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风谍 >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洋相的内幕 下

风谍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洋相的内幕 下

作者:深蓝的国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这些话,陈明翔就知道派遣军将要针对山城政府,发动一次大规模战役,那就是武陵大会战,为什么非要加个大字呢?

光是第十一军的兵力还不够,居然还要从第十三军抽调一个师团来增强力量,可想而知,其进攻规模究竟有多大了。

这样做的原因不难猜,一方面是山城政府在武陵附近布置了重兵,几乎全是山城政府的正规嫡系军队,想要达成目的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是日本军部从派遣军方面,抽调了大量的军队支援南太平洋战场,自身的兵力捉襟见肘。

“就因为这件事,松井太久郎总参谋长亲自来到第十三军司令部解释,华北方面军驻扎在长治的第三十六师团,也要被抽调到东南亚地区,华北方面军还得抽调别的部队弥补这个窟窿,派遣军总司令部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就因为下村定中将和第十三军的情绪,畑俊六总司令向横山勇中将做工作,希望他能够放弃之前的提议,可遭到了断然拒绝,还被横山勇称之为瞻前顾后,没有总司令官的决断魄力,气的畑俊六大将在总司令部破口大骂这家伙是个混蛋。”

“可第十一军是进攻的主力,既然第十三军商量不通,没办法,畑俊六大将就直接下命令,不但要调动第一一六师团,还要从彭城的第六十五师团抽调出半个旅团的兵力,也就是三个步兵大队加入第十一军指挥序列。”

“接到这个命令后,下村定中将对这个结果非常的愤怒,在司令部拍桌子大骂,这次不止是骂横山勇混蛋,就连总司令部也一起骂了,根本不怕畑俊六大将知道。”

“现在三方的关系极度紧张,下村定中将和帝国本土防卫军总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王殿下是同学,也不是没有撑腰的,急了眼就撂挑子不干,畑俊六大将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川本芳太郎说道。

东久迩宫稔彦王是昭和天皇的叔叔,而昭和天皇的皇后香淳皇后久弥宫良子女王是他的侄女,他的儿子盛厚王则是娶了昭和天皇的长女照宫成子内亲王,这样他又和昭和成了亲家,日本皇族保持着近亲结婚的传统,这种习惯,直到战败以后才有所改变。

这就是说,下村定中将的背后,也是有着皇族同学撑腰,这在日本几乎是最大的保障。

“按照这样的说法,派遣军总司令部对我们第十三军是有些不太公平,马上就要到月底了,第一一六师团已经开赴指定位置了吧?”陈明翔问道。

驻沪宪兵队司令部是挂在第十三军司令部下面的,他作为宪兵系统的红人,自然是要以第十三军为主,我们这两个字,用的就很妙,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博取在场人的好感。

“我的情报部在第一一六师团设有情报组和联络组,第六十八师团到了南县一带,他们将要度过洞庭湖到武陵的东南,阻止南部的援军,第一一六师团到达澧县东部的津市一带,直接冲向武陵。”

“第三师团到武陵西南部的桃源,第十三师团到武陵西北的黄石,阻止西部的山城政府重兵集团,第三十九师团从宜都到五峰之间布放,保障后方安全。”

“不得不说,横山勇中将虽然为人蛮横狂妄,可计划制定的毫无破绽,山城政府军队虽然知道了调动,却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川本芳太郎说道。

这些大部分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山城政府军队第六战区的情报机构,肯定是知道了,但具体的作战方向,却是严格的军事机密。

但是说起第十三军司令官和派遣军总司令部,还有第十一军司令官之间的恩怨,川本芳太郎说的有些兴奋过头了,没有管住自己的嘴,直接泄密了。

“你可真够厉害的,这么详细的作战计划是日军高度军事绝密,按照正常来说,只有派遣军总司令部、第十一军司令部和下属参战的师团长才知道,掌握了敌人的动向,应该对我们山城政府第六战区司令部帮助很大吧?”王真看着要发的电文说道。

“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没你想象的那么大,第十一军的动向,第六战区情报机构肯定在严密监视,以那些将军们的军事素养,不难判断出日军的意图,一个师团两万多人呢,这种大规模调动,瞒不过情报人员的眼睛。”

“但是他们不知道日军各师团的任务和目的,有了我提供的情报,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调配优势兵力对日军师团进行拦截,不至于太被动,但是想要打一个漂亮的阻击战,那倒是未必。”

“山城政府军队指挥机构,经常在日军的战斗力面前出现误判,错失战机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拿着情报都能让人家吃掉一个主力师,我对他们没有多大信心。”陈明翔冷笑着说道。

他对第一百二十八师全军覆没,师长被俘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这可是提前给了情报,那群吃人饭不干人事的混蛋玩意,还是搞出这样的问题来,堂堂的主力师,投降部队被汪伪政府改编为伪军第四十三师,想到这个事,他心里就开始上火。

“你说日军从国内运来了二十吨黄金,用于收购沪市的棉纱和棉布,而且还是采取政府强制收购的方式,这是打算把沪市的棉布棉纱掠夺一空,不让沪市的老百姓穿衣服吗?”王真问道。

“那倒不是,真这样做也会激起民愤,影响到沪市的稳定,这次驻沪总领事馆主导,针对棉商采取的大规模收购计划,其目的是要掌握棉布棉纱资源的分配权。”

“大约有一半数量棉纱会被日军直接用来生产军需物资,其余的有百分之十五左右是给沪市使用,交给指定工厂生产棉布,另外百分之三十五的棉布,是要用来和其他地区交换物资。”

“沪市的粮荒问题,因为前段时间的苏省粮食走私事件,导致米价暴涨,户口米连续缩减分量,已经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但现在没有米源,日军自己的供应都出了问题,因此,汪伪政府行政院决定用沪市的棉布,换取关外的豆类和粗粮。”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