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 第二百二十一章:搅起八方风雨(二)

御书房内,气氛很压抑,压抑得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陈设虽然无限奢华,但在此刻却只显得更加冷硬而又无情,那繁复的雕花窗棂、精致的器皿摆件……

在摇曳烛光的映照下,都像是化成了无数只鬼魅的手、在暗中舞动。

宫人们都低垂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的呼吸声、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父皇。”

殿外,一声父皇传了进来,打破了殿内的气氛。

赵鸿建听出声音是自己四弟英王的,可是抬转头一看……

只见一个身形肥硕的胖子,裹在一件厚重的衣物中,脑袋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了两个小小的鼻孔,在微微地喘着气。

老皇帝也被看怔在那里。

赵鸿建及时表现出了兄友弟恭,连忙快步迎上去,扶住四弟的侧边,问道:“四弟你这是?得了风寒?”

刚问完,就被他的好四弟给甩开了。

赵鸿英的声音传了出来,几乎是尖叫着的:“你们这些个狗奴才,没见到本王来了吗?统统滚出去,快滚!”

赵鸿英看不见,是被人给搀扶着的。

但他知道父皇的御书房里都有些什么太监宫女,他害怕看到、更怕听到。

所以脚刚迈进门槛,就立刻下令那些人滚蛋。

那些人被呵斥得莫名其妙,却又不敢出声询问,更不敢反抗,只能躬着腰,贴着殿墙的根根儿,赶紧悄无声息地溜了出去。

其实他们都是消息灵通之辈,知道英王的病是怎么回事,所以不敢出声。

但心里都快笑抽了。

老皇帝长长叹了一口气。

他想起了段院正从英王府看诊回来的禀报。

“英儿啊,你说你……你怎么不在你府里好生呆着,怎么就出来了呢?”

老皇帝说得异常艰难。

就差没有直接问:“你这一路上……万一再犯病了怎么办?什么事这么重要啊?”

“父皇,儿臣是来恳求您特赦晏旭的。”

赵鸿英被人扶正方向,就行礼直接道明了来意。

他耽误不得,在来的路上,哪怕耳朵都堵住了,还是……

他得赶紧把事情说完,找个地方换条亵裤去。

而他改变主意、愿意搭救晏旭的原因也很简单。

不想让赵鸿建抢了这个功劳。

不管赵鸿建和西南侯府的关系怎么样,在赵鸿建一次又一次没有担当之后,如果有机会搭上西南侯府,或者说是破坏掉他们两者的结盟。

赵鸿英都愿意这么干一下。

反正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哦不,是可能会挽回很多损失,至少自家的生意不会再被赵北晴给砸了。

老皇帝看了看自己的三儿子,再看了看包成猪头了的四儿子,再看向了龙案一角摆放着的那些陈情奏折,想了下外面请愿的文人那些……

正想点头答应。

又听殿外通传:“太子殿下和王致仕求见陛下!”

致仕,是对为了将官职交给更有能力者的、一种值得国朝尊重和认可的、老臣的称呼。

告老和告老还乡则是:指这些老臣离开朝廷,只是因病或者能力下降导致。

而致事和休致,则是指自己停止上衙应卯,宁愿回乡种地的。

挂冠和归林,就是自己辞官、或者被撤除官员身份,成了自由人的一种称呼。

王勋已经不再是太师,别人对他的称呼自然就是王致仕。

“宣吧。”

老皇帝收回即将说出口的话,也收回了手,靠进了椅背内,半睁着眼皮,望向殿门。

他现在都懒得起身亲迎王勋了。

不是轻视对方,而是有了点儿“爱咋咋的”心思。

他现在已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怎么好了。

王勋和太子联诀而来,看样子,这二人似乎已解除了所有的矛盾和误会,再次连起手来了。

这种想法更是让老皇帝、连动一下脚趾头的欲望都没有。

就这样看着二人行礼拜见。

“起来吧。”

老皇帝有气无力地说道。

没问他俩进宫见自己是想要干什么,反正不用他问,他们也会说。

反正都不用他们说,老皇帝也猜得到:肯定是为了晏旭而来。

老皇帝自己心下都有些感慨……

“就那么一个才十三岁的孩子,真的是很能搅动风云啊。这快把整个朝廷都惊动到了。”

“启禀父皇,儿臣、儿臣是想来请旨:严查晏旭与兵部刺客的关系。”

太子毕恭毕敬地呈禀。

果然啊……

老皇帝心里说了一声,精神头也回来了一些些。

看来自己还没足够老嘛,还是那么的聪明睿智、目光深远。

一猜就中!

“老朽附议。”

没了主动说话权的王勋,现在也很难见得到陛下一面。

总算见到了,也只能排在太子后面附议一下下,没有多说什么。

老皇帝的眼皮依旧半耷拉着,出声说道:“太子,你是一国之太子,没有实际证据的话,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出口。”

别总被王勋一挑拨、就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好吗?

那么多文人、臣子在为晏旭陈情,你的两个弟弟、也在为晏旭求恳,你这空口无凭、突然跳出来说这些话,真的没有考虑过后果吗?

那可是容易被人将石砖、拍到脸上来的啊。

太子听出了陛下明显的训斥之意,脚下就往后蹭了蹭,垂头讷讷着不再说话。

他是真的不想来,只不过王勋要他来,他又真的很想缓和跟母族的关系。

再加上又有王勋亲自陪着,他才来的。

可这才出口就招来一顿训斥,如何反驳?

他又不会了。

王勋站前半步,揖手道:“陛下,大理寺已找到刺杀郭畅的匕首,上面清晰刻有晏之一字。”

“晏旭那日出现在兵部,也不是寻常情况。之后,就有重伤的、疑似刺客的人,逃进了醉香酒庄。”

“老朽知道,这后一点,被人理解为:是老朽在故意栽害宁静郡主,老朽也不说冤不冤枉了的话。”

“单是将这点挑出来,再与晏旭绘画沙漠植物、西夏间子出现、晏旭莫名在兵部、以及凶器上的晏字联系起来。”

“陛下,再想想宁静郡主身边、那些身手极高的侍卫队们,以及大搜捕下、莫名失踪了的伏家三口。”

“陛下,晏旭有重大作案嫌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