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二十章 千呼万唤始到来!

走进不科学 第六百二十章 千呼万唤始到来!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8: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地下室里。

就在徐云有些出神的同时。

一旁的老郭则有些好奇的看向了王原和高元明,顿了几秒钟,问道:

“老王,老高,永忠同志的这个想法.....你们觉得如何?”

王原和高元明闻言彼此对视了一眼,只见王原斟酌片刻,说道:

“郭工,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氮簇化合物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毕竟如今我们对于小分子物质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物质的化学结构是一回事,合成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比如我们很早就知道了碳碳键的概念,但至多通过化学反应去引导碳碳键形成,完全做不到分子层面点对点的组合出碳碳键。”

听到王原这番话。

回过神的徐云也下意识点了点头。

活了两百岁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近代科学界对化学结构的认知,最早可以追溯到1831年,也就是艾维琳出生的那一年。

当时李比息发现了雷酸银AgONC,而且通过分析证明两种化合物均含一个Ag,N,C,O原子。

权威的大主教贝里采乌斯把这种现象定为“同分异构现象”,其中的分是分子式,构是结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

后来凯库勒照葫芦画瓢的提出了甲烷型,这一类型说明碳碳之间也可自相成键,并进而推出乙烷的构造式。

接着1861年,毛熊那边的布特列洛夫正式提出了化学结构的概念。

他认为分子不是原子的简单堆积,而是通过复杂的化学结合力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这种原子的相互关系结合方式就是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

他合成了叔丁醇、异丁烯、二甲基甲醇和某些糖类化合物、发现了异丁烯的聚合反应、研究了丁二烯的异构体、发现了互交异构现象、还提出了同位素的假设。

等到了如今这个时期,化学结构在理论方面已经有了很扎实的研究成果。

但另一方面。

由于仪器精度...直白点说就是工业水平的限制,化学界在技术应用上却依旧浮于表层,空守宝山却无法开采。

这就好比一个阅片无数的老司机,现实里却是个连女朋友都没有的苦逼啾啾啾。

你在小电影里看到了再多体位,空有一身理论在手,也没法在现实上运用成功。

不过面对王原的这番话,于永忠却再次摇了摇头,给出了另一个观点:

“王工,您的这番话....我有点其他看法。”

“首先,正如您所说,全氮化合物的生产难度确实很高,我也承认我们在工艺上很难实现它的生产——别说量产了,哪怕是实验室落地都希望渺茫。”

“但是....如果咱们退一步呢?”

王原顿时一怔,有些费解的问道:

“退一步?这是什么意思?”

“您看。”

于永忠闻言兴奋的抿了抿有些发干的嘴角,提笔指向了自己写出来的结构式,解释道:

“从结构式的类型上看,那类可能存在的氮簇化合物应该有好几种组合型。”

“其中全氮化合物威力显然最大,这玩意儿字如其意,只含有N5集团,类型上我猜测应该有阴阳两类——不过这个问题目前暂时不重要,可以先放到一边不做讨论。”

“我想说的重点是....除了全氮化合物之外,还有重氮化合物、叠氮化合物两个品类呢。”

“例如叠氮化合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海对面在1956年已经搞出了芳基五唑了,咱们在不久前也掌握了相关技术。“

“也就是我们只要能搞定叠氮钠溶液,理论上这种化合物应该是有概率合成的.....”

听闻此言。

一旁徐云的脑海中,骤然划过了一道闪电。

对啊.....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在CL20和N5全氮阴离子盐之间,还存在有两种不稳定但可以变得稳定的物质,也就是.....

重氮化合物N2,以及叠氮化合物N3。

与N5的前驱体是芳基五唑一样,叠氮化合物同样有个前驱体,它就是芳基四唑。

芳基四唑的合成原料是叠氮化钠,这玩意可以通过亚硝酸钠与水合肼反应制得:

将水合肼溶在无水乙醚中,在水冷却下加入氢氧化钠和亚硝酸乙酯的混合溶液,在冰冷却下使之反应。

反应完毕后,缓慢加热,使之恢复到室温。

接着析出结晶,抽滤,取出结晶,用甲醇、乙醚洗涤,然后在水中重结晶,可制得叠氮化钠:

C2H5ONO NH2·NH2·H2O NaOH→NaN3 C2H5OH 3H2O。

至于肼早在1887年就被柯求斯首先分离了出来,1907年拉希发明了以氨和次氯酸钠反应制备水合肼的方法。

霓虹于1939年在大冢制药厂开始生产水合肼,50代我国的燕京,魔都等地也开始了水合肼的生产,所以水合肼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等到叠氮钠溶液生成后。

只要将季铵树脂用DMF、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后加入其中,再用甲醇和乙醚冲洗几遍,就可以真空抽滤提取出聚叠氮化合物了。

这一步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落锤测试砸不爆,湿润的产物性质也比较稳定。

当然了。

再往下的内容就不能说了.....

总而言之。

从工艺上来说,于永忠的想法似乎确实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妈耶.....

如果兔子们真的能搞出来N3,那乐子可就大了。

毕竟这可是二十世纪中期啊......

诚然。

于永忠的想法也仅仅是存在可行性而已,具体能不能落实、多久才能落实,徐云并不能确定。

但如果一切正常。

即便只是在实验室生产成功,N3也依旧可以用在兔子们的核武器试爆上。

毕竟完整原子弹的起爆炸药大概是2000多公斤,换算成N5...也就是全氮阴离子盐大概200公斤左右,CL20大概600公斤,N3估摸着在400公斤左右。

这种量级的炸药哪怕算上冷爆实验的消耗,也不会超过1.5吨。

1.5吨N3的研发成本对于这个时代任何的个体来说都是个难以负担的数字,但在国家这个庞大的机器面前,那就算不上啥特别高昂的支出了。

当然了。

如果兔子们真的下定决心要研制N3,徐云肯定还得想些办法再补充一些技术,这倒反而是个难点。

一来他要保证在拿出技术的时候不能太过超纲,否则很容易暴露自己掩饰的极其完美的韩立身份。

二来则是徐云很怀疑以于永忠王原等人目前的地位,组织上会不会对他们的想法有所重视。

这倒不是说组织短时,而是目前来看,CL20已经足够兔子们用好些年的了。

就像后世你买电脑,5000块钱的就够应付日常使用了,8000甚至上万那档的没啥必要,很多人就不会太愿意去花那钱。

但如果你知道黑神话悟空快要公测,说不定就会咬牙上个好配置了。

嗯,只是比喻,请勿代入现实。

总而言之。

正因为这个道理,所以眼下哪怕有老郭一个人在场,这个‘分量’也不太够。

因此徐云必须想个办法,最少要再拉两个老郭这档的大佬下场——比如说钱五师或者李觉他们。

毕竟总不能突然有个首都那边的大佬突兀的出现在徐云面前,然后听他把这事儿讲一遍吧?

不可能,绝不可能!

如果这种事儿都能发生,徐云就把那柄老郭老师冯卡门送给他的、号称麦克斯韦用过的、孙俊人啃到了一半被叶笃正抢去啃、叶笃正没啃两口又被钱五师抢走、如今刘渤生啃完送回基地、目前在陆光达嘴里的斧头当场啃掉!

嗯,夹着黑水虻成虫、当着大佬的面的那种啃!

随后徐云又与于永忠等人交谈了一些与CL20有关的内容,便与老郭离开了地下室。

果然与徐云所想的一样。

老郭仅表示了自己会把相关信息转述给李觉,并没有带着徐云亲自前往厂办汇报——在老郭看来,CL20才是基地的研发重点,N3交给首都那边决定就行了。

.........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在结束了和于永忠等人的交谈之后,基地相对少见的出现了一段平静期。

在这段时间里,基地的各个项目都在平稳的向前推进,阶段性级别的成果虽然不多,但倒也没遇到什么明显的难题。

徐云也难得的过上了几天清闲日子,还有空再跑去青海湖钓了趟鱼——鱼获是一只雨鞋、一顶斗笠、一条蛇以及一枚废弃的手榴弹。

但就像除了外的都会有大结局一样,再平静的日子也会有被打破的一天。

三个星期后。

当年的九月二十五日,徐云穿越的第76天。

今时今刻。

徐云、老郭、王淦昌、程开甲、大于以及赵忠尧等人,都齐齐聚集到了基地的七分厂。

作为基地序列靠前的分厂之一,七分厂承担的主要是放射化学和中子物理实验职能。

例如刘有成的化学实验室、王淦昌带领的放射性核组件研发协调攻关小组都在这里。

另外楼之岑和屠鹿鸣带领的药物研发小组也位列厂区之中,各自都占着一座小楼。

不过今天徐云等人来七厂区可不是为了找以上几个项目组视察项目,而是因为不久前他们收到了李觉助理周材传来的通知.....

徐云翘首以盼的串列式质子加速器,已经于今天凌晨抵达了基地!

这也是整个多方交易中,徐云最关心的一个环节。

与此同时。

这台加速器也是徐云历次穿越以来,手笔最大的一次交易。

可以说纵观整个近代史,能够达到这种量级的交易也没多少次。

更别说这台加速器能够给兔子们带来极其巨大的利益,甚至在徐云看来,它的重要性和原子弹是一个量级的。

毕竟原子弹在很多时候都是威慑性武器,也许今后确实会爆发核战,但至少截止到2023年,理论领域的交锋要更激烈一些。

比如一个室温超导的新闻,就炸出了不知道多少牛鬼蛇神。

而现在,徐云就要在这个时代将那些牛鬼蛇神的淫祠给提前连根拔起来。

随后在周材的带领下,徐云老郭一行人很快来到了一间建筑外。

这间建筑的占地面积大概有上千平米,比其他建筑明显要大上一圈,不过高度却仅有一层而已。

眼见周材上前开起了门,老郭便趁机转过头,低声对徐云介绍道:

“小韩,这间原本是七分厂存放物资的仓库,比如之前用到的特种水泥就放在这儿。”

“这次串列式加速器来的有些突然,基地方面还来不及挖掘地下实验室,就先把这间仓库给腾了出来。”

徐云这才了然的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他就寻思着基地啥时候冒出了这么间建筑呢,合着是这么回事.....

老郭所说的特种水泥可不是后世大家认知里的高强度速凝水泥,而是之前修建爆轰试验场用到的特殊材料。

那种特殊水泥由刘有成他们实验室配比而成,分成了需要迅速涂抹的湿料以及可以储存一定时间的干料。

湿料自不必说,超过时间不用就会报废,干料则被安置在了这间仓库里,等到没下雨的时候才会被拿出来使用。

徐云从提出交易方案到现在就过去了一个多月,这个时间显然不够基地再修建出一个地下实验室。

加之U2侦察机如今已经无法飞抵大陆,所以基地便把串列式加速器暂时放到了这间仓库里。

几分钟后。

与内部确认好情况的周材回到了众人身边,开口说道:

“各位领导,串列式加速器已经按照英国人所给的图纸组装完毕了,只要穿上鞋套就能进入隔间参观。”

听闻此言。

包括赵忠尧和程开甲等人在内,一众基地领导的脸上不由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色。

这可是80MeV的加速器啊....

随后在几位实验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

十多位领导先后穿上了鞋套,走进了这间低矮的建筑里。

.............

注:

LK99中科院出论文了,arXiv.2308.04353,今晚通宵要搞复验,我突然发现我这个旁观党好像成苦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