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一十六章 从今天起,再也不要有牺牲(下)

“不行!”

徐云和老郭的两声大吼在有些封闭的地下室内显得非常清晰,甚至还隐隐带上了一些回音。

也不知道是不是对二人的出现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最早出声之人说话的节奏不由为之一顿,生生止住了原本的话头儿,现场出现了一阵持续时间很短的寂静。

老郭见状则带着徐云快步走到了对方身边,这个基地里知名的老好人少见的发起了火:

“老高,你tmd说什么呢?这些元件再重要,还能比得上你们的命?”

“哦,就你老高有想法,非得炸死在这里才能证明你觉悟高够忠诚?”

徐云亦是沉着脸,死死的盯着面前的高元明。

没错。

这位想要节省零部件、继续采用人力统计数据的人,正是爆轰试验场的总工程师高元明。

也就是原本历史中,与姚笑林父子一同在爆轰实验室坍塌中牺牲的另一位烈士。

当时他的小儿子同样也在现场,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

此时此刻。

高元明似乎对老郭的出现有些错愕,只是扶了扶眼镜,干巴巴的抬头看着老郭:

“额郭、郭主任,您您怎么来了?”

“我要是不来就出事儿了!”

老郭闻言朝着高元明冷哼一声,没好气道:

“老高,我问你,如果我和小韩没出声拦着你,你是不是真准备把这些元件全藏起来?”

老郭的臭脸可不是装出来的,他是真有些生气了。

早先提及过。

Hochtief公司生产的这批线性震荡检测元件保密级别很高,所以基地内有权限接触它的人并不算多。

因此在很早之前,基地核心层便已经对这批元件做好了后续安排:

基地收到元件后立刻由六分厂秘密接收,并且交由高元明这个总工程师进行安装调试,基地方面只通知到副厂长层面。

这个安排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高元明是六分厂的一把手,能力方面毋庸置疑。

如果不是后来他在爆轰实验过程中壮烈牺牲,不说两弹一星功勋吧,至少一个华夏工程院院士高元明是跑不了的。

如果硬要做个对标,高元明大概和轻核组的黄祖洽是同一个“知名度”。

结果谁能想到。

高元明的能力没毛病,但是思想却出了问题——潜藏在他体内的节俭基因突然觉醒了。

看着怒气冲冲的老郭,总算回过神的高元明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发,解释道:

“郭工,我只是有点儿这想法罢了.老刘他还没发表意见郭工你就到了.”

高元明口中的老刘是个40多岁、个子很高但有些瘦弱的男子,名字和铜牙铁齿纪晓岚里头和珅的管家一样,叫做刘全。

刘全是6分厂的副手,同时还兼任分厂党务方面的负责人,职能上有些类似政委。

在老郭和徐云到来之前,高元明的那番话就是对刘全说的。

眼见老郭朝自己看来,刘全便也跟着点了点头,帮高元明做起了解释:

“没错,郭工,我和老高也刚从1号工位过来没几分钟,你看我们头上的汗都还没干呢。”

“1号工位那边的元件我们都已经规划好了,数量只有六个,不过2号工位这边的要多不少。”

“大概老高有些舍不得这么多的元件用不了几次就要报废,所以才冒出的这个想法吧。”

很早以前提及过。

六分厂的全部工位都是底下冷爆试验场,面积各有不同,以此来应对各种量级的实验。

其中2号工位是六分厂5个冷爆工位中最大的一个,面积足足有上万平米,属于规划中原子弹最终的冷爆实验场所。

刘全提到的1号工位面积则只有170平米,二者的面积相差大几十倍,需要的元件数量自然也不在一个量级。

就像你买衣服一样,路上看到一件30块钱的衣服,你可能觉得挺好看随手就扫码买下来了,哪怕后来没怎么穿也不会觉得特别心疼或者浪费。

但2500块钱的衣服.如果不是重要到极致的场合,否则一般人基本都很难狠下心去付款。

眼见刘全在帮自己做解释,高元明便也有些怅然的叹了口气。

只见他朝老郭摊开手掌,露出了掌心里一块光盘大小的元件,开口说道:

“郭工,你看,这就是那啥德国佬制造的线性震荡检测元件。”

“这玩意儿直径连十厘米都不到,成本就要五美刀,还顶多还只能用两三次.说实在话,我是真舍不得啊。”

“所以我就想着要不咱们把它省下来用到其他地方,毕竟咱们国家现在需要这玩意儿的项目还挺多的,别的不说,五师同志他们的导弹项目肯定就使的上.”

听闻此言。

老郭尚且没有表示,站在他身后的乔彩虹和牟方东却悄悄点了点头。

高元明这番话其实挺符合这个时代的观念的,对于乔彩虹牟方东这些没多少科研认知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没办法,还是那句话,这年头的兔子是穷怕了。

其实别说这个年代的成年人了,哪怕是这个年代刚出生的婴孩,不少人在后世的2023年都依旧保留着类似的观念。

因此在眼下这个时期。

高元明的话明明是个歪理,后世的人一听就知道有问题,却愣是能让不少人感觉说的其实没毛病。

而就在高元明侃侃而谈之际,一旁的徐云却出声打断了他:

“高工,你说的不对。”

高元明顿时一怔,下意识转头看向了徐云。

眼见高元明的视线朝自己望来,徐云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认真说道:

“高工,你的想法我可以理解,但恕我个人很难赞同。”

“没错,咱们国家现在确实很穷,穷到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但越是如此,咱们在一些应该投入的方面就不能省着钱。”

“像你说的用人力代替线性震荡元件,这种做法长期来看是可以省点儿钱,您的觉悟咱们先不说,咱们就事论事来谈谈——您觉得人力观测能有这些仪器精准吗?”

“您在这儿少用了几个元件,大呼省了二三十美刀,但一旦人力统计的数据出了错,那到时候实验组的同志们就遭殃了。”

“保守点他们要再花一些人力物力去重新验证,这里的成本何止二三十美刀那么简单?”

“万一再严重点,因为统计出来的参数有误,实验室试制的时候出了问题.那到时候可就不是多少钱的事儿了。”

“我和郭工可是刚从17分厂那边过来,17分厂夏敏同志的丈夫.也就是王立明工程师是怎么出事的,高工您不会不知道吧?”

说到最后。

徐云的语气中已经带上了一丝冷意。

他没有先从成本上对老郭进行解释,因为他很清楚这种理由不足以让老郭改变思想。

例如在他穿越来的后世。

徐云曾经在21年的时候给他老爸老妈买了架戴森的吸尘器,双十一期间也就四千多块钱吧,那时候徐云一个月收入都有三万多了,住的还是老家小县城。

结果徐云父母却到23年都舍不得用那架吸尘器,理由是家里的布局不适合用这么好的吸尘器,让徐云又气又无奈.

因此徐云很清楚,对于节俭习惯的人来说,哪怕你把一个东西解释得极其廉价,他们该省还是会省。

所以他这次换了个思路,直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反驳。

你高元明用人力的理由不就是因为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吗?这个觉悟是很高,但如果献出生命的是其他人呢?

毕竟爆轰实验室的参数一旦出了问题,一分厂和二分厂的炸药制作车间确实有很大概率受到影响。

夏敏的丈夫王立明当初出事,就是因为工厂给出的参数有误,稀释硝化液的升温阶段没有把副产物完全氧化,最终在硝解反应时发生的意外。

除非高元明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肉眼观测能比元件精准,否则他肯定没法接下徐云的话。

他敢胸部一挺把自己的命豁出去,但奉献别人的生命就属于另一种概念了,至少高元明没这脸干这种事儿。

眼见高元明一副卡壳的模样,徐云便又将打蛇棍随了上去:

“另外高工,您也是搞科研的人,体积和价格这种逻辑您又怎么说得出口呢?”

“别的东西都先不提,就说咱们基地库房里那些气体扩散膜,那一片可比这元件要贵的多了。”

“限制一个零部件价格的不是体积,而是工艺和研发水平,您信不信再过个几十年,有些生产成本不过几毛钱的东西能给你卖个上百美刀?”

高元明再次一滞。

徐云所说的气体扩散膜就是504厂当初因为毛熊动了手脚而失败的产品,主要用途是离心机中浓缩铀的分离。

一片气体扩散膜大概就巴掌大小,和Hochtief公司的线性震荡元件差不多,但厚度却只有毫米级别,一片的成本高达接近20块华夏币。

按照现在这个时期的汇率,它的成本还真要比五美刀来得高。

接着徐云叹了口气,给高元明扎了最后一刀:

“还有,高工,您说的五美刀是这种元件的零售价,咱们买它可用不着这么多钱。”

“我之前和畜牧队的贡布同志计算过,大概三百头驴没日没夜干上一个礼拜出的顶浆分泌液,就够制备一吨重的驴浆薄膜了。”

“等咱们黑水虻养殖中心彻底建成,整个过程的成本就只剩下了电费以及其他一些化学材料的支出,大概一吨薄膜也就十来块钱吧。”

“而咱们一吨驴浆薄膜能换来的元件足足有一百枚,也就是一枚线性震荡元件大概就一毛钱的样子。”

“另外这项交易还是咱们的重点工程,也就是德国人的供货序列还要排在毛熊前边,即便德国人啥时候终止交易,到时候咱们到手的线性震荡元件也都够接下来使用的了。”

听到徐云这番话,一旁的老郭下意识点了点头。

不同于和毛熊的可乐合作。

可乐这玩意儿的交易时常再怎样都能持续个七年八年,运气好和原本历史中那样维持二十年都有可能,属于一个相对稳健的长期贸易。

但Hochtief公司的线性震荡元件却不一样。

这种零部件兔子们短期内很难具备工艺,而兔子们和德国人的关系又不太稳定。

不出意外的话。

兔子们和德国、高卢以及英国的三方交易,顶多保密个一年两年的样子——兔子们只要保证串列式加速器到国内之前消息不传出去就行。

因此兔子们便将与Hochtief的元件交易排到了一个很靠前的位置,计划在两个月内能交易到一万枚以上。

三次最大量级的冷爆实验大概会损耗20枚线性震荡元件元件,一万枚线性震荡元件足够支撑一千五百多次冷爆实验了。

兔子们原本历史中的冷爆实验也不过四百多次,其中主要还是小规模冷爆,全当量冷爆的次数连二十次都没有。

哪怕是算上氢弹和中子弹,这些线性震荡元件也足够用了。

当然。

这个只是理想化的状态,毕竟能不能凑到这么多的本土驴顶浆分泌液还不好说.

总而言之。

随着徐云这三番话的怼脸,高元明哪怕内心再有想法,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了。

只见他沉默了足足有好一会儿,彼此间对视一眼,最终幽幽的叹了口气:

“行,韩立同志,我说不过你,就按原本的方案来做吧!”

看得出来,高元明其实还没完全认同徐云的想法。

不过没关系,徐云也不指望自己一番话就让高元明彻底改变观念,他只要保证高元明在行动上不会与原本的安排相悖就行了。

至于观念嘛.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云相信要不了多久,高元明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

从今天开始,避免一切无意义的牺牲,至于对方是自愿还是被强迫的徐云就管不着了。

说不定有些人到了耄耋之年还会和孙子念叨,当年那个韩某人就是爱多管闲事,让我怎么怎么样就能搞定的事儿非要搞得多正式多严谨

但对于徐云来说。

能让这些原本时间线牺牲的烈士看到他们亲手建设的祖国强大,看到自己膝下儿孙满堂,这就足够了。

在搞定了高元明后。

老郭和徐云等人便开始在现场协助高元明和刘全安装起了Hochtief的线性震荡元件。

后世徐云曾经在科大实验室见到过一次Hochtief生产的元件,不过那时候这种元件已经不是线性震荡的检测方式了,而是多触点的函数测量矩阵式元件。

眼下这种相对原始的线性震荡元件,说实话徐云还是头一次见。

这玩意儿大概就普通光盘大小,圆形,厚度一厘米出头,每隔90度的盘面上有一个裸露在外、指甲大小的正方形金属片,这就是用于测量冲击波的传感器。

与这些元件配套的还有一个类似后世鱼跃8F-5W吸氧机模样的黑色小箱子——这可真不是在打广告,二者的外观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个小箱子便是传感器的接受设备,只要在使用时通线连接就能无限复用,当然了,数据是要导出才能解析的。

至于导出数据的设备则有很多可选项,比如说Hochtief自己用的就是设计出来的计算机算法,可以直接导入到计算机显示。

不过这种算法属于Hochtief的绝对核心数据,当时德意志代表的意思是谈可以谈,但是要加钱。

于是兔子们本着省钱的想法拒绝了这个交易意向,所以基地方面采用的是比较原始的打点计时器报数。

按照徐云了解到的信息。

这套设备可以记录的参数率大概在80%左右,精度则无限接近百分百,毕竟冷爆不需要汇总辐射数据嘛。

“按照设计图纸,2号工位要安置的线性震荡元件一共是24枚。”

在放弃了原先的想法后,高元明整个人也很快投入到了工作状态,只见他手上拿着一张工程图纸,指着面前的试验场道:

“第一个安置点在D区,高度1.14米,左侧起始长度5.14米,直接嵌在墙上就行”

“第二个安置点在离中心点30米的一个假人上,安置在腰部就可以了”

“第三个在.”

线性震荡元件的安置地点事先都经过了详细的计算和设定,为此基地方面还曾经试过一次小规模冷爆,以实际效果来辅证了计算结果。

2号工位需要的线性震荡元件一共是24枚,其中有些还在两三米高的墙上,好在现场六分厂内也有不少工程师,因此在一通忙活之后,这些线性震荡元件总算是都被安置完毕了。

不过徐云和老郭并没有急着赶往下一处工位,而是留在现场进行起了

爆炸观测。

毕竟基地进口线性震荡元件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测冷爆的实际参数,因此元件的精度性能肯定都是得调试一番的。

恰好按照基地日程。

今天六分厂便有一组炸药需要进行冷爆实验,当量是.

130公斤TNT。

注:

月票差100票就可以加更5000字番外,这不冲一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