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九十一章 徐云:没见过这样找死的

8票反对。

29票赞成。

这便是.

投票的最终结果。

看着这两组数据,台下的众多霓虹学者们表情不一。

大多数学者紧张中带着兴奋——后者的比例要更多一些,前者则是人之常情。

还有少部分学者表情有些沉重与忧虑,例如坂田昌一便是如此。

不过在眼下的投票结果面前,再深的顾虑也失去了意义。

过了片刻。

汤川秀树转过头,看向了台下的末广晃裕:

“末广部长,请您说几句吧。”

末广晃裕闻言点了点头,从第一排处站起身,面朝向了台下的众人,说道:

“米娜桑,很感谢大家今天参与这么一场特殊的座谈会,也很感激诸位能够为霓虹的科技发展投出关键的一票。”

“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的学者,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对于投票这件事而言,我们遵守的还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因此米娜桑,我现在在此宣布衰变质子探测项目,已经通过了专家团的评议!”

“会后我就将把这个结果通知众议院,在天皇陛下签字后就将正式上马。”

说完这些。

末广晃裕便看向了汤川秀树,说道:

“汤川桑,我说完了,你也讲几句吧。“

汤川秀树对于末广晃裕有些简短的发言略显意外,不过很快他便意识到了对方的目的——末广晃裕这是把总结的机会交给自己呢。

毕竟作为会议的发起者,这时候肯定要说些什么的。

于是汤川秀树整个人深吸一口气,环视现场一圈,语气深沉的开口了:

“米娜桑,众所周知,理论物理这个领域从被涉入到现在,大规模争论五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但物理学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顶尖机构乃至国家物理界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

“当年长长冈半太郎前辈领众多霓虹物理学家从理论物理兴师北上,提出了土星型原子结构模型。第二个月,波耳见大势已去,宣告放弃了氢原子模型。”

“也正是在理论物理,我有幸帅十多位健儿提出汤川耦合,征讨海对面学阀普利森,最终大获全胜。”

“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学者在讨论着织田信长被困于本能寺,仿佛这理论物理战场对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

“十二年前,我获得霓虹历史上第一座诺贝尔奖,霓虹樱花遂归于一统,京都学派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难道十二年后,理论物理竟至于一变而为我的葬身之地了吗?”

“不论怎么讲,投票的结果是29对8,優勢は私にある!霓虹板载!!!”

说到最后。

汤川秀树忍不住用力挥了挥手,整个人显得气势十足。

台下众人沉默片刻,紧接着也爆发起了如雷般的掌声。

总而言之。

事情到了眼下这一步,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众人在签署了保密协议后有序的离开会场,末广晃裕带着汤川秀树直接奔向了众议院汇报结果。

当天下午。

众议院正式通过议案,裕仁天蝗签下了名字。

至此。

汤川大模型验证项目正式上马,设备代号为汤川探测器。

与此同时。

一份相关数据的交换申请,也同步发送到了霓虹临近的华夏手里。

七天后。

221基地。

“.”

看着床前拿着根棒子在自己腿上戳来戳去的林宇医师,徐云忍不住微微叹了口气:

“林医生,您就别折腾我了,这身体瘫了瘫了,无所谓的。”

“奇怪了”

林宇闻言有些费解的挠了挠头,自言自语说道:

“下肢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尤其是.总之整个腰部以下都没有任何恢复的迹象。”

“但这种情况下下肢又没有形成静脉血栓的趋势,甚至肌肤表层都依旧在正常恢复,这就很古怪了”

林宇是真有些纳闷。

一般来说下肢偏瘫的患者很容易形成血栓,而且下肢常常会出现萎缩的情况。

但徐云却不一样。

他下肢的所有部位.比如说大腿、小腿肚、蛋蛋还有脚趾这些区域,看起来都没有出现萎缩的迹象。

因此林宇一直想搞清楚具体的前因后果,所有每隔几天就会找徐云来戳几下。

徐云对此也相当无奈,而且他的理论知识在这方面还起不到指点林宇的作用,所以每次只能乖乖当小白鼠了。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就在徐云一脸无奈的看着天花板的同时,窗外忽然响起了一阵歌声。

徐云见状忍不住朝窗外看了过去:

“林医生,是谁在唱歌?”

林宇则一脸淡定的看了眼窗外,听了几秒钟,随口说道:

“哦,外头啊,应该是住院部在安排那些病人排练年三十的合唱曲目吧。”

“你也知道,医院里有些同志需要比较长期的住院护理没法工作,但他们的病情又没那么危急。”

“所以医院方面便组织他们练起了歌——实际上不仅咱们医院,其他厂子里的职工们在闲暇的时候也会排练排练歌舞,毕竟再过两个多月就过年了嘛。”

徐云顿时一怔,不过很快脸色便浮现出了一丝明悟。

原来如此

这年头的春节和后世那种有些变味的【过年】还是有所区别的,很多人都将年三十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

因此像基地.或者说大多数自成生活圈的职工厂,基本上都会提前两三个月就开始排练合唱或者其他一些节目。

这类排练时间一般在工作结束后,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加班,不过大多数职工都不会有什么抵触的想法。

221基地虽然由于地理位置和人数问题,不可能组织那种万人级别的大晚会,但在各个厂区搞一些【分会场】还是不难的。

同时今年基地过的可是个大肥年,因此大家的配合热情就更高了。

例如林宇他们的职工医院。

早先提及过。

如今职工医院内有很多因为各自生产事故而处于疗养恢复阶段的职工,其中有些比较危险,但有些相对来说要好很多——比如说有些人“只是”手臂或者大腿骨折了,或者哪个非要害部位被设备撞击过。

这类病号在短时间内是没法出院的,但他们既无生命危险,嘴巴也没受到什么伤害。

于是医院便将他们组织成了个合唱团,准备到时候在医院所在的分会场表演些节目。

要知道。

往年的医院可是很少会上台表演的,毕竟那时候大家都只能啃窝窝头喝两口肉汤,医院那些裹着绷带的病号再出来表演,就着实有点地狱笑话的味道了.

不过今年随着物资储备的底气充足,医院便破例准备了几个合唱节目。

不久前医院很少露面的黄院长(林宇只是主治医师)还找到了徐云,想请他到时候表演一套生饮驴血,但最终被徐云给拒绝了。

“.”

听着窗外不算特别好听但很嘹亮的歌声,徐云的眼中也复现出来一丝感慨。

年三十是越来越近了啊

今年的这个年关,整个基地不,应该说整片华夏大地,应该都会多出不少欢笑声了。

毕竟徐云从毛熊那边交易来的冬小麦可不仅仅只分配了221基地,如果按照人口来算,全国最少有40万职工能够吃到这些冬小麦。

真好

“咚咚咚——”

就在徐云的思绪有些飘荡之际。

屋外忽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老郭的声音同步响了起来:

“小徐,在吗?”

“在呢!”

徐云闻言连忙回过神,说道:

“郭工,您直接推门进来就行了!”

嘎吱——

话音刚落。

屋门便被人从外头推了开来。

不过令徐云眉头微微一掀的是,进屋的除了老郭之外,赫然还有钱秉琼和赵忠尧两位大佬。

老郭的手上还拿着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内中显然装着不少文件。

进屋后。

“林医生好。”

老郭三人先是和林宇打了声招呼,随后老郭朝徐云的下半身努了努下巴,问道:

“林医生,小徐的情况怎么样了?”

林宇闻言摇了摇头,叹息道:

“还是不太乐观,总之瘫痪是没跑了,不过估计不会出太多并发症状——也不知道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随后他又看了眼老郭手上的公文包,隐隐猜到了老郭不仅仅是来看徐云的恢复状态那么简单,便说道:

“郭主任,我现在要去其他病房查房了,小徐就先由你们陪着吧。”

“门外有小牟(牟方东)站岗,你们聊完让他通知一声护理部就行。”

老郭将公文包放到了徐云船上,很是客气的对林宇说道:

“行,林医生,您有事就忙去吧,我们刚好要和小徐聊些东西。”

林宇见状点点头,由用棒子朝徐云下肢的某个部位戳了两下,发现没有反应后摇着脑袋离开了屋子:

“可惜喽,这玩意儿用不着又割不下来,要不然这么大的刚好能入药”

徐云:

“.“

待林宇离开后。

老郭走到窗户边朝外头看了几眼,确定周围没人便又回到了徐云身边:

“小徐,待会我还有一个项目要研究,咱们就不多寒暄了。”

“我和老钱还有忠尧同志前来找你,主要是有个消息想和你同步一下。”

“消息?”

徐云眨了眨眼,忽然想到了什么:

“郭工,莫非是霓虹人那边有回复了?”

按照时间计算,此时距离论文发表已经过去了十几天,霓虹人照理来说应该已经发现了论文里的那个坑。

加上钱秉琼是如今国内物理方向的负责人,赵忠尧则是理论物理相关,也就是他们找自己的事情多半是与理论物理的某个决策有关系。

二者互相一对照,徐云便猜到了很可能是霓虹人那边有了什么结果。

随后在徐云期待的目光下。

老郭轻轻点了点头,肯定了他的猜测:

“没错,小徐,不久前研究所那边已经收到了霓虹人发来的消息——他们希望能和我们交换一些实验数据。”

“太好了!”

徐云闻言重重的一拍手掌,兴奋的道:

“然后呢?组织上有没有提出换牛肉和北海道羊肉的方案?”

在徐云想来。

老郭多半会回他一声是,然后几人便可以憧憬起霓虹人摔上这一小跤的画面了。

然而令徐云有些意外的是。

老郭此时的脸色丝毫看不出任何喜悦,而是带着一股疑惑与凝重:

“小徐,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徐云脸色顿时浮现出了一个问号:

“?”

没这么简单?

这啥意思?

总不会是霓虹人被偷国附体,说兔子们的实验数据其实是他们的,要求兔子们把数据免费交给他们吧?

老郭则摇了摇头,拿过床上的公文包拉开拉链,从中取出了一份文件递到徐云面前:

“小徐,你看看这个,这是霓虹人的具体诉求。”

徐云看了他一眼,取过文件扫了起来。

在徐云看文件内容的同时,老郭也做起了介绍:

“霓虹人对于我们用牛肉羊肉交换数据的方案没有异议,但他们又附加了另一个要求。”

“他们希望我们在特定的能级中再做一些对撞实验,并且将完整实验数据交给他们,作为回报,霓虹人则会支援我们一大笔无息贷款”

“但另一方面,他们对战争赔款又只字不提,所以组织上想参考参考你的意见。”

“.”

徐云的目光缓缓从文件上扫过,整个人越看眼睛瞪得越大。

几分钟后。

徐云脸上的表情已经和当年柯洁线上对阵申真谞,见到申真谞手滑下错子时的反应差不多了。

只见他有些费解的挠了挠头发,缓缓吐出了一句话:

“霓虹人这tmd是在找死啊.”

注:

有同学叫我聊聊薛其坤院士成为第一个获得巴克利奖的中国人的事儿,这其实没啥好说的。

我这本书不止一次提过(最早是去年吧)一件事,就是在塞林格靠多粒子纠缠态获得诺奖后潘帅已经基本没了靠同方向获得诺奖的可能,有机会获得诺奖的国内成果只剩下了两个:

薛其坤的反常霍尔效应,还有王贻芳的中微子混合角,所以他得啥奖我都不意外,甚至连预言都算不上,只要是搞理论物理的都知道这个成果多有价值。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