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 第308章 忙里偷闲

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第308章 忙里偷闲

作者:烟雨阁主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7-05 15:1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要不要明早再去?”全书玉问。

陈韶脚步不停:“为何?”

蝉衣帮着答道:“明早再去,清点那些刀、剑时,周围的百姓才能看到,也才能更加相信公子给他们说的青玉佩是骗局的话。”

有道理,陈韶止住脚步,李天流也跟着止住脚步,“我安排人过去守着。”

陈韶应了声好。

既不用再去方叔家,陈韶便回了乘风院。

搁下供状,洗了手,喝着热茶暖身时,陈韶问起了各钱库和粮库清查的进程。

“粮仓已经清查完了,”全书玉搁下茶杯,将清查的明细拿过来,知道她不爱看,按照明细,大致说了一下各家粮仓的情况,便概括性地说道,“朱家共有粮食七万一千二百一十三石七斗二千五合;顾家共有粮食六万九千七百八十石九斗一升**;戚家共有粮食四万……总计二十四万九千一百一十一石八斗三升五合。”

蝉衣被这庞大的数字震慑地抬了头,“这么多粮食,够边关的将士吃好些年了吧?”

全书玉摇头:“普通的百姓,在粮食大丰收的情况下,按照一年三十六石来算,这二十四万九千一百一十一石八斗三升五合,也就勉强够七千个将士听上一年。”

才一年,还是勉强……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国家因为几场战争,便拖至灭亡。这样的消耗,着实惊人,陈韶即便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被她的账给惊到了。

“我查了一下朱家这几个粮仓的账册,”全书玉继续,“虽然朱家的几个管事都说每年新粮出来后,就会将旧粮送往江南,但从账册上看,近三四年,他们往江南送的粮食极少,前年就送了三千石,去年则不足两千石,今年因为公子来洪源郡的原因,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往江南送。我不懂审讯,便没有去问朱家近几年只送这些粮食过去的原因,就又查了一下他们钱库的账册。”

蝉衣将她的茶杯递过来,全书玉喝过两口后,才接着说道:“元和十六年,朱家往江南送了六万六千石粮食,但江南那边,只给了他们两万石粮食的钱。元和十七年,朱家往江南送了五万二千石粮食,江南那边依旧只给了他们两万石粮食的钱。接下来就是元和十八年,他们送去了三千石的粮食,江南那边一分钱也没有给。”

“所以,是江南那边不给钱,他们才少送粮食过去的?”蝉衣问,“也不对呀,我记得公子之前审讯他们几家时,他们都有说过,送到江南的粮食,一半是卖钱,一半是给前朝太子党。元和十六年送过去六万六千石粮食,江南那边只给了两万石的钱,也有可能是他们只卖了两万石,剩下的四万六千石是送给前朝太子党的。”

陈韶道:“是不是,明日问一问就知道了。”

全书玉点一点头,将清查粮仓的明细放下后,又拿出另一个钱库明细来:“钱库也清查得差不多了,朱家共有五个钱库,总共清出来……”

陈韶打断她的话:“说一个总数就够了。”

“总数还真没有办法说,”全书玉道,“像那些青玉和各种瓷器、珠宝、字画等,市面上都是什么价,我也不好估计。”

“那就别估计了,”陈韶想一想,说道,“等辅国大将军的人来了,你就按自己的估算,分一半给他们就是。”

全书玉问:“要分一半?”

陈韶点头:“分一半吧。趁着他们还没有到,你可以安排人提前分出来,将明细跟这账册一样做好,等他们到了,让他们自己挑一份吧。”

全书玉应下来后,又问:“粮食呢,也要分一半给他们吗?”

“不用吧,”蝉衣说道,“本来就没有多少,再分一半出去,这一趟等于白送了。”

全书玉赞同地点头。

“第一次合作,大方一些,才能彰显诚意。”陈韶解释,“而且,是不是要分出去一半,也不是我们说了算。既请了人家护送,不给他们分一半,他们在半路上再挪过去一些,我们也不知道。与其互相猜忌,不如一开始就大大方方。”

“说得也是。”蝉衣不再纠结,“陈国公府缺粮,辅国大将军肯定也缺粮,既然都是为了戍卫大棠,倒是不必分得这样清楚。再说了,洪源郡的粮食少,不是还有别的郡吗?”

“说到别的郡,”陈韶看向全书玉,“钱库、粮库都清查得差不多了,张儒沅几个,你还有没有别的安排?”

听出她话里有话,全书玉径直道:“正要问公子呢,钱库已经在收尾,等忙完他们就没有事做了,是让他们去庄子上帮忙,还是去药铺帮忙,还得公子给个话。”

“你先给我说说,他们几个为人处世如何?”陈韶提醒,“说得详细一些。”

“他们几个当中,张儒沅和常思性子要相对温和一些,与人说话时,往往话还没有出口,笑先露在了脸上,尤其是张儒沅,有时候看他与人相处,就好似看到了公子与那些百姓相处的模样。”全书玉边想边说道,“耿定理和康正宗,也不知道是不是人如其名的缘故,两人说话做事都有些一板一眼,早前查账的时候,有时查到最后对不上账面的数字,两人不管多晚多累,都要坚持从头再来,直到对上数字或是找出错误为止。崔述的话,会写一手好文章,就是性子有些急躁,做任何事,都恨不能马上就做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韶随口问道:“如果让你来安排,太守府缺的这些官位,你认为将他们安排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

全书玉惊骇:“公子要安排他们直接出仕?”

“当然不是,”陈韶笑了,“不过是给个机会,他们能不能抓住,那就要看他们的本事了。”

那跟直接让他们出仕,有何区别?全书玉狐疑。

李天流、傅九和蝉衣也相继看过来。

“当前是什么情况,你们也看到了。”陈韶喝了口茶后,慢声说道,“我们没有人用,或者说,没有可信任的人用。好不容易才把洪源郡清理成现在这模样,就这么交出去,用不上几个月,肯定又都是前朝太子党的人。”

“那就交给这些学子,他们也没有经验,到时候弄成一团乱,公子总不能还回来给他们收拾烂摊子吧?”全书玉说道。

几个人当中,就她的祖父以前是知县,对于县衙里的一些事务流程,她是最清楚的。

“我不怕他们没有经验,也不怕他们乱,毕竟经验都是从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就比如处理那些庄子上的事,一开始大家也不会,教上几遍后,他们不仅会了,还推陈出新,越来越好。”陈韶淡然道,“所以比起没有经验和乱,我反而更担心他们失了进取之心。”

不破不立。

想要让一个腐朽的政权重新焕发生机,必须大刀阔斧。

眼下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话是这样说没错,”全书玉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合适地说道,“但就这么让他们出仕……”

“他们最多挂一个署理的头衔,还算不得出仕,”陈韶泰然自若道,“而且,一个官职也不会只安排一个人来署理,跟那些庄子一样,会多人竞争,谁做得好了,谁才能正式接手。就算正式接手了,也不是万事大吉,竞争输掉的人,依旧可以积极争取。换句话说,没有正式接手前,大家是竞争关系,正式接手后,输掉的人就是监督的人,可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是这样……”全书玉敬佩道,“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也不算完全没有问题,试试看吧。”陈韶示意她,“说一说,你对他们的安排。”

她也没有当过什么大官,也没有经验。所有的安排,不过都是基于人性,或者预防前朝太子党有机可乘的前提。至于有没有用,只有试了才知道。反正她即便离开洪源郡,也还在剑南道的范围内,真出了什么事,大不了再回来就是了。

喜欢青玉案:大理寺女卿请大家收藏:(xiakezw)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