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天降魔头,日薪一元 > 第23章 凶手是个弟弟

天降魔头,日薪一元 第23章 凶手是个弟弟

作者:通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8: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月黑风高,万籁俱寂。

远离遭灭门的县尉府邸,纪蓉将周青峰带到县城的城墙上,语气严厉的问道:“你这‘天残地缺’的功法是哪里学的?”

“一个叫‘惠通’的老和尚教的。”周青峰说了自己跟九宫道的纠葛和矛盾,以及在醉香楼地下的奇遇。

“为何那番僧邪佛对你无效?”

“老和尚指点我找到一件佛宝。”周青峰又把胸前玉佩拿出来,反问道:“咋啦?姚贞没跟你们说这些?”

纪蓉接过佛宝仔细体察一番,眉头皱紧。

佛家讲究缘分和悟性,佛宝也不是谁都可以用。她就感觉不到玉佩中有何异常,更谈不上驱使。

交还了玉佩,纪蓉依旧语带责怪,“你知不知道杀了赵家家主是什么后果?”

周青峰却反问,“桃源派对驱逐鞑虏有具体的路线图吗?还是说,你们只是在到处晃荡,寻找所谓的‘机缘’。”

纪蓉顿时语塞,沉默一会后继续道:“想要恢复中华不是容易事......”

周青峰又打断,“说难很难,因为你们没掌握方法;说容易也容易,但需要正确而坚定的意志。”

行走江湖多年,纪蓉见识的人物多了,狂妄的见多了,没见过周青峰这么狂的。

她忍了半天忍不住,怒气冲冲的喝道:“难道你有什么法子?”

“我当然有。”周青峰对此很肯定,“要探索一条造反的新路,我不行。但依葫芦画瓢,照搬成功的经验,我肯定要试试。

首先,我会寻找一批志同道合之人。其次,我需要找一块敌人势力薄弱区,开创造反的地盘。

再次,我要科技大跃进,让自己掌握更强的力量。

总之,我才不会想去扶持别人,我要靠自己。”

‘革命’一词指改朝换代,源自《周易》的‘彖辞’——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周青峰的信心来自‘曾经’的历史。

49年建国时距离37年‘卢沟桥’事变才12年,距离31年‘918’事变才18年,距离19年‘巴黎和会’的屈辱是30年。

距离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不过48年,距离1895年‘甲午战败’也就半个多世纪。

同样是异族统治,同样是灾难深重,同样是内外交困,清末比元末的情况还复杂,还恶劣。

清末那种墙倒屋塌的逆风局都能翻盘,没道理元末不行的。

“桃源派有钱有人有威望,怎么就想着去扶持豪强士绅上位?那些腐朽之辈会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冒着杀头风险造反?

活不下去的人才会造反,你们不看看这世上谁活不下去?

是税负沉重的农户,是朝不保夕的小商贩,是命不由己的仆役。

如今豺狼当道,这些人整日战战兢兢,看似毫无力量却迫切想要改变。

不去团结想改变的人,反而拉拢不想改变的,你们真是脑子坏掉了。至于我......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我要有你们的家底,早自己干。我没家底,同样要自己干。”

周青峰说完,扬长而去。纪蓉怔怔不已,微微闭眼,松了口气。

她仿佛面对一头出柙狮虎,对方无视规则,打破窠臼,横行霸道。明明自己的修为远高于他,可听他沉声低吼,心中莫名战栗。

偏偏那小子说话很有道理。

此刻城里已然大乱。巡检司,兵马司齐齐出动,封锁各个街道路口,砸门进屋搜捕反贼。

只是真的反贼压根没人管,倒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倒了大霉。

到隔天上午,街道依旧封禁,百姓不得上街,全部被困在家中。

周青峰却无需烦恼,拿了几件衣服和背包提箱,上了郭铭德派来的两轮马车,打算去太虚观报道。

马车内空间有限,挤两个人相当勉强。

郭铭德倒是心情愉快,低声问道:“老弟,昨晚的事有没有啥消息透露?”

“你指啥?”

“赵县尉死了,你敢说不是你哥背后使了劲。我昨晚还在想,你周家这次要如何渡过难关。

深夜得知消息,我从床上跳了起来,大声叫绝。旁人以为你们会忍。没想到,你们掀桌子。

这招够狠,却直接破局。”

郭铭德语速很快,极为兴奋,一边嚷嚷还一边拍大腿,“别人杀鸡骇猴,你们杀猴骇鸡。

江宁县的士绅定然惊惧,可他们不但毫无什么办法,还人人自危。

只要赵县尉后台不够硬,你们只需稍加打点一二,赵家满门就白死了。说不定哪天,县尉之职就是你哥的。

这招妙,真的妙!

只是寻常人干不出来。”

周青峰轻轻摇头,“赵县尉不是我哥杀的。”

郭铭德大笑,“我当然知道赵县尉不是你哥杀的,但绝对是你哥认识的人。

大家猜是严真人亲自出手,或者艾县令找的人。又听说有人认出了凶犯,是之前在码头杀鞑子百户之人。

总之这次你们周家不用发愁了。之前献妾求官不过小事,只会引来他人效仿和羡慕。”

马车内,一人狂笑,一人沉默。车子还没出街口,探头探脑的孙长庆出现在路边。

这混混难得打扮的体面些,乱糟糟的头发捋得整齐,破烂的脏衣裳已经扔了,不知从哪里淘换了件马褂,有种沐猴而冠的滑稽。

“郭少爷,听说您找我。”孙长庆向来没个正经,干什么都洒脱。这会却诚惶诚恐,生怕出岔子。

郭铭德又大笑,指着孙长庆,对周青峰说:“看看,我没错吧。只要给机会,他还是有志气的。”

孙长庆抱拳朝车内两人稽首,特别是看向周青峰,“孙哥承情,谢谢青峰帮忙。”

今个一早,有人找了孙长庆,说了昨晚赌约的事。孙长庆愣了许久,才知道天上掉馅饼,砸在自己头上。

旁人以为这混混会欢喜,没想到他竟然大哭一场,又向他姐姐借了钱,弄套好衣裳来见人。

周青峰看向郭铭德,“你给他一千贯,就啥也不管?”

“当然不是。”郭铭德摇摇头,“我是家里庶子,继承不了家业,要自己出来闯。

结交严真人是如此,拉拢老弟你是如此,招揽这混混也是如此。我也不知道谁人能最后帮上我,只能一个个试。

初见时对你颐指气使,就为了给严真人搏个好印象。没想到你小子软硬不吃,居然敢打我。

江宁有水利之便,周围乡村物产丰富,米粮布匹桐油纸张,数不胜数,只要贩运出去便能赚钱。

我打算在此地建个货栈,需要个能镇住场子的管事。

之前说过,我是不会得罪你堂兄的。所以这货栈给你堂兄一成干股,请他照拂一二。

具体管事就由孙长庆来。我只投一千贯本钱,能不能把买卖做起来,就看他本事了。”

原来是这样的一千贯,果然商人本色,就是提供个职位而已,不给钱给股权激励。

郭铭德应该本就有建货栈的意思,给周继嗣一份干股当保护费。只是原本管事的职位肯定不会用孙长庆这混混。

“既是货栈,肯定要进货吧?”周青峰问道,“我也掏钱做个小买卖,给货栈供货,行不行?”

郭铭德眼睛一亮,他见过醉香楼改造后的生意,也看到了周家兄弟干死赵县尉的狠劲。

“老弟愿意帮忙,哥哥我自然不拒。那货栈原本有赵县尉的一成干股,现在他用不上了,正好转给老弟。

货栈赚了钱,肯定有老弟的收益。老弟若能帮我收货,更是理所当然的事。

只是老弟你要跟我去太虚观,可有现成的人手负责经营?”

“我确实没人手,但可以马上招募。”

郭铭德和孙长庆俱是一愣,摸不清周青峰想法。后者却让车夫赶往芝麻巷,前往李姨娘家。

到家门口,梅儿正跟个十七八岁的青年说话,慢声细气的,偶尔笑出声,很是暧昧。

“梅儿姐。这谁啊?”周青峰喊了声。那青年像是附近店铺的伙计,见了来人便发慌,忙不迭的走了。

梅儿也慌,认出是周青峰才淡定点,捏着手帕,笑骂道:“你又不是我主子,要你管?臭小子吓到我了。”

周青峰也不深究,继续道:“昨日说你的事,我管了。今个来就做个安排。

你是愿意继续跟着李姨娘当丫鬟,或者跟我当丫鬟,又或者做点小买卖。”

梅儿显然有些发懵,不知如何是好。

“你不用现在做决定,想好了跟孙哥说一声就行。至于李姨娘的事,也让孙哥帮忙吧。我就不干涉了。”

昨晚在堂兄家门口看梅儿可怜,才有了周青峰后续一连串的怒意爆发,以至于跑去斩了堂堂从九品县尉老爷。

县里有品级的官员一个巴掌数的过来,愣是因为这等‘小事’被周青峰灭了一家。

他事后想想,自己也不能总是孤身一人,得有个跑腿办事的,否则很多杂事需要他亲力亲为,太没效率。

可他认识人太少,实在没合适人选,左思右想,于是来问问当丫鬟的梅儿愿不愿意跟他干。

梅儿却误会了,扭捏的试探道:“你小子打的什么鬼主意?要收我做侧室不成?”

周青峰自然给否了,只因这姐姐出身太苦,身材相貌完全没长在他的审美上。

梅儿顿时不干,委屈道:“还以为你安什么好心,原来真要拿我当丫鬟使。可我受够了当丫鬟的苦。”

孙长庆在周青峰面前看着人畜无害,面对个丫鬟却使出无赖本事,恶行恶状的威吓道:

“你这妮子好不晓事。我这青峰兄弟马上要发达了。他要收你,你还不从?哪来的废话,想死不成?”

梅儿果然害怕,低头耷脑的不言语,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反正就是‘不情不愿’的意思。

院门一开,李姨娘‘恰到好处’的走出来,笑盈盈的招呼道:“哎呀,我说听着声音耳熟。青峰来啦,怎么不进屋坐?

梅儿不懂事,哪里知道好坏?这位少爷又是谁家的?也不给姨娘认识认识?”

昨晚听说李姨娘病了,但她此刻容光焕发,哪有病的模样?

倒是她得知郭家庶子要在江宁开货栈,周青峰白得一成干股,要跟货栈做买卖,脸上笑容更浓。

她拉住少年的手,“青峰,你这主意倒是好。姨娘也可以掏些本钱,帮你去收货,保证能挣到钱。”

周青峰把手挣脱,“只要能帮货栈赚钱,给你个‘采购’的职位未尝不可。梅儿也是如此。

我一来历练人手,二来验证我自己的想法。至于收益,我并不太在乎。”

没人理解周青峰,但大家都看好已经打点好关系,即将要开张的货栈。

特别是城里赵县尉被灭门,空有了不少势力和市场。这时候只要胆子大,肯定能赚钱。

周青峰甚至想到货栈这行当是天然的物流、交通、通信、情报体系,如果能接入桃源派的关系网,定然有大作用。

李姨娘仔细想了想,顿时有了自己的主意,“青峰啊,你是不知道。这芝麻巷里住的都是些大户人家的外室。

可这行干不了几年,姐妹们手里都有些闲钱,却个个发愁年纪大了没个营生,命都要保不住。

若是有个靠谱的买卖,我保证她们人人都能拿出几百贯来入股,不愁没有本金。”

对周青峰来女人给自己干活,郭铭德颇为不耐,心里更有些发笑。可下一秒......

李姨娘敲开了对面一户的房门,问候几声便进去了。不到五分钟,有个同样二十出头的女子出来,问了周青峰做生意的细节。

在搞清周青峰的身份后,两个女人窃窃私语的商量一会,又敲开了芝麻巷另一家的房门。

没一会,出来三个女人,又分别敲响了另外三家的门。芝麻巷里住了二十几户,全是有权有势老爷养的外室。

她们突然一群麻雀似的跑出来,叽叽喳喳的挤到李姨娘的院子里,商议做生意的细节。

如此一来,周青峰的太虚观之行被迫耽误一天。

周青峰问过之后才知道,这些女人可不是花瓶,为了知情识趣,少不了‘粗通文墨’,还学些经营之道。

至于包养这些女人的男人,走在大街上都是一号人物。女人们只需在枕头边随便吹点风,就能搞定一单买卖,或者了解不少消息。

连郭铭德都大感意外,因为他从一名外室口中得知今年松江布价要涨,原因是江浙一带棉花欠收。

宋元之际,棉种自广东、福建向北传播,松江及其邻近地区得风气之先,棉花种植发展很快。

松江很快发展成当时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屈指可数的棉纺中心。其棉布价格影响极大。

郭铭德是前天才知道棉布涨价的消息。可那名外室比他知道的还早,消息来自一名松江棉商。

江宁也产棉花棉布。

等消息传开,本地纺织品价格已经上涨。若能提前知道,屯上一批便是暴利。

这些女人一个个困在家里,本就对未来极为焦虑,忽而获知有渠道做些买卖,很认真的彼此商议。

最后有十几个女人各出二三十贯,凑了一笔‘小钱’开个铺子,打算雇人到乡间采购,跟郭铭德的货栈对接,销到别处去。

李姨娘等人个个是‘见多识广’,对郭铭德、孙长庆、周继嗣等人都不信任,齐刷刷认了尚且年少的周青峰。

周青峰一分钱没出,成了新开铺子名义上的当家,拿三成干股——只因女人在这年月没啥权力,得挂靠男人的名头才不受欺负。

原因很简单,这小子年岁不大,居然愿意为没啥关系的梅儿出头,也算是个性情中人。

加之他马上就是太虚观的外门弟子,这名头能免去很多麻烦。

至于店铺管理,李姨娘打了包票,“莫觉着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就干不好经营。

我们都是欢场中人,察言观色、忍气吞声是基本的。爱撒泼发脾气的,干不了这行。

姐妹们知根知底,都把丑话说在前头,谁也别想占便宜,一切按规矩来。”

周青峰打开虚拟页面,抄了一份小公司的财务、人事和管理规章,算是把开铺子这事定下来。

李姨娘成了首任常务经理,下面还有两个姐妹当财务和出纳,算是把铺子架构搭起来。

女人们细细读过,都没啥意见,用小楷字体重新抄录,写了名字,按了手印。

郭铭德看了那份规则制度也是大喜,虽然跟现行的商业规矩并不相同,但很多细节设想的极为周到。

“青峰老弟,你难道‘生而知之’?不是干了二三十年的老掌柜,可没法随手写的这份规矩。”

郭铭德乐于尝试,当场宣布自家货栈也用同样的规章,要孙长庆学习、领会、执行。

只是孙长庆大字不识几个,见着指头般的小字直犯怵。

周青峰帮忙解围道:“孙哥还是得学认知。不过我这规则就别学了,小心‘画虎不成反类犬’。有些东西,强求不来的。”

原本的行程被打乱,只能明天重来。

入夜前,李姨娘对周青峰笑道:“掌柜的,凭你的名号,铺子筹了三百六十贯的本金。

这钱虽然不多,但足够雇上七八号人。明个我就去城外码头租个仓库,用不了三五天就能开张。

眼下秋粮上市,粮价便宜,正合适做粮食买卖。若是运气好,没人来找茬,年底能让本金翻倍。

只是这铺子该叫啥名,还请掌柜的明示。”

周青峰想了想,“叫‘辐射商行’吧。”

这名字来自他喜欢玩的一款游戏。

“福色?有福有色,是吧?”李姨娘失笑不已,“行行行,倒也挺别致的,就叫这名了。”

郭铭德和孙长庆早已走了,周青峰被留下吃饭。

席间,他提议商行做些小额放贷,针对那些急需用钱却得不到资金的社会底层。

放贷金额控制在一贯以下,利率放低些,可以不要抵押物,但必须严格考察贷款人的信誉。

李姨娘和她的姐妹齐齐摇头,都表示放贷这生意不好做,没足够强势的背景,很容易亏死,还会得罪人。

“如果你们不考虑赚钱,只考虑名声和便利呢?”周青峰的想法很简单,拉拢社会最底层。

“你们不是跟大钱庄抢生意,而是去跟大钱庄不屑接待的穷苦人进行接待,就当施恩。

我知道你们平日都喜欢去寺庙里烧香拜佛。为积攒功德,求个平安,你们时常出手便是几十上百贯。

为什么不用这笔钱做些真正有意义,真正积攒功德的事?我做个表率,先掏一笔资金,你们替我放出去。

记住,年利别超过十个点,不求抵押,但对放贷人选要挑,可别让我的钱随随便便打水漂。否则......我饶不了你们。”

周青峰从兜里拿出五十贯来,这是他几次‘劫富济贫’弄来的钱,平日没怎么花,现在很大方的拿出来。

李姨娘等人都觉着为难。去庙里烧香,她们愿意,可给穷人施舍贷款,还要仔细甄别人选,想一想就很麻烦。

眼看无人接自己的钱,周青峰随手将钱塞给了在旁边伺候的梅儿。后者不敢推,只能像接烫手山芋似的把钱收下。

隔日再无别的事,周青峰带了个包,招呼都不打,就跟郭铭德前往太虚观。

因为县尉灭门案,周继嗣这两天忙的跳脚,也没空管那个翅膀硬了的堂弟。

如此大案把江宁所在的集庆路都惊动了。州尹大人亲自发文要求彻查,一定要追索凶犯。

如此压力下,江宁县的城狐社鼠都消停不少。

周继嗣作为兵房典史,虽然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可查案的重担就落在他头顶上。

因为县令艾德礼保举,让他代理县尉一职,直到案件查清,有新官上任为止。

周继嗣为此忙的鸡飞狗跳,可权力实实在在的落在手里,让他无比亢奋。

他办案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曾经的同僚赵捕头丢进大牢严加拷问,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怨气一股脑的倾泻出来。

在外人眼里,周县尉已然是飞黄腾达,献妾求官被认为是妙招,前来投靠者络绎不绝,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跳了出来。

这天,周继嗣在堂内审案,跑腿的门子进来传话,说外面有个半瞎的老太婆想见他,有秘闻告知。

“半瞎老太婆?”周继嗣点点头,他最近要竖立秉公办案的人设,只要向他提供线索的,均一一接待。

没一会,佝偻拄拐的老太婆上来,跪在堂前。

“别说废话,有事就快说。”周继嗣很忙,忙的嘴角溃烂,脾气暴躁,成天上火。

“老爷,我是那太平巷的刘寡妇。

半个多月前,您来查案,问我可曾听到案发时有什么异常?还说想起什么便来找老爷,会有赏赐。”

周继嗣一愣,把‘太平巷’和‘半个月前’两个词联系起来,想到那是蔡烂眼夜里遇害的案子。

那案子因为赵县尉一句‘无名尸’,也就不了了之。

周继嗣当时不死心,特意寻找案发现场。他仔细打量半瞎老太婆,确实是曾经问询过的对象。

现在案子过了许久,蔡烂眼的瞎眼老娘都在前不久饿死了,也就没谁继续追查。

只是有人来报信,周继嗣还是要认,“是,我说过,但有想起什么便来告知,定有赏赐。”

“敢问老爷,能赏多少?”

周继嗣嗤笑道:“先告诉我是啥,若是重要内情,给你一贯也无妨。”

听到有一贯钱,半瞎老太婆顿时欢喜,忙道:“老爷且听我说。那案子是天黑后发的,我这老太婆虽然看不清,但耳朵很灵。

我记得清清楚楚,蔡烂眼死前说过一句——‘你哥让你来传话不成?’”

周继嗣听了这句,开始还没在意,但片刻后逐渐觉着不对劲。

一会后,其面容有大恐怖,心脏扑腾扑腾的狂跳,脸色苍白,手中握的笔吧嗒掉落。

你哥?你哥!

也就是说凶手是个弟弟。

且蔡烂眼认识这兄弟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