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黑丛林特遣队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歼灭腾越守备队(下)

坂口少将当然是不会轻易放弃腾冲,为了鼓舞下属的斗志,师团长立即在当天大胆地派出4架轰炸机、6架战斗机,冒着被盟军空军打击的巨大风险,突然袭击远征军攻城部队。

这算是给绝望中的太田正人最大的支援了。

当然,这10架日机自投罗网,当场就被盟军空军击落4架,生俘驾驶员1人,其余6架只有仓皇逃窜。

这些被困多日的日军一溜出城,就像下山的土匪,沿途抢劫,到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但是很快被第116师发现了。

9月12日,又一股日军在日隈少佐的率领下由东门城墙组织突围,经飞凤山向江苴、瓦甸等地逃窜。

第116师、预备2师立即分路进行追击。

这两股日军虽然是溜出了腾冲城,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中国军队布下的天罗地网,在狼狈溃逃途中,被第20集团军迅速围歼。

太田正人没有突围,他充当了掩护日隈等突围的悲剧角色。那些残肢断臂的伤兵被他集中起来,留在城内继续顽抗。

随着日军人数的减少,他们的枪声也逐渐减弱,守备队的人更少了,太田正人也很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不得不烧毁了军旗、密码本,在向师团长发出诀别电后,破坏了电报机。他没有举刀剖腹自杀,而是率领他的残部展开了更加疯狂的反扑,每个日军也杀红了眼,拼命地向中国军队扑来,这种自杀性的反扑,就像热锅里的青蛙,最后的一蹬腿就很快结束了。

9月13日,太田正人和他的守备队完蛋了。

“13”日,西方人禁忌的不祥之数,没有想到应在了腾越守备队上,这一天,太田正人去见他的天皇了。十分有趣的是,藏重康美正巧也是在一个月前的这一天被炸死的。

第20集团军终于全歼腾冲守敌,于9月14日收复腾冲。

远征军总司令舒了一口气,集团军司令更是轻松了许多。“在国耻日前夺回腾冲”的要求实现了。

重庆电台立即喜气洋洋地向全国人民播出了这一胜利的消息。

这一仗打的太苦了,从1945年5月11日渡江算起,到收复腾冲,一共打了127天,从攻城开始计算,也打了一个多月。仅这一个多月,第20集团军出动兵力近5万,发动大小战斗40多次,盟车出动飞机无数架次,一场史无前例的攻城战,最后以全歼日军腾越守备队,完全收复腾冲城而宣告结束。

这场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了!

为攻占这座孤座,远征军第20集团军阵亡官兵8671人、负伤10095人,这个数是歼灭日军3000人的6倍!为这个方圆不足4平方公时的小小的边城,为了夺回祖国寸土河山,中国军队附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

战争终于结束,咆哮了多日的炮声停了下来,满城的街巷已被毁坏,尸体填满了大街小巷,血满城垣,一片焦土,满目狼藉。

原本一座美丽繁荣的腾冲城,经这场战火,变成了一片瓦砾。繁华的街市,再也难以寻觅。

站在这渗满烈士鲜血的国土上,面对满目疮痍,抗日县长张问德悲喜难言。

自1942年腾冲沦陷,这片美丽的国土就受尽日军的蹂躏,民不聊生,城已非城。

当年,为了抗议日本的入侵,城内百姓一致出走,把一座空城留给了日军。这是腾冲人民对日军的反抗。

为了抗日,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腾冲人义无反顾英勇献身,在5万中国远征军的后面,有46000多腾冲人勇当参战民工,运粮草、送弹药、抬伤员,跟随大军呼啸而行。6900多民工在战争中伤亡。

军人和民工计有25000多人伤亡!这是用鲜血写成的数字。

在抗战中阵亡的军官不计其数,但李颐的阵亡是更带有悲剧色彩。腾冲城在9月14日光复的,而他却牺牲在13日的中午。

李颐,湖南人,黄埔六期生,曾任第11集团军上校高参,时年三十出头,文武兼备,少壮有为。强渡怒江前,他曾在战前动员会上激励部属:“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但不是个个都死。我们是军人,为了国家民族而亡,要死得像个军人的样子。”

李颐牺牲之前,有人提醒他说:“团长还要注意鬼子冷枪哦!”随后冷枪便打在了墙上。李颐说:“你们怕死,你怕死怎么还跟我来。”结果话还没有说完,一发子弹便打到了他的额头,叫都没有叫一声就倒下了。

李颐的追悼会在和顺举行,预备2师的顾师长不在,彭副师长在追悼会上讲:“我们一万多人上火线,现在只剩下800多人。其他人都去哪儿了?”他说完就哭,参加完追踪会的所有人都跟着哭。

战后,李颐和先前牺牲的594团团长覃子斌被追授为陆军少将军衔。

李颐牺牲的当天夜里,大雨如注。残存日军200多人借助雨幕想趁机分批突围,其中一路因远征军火力密集,大半日军被击毙,有的当了俘虏。

用鲜血换来一片焦土,这是对“焦土抗战”最好的诠释。

我们胜利了!腾冲的百姓含着热泪欢呼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现在腾冲的老百姓终于结束了在外逃难的日子,回到自己的家园。

城毁了,家也没有了,只有风餐露宿。不过大家相信这种日子不会太长,在自己的国土上建设自己的家园,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悲壮的光复!

9月14日腾冲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为纪念这个光荣的日子,腾冲人将这一天定为“重光节”。

腾冲人特在来凤山北麓风景秀丽的小团坡上修建了“国殇墓园”。

人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将为国捐躯的烈士安葬入园。

孙中山先生终生践行的“天下为公”几个大字被腾冲名士李根源请到了国殇园,他坚信,为腾冲光复而献身的壮士可以享此称誉。

在国殇园,同时还存有蒋介石、于右任的题匾及远征军各级将领写下的撰联:

“碧血千秋,天地正气。”

“气壮山河成仁取义,光照日月生荣死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