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755章 苏曜朝堂对峙百官,万年公主含泪求情(合章5K)

洛阳,太尉府。

“嚣张,太嚣张了!”

“种颖伯乃司空也,堂堂三公,竟然被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登门抓走,还把家都封了?!”

“这苏曜,简直是无法无天!”太尉赵谦愤怒地拍打着桌子,脸上的怒容难以掩饰。

他深知种拂被抓意味着什么。种拂作为三公之一,其地位尊贵,影响力巨大。

苏曜如此明目张胆地抓捕种拂,无疑是在向整个朝野宣示他的绝对权威,完全不顾及朝廷的礼法和公卿们的颜面。

面对如此盛怒之中的太尉,他旁边的侍从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

过了一会,从愤怒中恢复,赵谦深吸一口气,立即下令召集府中幕僚,一起商议应该如何应对。

幕僚们匆匆而来,面面相觑,脸上都是震撼与凝重的神色:

“不妙啊太尉!”

“苏曜此子,如今已是权倾朝野,行事愈发肆无忌惮。”

一位年长的幕僚忧心忡忡地说道:

“此番抓捕种司空,恐怕只是他下一步行动的开始。”

“倘若我们不能加以遏制,那么这屠刀恐怕很快就会挥舞到您头上来的!”

“你说的不错。”

赵谦眉头紧锁,沉声应是:

“苏曜废三公九卿,改设三省六部,又设科举考试,其目的昭然若揭,便是要削弱我等世家的势力,以使其独揽大权。”

“我等必须尽快想出对策,绝不能放任种司空就这样被他捕杀。”

“诸位有何良策,快请速速道来吧!”

赵谦的话音刚落,太尉府中的幕僚们便纷纷开始出谋划策,众说纷纭。

然而,众幕僚建议很多,却大多难以执行。

最关键的一点自然是他们手中毫无兵权,苏曜只需派出一队锦衣卫缇骑便可将他们轻松捕获。

绝望,一股绝望的气息在府中蔓延,众人皆是束手无策。

就这时,太尉府长史何颙在沉吟片刻后站了出来,拱手道:

“太尉,依在下之见,如今之势,单凭我等之力,确实难以与苏曜抗衡。”

“他手握重兵,又深得公主信任,朝野上下,无人能与之匹敌。”

“我等若想自救,必须联合朝中其他公卿,共同发声,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方能对苏曜形成制衡。”

“种司空反董有功,却遭他悍然抓捕羞辱,满朝公卿不免兔死狐悲,太尉正可趁此时机振臂一呼,聚拢人心,共商大计!”

何颙的话语铿锵有力,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赵谦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他深知何颙此人虽非世家出身,但才学出众,见识不凡,在朝中素有威望。

此刻他能站出来提出如此建议,无疑给众人带来了一线希望。

在一番商议之后,太尉赵谦不顾年事已老,天还未亮便带领亲信们出门,直奔司徒杨彪府上。

很快的,随着种拂消息的发酵,第二天的朝堂上顿时是吵得不可开交。

列位公卿率领百官齐齐上阵,声讨苏曜的暴行,要求朝廷严惩凶手,释放种拂,并废除那所谓科举考试,恢复三公九卿制。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众臣们情绪激动,纷纷指责苏曜独断专行,无视朝纲,肆意妄为。

万年公主坐在监国的位置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朝堂上的众臣,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

她没想到,种拂的落网竟然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让朝堂上的局势变得如此紧张。

她深知,苏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的复兴和百姓的福祉,但这些公卿大臣们却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地反对他。

“诸位爱卿,请稍安勿躁。”万年公主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大将军苏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大汉的江山社稷,为了百姓的安宁与福祉。”

“他废三公九卿制,改设三省六部,是为了提高朝廷的行政效率,确保政令畅通;他设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天下英才,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

“至于抓捕种拂,那也是因为他涉嫌谋反,证据确凿,大将军不过是依法行事罢了。”

万年公主的话语虽然坚定,但众臣们却并未因此平静下来。

太尉赵谦冷哼一声,拱手道:“公主殿下,苏曜此举分明是独断专行,肆意妄为。他废三公九卿制,改设三省六部,分明是想削弱我等世家的势力,独揽大权。”

“至于抓捕种拂,更是毫无证据,分明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司徒杨彪也附和道:“太尉所言极是。苏曜此子,仗着手中兵权,肆意妄为,根本不顾及朝廷的礼法和公卿们的颜面。若不加以遏制,我大汉的江山社稷必将毁于一旦!”

众臣们纷纷附和,声讨之声不绝于耳。

万年公主紧咬着下唇,心中焦急万分。她深知自己无法改变这些公卿大臣们的想法,但他们如此激烈的反对,对苏曜的改革计划无疑会造成巨大的阻碍。

就在万年公主感到束手无策之际,苏曜突然大步走进了朝堂。

他的出现让众臣们纷纷噤声,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苏曜身穿银甲红袍,英姿飒爽,他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众臣,沉声道:“诸位公卿,有何事要奏?”

众臣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言。

苏曜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缓步走到万年公主身边,拱手道:“公主殿下,臣苏曜有本要奏。”

万年公主微微点头,示意苏曜说下去。

苏曜直起身子,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臣,沉声道:

“诸位公卿,你们口口声声说我独断专行,肆意妄为。”

“但你们可曾想过,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的复兴和百姓的福祉。”

“诸位一味墨守成规,结果如何?你们治的了这天下的大病吗?”

“我废三公九卿制,改设三省六部,是为了提高朝廷的行政效率,确保政令畅通;设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天下英才,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

“至于抓捕种拂,那也是因为他涉嫌谋反,证据确凿,锦衣卫依法行事,何错之有?”

苏曜的话语掷地有声,让众臣们纷纷哑口无言。

他们没想到,苏曜竟然会如此直接地反驳他们的指责,而且言辞犀利,句句在理。

太尉赵谦冷哼一声,道:

“大将军,你口口声声说种拂涉嫌谋反,证据确凿,但本官却从未见过任何证据。”

“三公何等尊贵?便是强横如董卓也不过罢官免职,你安敢如此招摇的大兵抓捕?!”

赵谦不说还好,那苏曜就等着他这句话呢。

就在赵谦话音落下的瞬间,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在众臣面前晃了晃道:

“赵太尉请看,这便是种拂勾结诸侯谋反,还有煽动太学生抗议的证据!”

“什么?!”

众臣们纷纷伸长脖子,想要看清那密信上的内容。

苏曜将密信递给万年公主,道:“公主殿下,请您过目。”

万年公主接过密信,仔细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将密信递给一旁的侍从,道:“呈上来,让众卿家都看看。”

侍从将密信呈给众臣传阅,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众臣们看完密信后,脸色纷纷变得难看至极。

他们没想到,种拂竟然真的勾结诸侯,煽动太学生抗议,企图颠覆朝廷。

不,不不不。

你做这种事情也就罢了,但是怎么能留下如此切实的证据呢?

还盖着你三公的大印?

这一下,他们再也无法为种拂辩解,只能纷纷低下头,默不作声。

苏曜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诸位公卿,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

众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言。

苏曜继续道:“我知道,你们之中有很多人对我改革官制、军制还有设立科举考试的政策很是不满。”

“但是诸位公卿可曾想过,这些改革都是为了大汉的复兴和百姓的福祉。”

“如今天下大乱,各地诸侯割据一方,百姓苦不堪言,若不进行改革,我大汉如何能够复兴?百姓如何能够安居乐业?”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希望诸位公卿能够摒弃前嫌,共同为大汉的复兴而努力。”

“当然了,诸位也可以不合作。”

苏曜话锋一转,冷哼道:

“但是朝廷既定的政策是不可能更改的,诸位若是觉得接受不了,那大可就此挂印归去。”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苏曜的话说的是斩钉截铁,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每一位公卿大臣的心头。

他们本以为自己纠集百官请愿抗议,可以法不责众,解救种拂。

然而,却没想到苏曜竟然如此决绝。

直接说什么不愿意合作的就自己走人,摆明了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这番表态听得太尉赵谦更是脸色铁青,紧咬着牙关,他没想到,苏曜竟然真的拿出了确凿的证据,让他无法再为种拂辩解。

司徒杨彪和卫尉张温等人也是面面相觑,一脸愕然。

他们深知,如今苏曜权势滔天,又有公主的支持,自己等人若是继续与他作对,恐怕难有好下场。

一味僵持在这里,结果恐怕只会让自己权势尽失。

就这时,尚书令王允率先站了出来,面色尴尬的打起圆场:

“大将军所言极是,我等自当摒弃前嫌,共同为大汉复兴而共同努力。”

王允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拱手说道:

“只是种司空之事,毕竟关乎朝廷体面,还望大将军能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王允话音一落,杨彪、黄琬等人纷纷站出来求情。

苏曜微微眯起眼睛,看着朝堂上众臣的反应,心中暗自冷笑。

他当然知道,这些公卿大臣们并非真心愿意支持他的改革,他们只是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暂时妥协。

但即便如此,苏曜也并不在意。

他要的,只是这些人在表面上配合他的政策,不要在他推行改革的时候跳出来捣乱。

至于他们的真心,苏曜并不在乎。

“网开一面?”苏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如刀,扫视着众臣,“王尚书,你觉得,种拂所犯之罪,应该如何处置?”

王允闻言,心中一凛,额头不禁渗出了冷汗。

他深知种拂所犯之罪非同小可,朝臣私下联络诸侯谋反以及煽动民变都是死罪,按照大汉律法,抄家灭族都不为过。

而且王允也知道,苏曜如今权势滔天,他若执意要杀种拂,谁也拦不住。

然而,王允身为尚书令,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堂堂三公就这样被处死:

“大将军,周礼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种司空虽有其罪,但念其昔日反董有功,又身为三公,且年事已高,某以为将其罢官免职、贬为庶民即可。”

王允的话得到了众臣百官的一致赞同。

他们之所以群情汹涌的抗议苏曜的抓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兔死狐悲。

他们想要争取的是刑不上大夫的特权。

然而,苏曜又岂会如他们所愿?

“王尚书此言差矣。”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乃是商周旧事,今日如何能够再提?”

“法律面前就该人人平等,昔日商鞅变法,太子犯法,尚需其傅公子虔、公孙贾代受黥刑,以明法度。”

“今种拂贵为三公,位高权重,更应知法守法,以身作则。”

“然而他却勾结诸侯,煽动民变,诽谤君上,其罪之大,罄竹难书。”

“昔日董贼祸乱朝纲,残害忠良,尚且被车裂示众,诛灭三族。”

“种拂之罪,虽不及董贼,但也绝不容姑息。”

“若只是罢官免职,贬为庶民,何以震慑宵小,何以彰显朝廷法度?”

众臣闻言,皆是面色大变,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们没想到,苏曜竟然如此强硬,一点面子都不给。

太尉赵谦紧咬着牙关,沉声道:“大将军,种拂毕竟是三公,位高权重,若是将其处死,恐怕会引起朝野动荡,于朝廷不利啊。”

苏曜冷笑一声,道:“赵太尉此言差矣。种拂身为三公,本应成为百官之楷模,却暗中勾结诸侯,煽动民变,其行径与叛逆无异。”

“若是朝廷对其姑息养奸,那日后岂不是人人皆可效仿?到那时,朝廷法度何在?朝纲威严何在?”

司徒杨彪也站了出来,拱手道:“大将军,种司空年事已高,一生为大汉鞠躬尽瘁,还望大将军能念其旧功,从轻发落。”

苏曜目光如电,扫了杨彪一眼,冷冷道:“杨司徒此言更是荒谬。种拂身为三公,本应恪尽职守,忠君爱国,却暗中勾结诸侯,意图颠覆朝廷。”

“他若真有旧功,那也应该以此功来抵罪,而非以此功来求情。”

“再者说,他若真有大功,那为何在董贼祸乱朝纲之时,却不见他挺身而出,反而是在此时跳出来反对本将军的改革?”

杨彪被苏曜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只能低下头,不再言语。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至极。

众臣们都知道,苏曜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处死种拂,谁也无法改变他的主意。

但是,在共同立场下,百官们又没有一人愿意当先退让。

昔日便是董卓乱政时期,董贼残害忠良,也没说能把屠刀砍到三公头上的。

不管是对盖勋还是皇甫嵩和黄琬,当时他们群臣抱团,总归都是能保住其性命,改个闲官就罢了。

怎地这冠军侯就不知退让,把场面僵死在这里?

他难道真的要跟朝堂百官对抗到底吗?!

一时间,场面剑拔弩张,群臣们不发一言,围着苏曜作摆烂状,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要么你就给我们都砍了,要么就直接放人。

百官们已经打定主意,宁可死谏到底,也绝不能放任这个愣头青再这样子胡来。

而苏曜依然还只是站在那里,对群臣的抗议表演无动于衷。

怎么办?该怎么办?

万年公主坐在监国的龙椅上,目光紧张的扫过苏曜和群臣,心中暗自叹息又焦急。

她深知苏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的复兴和百姓的福祉,但这些公卿大臣们却为了各自的利益和自身的颜面,不惜一切代价地反对他。

“大将军。”

万年公主深吸口气,略带颤音的开口求情: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本宫深以为然。”

“但是与此同时,我也记得之前在学校所学律法课程上,有法不外乎人情的说法,故亲亲相隐在我大汉并无过错。”

“本宫深知种司空所犯之罪不可饶恕,但其种家毕竟世代忠良,种司空也一生为大汉鞠躬尽瘁,诛董有功。”

“如今,种司空年事已高,一时糊涂犯了过错,既然未造成什么恶劣影响,故本宫斗胆求大将军网开一面,念其旧功与家族贡献,从轻发落种司空可好?”

万年公主眼中含泪,话语中带着一丝恳求,目光紧紧盯着苏曜,希望能打动这位年轻而强势的大将军。

她突然的话语引来了苏曜和百官们一致的目光,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