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 第二百五十七章:恢复高考

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第二百五十七章:恢复高考

作者:快穿狂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9: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高大队,知青点。

当年过来的那批知青,如今只剩下七个了,当然了,其余九个并没有出什么意外。他们只是要么通过家里父母的关系回去了,要么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学识,通过食品厂等厂的扩招考核,成功进厂,户籍迁走,自然不能再算知青。

剩下的七个目前都在村小教书。

七个人组成小高大队的师资力量。

当中有三四个本来也是有离开想法的,只是家里实力不允许,或者说即便能回去,也没有工作指标给他们,没有工作指标就意味着没有收入,他们这么大年纪了回城没收入,还不如留在这。

毕竟这些年小高大队发展的不错。

他们这些老师每个月也能拿三十几工资,食品厂偶尔还会发些福利,捐助一些学习用品,餐补啥的,这收入即便他们回城找到工作,其实也不一定有。

所以权衡利弊后只能选择留下来。

如今有两对已经准备结婚,剩下三个人也要么有对象,要么准备相亲了。

回不去了,就留在这成家立业呗。

至少这边看着发展的还挺不错。

胥亥便是七人之一,四年前他是有机会回去的。当年刘家人为了保住自家颜面以及避免刘琼坐牢,并不愿意大张旗鼓的调查,只允许私下悄悄调查,结果就是,根本没能查出什么有用信息。

也没能查出谁是刘雪肚子里那个孩子的父亲,最后这事便不了了之了,同时刘家还求很多人,拜托他们保密。对外则宣称刘雪肚里有个瘤,破裂死亡。

说是她命不好啥的。

这么一来,刘家姐妹俩的事情对胥亥自然也就没什么影响了,所以他父母在有机会把他弄回来的时候,赶紧联系他,想让他立刻请假回家,参加内招。

内招成功就能把他给调回来。

很多企业有时候招聘人数不多,搞内招很正常,就是只有几个工作指标。

肯定不可能搞什么公开招聘啥的。

所以便只让员工子女参加。

录取率还挺高的。

不过胥亥并不喜欢自己家的传统行业,本身也没怎么学过相关知识,再加上考虑到小高大队小学刚成立没多久。

很多孩子也才刚熟悉。

而且那时候,小高大队已经有能力给学校的老师发每月二十块钱工资了。

所以最后他就没有回去。

选择留在了这。

如今正跟隔壁大队的一个女知青看对了眼,勉强应该能算处于热恋期吧。

这批知青当中,除了他这个最先过来的另一个比较特殊的,无疑就是最开始那个刺头子范司,他当初在住进牛棚后的第二天就直接跑去公社那告状了。

大队长没惯着他,直接表示他们大队就这样,公社要是觉得他做的不对。

那就把这家伙带走,领回去。

看看其他大队要不要!

折腾了一阵后,公社那都想着索性他们帮范司这个刺头出三十块钱得了。

然后大队长和范司都没同意。

范司觉得这是在侮辱他。

且不能这么没原则。

大队长更是直接撂狠话说,公社要是这么干的话,他待会就让剩下的那些知青也过来,让公社一人出三十块钱。

结果便是公社直接把他们两个都给撵了出去,然后对刺头范司没啥好脸色了,直接表示,现在他的户籍在小高大队,归小高大队管,只要小高大队没有犯法,他们公社这边就不能越级管理。

给脸不要脸,那便收回好了。

后来范司在牛棚住了大半个月,实在受不了,打电报让家里人托关系回去了,要是没点背景,他也没这么硬气。

毕竟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意味着得更早看懂人脸色,知趣识趣。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他是六二年过来的,且当年就走了,如果是六八年过来的话,恐怕便没那么容易再回去了。

之所以会专门提到小高大队的知青点,主要是因为随着大量知青到来,其中还有好多是高芸特地要来的,同时这些知青不可能直接把他们通通收到食品厂里,必须得让他们先按流程走一遍。

所以最后首先想要违约的,反倒成了帮大队长保存当初那份契约的高芸。

好在如今小高大队已经不像当年那么贫困拮据,说财大气粗有些夸张,但来几十个知青还真是无所谓的事。所以大队长那边也是相当好说话,很快便同意了高芸的要求,并迅速花钱在原有的知青点基础上,扩建了个知青楼出来。

当然了,钱肯定是高芸出的。

除了小高大队之外,其他各大队高芸也都有一一拜访,另外一些不属于他们县城,但与他们食品厂有生意往来的一些大队,高芸也有特地去拜访了番。

并且花了大量的钱。

这才总算促使那些大队在原有的知青点基础上,扩建了一批知青楼出来。

条件肯定不会太好。

十个平方的两人居。

但这些钱是不得不出,这些房子也是不得不建,不然两三万个知青陆续过来,总不能让他们睡野外吧。在食品厂附近给他们建住宿楼也不合适,只能建在各大队内部,住宿条件还不能太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好了的话,村民该有意见了。

那些教授老师的住宿条件其实也好不到哪去,还得专门给他们挑一些偏僻且比较贫穷的地方建房子,让他们住。

不然不好对上面交差嘛。

随着时间进入六九年,大量知青已经通过多次考试分类完毕,各科教授老师们也都到位,高芸很快就开始了自己新计划的第一步,也就是大规模授课。

没错,第一步就是得先上课。

要知道,但凡考上了中专大专和大学的那些人,也不会过来下乡,当知青下乡的,都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还是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没找到工作的那些。

有工作谁下乡啊?

所以他们基础知识学的可能不错。

但专业知识可以说是基本为零。

毕竟他们本来就没学过这些,不可能让他们一下乡,就能跟着老师教授去搞研究,哪怕是种地都得学一段时间。

因此计划的第一步自然是授课。

按天赋分开学习,有数学天赋的去数学系,有物理天赋的去物理系,兴许不能算做大学教育,但应该也能算得上大专教育了,不管怎么说,先学起来。

如此过了两年左右。

一些教授和老师才开始带着对很多情况已经有了些基础了解的学生,开始申请资金,组建研究项目等等,其中主要的研究项目还是偏向于农畜行业,食品业,食品化工业等相对基础的行业。

再不然就是数学和理论物理等,对于各种高科技设备仪器要求相对较低。

全靠天赋的研究项目。

其他方面嘛,高芸连相应的仪器设备都无法提供,或者说即便能在未来世界买到,也无法合理拿出来,只能让他们去继续培养学生,做些简单的研究。

因为他们的研究其实并不能算是从无到有,高芸不但能从未来世界带来很多更为先进的知识技术,还能帮他们排除掉很多已知的错误方向,节省时间。

所以各项目研究进度挺不错的。

后续因为食品厂赚的利润不够,高芸还又成立了附属电子机械厂,生产了大量的小家电小产品,出口赚取外汇。

七十年代初期,随便一些后世精巧的小家电,乃至于随身听,都足以横扫四方,关键的是利润还相当之高,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海外有人模仿抄袭啥。

毕竟这些小东西技术难度并不大。

但不管如何,高芸还是靠着这些东西赚取来的巨额外汇,既成功获取了大量的研究资金,确保那些项目能继续进行下去,也让一些人对她做的那些事情睁只眼闭只眼,甚至于主动帮忙遮掩。

毕竟很多技术在外人看来。

都是高芸利用那些教授研究的。

等时间推进到七七年的时候,趁着上半年各方面已经开始松动,甚至于很多教授都收到原来大学信件要求他们回去。高芸是一边安抚,一边出高额薪资以及保证成立大学等各种条件挽留那些教授,同时向上申请成立一系列学校。

此外就是,张怀阳七月退休。

高芸升级成为厂长的同时,向省里面申请了资产重组,就是把以前相对零散的那些厂子和陆续成立的附属厂子重组,进行全面梳理,成为省属的资产。

也就是说正式成为综合集团。

食品厂转为分属食品厂。

核心主营项目转为电子机械。

毕竟相比较于一些家用电子产品的利润,食品厂的利润实在是微薄的很。

所以电子机械成为主营也合理。

当然了,这些实际上都不算特别重要,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成立大学,以及将原有的那些研究项目拆分,有的靠挂到农研所,有的靠挂到还未成立的学校某系,还有的直接靠挂到集团研究部。

很多原本不好光明正大表现出来的东西,全都陆续的摆上了明面,先前不好进行的一些项目也都纷纷开始规划。

这些事高芸筹划准备了很多年。

因此进行的自然也还算顺利,比如说大多数教授都很乐意留下来,只是希望能把亲人也都接来一起住,或者希望先回去一趟,把自家原来房产拿回来。

建立大学的申请,在上千份各行业教授签名的聘书证明之下,也是顺利通过,并且由省里直接批了上万工人抓紧时间建设大学城,为未来恢复高考做准备。很多事情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对外公开,但身处高位的心里多少有点数。

紧接着就是宣布恢复高考。

……

高芸家

高天养带着他那群同学和好友的疑问担心,特地过来询问高芸相关情况:

“姐,你说我要不要参加高考?”

为了低调,高天养并没有跳级,所以他实际是七三年才高中毕业,但他很早就学完了高中课程,并且跟几位农业教授一起搞大豆方面的研究,如今已经出了不少成果,虽然表面上依旧是高中文凭,但实际能力,比一些农业方面的博士都不差,甚至于还要更优秀一些。

毕竟他能看到更多的未来知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且七一年就跟教授一起搞研究了。

但正因如此,让他有些迷茫,迷茫于自己到底要不要参加这次高考,参加高考然后再去念四年书的话,感觉好像还挺浪费时间,可不参加高考又没大学文凭,他姐以前经常说文凭的重要性。

有关于这方面的迷惑,不仅是他。

很多他的同龄人,比他小点的,或者说比他大一点的高中生,其实都有。

当然了,只局限于高芸影响区。

因为只有高芸影响的范围内,那些高中生以及高中毕业之后过来下乡的知青们,才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虽然没文凭,但确实有能力。

可正因如此,反倒让他们纠结。

“参加吧,回头都报我主持创办的那个大学,考上之后,教你们的还是原来那些个教授老师,或者说现在项目的组长。你们具体什么能力,他们心里相当清楚,到时候让他们给你们安排提前毕业,并继续跟着他们搞项目就是了。

这样也能有个大学文凭。

有文凭也能多些选择。

对了,高考要用到的参考书之类我都给你准备好了,待会你带一份回去。

剩下的我会送到各大图书馆里。”

人是会变的,最开始高芸也没想到自己能把事业搞这么大,更没想到高太养能这么刻苦努力,但既然孩子愿意上进,高芸她也没有拖人后腿的道理啊!

文凭这玩意有肯定比没有的强。

所以当然还是以鼓励为主。

说完还特地转身去边上的书房,拿了套教辅书出来,就是后来据说很多考题,或者说考试内容都出自这套书上的那一套,这套教辅书高芸特地印刷了上万份,准备回头放到本地各大图书馆。

现有高中也可以分一些。

至于能不能学会,能不能学透,能不能灵活运用,高芸就管不了了,她做的这些事已经让本地人领先了一大步。

“完了,姐,还有数理化!

我都好多年没碰过了,看来必须抓紧时间复习了,我就不废话先走了。”

看着高芸拿出来的那套书,特别是摆在最上面的《数理化自学丛书》,高天养顿时就又回想起了当年被数理化支配的恐惧。同时瞬间反应过来,他此时的农学专业知识,特别是对大豆方面的研究,可能确实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数理化的话,恐怕就真的不好说了。

本来成绩就不怎么样。

如今还有五六年没碰过了。

想也知道,肯定得花大力气去复习这些,不然能不能考上是真不好说,回头要是考不上的话,那才叫一个丢人。

说完高天养就吃力的抱上那堆书。

赶忙回去。

确实吃力,因为不提其他学科,光是数理化自学丛书,就有整整十七本。

其中物理四册,化学四册,代数四册,立体几何一册,三角一册,平面几何两册,平面解析几何一册,而且里面还没未来教材那么多废话,都是干货。

加上其他的,总计近五十本书。

能不吃力吗?

喜欢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请大家收藏:(cwzww)带着快递驿站穿年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