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八十九章 末广晃裕的小算盘

走进不科学 第六百八十九章 末广晃裕的小算盘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8: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是否愿意赌上国运,各位开始讨论吧!”

此时此刻。

听到汤川秀树的这句话。

整个会议室现场,又一次陷入了如同墓地般的寂静,听不见丝毫声响。

就连有些原本在转笔或者揪头发的参会者,都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愕然的看着台上的这位霓虹物理第一人。

不少反应比较慢.或者说情商没那么高的学者,直到此时才明白汤川秀树组织这场会议的目的。

原来

汤川秀树居然是要他们进行这样一次的投票!

不过仔细想想,这个说法似乎也还算合理。

毕竟如今现场聚集了整个霓虹国内90%的顶尖理论物理学家,剩下的10%则是因为各种事情无法及时到场。

例如如今霓虹可以排进前十的松尾雄一如今正在比利时进行学术交流访问,访问涉及到了政治任务,所以他在短时间内没法像南部阳一郎一样回国。

又比如93岁的福井辉吉已经进入了痴呆状态,随时可能升天嗝屁。

还有其他个别学者的研究正处于关键阶段,因此有部分顶尖大佬没有到场这是完全合理且可接受的。

不过即便是扣除掉这部分大佬后。

剩下的那90%的与会学者,也依旧具备投票.或者说决定这样一次赌国运的资格。

同时从通产省的末广晃裕出现在这里也不难看出,霓虹上层对于这件事也有些争议。

他们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大一统模型的重要性,否则不可能组织这样一次巅峰会议。

但他们在缺乏足够参考意见的情况下又没有直接做出决断的魄力,于是便将最终决定权交给了这些业内人士。

客观来说。

这其实是一个很合适的做法,专业的分析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国家只在应用落实方面进行兜底就行了。

另外提到这种投票的事儿,就顺便辟个谣。

后世的互联网上有种说法。

说是当年兔子们准备花2000亿搞粒子对撞机,最终以6:5一票之差被否决,投出最终否定一票的就是杨老。

这其实也是个很离谱的谣言

2000亿这个数字是真的,不过这是CEPC整个项目的总投入,它是要分成很多期的。

比如说如今泸州的量信项目,总规划是一千亿,第一期投入是70亿。

当然了,金额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所谓的6:5投票根本不存在。

你只要去搜索这个新闻,只会见到王贻芳院士和杨老的名字,其他九个人你连个姓儿都找不到。

另外投票的组织机构、地点也极其模糊,而且你还找不到任何官方的报道。

这个谣言的真相是什么呢?

真相是杨老当年确实反对CEPC,但他的反对方式并不是投票,是直接发布了一篇《华夏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的文章。

文章里用七条理由反对了丘成桐先生先生的看法,与支持CEPC的王贻芳院士和丘成桐打嘴炮。

当天上午王贻芳院士在看到文章后,便写了一篇名为《华夏建造大型对撞机,今天正是时机》的文章反驳。

这场口水战打了大概一个多月,不少双方的亲友也都发文助战了,不过那时候互联网社交平台还没像现在这样乱,所以整个事儿不算特别出圈。

然后过了两年吧。

也就是18年末的时候,身体状态还很不错的杨老去高能所开了个讲座。

讲座上一个水木的研究生非要撩拨他,提问说您是不是还反对对撞机,结果让老爷子又下场来了一波节奏。

而那时候的华夏社交平台,已经出现了很多堪称牛鬼蛇神的账号。

在这种节奏背景下,一个叫做武国鉴的公众号发布了这篇文章。

接着一堆网民莫名奇妙的就信了,嚷嚷着什么“花这钱还不如捐给山区的孩子”开始进行抨击.

要不就是杨老的黑粉或者支持加速器的网友开始攻击杨老,说他投反对票不安好心,是见不得国内物理出成果。

见到这些黑粉的言论后,很多杨老的粉丝也不爽了,纷纷下场进行回击——有些杨老脑残粉的离谱程度,可是丝毫不逊色于黑粉的。

当时三方打的大道都快磨灭了,而谣言的制造者则微微一笑,悄然的退出了战场。

这种节奏和2023年的流浪狗如出一辙——一张小黄狗被抓进网兜的时候咧着牙,看起来有点像是一道笑容,被人配了个【它直到被抓都还在笑】然后疯狂在网上传播,说是不久前被打死的流浪狗。

但实际上这是4月份一个叫做“神奇动物学家”的某红书用户发布的视频截图,视频中可以看到那只狗其实极其凶恶——而且就算如此它也依旧没有被打死,不久前还在偷外卖呢.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

2023年转发这张图的很多所谓大V里,有不少人当年就转发过武国鉴的谣言。

至于是巧合还是另有他因,这就不得而知了。

好了,视线再回归现实。

看着面前沉静下来的会议室现场,汤川秀树顿了顿,继续说道:

“诸位,不夸张的说,我们今天的决定将会关乎霓虹未来三十年的物理发展,所以还请诸位慎重思考。”

“另外大家也不必顾及所谓的长幼尊卑,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今天这里没有前辈后辈之分。”

汤川秀树的这番话看似在说年龄问题,其实指的是现场众人的资历成就直白点说就是不必在意汤川秀树本人的意见。

毕竟汤川秀树如今在霓虹物理界的声望很高,即便是现场这些大佬也有不少人是他的崇拜者。

因此汤川秀树有些担心有人会出于对自己的敬意,而选择支持自己的想法。

这可不是他的普信或者yy,作为当下霓虹物理的第一人,汤川秀树有这种顾虑是很正常的。

而作为一个思想比较极端的科学家,汤川秀树也有着自己的所谓骄傲:

虽然他很渴望自己的汤川统一模型能够被众人承认,但他所能接受的承认原因是大家确实认为这个项目具备可行性,而非出于对他本人的崇拜。

这种思想虽然有点中二,但在眼下这个场合中,客观来说还是比较正确的。

听到汤川秀树这番话。

台下的一位圆脸短发,看起来有点类似后世赛文奥特曼人间体演员的男子很快举起了手:

“汤川教授,我有一个问题。”

汤川秀树对他做了个请的动作,很是客气的说道:

“嵯峨根先生,有什么问题但说无妨。”

这位圆脸男子的全名叫做嵯峨根辽吉,虽然读起来好像有点像是脸滚键盘取出来的龙套,但实际上却是霓虹物理史上存在的真实人物,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堪称“传奇”。

他是长冈半太郎另一个儿子,因为早年被过继到嵯峨根家,所以才姓了嵯峨根。

没错。

他和现场的的长冈三作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不过按照霓虹.或者说东亚文明圈的过继规矩,如今的嵯峨根辽吉和长冈家已经没啥关系了。

当年嵯峨根辽吉还参与过霓虹核武器的研究,为霓虹决定研发核武器提供过分析报告并且最终被采纳了。

在长崎被原子弹轰炸之前,嵯峨根辽吉还收到过以路易斯·阿尔瓦雷茨为首的、3名参与了曼哈顿工程的海对面原子物理学家的一封信。

当时广岛已经被原子弹轰炸过了一次,海对面拥有原子弹的事儿不是啥咪咪,所以路易斯·阿尔瓦雷茨很直接的在信中提出了一个要求:

希望嵯峨根辽吉可以劝说霓虹政府投降,如果继续作战将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否则将会迎来原子弹雨。

路易斯·阿尔瓦雷茨和嵯峨根辽吉是在海对面相识的故交,所以阿尔瓦雷茨从个人情感上来说,还是不太愿意看到自己的老熟人变成老熟人的。

接着嵯峨根辽吉的骚操作来了。

他从阿尔瓦雷茨的信件中意识到了长崎可能被作为原子弹投放点,但这时候出面劝说天皇投降又很可能被动的剖腹自杀,于是他便很机灵的连夜离开了长崎.

最终嵯峨根辽吉顺利保下了自己的性命,和阿尔瓦雷茨又有了见面的机会。

唔.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符合阿尔瓦雷茨的初衷吧.

在得到汤川秀树的允许后。

嵯峨根辽吉顿了几秒钟,组织了一番语言,接着说道:

“汤川教授,不知道您设想的这套设备的精度有多高?”

汤川秀树对此早有腹稿,只见他拿起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数字,同时边写解释道:

“嵯峨根先生,根据大一统模型的计算与拟合结果,质子的寿命大概是10的三十次方年左右。”

“所以我设想的实验设备是这样的——采用50吨荧光液体作为基底,在液体的周围环绕了90000个光电倍增管,选择一处山体深度在千米以上的废弃矿坑,制作一个超级大型的探测器。”

“至于这套探测器的原理,则是基于氢原子的量子能级结构”

众所周知。

根据量子力学,每个状态下氢原子的量子能级结构可以被描述为依赖于量子数n、l和j的能量E:

E(n,l,j)=EBohrf(mp,me) ENS(rp,n,l) EQED(n,l,j)。

其中EBohr表示玻尔结构,ENS描述了原子尺寸效应,EQED代表了量子电动力学修正。

在这种情况下。

而氢原子的整个能级结构可以由两个未知数得出:

一是代表所有原子物理和化学的能量尺度R∞,另一个就是质子半径rp。

反之亦然,如果知道了氢原子的整个能级结构,那么自然也可以反推出后面两者。

而在徐云协助赵忠尧等人发布的元强子模型中,他们用兰姆位移法外推出了氢原子的整个能级结构。

基于这个参数,汤川秀树便想出了这样一套的测量设备:

氢原子的整个能级结构逆推出质子半径rp,接着在高达15位精度2S能级下测量零动量散射矢量——2S能级不受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影响,因此它的准确性很高。

测出零动量散射矢量之后,开始对中子的超冷寿命进行测量。

没错。

中子,而非直接测量质子。

汤川秀树计划让中子与固态且寒冷的氘相互作用,使中子失去能量,从而将中子减速到超低温度状态。

接着这些中子被放入浴缸大小的真空瓶中,里面有约4000块磁铁。

强磁场对中子起到了约束作用,可以阻止它们与瓶子表面接触,因此这些超冷中子可以得以长时间保存。

然后再进行约束法试验,收集出现的质子数,这样R∞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有了R∞和质子半径rp,那么切伦科夫辐射的参数便也有了。

得到这个参数以后,就可以开始修建研发观察质子样本的探测器。

最终只要能找的一个磁距有效质量异常的质子,那么必然就可以确定它出现了衰变。

所以整个过程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切伦科夫辐射参数的收集,二是整个探测器主体的建造,三则是探测器建造成功后的数据采集。

“15位精度的2S能级”

看着汤川秀树写出来设备原理的相关参数,嵯峨根辽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迟疑:

“汤川教授,这种精度的设备需要的成本应该会很高吧?”

汤川秀树点了点头,坦然承认道:

“没错,最少需要八个亿的美刀,以及300位左右的研究员,以及2000位以上的研究生。”

唰——

听到这个数字。

现场顿时落针可闻。

八亿美刀?

要知道。

这年头霓虹全国的GDP也不过400个亿美刀,而这些钱是需要分配到无数行业去运作的。

比如说民生的基建、医疗、养老,还有商业的支出,以及霓虹的军费。

从1950年开始到现在,霓虹在科技方面投入的总费用也不过3个亿美刀罢了

汤川秀树这一开口,就是整整八个亿,相当于霓虹过去十年科技投入总和的两倍接近三倍.

另外后续的研究人员也非常吓人。

这年头的研究员和后世一样,与教授属于同一级别的正高级职称。

虽然后世没有具体职称人数可以查询,但有些数据还是可以找到的:

如今霓虹一共有215所高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15%,大学在校生数62.6万人。

按照后世的经验。

一所高校中的物理学院一般有15-20个正高教授,方向又分成经典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等等。

其中理论物理的人数少的大概只有两三人,多的大概有五六人,就按照中位数四来计算吧。

也就是霓虹如今高校体系内的教授人数,大概是900人上下。

至于霓虹如今的理论物理研究所数量只有38家,其中大部分都还是隶属于高校体系,例如京都大学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就是由汤川秀树这个京都大学教授兼容所长。

所以隶属于研究所的正高研究员数量最多也就300号人——实际上的情况必然还要低于这个数字。

换而言之。

如今霓虹国内研究理论物理的正高级人才,一共也就1200人左右。

而且这部分人的能力差距同样很大,比如说群马县的桐生大学教授,水平肯定要比高崎市福祉大学的同行高一些——霓虹的县比市要大。

再比如有些人的优势领域在于教学,学术上只是刚刚好达到了职称需求罢了。

所以这1200人中,真正具备科研能力的能有600人都算很乐观的了

而眼下汤川秀树一口气要了300位正高级科研人才

这个数字哪怕在明面上都占了霓虹理论物理从业者的25%,如果从能力水平上进行讨论,那么最少都占了有一半以上!

也就是在短则数年、多则十数年之内,霓虹的理论物理研究水平要被腰斩!

想到这里。

许多学者的脸上便浮现出了些许动摇之色。

巨额的成本和高人才投入,如果二者只有一个成立,那么他们还可以咬咬牙试一试。

但眼下二者兼具,很多学者的心中便打起了退堂鼓。

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然而就在一些学者准备投出反对票之际,第一排的通产省部长末广晃裕忽然开口了:

“米娜桑,我可以说两句吗?”

汤川秀树微微一怔,不过很快便点了点头:

“当然可以,末广部长,请说吧。”

“阿里嘎多够达衣麻斯。”

末广晃裕朝汤川秀树道了声谢,接着用手扶了扶面前的话筒,说道:

“米娜桑,如果大家顾虑的是经济和人员并行投入巨大的问题.那么我这里其实可以和大家透露一个信息。”

“那就是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这八个亿美刀的经济成本.大家可以暂时性的忽略。”

“????”

听到末广晃裕的这番话。

现场顿时又响起了一阵密密麻麻的讨论声。

就连汤川秀树这个会议的发起人,此时的脸上都带着费解的疑惑:

“末广部长,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

末广晃裕沉默了几秒钟,继续说道:

“诸位都是霓虹的顶尖物理学家,参加会议前已经接受过了通产省和科技部的双重审核,所以有些政策上的事情大家也有资格接触了。”

“这件事简单来说就是.这笔科技上的支出,我们有办法转嫁到另一个国家身上。”

“当然了,这个周期可能比较长——短则五年,缓则十年,不过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可以顺利达成的。”

转嫁支出?

末广晃裕这番话说完,现场不少学者的脸上再次露出了一丝茫然。

这啥意思?

难道说是海对面爸爸发了善心,打算负担霓虹的这笔成本?

可是这不太可能吧?

要知道。

虽然霓虹在政治上确实是海对面的RBQ,但霓虹国内对于海对面的抵制其实是始终存在且剧烈的。

而眼下这个时期,霓虹和海对面的关系便不太好。

去年年初的时候。

新的父子互助安全保障条约在华盛顿特区签订。

同年2月5日。

此条约送交霓虹国会批准时,曾激起关于双方关系的激烈辩论,并在反对党的竭力反对下引发议会暴力事件。

在野和社会两个派的代表曾联合抵制众议院会期,并尝试阻止执政自X党的国会议员进入众议院,但警察强行将之驱散。

虽然在5月20日的霓虹众议院靠着某派系人数的优势强行通过承认此条约,但国内随之便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和工会示威运动。

此时霓虹的反抗之剧烈,甚至让艾森豪威尔都紧急取消了访问霓虹的行程。

如今距离条约签署虽然过了一年多,但霓虹和海对面的关系依旧有些紧张,所以海对面显然不可能支援这么大笔的刀乐.

可如果不是海对面的话,那会是谁呢?

现场这些物理学家虽然大多都没参与过政治,但终究还是有些聪明人存在的。

只见坐在西岛和彦身边的中野董夫忽然想到了什么,拿过话筒便问道:

“末广部长,莫非您说的是华夏?”

末广晃裕转头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如今众议院正在规划向华夏提供无息贷款的事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很快就会有机会了。”

“无息贷款?”

汤川秀树在心中过了一遍这个词,脸上很快便露出了些许明悟:

“末广部长,难道众议院准备在汇率上进行一些操作?”

末广晃裕再次点了点头:

“没错。”

汤川秀树呼吸微微停滞了几秒钟,脸上的明悟之色却愈发清晰了。

原来如此

他就说通产部在得知他的想法后为什么会答应的这么快呢,合着还有这个深层原因?

与此同时。

台下的众多学者们也开始低声做起了交谈,有些人在分享看法,有些人则在对没想通的好友做着解释。

看着如同犬舍般狺狺狂吠的现场,末广晃裕的脸上亦是浮现出了一丝感慨。

上过高中政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新兴国家在老牌强国已经占据所有高盈利市场时,想要辐射自己的影响力,往往就需要提出更优惠的待遇来换取交易对象的青睐。

而战后就一直在大力推动教育经济改革的霓虹,显然符合新兴国家的这个定义。

因此在这股诉求.或者说野心之下,霓虹从三年前就开始做起了扩大影响力的规划。

而无息贷款便是其中之一。

不过霓虹最开始计划的援助对象是阿三和新西兰,华夏这个国家并不在他们的规划之内——如今的霓虹和华夏还没建交呢,甚至还欠着一大笔战争赔款

但没想到的是。

去年因为新的父子互助安全保障条约签订的时候,霓虹国内忽然爆发出了很强的抗议声。

这种情况下众议院便有人提出了个想法:

米娜桑,我们能不能和华夏做些经济上的交易呢?算是对冲风险?

当然了。

直到那时候,这个想法也依旧只停留在备忘录上罢了。

按照历史发展,霓虹要在11年后才会和华夏发生交集。

但是谁都没料到的是.

在今年年中,华夏忽然和毛熊开展起了某些贸易。

虽然双方交换的物资是粮食,但这依旧是一种出口行为,所以让华夏币和卢布在汇率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出口贸易的增加让华夏币贬值了。

接着呢。

由于毛熊沙皇核弹的爆炸以及毛熊开始搞航天事业的原因,海对面也开始升级起了装备。

升级装备需要钱嘛,那钱哪里来呢?

当然是对外做生意了。

于是海对面开始大力朝霓虹输送货物,导致了刀乐美元贬值,日元升值。

而且不同于原本历史。

如今这个时期毛熊得到了华夏的驴浆薄膜,搞航天飞机的劲儿要比原本时间线大很多,以至于海对面的投入也跟着大了起来——它们可没驴浆薄膜这个廉价的材料。

因此如今霓虹和海对面虽然没有签署广场协议,但日元对美刀的汇率一直在上升。

这种情况下,小日子的坏心眼突然就起来了:

各位八嘎桑,如今的国际形势大概会持续很久,你们说如果我们对华夏提供一笔无息贷款,要求日元支付日元偿还,你们说怎么样哇?

接着这些老八嘎算了算,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天照大神在上,日元对美元升值,加上人民币贬值.

如果是日元支付日元偿还,那咱们岂不是赚上天了?

乐观来看。

只要日元升值超过70%,人民币贬值30%,咱们借给华夏人1000亿日元(大概180亿美刀)的贷款,还款的时候最少能赚500亿!

折合成美刀,那就是整整90亿!

虽然这个贷款的结算跨度可能很长,或许要个五年甚至十年,但在这种血赚的利益面前,这些时间算啥?

另外

汤川秀树的八亿美刀又算啥?

更关键的一点是。

如今的霓虹缺乏和华夏进行对接的契机,这个国家几乎紧紧的将自己封闭了起来,所以众议院的那群人虽然有了坏心眼,却不知道该怎么勾搭上华夏那边。

但如果藉着交流元强子模型的理由联系上华夏,那么接下来的事儿就很属于霓虹人的本能区域了:

【(疯狂鞠躬)扣没纳塞,红豆扣没纳塞,兔桑,对于当初对华夏造成的伤害我们很抱歉】

【什么?战争赔款?兔桑,你是了解我的,如今这个时期战争赔款还是太敏感了,毕竟当年签战争赔款的是物流那边嘛,兔桑,你也不想看到国际舆论再次掀起波澜吧】

【不过没关系,兔桑,为了表示歉意,我们可以支援贵方一笔无息贷款,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买我们霓虹国内的东西跌死袜.】

想到这里。

末广晃裕舔了舔嘴角,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注:

连着六天7000字了,汤川秀树模型也是我自己推导的,看在辛苦的份上来点月票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