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 第二百六十五章:确定搞奢侈品和高端农牧业

次日九点左右,一些缺钱的项目负责人便陆续过来提交了申请书,高芸看了一会就将本地银行的负责人叫过来。

开始给他们拨款。

她好歹存了几个亿,而且还有安权在负责协助,这点事还是能够办到的。

大概一直忙到十一点,便没有人再继续过来了,集团那算账汇总没那么容易搞定,而且五千万可能也需要一定时间准备,所以高芸只是跟银行负责人提了一下这件事,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随后就将负责人送走。

开始专心琢磨自己的未来规划,琢磨的同时还会顺带询问安权,问某些行业自己能不能插足,有没有什么限制?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琢磨后,高芸是果断决定,往高端奢侈品行业进发。

顺带搞一下高端的农牧业。

别看未来世界好像全天下都是网络电子行业,软件行业的天下,事实好像也确实如此,连带着制造业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奢侈品行业相较于其他那些受到极大冲击的行业而言,其实还是相对稳定的,高端农牧行业也是如此。

就是说这两个行业,只要能闯出名声,并且稳定好自身的品质和品牌名誉的情况下,整体利润是可观且稳定的。

比如说某西兰奇异果。

他家的奇异果,也可以称之为猕猴桃,就是一直霸占着整个猕猴桃市场的高端市场,后起之辈虽然不少,有些本身品质可能也不逊色于他,但人家依旧可以靠着较好的品控和最早占据高端市场的优势,在高端市场占据最大份额。

消费者也认可这个品牌。

对他家影响最大的是假货市场,有段时间因为假货较多的原因,品牌名声受到了一定影响,但随着他们后续通过渠道和市场,遏制住了假货泛滥问题。

整体名誉都有所回转。

销售份额等情况也都有所回暖。

而其他品牌的猕猴桃,比不上他家的原因也有很多,一是品牌规模化的时间相对较晚,二是在优良品种培育方面也略落后于人家,三就是品控不行,一旦有批质量相对较差的猕猴桃流入市场就有可能对整个品牌带来极大的冲击。

四的话,自然也是假货泛滥问题。

假货问题不能指望消费者自己去发现,消费者是没有这个判断能力的,某个品牌如果假货太多,消费者经常买到假货觉得不好吃,那牌子就基本完了。

很多品牌猕猴桃还没形成稳定的品牌效应呢,就已经先被假货给冲击的一塌糊涂,这种情况下怎么跟人家打嘛?

连国内市场都没法打。

更别说去国外市场竞争了!

只要不出问题,某西兰奇异果的整体销量就是相对稳定的,收益也是相对较高的,始终把控高端市场八成份额。

大多数其他品牌。

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当中进行竞争。

很多高端的水果蔬菜,包括牛肉鸡之类,基本遵循的都是这一原则,占据高端市场之后就能获得利润较高,同时整体收益也相对稳定的回报,不用跟一大堆人在中低端市场厮杀,拼命竞争。

虽然在低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的利润也相当可观,但那是真的薄利多销。

赚的是辛苦钱。

卖大几百只鸡赚的钱,可能才赶上人家高端市场卖一只鸡,或者半只鸡。

在未来世界那,最好的优良品种高芸肯定是弄不来的,但是落后个二十年左右的各种优良品种她还是能搞到的。

落后于未来世界二十年。

也比这边要先进四五十年。

只能把那些优良品种全部都搬运到这边,并且使之适应这边环境,并让相关人员继续研究,继续更新迭代的话。

绝对属于妥妥的降维打击了。

此外,各种高端奢侈品的传承人在八十年代这边也远比在未来世界好找。

未来世界很多传承是真的断了。

可八十年代很多老一辈手艺人还没死绝呢,找起来绝对要比未来世界方便许多,更别说高芸还有国家可以依仗。

有了这些想法之后,高芸很快就跟安权提了一下,拜托安权帮忙设法寻找联系一些古法传承人。同时她本人则是借着洗澡上厕所等相对隐蔽的状态,设法回快递驿站阁楼,传递消息给她亲爹亲妈,并拜托他们帮忙收购一些东西。

比如前些年培育出来的小个蚕。

当年马王堆不是出土过一件特别轻薄的素纱禅衣嘛,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手段也没办法复原,做出来的衣服就是比出土的那件衣服重上许多。后来经过研究才发现不是手艺问题,而是蚕丝的问题,几千年前汉朝的蚕比现在的蚕要瘦弱许多,吐出来的蚕丝也更细些。

紧接着是花了十几年时间,反向培育,就是专门挑瘦弱的蚕进行培育,这才好不容易培育出能织素纱禅衣的蚕。

总体来讲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

但确实需要花时间才能搞定。

与其花十几年时间慢慢搞定,高芸当然更愿意直接想办法买一批小个蚕。

另外一些能产彩色蚕丝的蚕,一些更加先进,但又落后于最先进技术的陶瓷制作工艺,生产工艺,釉工艺。总之就是各种目前能买到的,价格也不算特别贵,与高端产品和所谓奢侈品相关的一些技术,包括产物,高芸都有让她爸她妈妈帮忙注意,并且想办法买下来。

优良品种也是一样如此。

只要钱花到位,很多种子厂商是愿意卖出一些相对落后的种子,乃至种子的相关技术的,毕竟都已经落后了嘛!

前面也说过了,哪怕在未来世界落后二三十年,放在八十年代依旧是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对高芸来说也已经足够用了,要是再先进的话,不仅花的钱要加一个零,甚至两个零的往上翻,八十年代那边的人其实也不一定能看得懂。

这还是农牧行业相对特殊的原因。

换成高端电子业,甚至得把落后四五十年,也就是说是比八十年代先进十来年的技术拿过来,大家才能看得懂。

太先进的有些东西根本无法理解。

随着高芸传达完相关诉求,最悠闲的人反倒成了她自己,毕竟未来世界那边的事都由她爸她妈操心去了,八十年代这边最为复杂和繁琐的事,安权接手其实就意味着国家接手,百分百靠谱。

根本就不用担心好吧。

所以高芸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规划。

……

约莫七天之后,集团相关负责人这才总算将所有账目全部梳理清楚,带着账目表、分割合同,以及一大堆对高芸经营项目的限制条件,去找高芸谈判。

他们其实也很清楚他们的要求相当过分,所以特地说动了不少高芸以前熟人过来一起协商,想顺带打打感情牌。

让高芸同意那些限制条件。

虽然他们在打感情牌,但高芸的心情依旧相当不爽,毕竟某件事她不愿意干和不让她干还是有区别的,不过最终出于考虑到她短期内本来就没打算涉及所谓的电子机械行业,就算要涉及,怎么着也得等十几二十年之后,往手机电脑通讯,乃至于软件和硬件方向涉及。

而不会去生产那些个电子表啥的。

所以高芸并未翻脸,只是不爽道:

“你们的脸皮可真厚,同时脑子也是真的天真,千万别告诉我,你们是真心觉得只要我不涉及相关产业,你们就能高枕无忧,那你们也太看得起我了。

趁着现在集团手里还有点钱。

你们还是出去见见世面吧。

你们不会真以为你们现在生产的这些东西技术含量有多高,其他国家都做不到吧。哈哈,我真不怕跟你们说,这些个东西,那些发达国家想要仿照是轻轻松松的事,只是他们人力成本较高。

生产出来的成本价,可能比从我们这边买,然后再运回去的价格都要高。

这不是你们技术方面的优势。

这是员工工资低的优势。”

“而且你们难道没发觉,最近很多东西的销量在减少吗,你们以为我为什么要搞那么多研究项目,甚至于要求研究人员不断更新换代,哪怕核心技术没什么改变,至少外表上,要有所进步。

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技术优势。

无法阻止别人模仿啊。

只能靠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去勉强保证优势,勉强维持着一定市场份额。

要是真有足够的技术优势,无可替代,谁都仿造不出来,我没事折腾那些个干什么,我也愿意直接躺平生活。”

高芸这番话,可以说直接把很多事的表面伪装全都撕得干干净净。过去某些海外国家那么富裕,那么发达,然后还一点都不担心的核心原因就是在于人家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一旦绝对优势不在,他们一样急,上蹿下跳跟猴似的。

而高芸先前执掌的那个集团,是真没有技术优势,更多的是靠一些巧思。

还是高芸从未来抄袭的巧思。

一旦离开她,或者说投资的与之相关的项目不能迅速出成果,不断更新迭代,并维持相对优势,衰败是必然的。

如果不能在二十年内,想方设法弄出一些具有优势的专利,牢牢掌握在手里的话,等过些年员工工资上涨,连物美价廉的优势都不在,同样撑不下去。

这些都需要管理层有足够眼界。

知道进步和技术的重要性。

不然无非就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

说完这番话后,不等在场那些人反应过来,高芸就又继续说道:“该给的提醒我也算是提醒到位了,至于你们提的要求,我可以同意,但我只能同意你们目前涉足的那些行业,我不去涉足。

至于你们从未涉及到的方向。

你们不进步,不能拦着我不进步。

不过短期内我并没有往电子机械方向发展的想法,所以你们不用太担心。

另外项目收购价不用你们让步。

该多少就是多少!”

要真毫不挣扎的全盘接受,未免显得自己有些太软弱可欺了,所以高芸还是稍微提了些要求,并没有全盘接受。

与此同时,过来谈判的那些人更多还是沉浸在高芸先前说的那些话当中。

并且一个个面露难色。

因为他们并不傻,最近这些年官方报纸也有报道一些国外的情况,所以稍一琢磨便相当清楚,高芸刚刚说的那些话并不假,集团最近几个月的营收确实相比较于过去有所减少,往后小半年的订货量同样有所减少,未来更不好说。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愿意当着高芸的面去讨论这些,更不愿意请教高云该怎么办,彼此用眼神交流了会后。

终究还是赶紧回到正题上。

同意了高芸要求。

紧接着当然就是共同签署先前约定好的相关合约,以及银行拨款,不过正式完成全面交接,估计还得花上一定时间,不少手续需要走。同时那些项目所占据的土地,特别是很多农作物和牲畜研究所占据的实验地和实验场所,不仅需要与政府土地部门做个交接,还需要与公社以及土地所处的大队做个交接。

原先的协议估计也是直接作废。

要重新签订,总之挺麻烦。

好在高芸在本地名声很好,同时也有足够的威望,所以后续一些交接和改变签署协议之类只是需要多花点时间。

并没有困难险阻或者说矛盾冲突。

等做完交接,因为此时的国内很难找到合适的企业管理人才,国企那一套放到私企上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高芸特地先回了一趟港岛,在港岛招聘了不少专业人员,把企业的大框架搭建好。

随后就开始全国到处飞。

主要就是拜访那些高端手艺人。

这些人有的看在钱的面子上愿意去见高芸,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不愿意,或者年纪大了不方便折腾,而高芸为了表现自己对他们的尊重,哪怕不能三顾茅庐,至少也得亲自去一趟,所以自然是亲自拜访,顺带根据不同人的情况签订不同的协议,愿意将技术外传的给予大笔专利费,然后请他出山,创办个小型学院,专门传授已经即将失传的技术。

不愿意技术外传的,就签订独家协议,并且要求他多培养几个后人,技术不传给外人,传给自家人总没问题吧。

但起码得多传几个。

除此之外,有些在未来世界已经解密了的技术,高芸也有特地搬运过来。

然后建了几个相应的学院。

专门招收有天赋的人学习。

除此之外,珠宝设计师,宝石切割师,服装设计师,刺绣纺织师等等一系列与奢侈品相关的行业,高芸也都有雇了批现成的,并开设学院培养新人才。

哪怕当时并不允许成立私人学校。

也不影响高芸招人。

不允许建立私人学校,她完全可以以企业的名义开设培训班和学习班嘛。

包吃包住,学成之后包分配。

有的是人愿意。

等有关于奢侈品的布局基本搞定之后,已经到了八零年的年中,拍卖行那边还有半个月就要开始拍卖高芸先前提供的那一批顶级宝石了。先前高芸还没有从事奢侈品行业的想法,所以当时只想着卖宝石换钱,如今有了从事奢侈品行业的想法,自然得实现利益最大化。

所以她是特地从那些手艺人手里收集了一批最为顶级的,压箱底好东西。

与拍卖行那边协商。

将宝石专场变成天朝顶奢专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