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749章 诸将士鸡犬升天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749章 诸将士鸡犬升天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但是如关张赵典等这些早早跟随自己的亲信们获得了授勋和提拔,对于那些归降来的将士们,苏曜自然也不会亏待。

除了采用募兵制,由朝廷直接发响,成为职业军人的亲军十二卫外。

对于地方部队,苏曜选择了抄后世作业,在地方设立军屯卫所,兵农一体,缓解财政压力的同时为来日剥离地方太守军权作准备。

不过,由于苏曜目前实控只有辽东全境和两京司隶的部分地区,故而暂时只能说是搭起了框架,小范围执行。

比如对于那些归降来的西凉兵们,苏曜就先行给他们设立了凉州卫和武威卫的编制。

如张济和李雷等也都因此荣升正四品的卫军中郎将,且先行在京师周边拨给土地,供他们屯田驻扎,以待来日重建对凉州的控制后便让他们荣归故里,在家乡展开军屯建设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土地寸土寸金,本来很难找到有这么多额外的可供那上万降兵屯田的土地的。

然而,董卓与京师之前那些造反的世家们显然是为此帮了苏曜一个大忙。

经过他们的一番折腾,苏曜在收复洛阳后很快就盘出了周边有一大片无主的土地。

虽然当地世家豪强们一度曾想尽办法,搞些什么虚假证明想要将那些土地据为己有。

不过,当时留守京师的乃是大儒卢植,这位幽州出身的倔老头根本没有给那些人机会,直接以铁腕手段,将那些虚假证明一一驳回,确保了那片土地真正归入了朝廷的囊中。

苏曜得知此事后,对卢植的果断和忠诚大为赞赏。他知道,有了这片土地,自己就有了更多的筹码来安置归降的将士们,同时也能为朝廷带来更多的收入和税收。

于是,苏曜立刻下令,将这片土地划分为若干个军屯区,分配给归降的西凉兵们进行屯田。

他还与卢植、贾诩、荀彧和钟繇等人一同,制定了详细的屯田计划和考核标准,确保这些将士们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生活,为朝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京司隶如此,对于辽东老家苏曜自然也不会忽略。

在那里,作为苏曜控制最深的地区,便是首先执行军政分离的地点。

比如刘备、徐晃和成廉等留在幽州的部属,苏曜就派快马给他们升官,同时讲解新法要义。

首先,对于幽州关内,屯驻上古的军司马徐晃,苏曜便升其为从四品的上谷卫中郎将。

然后对于关外的辽东,刘备这位昔日的襄阳县令就一跃升辽东郡长,掌一郡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同时考察考察属吏,上下文移云云。

其中与往日太守权限最关键的兵权却是一点没提,只保留了缉捕盗贼的职责。

而这被分割的兵权则交给了与刘备一同驻扎在辽东的前司马成廉,这一次也同样升官,但却并不是如张济和徐晃等人那样的卫军中郎将。

对于这个最早就跟随苏曜的亲信,为了以示嘉奖,也同时为了加强对幽州关外五郡以及新征服的高句丽地区的控制,成廉的官职与中央亲卫军诸人相同,都是这从三品的亲军中郎将,行都督五郡兵马事,在当地募兵设镇,建立军卫,镇守关外,收五郡太守兵权。

日后,得到这个消息时,刘备成廉等人是无不感激涕零。

“大将军恩义,备永生难忘!”

刘备声音哽咽,眼中闪烁着泪光,接过传旨人员交来的官印和虎符佩剑等,朝着洛阳方向深深一揖:

“备定当竭尽所能,治理好辽东,为大将军守住这后方重地,绝不辜负大将军的厚望!”

与之同样的,还有双手颤抖的成廉。

他直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地大喊:

“末将成廉必誓死追随大将军!”

在众人的带动下,将士们热血沸腾,高声欢呼。

这一次的授勋大典,除了对有功将士们进行升官授勋外,苏曜也没有忽略那些基层的官兵们。

除了统一发放的校级和尉级中级军衔外,基层的军官和普通士兵们也有自己的军衔与赏赐。

保底就是至少三个月的额外薪俸,多者甚至有直接分发的土地赏赐。

一时间军心沸腾,人人斗志昂扬,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辉煌与荣耀。

经过这次盛大的授勋典仪,所有人都知道,跟随苏曜,便是踏上了一条光明大道,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多谢大将军!”

“誓死追随大将军!”

将士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声震云霄。

苏曜站在高台上,感受着这份热烈的拥戴和信任,心中亦是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对于自己这次大手笔改革的效果颇为自得。

而就在苏曜改制军队,设立新军的时候,朝堂上的争议也越发的激烈。

由于苏曜一直避而不朝,对于弹劾之事也完全不予回应,除了御史们等言官,越来越多有分量的官员们都站了出来,声讨苏曜。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众臣议论纷纷,声讨之声不绝于耳。

“苏曜此子,目无君上,擅自改制,实为乱臣贼子!”一位老臣愤然起身,指着苏曜的座位怒斥道。

“就是!他手握重兵,独揽大权,长此以往,必成大患!”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眼中满是忧虑。

“不知诸位是否听说,老臣闻他竟然欲设军卫以剥太守兵权,这可不是件小事啊!他怎能连商量都不商量,就擅自独断专行,眼中可还有一点朝廷,这根本就是不把咱们和公主殿下放在眼里啊!”

万年公主坐在监国的位置上,目光穿过吵杂的群臣,望着大殿外,眼神清澈而平静。

对于苏曜的改革,她其实很清楚,苏曜昔日召集亲信商议军队的改制的时候还特意把她带在了身边,美其名曰让她多学习成长。

讲道理,万年并没有接受过正经的帝王教育,不但苏曜时不时蹦出来的稀奇名词她不甚了解,就连荀彧和钟繇等人据理力争说的各种典故她也是听得似懂非懂的。

但是,这不妨碍万年公主听得眼中小星星直冒。

她从那些幕僚们的表情与语气中,能够感受到苏曜的才华和抱负,也明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的复兴,是为了天下的安定。

这时,听着下面大臣们的聒噪,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名之火。

万年公主轻轻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站起身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众臣,声音清冷而坚定地说道:

“诸位爱卿,请稍安勿躁。”

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万年公主的身上。

公主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大将军苏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大汉的江山社稷,为了百姓的安宁与福祉。他改制军队,设立新军,乃是为了增强国力,抵御外敌,确保我大汉的安宁与稳定。”

“至于军卫设立之事,更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确保朝廷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这是为了国家的长远考虑,而非个人私欲。”

“事急从权,本宫以准他先斩后奏,在局部试点效果,以后再慢慢推广全国,我不明白各位为何要对此揪着不放,难道你们不希望天下安定下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