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特种岁月 > 第180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特种岁月 第180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严七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0: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种梨子许多士兵都很熟悉,在飞云山打柴的时候也偶尔能碰山,味道有点酸涩,不算太甜,汁水也不多,但是总归是水果,能解渴,这是最最重要的。

所有人疯狂地冲上去,只是短短的数分钟,野沙梨就被统统收归囊中。

用衣服擦干净褐色的表皮,把野山梨放在嘴边咬了一口,一种强烈的酸涩感让庄严立刻皱起了眉头。

不过,受到酸味的刺激,口腔里竟然顿时充满了唾沫。

野山梨的汁液虽然不算丰富,而且还还带点涩,可是酸甜酸甜的感觉,倒是真的很生津止渴。

七班的所有学员,每人的挎包里都装进了满满的野山梨,一边走一边啃梨子。

野山梨不光能解渴,居然还能像水果一样带来一些饱腹感。弱且,它富含维生素,在野外生存过程中,算得上是一种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的珍品。

稍显低落的情绪稍微得到调整,庄严走在山路上的步子都轻了许多。

人,其实很容易满足,身处某个环境里,对物质的要求也会发生天渊之别的变化。

在家的时候,即便是进口的高价水果,庄严也不会多看几眼,更别说这种又酸又涩又小渣又多的野山梨,可是今天,他觉得这种小小的野山梨简直是自己一辈子吃过最好吃的水果,简直就是金不换。

野山梨解决了整个七班面临的干渴绝境,而且强烈的酸味有效地提振了人体的精神,刺激了神经,让大家精神大振。

行军的速度得到了恢复,当时间将近四点半的时候,幸运女神再次降临。

队伍的前方,在一片小山坳中,居然奇迹般出现了一个大约二十多米宽的小山塘!

这个小山塘是被高山流水经年累月冲击出来的,水质忘高大上里说就是正儿八经的山泉水!

“这里距离宿营地不远了,我们原地休息二十分钟!”

看到这么好的环境,就连罗小明都忍不住下令原地休息。

“装好水,但是不能马上喝太多,记住,还是老规矩,一点点和!还有,看看有没有鱼!不过要记住,不能马上跳下水里,先在岸边凉快一下!想找死的你们就跳下去洗澡,抽筋了中暑了在这里是很危险的,送不出去就要命!知道了吗?”

“知道了,班长!”

“行,我们就在水边看看,抓抓鱼,保证不下去。”

大家纷纷脱下背包,卸下91式战术背心,将枪都架在一起。

庄严跑到水边,清澈的水面上反射出一张疲惫不堪的脸。

他捧起清凉是潭水,洗了把脸。

清冽冰凉的泉水敷在脸上,庄严觉得比自己在家连续去十次马杀鸡还要爽!

即便很渴,即便距离宿营地还有不到六公里的距离,但是庄严还是必须忍住,不让自己大量喝水。

夏季的山区天际即便到了四五点仍旧十分炎热,大量摄入水分,没人敢担保下一刻会不会造成脱水。

除了洗脸之外,庄严捧起水,大口大口含在嘴里,让舌头和嘴唇都得到足够的滋润,然后再吐掉。

这样可以缓解口腔里那种因为干渴造成的黏稠度,还能不至于喝进大量的生水。

徐兴国总算在这片水潭边挽回了自己的面子。

他用最快的速度在旁边的树林子里砍了一条两米多长的树枝,削成直棍,然后从一头以梅花状破开八刀,切口大约30CM左右,之后用一块石头将切口撑开,将撑开的每一根木刺削尖,整个棍子一头成了一个布满十几根木刺的叉子。

“老徐!你行不行啊?!”

想起昨晚徐兴国在河边端着叉子端了半天,最后来一句“天太黑”,把七班所有学员雷得外焦里嫩,王杰第一个发出了质疑的声音。

韩涛也说:“老徐,不如咱们找东西做个木钩子,钓一下也好,这附近估计有蚯蚓。”

挖蚯蚓在荒郊野外的确不是什么难事。

灌木丛的树荫下,土地稍微湿润点的地方,用工兵锹铲下去,十有八九能挖到一两条,运气好一铁锹下去十条八条都不是问题。

徐兴国有些恼羞成怒,反驳道:“你们懂个屁!昨晚的确是天太黑了,我看不到水里的鱼!现在你去做钩子,等做好钩子再来钓鱼,算你五分钟上一条已经是极速了,一个小时你都弄不到几条!”

罗小明说:“没错,我只给你们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后,按计划启程,我可不想冒险夜间丛林行军,危险性太大。”

“听到没有!”徐兴国说:“班长都说了,只有二十分钟!你们特么别给我泼冷水,不然待会儿我叉到鱼,没你们的份!”

庄严走到徐兴国身边,点了根烟,顺着徐兴国的叉尖对着的方向望去。

清澈的水中,果然看到有四五条鱼在水里游动。

“我艹!兄弟们!真的有鱼!”

听说水里有鱼,所有人呼啦一下全围了过来。

徐兴国手里的鱼叉此时挥出第一次。

“中!”他大吼一声,把其他人吓了一跳。

令人惊讶的是,棍子一端的叉子上,真的刺着一条鱼!

“行啊!”

“操!老徐不是吹牛啊!是真的有尿水啊!”

“哼!那还用说,我徐兴国什么时候吹过牛!”徐兴国站在水边,不断地将鱼叉刺出。

几乎是每击必中,他连连得手,用实力证明了他昨晚并没有吹牛。

这里的鱼基本上都是一种细长、细鳞、背青腹白,身上有些密集小黑斑点的鱼儿,大约每条有三四两左右,并不大。

“石斑鱼!”刘瑞勇首先尖叫起来,“这可是好东西!我们今晚有口福了!”

“石斑鱼!?”庄严从小在海边长大,石斑鱼什么时候成淡水鱼了。

他左看看,右看看,都觉得不像。

“这玩意是石斑鱼?”

“没错!”旁边的万粤龙很肯定地说:“这就是石斑鱼,不过有些地方叫做石磙子鱼,这种鱼的肉新嫩好吃,绝对是精品啊!在我们那里很值钱,只有山里的山潭里才会有这种鱼,水质稍差的地方是养不活的!”

大家七嘴八舌都在议论,很多人都认出了这条鱼的品种。

庄严像个傻子一样站在一旁,他是真的没见过这种鱼。

现在,他觉得自己的见识还不如自己这些战友们。

今天是七班的幸运日。

晚上到了宿营地,虽然昨晚的捕兽陷阱一无所获,宿营地周围也没有河流,比昨晚的条件要差了不少。

不过,七班手里却有八条石斑鱼。

到了宿营地,晚上做饭的时候,别的区队几乎都跑来七班这边围观。

看着那几条在火堆架子上烤得滋滋冒油的石斑鱼,其他区队学员的口水都快流到地上去了。

王大通和七班的学员混得比较熟,也过来凑热闹,蹲在火堆边半天不肯走,就差没当场乞食了。

庄严见他那副可怜状,将自己的鱼分了一半给王大嘴。

大嘴狼吞虎咽差点将骨头都吞掉,一个劲夸这鱼好吃。

虽然对于这些食量本来就很大的学员来说,八条三四两的鱼儿并不算能让所有人都吃满意,甚至大家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可是在保持必要的热量方面,基本毫无问题。

反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学员自己身上。

第二天晚上的宿营地周围没有水源,所以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没澡可洗。

到了夜晚,庄严晚上发现了一个有些苦恼又有些难以启齿的问题,他开始出现了轻微的磨裆现象,一走路,就有些轻微的蛋疼。

行军磨裆是最困扰士兵的一个问题。

在长途行军的过程中,磨裆和脚打泡两件事最常见,基本很难避免。

吃了庄严小半条鱼的王大通知恩图报,倒是给了他一个建议,那就是挂空档,不穿内裤。

这种办法有利于裆部通风,而且没有了裤衩的摩擦,磨裆的问题会得到很好的缓解。

第三天的路程对于经过两天实地考验的学员们,生存已经不是困扰行军的最大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分配体力,食用水一直都能在山泉或者小溪这些地方得到补给,第二天夜里,七班布设在营地附近的灌木丛中的的套子陷阱终于开斋,抓了两只野鸡,一只死的,早晨马上开膛破肚烤了。

不过野鸡不重,只有不到一斤,每个人也就是分一小块,过过嘴瘾。

反正,能抓到的一切,只要能吃,就分开每人一点,多吃一点就是一些热量,能顶过后面的挑战。

刘瑞勇很得意,套子是他放的,那还活着的、喊不出名字的野鸡,他用一根绳子栓上,彷佛牵着一只宠物。

“瑞勇,杀了它吧,兄弟们打打牙祭。”

“是啊,听说山鸡补得很,吃了龙精虎猛……”

七班的学员们围着看了半天,七嘴八舌议论着,那只野鸡吓得“咕咕”直叫,满地乱窜,企图逃跑。

讨论了半天,大家嘴上都说要吃,可是一到讨论谁动手干掉那只野鸡,都不愿意了。

后来还是严肃提议,既然抓到了,好歹也是一份食物,但是大家暂时不饿,所以先行留下这只倒霉的小野鸡一条命,带着它上路,等到真的弹尽粮绝了,再拿它开刀不迟。

作为一名士兵,在所有人心里都觉得这是一份本应勇敢而且不怕面对屠杀的职业。

可是,谁也说不清为什么不愿意吃掉那只诱人的野鸡,大家却不约而同赞成留下这只灰褐色的小家伙。

大家一致给刘瑞勇抓获的野鸡起名叫“小咕”,因为谁也说不上它属于哪种野鸡,叫不出学名,只知道它惊恐的时候咕咕叫,因此就有了这么一个名字。

第三天的行军路上,刘瑞勇一直牵着他那只小野鸡赶在队伍的最前面,一路嚷嚷着哼着一些家乡的山歌,把一只小山鸡牵出了德国牧羊犬的气派。

当野鸡走不动的时候,他就把它放在背囊上,用盖子固定住,露出头,

其他人也趁行军的间隙甚至抓一些草蜢和虫子逗弄它、喂养它,这一只小动物的出现,成为枯燥的行军路上一段难忘的插曲。

不过,没人想到的是,第三天下午快要到达营地的时候,也是因为这只小野鸡,差点弄出了大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