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在唯心时空驰骋的大巫 > 第二章大巫回家四个不变

在唯心时空驰骋的大巫 第二章大巫回家四个不变

作者:马克坚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8: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章大巫回家四个不变

大巫三岁多才让奶奶从东北带回家。回家后,有四个不变。

一是东北口音不变。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面玩,尤其是在学校上学,始终是东北口音。没上学前,在家呢,奶奶和四太奶奶也陪着大巫说东北方言。上学读书后,教大巫语文的老师,正好也是一个东北大妞,两人更是天天东北方言讲起,把周围的孩子也带动得有些东北腔了。

二是穿戴保持整齐的习惯不变。巫畏一年四季理个平头,那个大队专门负责理发的师傅只在巫畏回来时说了一次,后面都不用问就帮畏少爷理个短平头。平时穿哥哥或堂哥穿旧小了再寄回来的服装,如果破了,奶奶用缝纫机补好,扣子必须一颗不少,风纪扣都要扣好。从不光脚,布鞋是五个奶奶手工做的,一年买一双中统雨靴。

下雨天去学校,布鞋用一个袋子装好放挎包里,雨靴穿在脚上,到学校就换上布鞋。冬天在学校里有一双棉布鞋放那东北女老师祖灿房间,上课就换棉鞋穿着。衣服都是家里奶奶或太奶奶洗好后,奶奶每次都要用熨斗熨平整。在东北老师祖灿房间备了一套衣服,防止巫畏在学校弄脏了衣服要换。换下的衣服就由祖老师负责洗。反正哥哥和堂哥寄回来的旧衣服多。

三是天天挎着个军用挎包的习惯不变。挎包里的东西从不让外人翻看。读小学二年级时,大巫有次要潜水到学校旁边一个池塘里,帮班上女同学摸掉进池塘里的饭盒,就脱了衣服解下挎包,穿条短裤潜水下去摸饭盒。摸到饭盒上岸时,发现有个四年级男生偷偷地翻看他的挎包,大巫大喊着上前制止。那男生可能是仗着自己年龄大咯,说了一句他就是要翻看,看你这个东北佬敢把老子怎么样。

大巫将饭盒递给女同学,上前一招,直接将那四年级男生干到地上半天起不来。这孩子的家长来学校闹事,大巫直接骂那家长,生了个小偷玩艺了儿的儿子,竟然还有脸来学校闹事。那家长准备打大巫,大巫面无半点惧色地说,只要你个瘪犊子敢动小爷一指头,小爷今天一招就送你见阎王。校长劝下后,派一个男老师骑单车去巫家寨请家长,让祖老师带大巫回房间换衣服,别感冒了。

大太奶奶听到有男人竟然敢打她的畏重孙,骑着马就飞奔到了学校,一见那家长的面,不分青红皂白,上前直接给那男人两耳光。再一跺脚,地面都颤动着,对那男人说,胆敢欺负我家重孙,老太太要打得你们家绝种。又指着那翻看大巫挎包的男孩的鼻子说,你做贼老太太不想教育你,但你胆敢翻我重孙的挎包,我重孙废了你也不过分。同时对在场所有人说,今后谁不经我畏重孙同意翻看挎包者,左手翻,断其左手,右手翻,断其右手,两手翻两手全断,畏重孙断不了,老太太我亲自动手。这次后,真没人敢翻大巫的挎包。大太奶奶的武功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好,加上三太奶奶的术法传闻,一般人真的有害怕这两个老太太。

大太奶奶骑马回家后,祖老师有好奇,就问巫畏,平时挺随意大方的男孩,咋对翻看挎包却反应那样强烈?

大巫对着祖老师的耳朵说,他挎包里有七块压身的金砖,必须天天带在身上,而且不能见天,更不能让品性差的人看到。一块金砖可能是老师十年的工资。如果姐姐真想看,去房间让姐姐见见咯。四个太奶奶、两个奶奶和妈妈都给了我一块。再带在身上一年,就只用带奶奶或大太奶奶的那块,其他的交奶奶收藏。

祖老师虽有好奇,但当时没要求看。考上大学去读书前,祖老师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摸了一会。后面大巫在广州赚钱了,第一时间置了一块同等重量的金砖送祖老师做礼物。祖老师笑弟弟这是聘礼。

四个不变是军人作风不变。跟师长交往,大巫都习惯按军队里下级向上级打报告的程序进行,甚至跟庵子里的三个尼姑也这样。从东北带回的那只铜质口哨一直放在挎包里,担任班长,平时带动班上同学都是按部队标准行事。

祖老师的表现令人匪夷所思,不知什么原因,除非有特殊又特殊的事,否则从不离开学校所在大队,即使迫不得已要离开学校,都是让大巫陪伴。在大巫读小学三年级那年,上面好像对教学质量有兴趣了,按年级和学科进行教学比武,祖老师在片区比了个第一,片区是在大巫的小学举行。需要参加公社决赛,祖老师跟奶奶说,让畏畏陪她去,奶奶二话没说就去准备两人东西,又比了个全公社第一,就要参加县里的比赛,畏畏一直陪着在县城参加比武,夺得个二等奖回来。

大巫说祖姐姐夺得二等奖不亏,那个一等奖获得者,也是知青老师,北京人,朗诵过程,字正腔圆,俺们俩是说东北话,是要差些。再一个,那个知青姐姐,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与学生互动的环节,这点比姐姐要出彩。

整个比赛过程,大巫一直坐在观摩席听课,周边全是听课的老师或选手。这三天,大巫住在小姑婆家里,小姑婆是一中的老师,小姑爷是县里的干部,两个小姑姑都是小学生,小的洁姑姑跟大巫一个年级,有两堂课是在洁姑姑所在的班学生到场做配合。

从大巫读小学一年级起,学校周末或放假,祖老师都是随大巫回寨子里生活。整整七年时间。

祖老师照大巫称呼家里老人,甚至在庵子里也照大巫称呼那三个尼姑。就是两个尼姑喊师太,小尼姑喊慈姑姑。对了,慈姑姑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四太奶奶帮她报了名,考上大学去了西安。

大巫初二毕业那年,正好国家恢复高考。祖老师一直坚信国家会恢复高考制度,也一直在暗中准备迎接高考选拔,自然首届就参加了高考。大巫是让四太奶奶动员,也参加了中专招生考试,两人都高分过了线。成绩出来后,祖老师建议巫畏读两年高中再参加高考,考个好大学去读,畏畏年龄还小,读三年中专就参加工作不合算。

这年参加高考的巫家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家族里就有写信通报,大太奶奶让二太奶奶将这些孩子的名字和考上的大学校名,用红纸写好,贴在家里大厅的神龛下面。奶奶与四太奶奶给所有考上大学的后辈都寄了同等的贺礼。那天是大巫牵着马,带着一条狗陪她们去镇上邮电所汇的汇款。牵着马去,是大巫担心奶奶和四太奶奶走累了要骑一段,另外就是奶奶要送些东西给她娘家人,顺便通报一下考大学的喜讯。结果那天,奶奶和四太奶奶兴致高,一路聊天到镇上,四太奶奶填写汇款单,奶奶交钱办手续。邮政所营业员认识奶奶和四太奶奶,一直笑嘻嘻地办手续,办完后问了奶奶,怎么一次汇那么多钱,都是升学贺礼?

奶奶说这八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孙辈,今年参加高考,都考上重点大学。神农这边还有五个孩子参加考试都过线了,三个大孩子都录取到了好大学,神农今年录取到武大的两个女孩,都是我们家的孩子,另一个录取到陕西师院,两个小的,也过线了,分数不低,但考虑年龄还小,就没填报志愿。

办好手续后,奶奶带小妈和畏孙去娘家,中餐后三个人一路慢慢走回家。

前面高考分数出来后,在一中教书的小姑婆听到畏孙参加中考考试并过了中专线,准备填报志愿去读中专,就跟丈夫清早骑车回娘家,一进门就大声说她坚决不赞同让畏孙去读中专。

可能是奶奶与四太奶奶有点想让大巫填报邮电学校,小姑婆桂韵既不敢跟小妈硬扛,又不敢跟大嫂顶嘴,喊完第一声就接过祖姐姐送上的茶水,明显有生气地坐在大客厅。

同来的那个小姑爷呢干脆果断,对着四个岳母和大嫂说,如果畏孙去读中专,对其他人来说,是抢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畏孙自己来说,就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资源浪费,这是不利人也不利己的选择,因此绝对不能填报志愿,这么高分数,一填报必定录取,小洁分数比畏孙低也不敢填报,担心填报了就会录取,录取了就要去读,不合算。参加考试是为了检验一下畏孙的学业能力。

说完对畏孙说,男子汉,大丈夫,关键时刻要有自己的主见,奶奶和太奶奶虽然疼你,但人生的路还得畏孙自己走。

巫畏起身,向小姑爷啪地一个敬礼,大声说,感谢小姑爷的提醒,他知道如何做,请小姑婆与小姑爷放心。

灿姐便夸奖弟弟是个男子汉。慈姑姑这时在厨房忙着。

中餐后,小姑婆明显不开心地回去了,说明还没真说通家里的老人。第二天又带一中校长过来做思想工作。家里才同意大巫不去填报志愿,下期去一中读书。祖姐姐一听,开心地邀请畏畏唱起了东北的二人转,把四个太奶奶、奶奶、小姑婆、慈姑姑和一中校长逗笑了。一中校长对巫畏说,他马上要去做副县长了,巫畏同学好好学习,如果需要什么帮助,随时去政府找他。

大巫啪地一个军礼,向一中校长表示感谢,并保证在一中做一个一流优秀的好学生。

说到大巫家里的那匹马,就要说说大太奶奶骑马的故事,就要讲讲大巫买马的故事。要讲大巫买马的故事,就得先讲大巫买狗的情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