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风谍 > 第七百五十六章 等待时机 一

风谍 第七百五十六章 等待时机 一

作者:深蓝的国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丰昌纺织厂、茂源纺织厂和诚海纺织厂,从陈明翔开始创办华通贸易公司,就在他的庇护下正常开工,除了搬迁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停过机器,

一万多工人都是精挑细选的熟练工,沪市沦陷之后最不缺的就是工人,竞争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技术差一点都得砸了自己的饭碗。

别看纺织厂从沪市到了苏洲,想要跟着来工作的纺织工却有的是,这里待遇高福利好,每月还能回家四次,战乱时期能找到这样的岗位,已经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纺织厂搬迁的时候,在宪兵司令部的扶持下,从英美纺织厂拆走了大量的机器,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加上水电方面有苏洲市政府的资源倾斜,只要原料能供得上,产量是不用担心的。

“我从来就不担心纺织厂会没有订单,眼下不管是国统区还是沦陷区,到处都在缺棉布,因为战争的缘故,纺织厂的产量远远低于需求,可这是生活的必需品,商机是无限的。”

“最大的担心还是来源于棉纱和棉花供应不足,你也知道,沦陷区的棉花收购权力,都掌握在日本的纺织商人手里,这是重要的统制物资,也是日本政府的经济掠夺政策。”

“只是小打小闹的倒是没有关系,可三家大型纺织厂每天的消耗极其惊人,我大规模在产棉区收购棉花,势必会引起日本纺织同业会的强烈反弹,纺织厂从沪市搬迁到苏洲,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幸亏这次我和关东军司令部达成了物资交换的合作,可以把关外的棉纱输送到苏洲,要不然心里还真是发慌。”

“你想想,一万多个工人指望着我给她们带来收入,而这后面呢,可能是一万多个家庭和几万人的生活保障,身上的担子很重啊!”陈明翔说道。

纺织厂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人都是女工,这也是这个行业的特色,要不是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谁愿意从沪市跟着来苏洲啊?

陈明翔认为,自己既然把这些工人带到了苏洲,就有这个责任让大家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至少饿不死冻不死,勉强活下去,所以,在能力范围内,他尽可能的多提供福利。

“工人们对目前的环境非常满意,没有地痞流氓勒索,没有日伪的欺凌,沪市的月薪也就是六十多块中储券,我们已经翻了一番,特别是食堂,米饭基本上是不要钱的。”

“对了,有个事我得和你说说,苏洲的米价比沪市便宜很多,沪市是六百中储券一石米,苏洲才两百多一石米,大家想着能够给家里买点便宜米。”

“可是,日本人对沪市封锁的很严,如果发现私自携带大米,那是要没收和处罚的,这个事情虽然不大,但非常重要。”周海文说道。

沪市是大都市,物价自然是高得离谱,关键是日本人把苏浙鱼米之乡的产粮区管控很严,大米不是抢劫到日本,就是低价收购作为军粮,沪市的粮食受到限制,供应量日益减少,价格肯定要上涨。

但苏省的大米价格,就没有沪市那么高,至少低三倍,工人们就想要用两地的差价,买点大米带回沪市。

“这点事好办,我和宪兵司令部打个招呼就行了,但凡是回家的,统一乘坐厂里的汽车,在沪市,谁敢拦阻检查我的车?”

“我和你说个好消息,李仕群会以省政府扶持本地企业的名义,每月给我们提供一百五十吨碎米,基本保证每人每天有一斤大米的补助,这些她们都可以攒下来带回家。”

“清乡委员会在苏省掠夺的粮食不少,李仕群作为省主席,手里也有大量的资源,我会和他商量,每月买低价粮食给我的纺织厂、丝织厂、缫丝厂、茶厂等,食堂继续保持米饭不要钱,额外每人给三十斤碎米的指标。”

“另外,清乡委员会在苏省地区掠夺的棉花,也会供应给我们一批,价格可以说是非常实惠,每包只有六十块,今天下午我就敲定这事,尽快把棉花运回来纺成棉纱。”陈明翔说道。

“关外需要的茶叶和丝绸,我已经装船运往营口港了,真是不容易,缫丝厂和丝织厂还有茶厂,都在担心销售问题,我们生产的丝绸和茶叶,现在都是高档消费品,这次总算放心了。”周海文说道。

丝绸本来就不是给普通老百姓穿的,从诞生开始到现在,都是高档的奢侈品,要是换做大明朝,连商人都没资格穿绫罗绸缎,这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而茶叶呢,是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价格长时间一路走低,茶商和茶农纷纷破产,导致市面上的货源缺乏,价格突然暴涨,都知道杭洲龙井茶是上品,可没地买啊!

也就是陈明翔有这样的渠道,遍布各地的关系网,自己掌握着一支庞大的商业船队,能够输送到各地销售,说起来,他对华中地区的茶农贡献良多。

“上次在兆丰总会门外监视你,被宪兵队抓起来的那伙人,是小岛成子的手下吧?”李仕群中午在苏洲最豪华的酒楼,专门宴请陈明翔。

这可是每月能带给他五百万中储券的财神爷,再加上食盐销售的长期利润,值得他用最高规格予以接待。

除了省主席和清乡委员会秘书长两个职务自身带来的收益,陈明翔给的分红,是他最大的一笔财源,多的他根本就无法抗拒。

别的收入还需要支撑特工总部,还需要打点关系,自己虽然占据大头,但不可能独吞,而陈明翔的钱,是完全能装到自己口袋里的。

“除了这个像疯狗一样的女特务,还有谁敢在沪市这么嚣张的监视我?估计是刚来华中地区担任梅机关情报部门的负责人,她迫切需要亮点和成绩稳定自己的位置,而选择的突破点,就是潜伏在特工总部代号春风的军统局特工。”

“我一直在特工总部和驻沪宪兵队司令部任职,又和日军各大驻沪机构来往频繁,具备所有可能的条件,因此,就成了重点怀疑对象,她现在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我这次跑到苏洲来,也是不愿意再和她发生什么冲突,我觉得快要忍耐不住了。”陈明翔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