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 第一百六十七章:又是陷阱

还真是嗓门很大,听着就不像读书人,反倒像是村头田汉一般。

直接就将正侃侃而谈的、余惠泽的声音打断。

“余大才子此言谬矣。你所言之为,乃已有根而发。”

“试问余大才子,你若家中贫寒、无二两米下锅,任你想有何作为,文房四宝又从何而来?”

这话,是反怼余惠泽进学之论的论点。

意思就是:没钱,你连书都读不起,再有进学之心,又有何用?

是在指责余惠泽撇开了贫民百姓的立场。

这人话音一落,有些家中有根基的书子们、两眼上翻。

齐齐心道:“没钱就别读书,硬攀那个高枝儿做什么?”

只有十数名贫寒子弟、为大嗓门之人喝了彩。

“马大才子所言精辟!”

他们,这时才感觉:被余惠泽给带偏了。

酒楼大堂外,走进一个高壮汉子来。

和一众斯文秀气的书子们相比,他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都像是鸵鸟进了鸡群。

此人满脸络腮胡,长得也很强横,整个人的气质、与身上的书子袍格格不入。

正是马正谊。

这时的晏旭,刚刚挤到柜台侧边,正打算好好看看、柜后面的墙壁上贴着的源根论。

就被企图迎向这络腮大汉的书子们、又给挤了开去。

“马大才子,你可算来了。只有你为咱们贫寒学子发声。”

“好样的马大才子,果然不愧是我们贫寒门户出身!”

“马大才子,快,快来驳倒余惠泽。”

“……”

二楼的余惠泽,看到马正谊,就不由垮下了几分脸色。

遂又轻摇着折扇笑开。

笑如春风,对马正谊道:“马兄,你所言贫根,不正是要通过读书来改变?”

穷,读不起书,不就是因为不够作为?

努力读书、努力改变贫困,不都是作为?

“当真是何不食肉糜也。”

马正谊不屑地撇了眼余惠泽,只用这一句,就将余惠泽的话给堵了回去。

余惠泽一噎后,就反唇相讥。

二人你来我去,再次争论起来。

听着他们越扯越远的晏旭,总算到了柜台边。

抬眼一看,就看到那被贴在柜后墙面上的几页卷子上……

有一些极不起眼的小黑点儿。

这篇源根论,不但是他答策论时的文章,还是他那时的原卷!!

晏旭的眸子微微缩了缩。

心下升起疑惑,再仔细看文章中的字迹、字句等等。

在确定了的确是自己的原卷后,慢慢退回到大堂一角。

脑中猜测着……

看来,当初的原卷并没被人毁掉,只是被掉包出来了。

现在流入京城、赶在恩科之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是有人想拿之来作什么筏子。

会是什么呢?

“旭哥儿,那上面的字迹,分明就是……”

杜景辰好不容易也挤了过来,凑近晕旭,就满脸诧异着小声问道。

不过话没有说完。

如今的杜景辰,已经学会了谨慎。

他了解:如果源根论是这四大才子所作,那只会引人更加追捧他们四位。

会认为理所应当、会使他们声名更甚。

但反过来。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愿意接受同比中的意外。

这要当堂爆出此文乃晏旭所作,迎来的绝不是荣耀。

只怕以晏旭这身板、这年纪,会立刻受到山呼海啸般的质疑。

要知道:此时的晏旭,连个授业恩师都没有。

哦不,是连私塾都没有进去过。

还是个在乡试中落了榜的人。

却能做出如此优秀的文章,这让那些师出名门、阅书如海的书子们、情何以堪?

只怕是连晏旭的祖宗十八代都会被扒出。

杜景辰想象着那样的场景,就先打了个哆嗦。

也由此联想到问题的根由。

“会不会是有人在故意设计你、以挡你进举之路?”

有人暴出了这篇文章,却没爆出著写者晏旭的名字。

会不会就是在等晏旭中举之后,跳出来再揭穿?

还是在等开考前的几日就爆出?

那时陷入自证陷阱的晏旭,哪里还会有心情考试?

究竟是谁这么狠啊?

手段如此卑鄙下作?!

杜景辰都感觉:会不会是晏旭什么时候、偷偷摸摸刨过了人家的祖坟?

“看看再说吧。”

晏旭扶起条翻倒的长凳,放在窗下。

拉着杜景辰一起坐下,没有着急先离开。

至今,各处讨论的仍是文章中的角度问题,还没人想着打听著写者是谁。

晏旭想着:如果真有人居心叵测的话,就会在大家讨论最激烈的时候、跳出来。

他要看看到底是谁。

而楼上包间内。

梁学毅觉得还没有吊足两位好友的胃口,仍然在继续加码。

“咱先不说作这篇文章的是谁,您二位就说说:感觉此文写得如何?”

丰博硕禅了禅袍摆,再抻起来了抖了抖,翘起二郎腿,靠进了椅背。

对梁学毅摇头笑了起来。

“你个老滑头,你这是借机看我和曾兄的好戏啊?”

像他们这样活得土埋到脖子了的人,身份又如此贵重,轻易不会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

如果作此文者,是个已小有名气之人,他们若批评了此文,哪怕只批评了一个字,那就能将这人毁个一干二净。

同理,如果作此文者,是个名不见经传之人。

他们若夸了此文,那这人就能一飞冲天。

所以,在不明白著写者为谁时,除非真正特别好的文,他们才会夸赞一二。

如果是垃圾文,他们则连批评的兴趣都没有。

自恃身份、珍惜羽毛。

梁学毅又岂会不懂?

他还懂了丰博硕的这话的另一层意思。

立刻便抚掌道:“看来,此文能引起广泛争议,的确有其奇妙之处也。二位仁兄心中也对此有了想法。”

“来来来,说说嘛,就咱们三位在,说说对此文的看法又有何不可?”

丰博硕就悠悠儿瞟了梁学毅一眼。

悠悠儿道:“也罢,你的话也的确是我想与两位探讨一二的,那我便先来浅谈两分。”

“此文的文风,与曾兄的略有类似。就是采用的四平八稳之策略,仿若圆桌一般,使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进入,皆可入席也。”

听了丰博硕这番话,梁学毅再次抚掌大笑。

“有趣有趣,丰兄果然不愧是昭文馆大学士是也。”

“你将此文形容成席宴,而席上的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就能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言辞当真是别开生面矣。”

曾文海却听出丰博硕的这番形容,有调侃自己的意思。

调侃他圆润如桌、没有锐角。

可身为翰林院大学士、天子近臣,伴君如伴虎,不圆润一些又怎么能成?

曾文海也就当丰博硕此话、是在夸奖自己了。

继续淡笑不语。

梁学毅看看他俩,终于揭开了谜底。

因为不管是丰博硕的形容、还是曾文海的不语,其实都已是对这篇文章的肯定。

肯定了它的精妙与出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