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走进不科学 > 第七百四十四章 约定有变

走进不科学 第七百四十四章 约定有变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8: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

地面的震动并不明显,大致有点类似缓慢行驶的公交车刹车时产生的轻微震动感。

现场除了徐云所坐的轮椅微微移动了三五厘米之外,所有人都稳稳当当的没受到多少影响。

不过很快。

李觉便飞快的转过头,看向了操作台边上的高元明:

“元明同志,具体情况怎么样了?冷爆成功了吗?”

唰——

陆光达、老郭等人也下意识望向了高元明,脸上的表情期待而又紧张。

一号试验场所处的方位在地下七八米处,本身在修筑的时候也被重点进行了加固,因此光从地面的震感上是很难判断出冷爆效果的。

诚然。

光从这股震动上看爆炸的量级显然不会太低,但这只能代表炸药正常爆炸了——冷爆弹里头塞着几百公斤的CL20呢,哪怕你直接引爆威力也不可能低到哪儿去。

冷爆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检验模型弹的结构是否能够顺利传导爆炸的能量。

举个不太准确但很好理解的例子。

炸药正常爆炸和冷爆的能量都是100,但正常爆炸的能量逸散很随意,可能水平56竖直44。

而原子弹对于这种能量的传导有固定的要求,例如必须要做到水平23.8,竖直76.2云云。

因此想要确定冷爆是否成功,必须要通过更加详细的参数统计才行。

实际上。

早在李觉开口之前高元明便已经扑到了操作台边,对陈姓操作员说道:

“小陈,马上检查冲频设备,把能调出来的参数全部调出来!”

小陈表情一肃:

“明白!”

不同于徐云穿越来的后世。

后世由于科技水平相对发达的缘故,炸药或者武器的威力评估可以通过各类设备在实验后很短的时间内便统计出来——这里的很短时间通常以小数点后三四位为计。

比如后世有些感应设备可以做到在受到冲击的零点零几微秒内便将数据传回,即便下一秒自身损毁了也影响不大。

某些探测设备甚至在武器飞行的时候评估飞行器周围的空气参数,就能在飞行器落下之前得出极其精确的数值。

但眼下这个时期却不一样。

如今兔子们的检测设备极其原始,手上最精密的工具便是和德国佬交易的线性检测元件,因此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但即便如此,某些同志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或者说代价。

比如这次冷爆实验。

高元明他们在实验前就在地下埋了五十多根传输数据的导线,按照过往的经验,那些线性检测元件需要在冷爆结束后由采样小组亲自去地下收取。

要知道。

冷爆场所虽然没有核辐射,但毕竟是一处位于地下数米的空间,受到冲击后结构其实是存在一定意外的可能性的。

例如在去年十一月的一次小型冷爆实验中,就有一位同志被落石砸伤了手。

不过这一次的一比一冷爆,基地方面却具备了可以远程调取参数的手段。

因为

兔子们手上有了一块可以汇总并且处理信息的集成电路。

这块集成电路来自戴明生,也就是钱五师表妹钱方琳的丈夫、几个月前和杨振宁李政道等人一同回国的电子元件专家。

这块集成电路的介质基片被戴明生藏在了自己的后门中,由此逃过了海对面临行前的严格搜查,连徐云知道这事后都沉默了许久。

当时他的心中没有丝毫感觉好笑或者羞耻的想法,只有浓浓的敬佩之情。

要知道。

那枚小规模集成电路虽然只有27个门电路,但尺寸却差不多有3X3厘米。

徐云很难想象戴明生当时是忍受了何等样的肉体痛苦,又抱着何等样的决心,才能将这块集成电路容入体内。

视线再回归现实。

总而言之。

有了这么一块集成电路之后,高元明等人便也不需要趁着实验刚结束便立刻去收集元件了。

接着很快,小陈便传来了回复:

“高工!数据调出来了,咱们预置了53个感应元件,冷爆过程中未损坏的一共有28个。”

“其中位于爆心.也就是冷爆弹五十米范围内的有3个,一百米范围内有的7个,剩下的都分布在一百米到试验场边界的范围内!”

“28个?”

高元明顿时神色一喜:

“有这么多?”

冷爆的威力虽然比核爆要小很多,但好歹也是几百公斤炸药爆炸,冲击波之下有些线性震荡检测元件可能直接损毁,有些则可能是导线被冲断,高元明原以为能剩个30%都算不错的了。

结果没想到53个元件居然能剩下28个,这个数量已经足够完整评估冷爆效果了。

看来真是老天爷都不忍破坏这次冷爆实验啊.

随后高元明朝边上招了招手,对早就等候在此的几位数算小组成员说道:

“各位同志,开始收录和分析数据吧。”

听闻此言。

李觉等人便也跟着后退了一步,留出了足够的空间给高元明等人走动。

线性震荡检测元件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检测设备,带着很强的时代色彩,有点类似后世很多人没见过的手摇计算器和计算尺。

这玩意儿的结构不包含集成电路,主要由一些高敏弹簧和配套的承压台组成,通过刻度仪记录爆炸产生的冲击效果。

冲击力会让承压台压缩弹簧产生形变,这样形变有对应的线性方程,所以根据对应的表格进行比对就行了。

因此很快。

数算小组成员便开始汇总起了数据:

“4号位Z轴形变量0.03,对应机械感度7丝.也就是70微米。”

“6号位Z轴无形变,仰角13.6°,X轴形变量0.573,单位热感度4532Btu”

“11号位Z轴形变量0.26”

由于有对应的方程进行推导,所以数算小组成员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难点,整件事主要考虑的是每个人的注意力和细心程度。

半个小时后。

一份报告被交到了高元明的手里。

高元明飞快的扫了几眼报告数据,脸色肉眼可见的一喜,旋即快步来到了李觉等人的身边:

“报告首长,检测结果已经出炉了!”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冷爆弹的上层冲击系数为五十米19.63,百米13.33,与预设偏差值分别为万分之四以及万分之二。”

“下层的逸散系数为五十米7.21,百米2.79,与预设偏差值分别为万分之七以及千分之一。”

“这个偏差值完全在合理范围之内,例如海对面和毛熊的冷爆模型偏差值通常都在千分之五左右,毕竟这些数据和冷爆现场的条件也有一定关系,例如说温度气压等等。”

“换而言之.”

高元明有意的顿了顿,抬头看了眼作家,接着声音骤然拔高了几分:

“我们今天的冷爆弹实验,可以说已经取得了极其圆满的成功!”

“咱们221基地的研发任务.可以说暂时已经圆满完成了!”

实话实说。

作为一位没有入常的分厂领导,高元明其实是不太合适讲最后那句话的。

不过此时他的情绪实在是有点激动,因此还是忍不住越俎代庖的做了个总结。

好在现场的其余领导也不是那种在意所谓官威的小心眼儿,听到高元明的这番话后,众人的脸上齐齐露出了狂喜之色。

随后老郭、陆光达以及大于先后也核验了一遍高元明他们的数据,由大于一锤定音:

“数据没问题,冷爆弹的引导结构完美符合我们预期的设计。”

冷爆实验成功!

尽管这个结果早就在基地的预期之中,但直到此时亲眼见到了最终定论,众人原本的那一丝担忧方才彻底被打消了。

接着很快。

现场的这股喜悦之情便消了下去,一位位领导的目光同时汇聚到了作家的身上。

一股无言的期待感开始在凉棚内弥漫开来。

作家则环视了现场一圈,作为站在巅峰的大兔子之一,他怎能不明白李觉等人的想法?

只见他很是儒雅的笑了笑,对李觉说道:

“李觉同志,既然冷爆已经成功了,那么就麻烦你花点时间,做个总结汇报吧。”

“正如元明同志所说,221基地的设计与研发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在一个月之内,生产并且组装完毕正式实爆的弹体。”

“李觉同志,这件事事关重大,我就不问你们有没有信心了,我只和你们提一个要求——一定要百分百的完成这项任务!”

李觉表情顿时一肃,过往在战场上培养出来的军事素养让他下意识的便一敬礼:

“明白!请组织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说这话的时候,李觉的语气没有丝毫懈怠。

华夏自古以来就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说法,意思是古代交通不便,很多人直到九十岁的时候才能走遍方圆百里.咳咳,意思是走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只能算走了一半,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也越要认真对待。

所以别看基地如今已经完成了理论推导和零部件研发,剩下的生产任务其实压根轻松不到哪儿去。

毕竟除了原子弹之外,基地还要负责生产微型中子弹和洲际导弹的核弹头,这个生产过程还涉及到了裂变乃至聚变材料,这玩意儿可不是拎个桶往容器里灌那么简单。

不过李觉也不是第一次承接这种攻坚战了,作家相信他一定会把关好这最后一步。

随后作家又与李觉等人交流了几句,便说道:

“好了,各位同志,咱们时间紧迫,大家既然都见到了冷爆实验的结果,现在不妨就先回岗位上去继续工作吧。”

“过段时间组织上会下达一些具体的指令,到时候还要各位同志多辛苦辛苦。”

“对了,小徐,你留一下。”

听到作家这句话,徐云的眼神微微动了动,不过很快便应了一声:

“好。”

待众人离开后。

作家推着徐云的轮椅来到了凉棚外,拍了拍徐云肩膀:

“小徐,咱们有快一年没见面了吧?”

徐云点了点头:

“嗯,十个月零八天了。”

作家扬了扬英挺浓郁的眉毛,对于徐云的回答有些意外:

“记得这么清楚?”

徐云嘿嘿笑了两声。

这可是后世青年惯有的仪式感,这种关键日子怎么可能记不清呢?

作家对此也不以为意,他虽然没见过后世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但对于双方观念存在差异的认知还是很清楚的。

随后他抬头看了眼空旷的天际,语气依旧令人如沐春风:

“小徐,你快要走了吧?”

徐云闻言脸上的笑意顿时一敛,沉默片刻,说道:

“嗯,两个月内吧,原子弹爆完就得走了。”

作家也少见的默然了小半分钟,到了他这种地位,能够让他无言这么久的事情已经不多了。

尽管他与徐云只见了两次面,但他却无比清楚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小伙子为这个国家带来了何等宝贵的财富。

华夏文明史上的转折点有很多,但能够与徐云的出现相提并论的恐怕还真找不出来。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

一个本身便属于发育型的后期阵容突然间还有了全图挂,这tmd游戏咋输?

不过作家深知由于规则的限制,自己和徐云此时没法交流太多,于是便继续说道:

“两个月吗?那确实没多久了,到时候.我来找你?”

作家所说的找你显然不是单纯的为了送别徐云,到了他这种层次已经经历过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心中纵容再多不舍,也不会儿女情长似的一步三回头。

他这句的意思,指的其实是当初徐云与他做过的一个约定:

会带他去一趟未来,看看那个徐云身处的时代。

“没问题。”

徐云爽快的点了点头,接着犹豫片刻,又说道:

“不过大佬.有件事我得和您说一声,您得有个心理准备。”

作家看了他一眼,表情略微严肃了几分:

“什么事?莫非是计划有变?”

徐云嗯啊了一声,不太确定的说道:

“大概率会发生一些变数.我之前不是和您说只能带您一个人去一天,而且只能在国外停留嘛?”

“但现在似乎有一个bug——准确来说是逻辑关系,可能会让咱们多待些时间。”

“具体能不能成我也没啥把握,但是如果能成功的话.说不定有机会回国内看看。”

注:

2023年最后一天啦,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陪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