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特种岁月 > 第266章 即将毕业

特种岁月 第266章 即将毕业

作者:严七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0: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过了几天,大队里开了个大会,专门为这次参加尖子考核并且达标的个人颁发奖章。

在战斗部队里,奖励分为多个等级。

如果硬要从难易上划分,和平年代最牛莫过于是荣誉称号了,那是军委直接颁发的,属于最高等级的荣誉。

其次是一二三等功,再下来,就是各种比武勋章和奖章了。

再往下,就是优秀士兵之类的奖章,这些名额相对较多点,相比起军事尖子奖章,优秀士兵是综合评判,每年由所在部队的支部统一研究选出,相对较为容易得到。

再往下,就是各种嘉奖。

从师旅到最低的连队,都有嘉奖。

虽然都叫做嘉奖,但却不可同日而语。

营以上嘉奖是可以填表放进档案的,连队的嘉奖通常只是口头上的。

一般获得了尖子奖章,当年连队都会根据情况帮士兵申报三等功,但这不是硬性的规定,很多时候只是各部队自己的俗称约定。

例如1师就是三等功获得两次可以连队报送直接提干,如果一个士兵要报送直接提干,必须符合这个条件。

二等功在和平年代就比较难拿,一般要有凸出贡献,什么叫突出贡献?

就是你遇到歹徒行凶,勇斗歹徒,负伤了,又或者上了当地媒体报纸之类,成为典型了。

在全军或者军区以上比武竞赛中获得名次,也可以立二等功。

至于一等功和荣誉称号嘛……

这个只能说靠缘分,必须有极大贡献,才能得到这份殊荣。

颁奖那天,庄严走上主席台,站在了一群军官面前,副参谋长崔高义亲自颁奖。

当那枚黄澄澄如同奥运会奖章一样的训练尖子金牌挂在庄严脖子上的时候,他马上立正,向崔高义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拥有这枚训练尖子奖章,绝对是值得高兴的事。

这要比之前在抗洪中获得三等功还要高兴。

那枚三等功庄严一直藏着从没拿出来,虽然它同样代表着荣誉,可是在情感上,庄严却有意回避,他生怕睹物思人,想起可怜的老迷糊。

如果阎王爷说这枚军功章可以换回老迷糊的命,庄严会毫不犹豫拿出来,二话不说就成交。

但这个军事训练尖子奖章是他自己汗水和血水浇注成的,是用努力和奋斗获取的。

从去年12月入伍至今,从被牛大力讥笑下连队只能去炊事班,从一个曾经想过当逃兵的新兵到今天成为全师的训练尖子之一,庄严感到脖子上的这枚金牌沉甸甸的。

这不光代表荣誉,更代表了自己的成长。

他决定回到排房第一时间给自己的父母写信,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参加了预提班长集训,又立功了,又拿到训练尖子奖章了,一向严苛的父亲庄振国这回应该可以露出笑脸了吧?

上次立功之后,家里也接到了喜报,庄振国第一次给庄严写了一封长信,虽然还是一副严父的口吻,可字里行间都渗着自豪。

只是当时庄严因为老迷糊的死而有些消沉,也没有好好给庄振国回信。

这一次,他将信写了足足三页纸,最后还是意犹未尽,挂着奖章让战友用傻瓜相机照了个照片,洗出来夹在信中喜滋滋地给父母寄去。

全师大比武之后,训练还剩下一个月多,期待已久的毕业时刻,似乎终于要来临了。

这是一个微妙的时期。

刚进教导队的时候,不止庄严,是几乎所有的学员都盼着毕业那天到来。

整整六个月集训,每个人都脱了不止一层皮,无数次躺在床铺上,在梦里回到老连队,当班长了,带新兵了,入党了,考军校了……

随着日子一天天飞逝,这些梦境在所有准班长的眼中又靠近了那么一步。

那年飞云山的深秋有点冷,凛冽的山风卷着已经枯黄的草絮在操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和那些已经习惯了每天和疲倦、劳累作战的士兵们一样,彷佛一眼不枯竭的泉,年轻的力量之水取之不尽,往外冒着热气腾腾的青春。

将近毕业,所有人惊异地发现,每天三趟武装五公里越野不再然人腿肚子发抖,原本刺耳的枪炮声早就习以为常,每个星期天早上的砍柴任务变得轻车熟路。

原来吃苦也可以成为习惯。

十月底,所有的班进攻班防御战术和单兵战术,包括四会教学和共同科目都已经彻底完成。

进入十一月,这是庄严在教导大队过得最接近实战战场的一个月。

因为每天教导大队都会笼罩在各种枪炮声中,各种轻武器,包括自动步枪、轻机枪、85狙击枪、重机枪、高机枪、40火箭筒、无后坐力炮、迫击炮等等都会在靶场轮流登场。

那些天里,早操完成体能训练之后,吃完早饭回到排房整理装备的时候一定会准备两个棉花球,因为很可能在射击场或者射击场附近一待就是半个白天。

作为预提班长,所有的步兵轻武器必须全部学会,各种射击方法也必须学会,步枪、轻机枪的夜间射击、对运动目标射击、山地俯仰角射击、抵近射击、戴防毒面具射击、机枪正面和纵深散布射击、间隙射击、超越射击、拦阻射击等等……

一中队射击,二三中队就在射击场外的器械场边由教员组织上理论课,各种理论各种死记硬背各种表——高低射角距离修正表、命中公算表、杀伤表……

还有各种修正公式,这会儿全部一股脑填鸭式灌输进每一个学员的脑子里。

教员还经常挥舞着手里的粉笔头警告,毕业考试的时候,这些都是作为理论知识进行笔试的,考不出来,用教员的话说——“别特么练了半年,最后拿不到毕业鉴定表,灰溜溜的滚回自己的连队哭鼻子去!”

就在这种高度紧张的气氛中,在每天即便塞着两团棉花仍旧感到脑壳嗡嗡的日子中,庄严一天天熬了过来。

终于,在十一月下旬的某天,当三中队的所有学员拿着黄饭盆站在饭堂前等待开饭的时候,中队长周湖平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两天后进行毕业考核,这三天时间里,除了早上出操,其余时间可以回到排房背诵各科理论知识和四会教学教案,三天后,考核分两天进行,第一天上午理论笔试,下午四会教学考核;第二天上午共同科目和射击考核,下午战术指挥考核。”

消息如同一颗手榴弹扔进了人群里,轰地炸了。

熬了半年,终于要毕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