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 第二百一十四章:到底该关注什么?!

与西夏接壤的边城各部都不能调动,目前尚不知西夏会从哪个方向进攻大景。

只能抽调相对靠近京城方向的军队,到与西夏正中、也相对较近、能及时向两边支援的延安府集结。

柴布达掀了下松驰的眼皮又垂下,面上毫无表情。

心里却是长长哀叹。

这并不是最好的防御之法,要抽调的支援部队、也不该抽调这三府的才对。

这三府统共的兵力加起来,也就是包括了辎重队、后勤队等等,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才六万左右。

且这三府的部队,几乎没有接触过战事,常年处于逍遥状态。

这突然要被拉上前线与凶残的西夏敌人作战,还是三府的人凑在一起、再与西北军整在一起……

只怕不仅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反而会把训练有素的西北军、给冲击得七零八落。

不拖后腿就算不错的了。

其实最应该抽调的是兴元府、京兆府两府的军队,他们也是朔京部队。

不仅有将士十万,更有着无数老兵在内,相对作战经验也更加丰富。

两府中各抽五万,再加上西北军的五万,在自己国境内、边城内作战,西夏的二十万军队,就能完全无惧。

可惜……

这位帝王啊,防西夏敌人的心思、都没有防西南军的重。

不动兴元府和京兆府的兵,就是在防止西南军挥师京城。

可不可怜?!

可不可叹?!

敌人都快打到家门口了,帝王和四大世家的心里、想先对付的、仍然是自己国朝内部的人!

只有赵鸿安,听到了关于他自己的重点。

他冲着柴布达就吼:“本王闲得蛋疼,听说西夏敌人凶猛,便想着去边关试试他们的身手。”

“是,本王去了汾州,还偷摸溜出了汾州城,去到了西夏边境,没有让城门口的守军登记在册。”

“但那又怎么啦?本王三日时间,就宰杀了西夏敌人十数个,这你们怎么不记?”

“哦哦哦,就只会记本王去了趟是吧?就把本王给记成奸细了是吧?扯你娘的老犊子,一帮子混账玩意儿!”

说着骂着,赵鸿安再冲老皇帝一拍胸脯。

“父皇,四军联合对战西夏,必须要有一人统一指挥,儿臣主动请缨,愿为四军先锋主帅,亲自带兵阻截西夏!”

说完,单膝跪地,抱拳请命。

老皇帝这会儿才想到:四军得有一个统帅的问题。

照道理说:应该是西北军的韦烈大将军。

毕竟无论是对于地形、环境、和对西夏敌人的熟悉程度,都不是另三府内城军队可比的。

且韦家军的确军纪严明、训练有素。

可交给韦烈……

万一这家伙真的与西南侯、与西夏敌人有勾连,这就等于是把大肥肉直接喂给了狗。

若是交给赵鸿安呢?

就赵鸿安这么莽撞的脾气,怕不是会扔下军队、自己大杀特杀个痛快去了?

那么调别人的人充当统帅?比如那三府的哪位大将军?

老皇帝这个念头刚动,自己就先摇了头。

让那三府的军队、冲着国朝内的什么歹人匪徒之流呲牙还可以,统领二十万大军对外敌作战?

算了吧……

那还有谁合适呢?

老皇帝思来想去、扒来念去,愣是找不出个合适的来。

就看向了柴布达。

“柴爱卿,你觉得:由谁统领四军对敌西夏合适?”

柴布达听问,假装思忖和琢磨,做出一副快纠结至死的模样。

好一会儿后,摇了摇头,无奈地道:“老臣想不出来。”

他柴家也有好男儿、好将军,但不是被赋闲在家,就是在东南边境。

若是由他推荐赋闲在家的,包括戚家军被打发回来赋闲的,都不会让陛下点头。

那又何必说呢?让陛下自己斟酌去吧。

大殿内,一片死寂,只有曾大学士提笔拟旨的声音,像轻微到极致的风,让人感觉自己没有呆在坟墓堆堆里面。

“报!”

殿外忽然的一声吆喝声,仿佛道闷雷,打破了殿内的沉闷。

这是有什么消息传进来了。

程余立刻轻手轻脚、快步出去,然后又很快回转了来。

“陛下,京兆尹汇报:他们追捕到一名重伤歹人,似乎就是当日在兵部行刺之人。”

“正待将那人抓捕之时,让那人拼力逃脱,一路逃进了……醉香酒庄。”

老皇帝听完,第一个念头就是:果然与西南侯有关!

随之,却又生出狐疑:兵部来上报郭畅之死时,报说当时有十几名刺客。

在被追捕之下,伤了的刺客也有好几个。

怎么独独就碰到了一个?还偏偏就逃进了醉香酒庄?

不好!

老皇帝心下猛惊。

脑中快速捋起了思路。

赵鸿建弹劾赵北晴——抓捕伏氏老夫妻——赵北晴火烧长丽坊

间子伏沽出现——郭畅被杀——西夏入侵的消息

伏沽的身份被揭穿,让西夏、西北、西南串成了一线。

然后刺客又忽然出现,还逃进了醉香酒庄。

这一切的一切,太浮于表面了,太明显了!!

几乎每一个消息、都是在一步步地告诉他:西南侯要反。

而事实上,如果西南军和西北军串连成气,真的想要造反,根本就无需和西夏勾结。

他所了解的赵嘉耀,还有韦烈,可不是会通敌卖国之人。

更不会干这么脱裤子放屁的事情。

所以……

有人故意策划了这一切,意图就是逼反西南侯,甚至是韦烈!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啊。

现在他这个皇帝的话语权越来越重,世家只怕是坐不安稳了吧?

老皇帝越想越心惊,忽觉后背一片冰寒。

这要是自己上了当,抓捕了赵北晴……

“停下拟旨!”

老皇帝立刻出声阻止曾文海。

“大敌当前,先对敌为要。在没有查到确实有效的证据前,不得对宁静郡主有任何的伤害。”

意思就是:别的旨意可以照下,但关于赵北晴的,不用下了。

老皇帝也是在这时候才想起:一切来源于听听听、说说说,真的还什么证据都没有。

而兵部出现十几名身手相当了得的刺客、以及刺客逃入王家,却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的的确确也是王家所得利益最大。

因为提不了郭醒,老皇帝就做好了提升王福栋的准备……

细思极恐啊,王勋个老不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