的手段都能使得出来,无所不用其极。

而新盐商的危险不在于资产,而在于势力单薄,没有上层的关系罩着,他们要接触陈明翔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寻求合作。

但陈明翔对这个接触并不反感,那些旧盐商们习惯于抱团排外,早晚都得和自己起冲突,新盐商正好用来作为替补。

华中地区的盐价暴涨,食盐供应时常短缺,他早就看着那些奸商们牙根疼了,规规矩矩的卖盐,那是有赚无赔的,为了自己那点私利,害的老百姓吃不起盐,这种发国难财行为比汉奸还可恶。

“我还在金陵待几天,你让他们来吧,我现在都快成唐僧肉了,是个人就想咬一口,华中盐业公司是未来财政部的重要税赋来源,明着来是不行的,需要采取一些手段。”陈明翔想了想说道。

他把金陵和沪市,还有苏锡常和镇江一带的地区要到手,李闳扉就急眼了,要是再组织起一批盐商和华中盐业公司打擂台,这家公司非和自己拼命不可,连周坲海也不好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