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 第341章 关键性证据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第341章 关键性证据

作者:烟雨阁主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韶先问了前去打探消息的两个衙役。

在周围走访的衙役回答说:“小人在附近的几条街都问过了,张巧娘出事那夜,他们都跟往常一样早早就睡下了。半夜时候,除了听到打更声外,并没有听到别的什么声音,也没有见到别的什么人。张巧娘出事后,每日过去瞧热闹的人都有不少,除了县衙里的人,他们也没有注意谁日日都去。”

到周围铺子打探消息的衙役则面色带着紧张,牙关也隐隐地打着颤,在陈韶的目光看过去时,更是慌张的直接跪到了地上。

陈韶安抚:“有什么话你尽管说,谁要是因为你说了真话而报复你,我先唯他是问。”

许是这句话给了衙役勇气,尽管牙关还止不住地在打颤,却没那么多的顾忌了:“小人在锦色坊周围的铺子都查过了,张巧娘出事前后,到每个铺子都买过东西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就是……”

衙役悄悄看两眼金致远。

金致远自怀疑是王春生在报复他后,神色就高度的集中。衙役的目光朝他看去时,他几乎是瞬间就捕捉到了。面色急急一变,不用陈韶问,就赶紧交代道:“大人明察,小人是受刘兄所托,才会频频去那些铺子!”

刘平康听到矛头又落到自个身上,也赶紧交代:“是书院的学子们托小人下山给他们买的那些东西。书院的学子们家中都不甚富足,小人想着金兄身份尊贵,由他出面去买,价钱比小人要便宜许多,这才托他买了几回。”

证据已经越来越多地指向了金致远。

看着金知县和金致远越来越慌乱的面色,陈韶平静地问刘平康:“以前可有托过金致远帮你出面去买东西?”

刘平康连连点头:“有,有过好几回。”

金致远也回过神来,跟着附和道:“对,刘巧娘出事前一两个月,我也时常去那几个铺子帮着他买东西,大人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前去彻查。”

陈韶示意傅九:“你带着衙役再去查一查,看看前一两个月,是否跟他说的一样。”

傅九跟着衙役去后,陈韶又将目光落到了更夫身上。

更夫胆小,但已经看明白,这里做主的人是陈韶。哪怕是金知县与金致远在她跟前,犯了错也同样会受罚。心里有了底,也不用陈韶问了,颤巍巍地跪到地上,便一五一十地交待起来:“张巧娘出事那夜,小人的确看到过一个黑影从锦色坊跳出来,往北边去了。不过那黑影速度太快,一眨眼就不见了踪迹,小人以为是眼花,也没有警觉。第二日听闻锦色坊有人出事,小人这才料到昨夜那个黑影可能就是凶手。只是小人当时并没有看清那黑影的模样,也着实害怕那黑影报复,这才一直瞒着没有说,还请大人宽恕。”

“前几次问你,你还说你什么也没有看到!”因为金致远越来越重的嫌疑,已经乱了方寸的金知县恼羞成怒道,“你要是早些承认,指不定我们早就抓到他了!”

更夫惶恐磕头:“小人知错,请大人宽恕。”

“罢了。”金知县还要指责,被陈韶制止,“你虽没有看到凶手的模样,但凶手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可还有印象?”

“那凶手的个头……”更夫人微微扬起头,看一圈周围后,锁向金致远与刘平康。只是刚要开口,接触到金知县恶劣的目光,又吓得赶紧收回视线,改口道,“也就比锦色坊的那堵墙稍稍矮上一些,身形如何,他逃得太快,小人也没有看清楚。”

“你胡说……”

陈韶冷眼看向金知县,再次制止他的胡言乱语后,又问了更夫几句,便让他起来退到一步,将三个绣娘叫到了跟前。

绣娘们本就紧张,看到更夫的遭遇,无疑更紧张了。陈韶耐下性子,安抚了她们片刻,又一一问过几人的名字,才温和地说道:“请你们过来,只是想通过你们多了解张巧娘的信息,你们按需回答就是,不必紧张。听马掌柜说,在锦色坊的绣娘中,你们几个与张巧娘关系最好?”

三个绣娘迟疑地点点头,其中吴姓的绣娘又解释:“她跟我们也没有多好,就,就在绣坊才好,出了绣坊,我们请她踏青、赏花、爬山什么的,她从来不应。”

另外两个绣娘连连点头。

陈韶示意蝉衣拿出纸笔记下后,又问:“你们绣坊,是几个人住一间房?”

吴姓绣娘答道:“我们三个和她住一间。”

那就是四人间。陈韶接着问:“听说她赚的钱都拿去给两个弟弟读书了?”

三个绣娘点头。

陈韶继续:“她退亲时,还给对方的两贯礼钱,是找你们借的?”

三个绣娘再次点头。

陈韶故作不解:“听马掌柜说,她每月都没少赚钱,怎会连两贯钱都没有?”

吴姓绣娘答道:“应该是都给了她娘。”

赵姓绣娘道:“除了两个弟弟要读书,她娘的身子也不好,她赚的那些钱,她娘应该都拿去看病了吧。”

周姓绣娘嘀咕:“看病也花不了这么多钱。”

陈韶认同:“她两个弟弟都在兰台书院读书,兰台书院一年下来,一人至多不过二两银子,而她一年能赚至少九两银子,除去两个弟弟的开支,还能余下四五两银子。且她早前定亲的那户人家,既要退亲,也应该是去找她娘才对,即便她娘凑不足二两银子还给人家,也该是她娘到绣坊来找她,为何来找她的却是那户定亲的人家?”

几个绣娘之前似乎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猛然听她提起来,才恍然醒悟一般,连忙说:“对呀,怎会直接找上她?莫不是骗子?”

“不对呀,既是骗子,巧娘又怎会乖乖给钱?”

陈韶等她们的议论稍止,才问出下一个问题:“她有没有跟你们说过她家里的情况,比如她两个弟弟读书的情况,又比如她娘待她如何,还有那个定亲的对象是个什么样的人等。”

“说过不少,”吴姓绣娘抢着说道,“我们到绣坊的时间都差不多,平常没事的时候,总会说到家里。按她的话说,她两个弟弟以前没有读书的时候,都是很勤快的人。去读书后,字不认识几个,还养出了一身的懒病。劝他们不要读书,找个师傅学身本事,谁也不愿意。我们都劝她,那就不要拿钱给他们,没钱交学费,自然就不会再害懒病。她说不给他们钱读书,他们就不吃不喝,说要饿死自己,饿了两日,他们还没有怎么着,她娘先受不住,赶紧拿钱给他们上书院去了。”

陈韶挑着她话里的漏洞:“既然知道她娘管不住两个弟弟,她为何还要把钱全给她娘管着,不自己存起来?”

吴姓绣娘愣住了。

赵姓绣娘和周姓绣娘也愣住了。

三人很是不解的互视一眼后,又茫然地看向了她:她们出来赚钱,不就是为了补贴家用?

顾飞燕啧一声,压着声提醒:“换个问题吧,她们还没有那么先进的思想。”

是她着相了,陈韶揉一揉眉心,换了一个问题道:“张巧娘出事那夜,绣楼里就她一个人?”

吴姓绣娘谨慎地点一点头。

陈韶放缓说话的语速,循序渐进道:“是有什么着急赶工的活吗?”

“也没有那么着急吧,”吴姓绣娘边想边说道,“也就她手里的那十张帕子再过几日就要送出去,但她已经绣完九张,剩下的一张也绣了一半,按她的速度,剩下的那半张用不上半日就能绣完。其他的活不是半个月后,就是一个月后才交付,都用不着赶工。”

赵姓绣娘道:“她是想早些做完,好再接些别的活儿。”

吴姓绣娘点头:“那倒是,她比我们赚钱多,就是因为每次都能早早地干活自己的活儿,再去抢着做些别的活儿。”

马掌柜证实她们所说不假。

“也就是说,”陈韶顺着问道,“绣楼里经常剩她一个人赶工?”

“别的绣娘都怕把眼睛熬坏了,”吴姓绣娘再一次抢着说道,“只有她,经常干到深更半夜。很多时候回来,我们都已经睡下了。”

陈韶稍稍停顿片刻,让其余人先到大堂外面等着后,才又问道:“除了家里人,她还有没有跟你们提及过旁人?”

几个绣娘最大不过十九岁,最小的才十四岁,都还没有成亲,因而一时半刻都没有领会她话的意思,还是马掌柜小声提醒道:“就是别的男子。”

几个绣娘的脸颊霎时红透了。

也是这个时候,她们才反应过来,陈韶将其余人都支到大堂外面的用意。

张巧娘虽然死了,但女儿家即便死了,清白也很重要。

陈韶见她们都明白过来,也不再拐弯抹角:“跟她定过亲的那户人家找上锦色坊,应该是催她成亲的吧,那户人家长相如何,她为何不愿意,可有跟你们说过?”

马掌柜帮着答道:“那户人家长得还是挺周正的,说话也挺客气。张巧娘不愿意与他成亲,对方拿了礼钱就走了,也没有过多纠缠。”

“她为何不愿意,有跟你们说过原因吗?”陈韶问几个绣娘。

吴姓绣娘答道:“说是成了亲,就没有办法再赚钱给家里了。”

是个正当理由。

陈韶将话题又转回来:“那她平时可有跟你们提过别的男子?”

三个绣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摇一摇头后,一起答道:“没有。”

陈韶没有急着再问下去,她们三人与张巧娘朝夕相处的时日不短,对张巧娘的了解肯定不浅,但贸然让她们谈论张巧娘,她们肯定无处说起。

想要让她们说出有用的线索,就需要她来引导。

引导的前提,一定是她对张巧娘的死有足够多的认知。

她只看过张巧娘的现场,还没有看过证物,也还没有看过她的尸体,所以再问下去,也是徒劳。

让她们三个先歇息片刻,陈韶转头让顾飞燕派个人去客栈将装着张巧娘证据的匣子拿过来,又让蝉衣去找个人将张巧娘的娘和两个弟弟请过来后,起身叫徐光道:“带路,去殓房看一看。”

悉唐县的仵作及徐光检验的都没有错。

张巧娘的致命伤的确在胸口。

是被凶手一刀刺穿心脏而亡。

只是陈韶在用银针测量伤口的深度时,有了意外地发现:刀刃刺入心脏的方向在往右上倾斜。

凶手是个左撇子!

探过她身上其余十二处伤口,陈韶确定了这一判断。

带着这一判断,陈韶又检查了一遍阿福、田根生、李顺安、孙守义及慧忍的尸体。

阿福是被凶手割喉而死,而割喉的方向,右浅左深,右尖左钝,很标准的左撇子。

田根生是被殴打致死,但被割的舌头,也是右往左下斜的状态(不明显,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同样只有左撇子才能做到这一点。

李顺安肚子上的伤口,同样是右往左下斜的状态(同样不明显,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孙守义被肢解的伤口与田根生、李顺安一样。

慧忍也是被刺穿心脏而亡,伤道与张巧娘一样。

凶手是个左撇子,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线索。

从殓房出来,顾飞燕装有张巧娘、田根生及孙守义证据的匣子一并递了过来。

陈韶看一眼大堂的方向,将匣子接过来搁到一边,先打开了装着张巧娘证物的匣子。

张巧娘的证物极少,就是她死时穿着的一身衣裳及身上所带之物。

“她的衣裳怎么这么薄?”陈韶才将她外衣展开,顾飞燕便扯着她上衣一角质问,“还是粗布面料,她也没少赚钱,怎么穿得这样差?”

“你看她的里衣,”蝉衣帮着将里衣铺开后,也忍不住哼道,“里衣也是粗布料子!”

陈韶没有搭话,而是拿起从里衣里掉出来丝织肚兜及匣子里的缠枝海棠银镯子吩咐:“去把金知县和金致远叫到殓房这边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