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742章 张仲景神医出手勘破玄机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今年约四旬,乃南阳涅阳县人。

其出身当地世家,按说这样世家子不该以医术为业,毕竟当时那个时代医生的地位远不如官员,张仲景应该早早的就像其他世家子那样钻研经学,投身官场才是。

但是,张仲景却没有选择那样的道路。

虽然其父为官,但是恰逢党锢之祸,其家也曾被牵连,见过那些不平之事后,张仲景对仕途之路就颇为不以为然。

同时,在汉末,由于瘟疫丛生,张仲景小时候见多了那些饱受骨肉分离之苦的悲剧,便立志以悬壶救世为己任。

就这样,小小的张仲景在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寻治病救人之道。

自小,张仲景可谓是勤学苦练,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在这个瘟疫丛生的环境下,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被当地百姓们信赖,时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也”。

倘若不出意外的话,张仲景大概会一辈子以医道为生。

但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张父过世后不久,由于张家仍无官员出仕,而党锢之祸也随着黄巾之乱的危急随之解除。

为了保证张氏家族的地位,张家族老们还是在一番运作与说服之后,将张仲景举为孝廉,运作成一郡吏,首次踏入了官场。

如果没有苏曜介入,张仲景下来应该是在南阳苦熬资历,历经袁术和刘表的统治后,在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后,大江南北广受瘟疫之苦的时候被刘备相中,助其解瘟疫之祸,在刘备取南四郡后任其长沙太守方才出头。

而今,张仲景却出现在了洛阳。

那自然是由于他的老家南阳郡刚刚经历了两袁内斗,苏曜大破孙坚,收复南阳等一系列战事,郡内一塌糊涂,百废待兴,袁绍对于与苏曜的关系更不敢怠慢。

故而,袁绍虽然本人此时在与太史慈和公孙瓒等人追击袁术,但是依然派了次子袁熙带了部分亲兵和郡吏们前往洛阳。

一方面为了参加日后女帝登基的大典,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京中走动关系,收集情报等等。

而张仲景,便是之前苏曜拿下南阳后意外发现,并且特意关注的人,这次袁熙也是专程带上了此人一同进京,就安顿在当时专用于接待各地进京求官的名士与普通公务人员的公车署中。

次日一早,得到苏曜传唤的张仲景不敢怠慢,立刻放下手中的医书,整理好衣装,匆匆赶往大牢。

他深知,能够被冠军侯亲自召见,此事绝非小可。尤其是听闻是在司隶校尉的大牢中发生了犯人暴毙的离奇事件,更让他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张仲景步入大牢,只见苏曜面色凝重,正站在一具尸体旁,周围是几名神色紧张的狱卒和牢头。黄琬也在一旁,面色略显尴尬。

“卑职张仲景见过冠军侯。”张仲景拱手行礼,声音沉稳而有力。

苏曜微微点头,示意张仲景不必多礼,直接说道:

“仲景先生,此人在狱中突然暴毙,仵作验尸却查不出原因。”

“本侯早有听闻先生医术高超,颇有名望,故而特请先生前来一探究竟。”

张仲景闻言,心中一凛,他明白苏曜对自己的期待很高,于是赶忙走上前来,仔细打量起地上的尸体。

死者面色青紫,嘴角挂着白沫,确实像是暴毙而亡的症状。

但张仲景并未急着下结论,而是蹲下身子,仔细检查了死者的口鼻、眼睛和指甲等部位。

片刻后,张仲景站起身来,眉头紧锁,沉声说道:“禀君侯,此人确是中毒而亡。”

“中毒?”苏曜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仵作为何验不出来?”

张仲景叹了口气,解释道:

“此人所中之毒,乃是砒霜。”

“砒霜?这是何物?从何而来?”黄琬诧异道。

张仲景拱手回:

“砒霜产于铜山矿石之中,本是治哮嗽与疟疾之物,其遇水则溶,无色无味。”

“然则凡药三分毒,砒霜其性猛烈,一旦用之过量则会成为一剂猛毒。”

“且服食之人的中毒的症状因人而异,有的人会剧烈呕吐,有的人则会突然暴毙,且死后尸体上往往没有明显的外伤和异味,因此难以察觉。”

苏曜冷哼一声,目光如炬,扫视着周围的狱卒和牢头:

“既然没有外人接触,又是中毒,那显然犯人就在你们之中。”

狱卒和牢头们闻言顿时吓尿,纷纷跪倒在地,连连摇头,声称自己绝不敢做此等违法之事,然后纷纷向黄琬求助。

黄琬见状也是眉头紧锁。

此人乃是在司隶校尉大牢中死去,倘若是狱卒们谋杀,他黄琬必然难逃干系,只好言说真相不明,还需多加查证,一旦找到实据和真凶,他必然严惩不贷云云。

对此,苏曜是冷哼一声,转头看向张仲景,问道:

“仲景先生,可有办法查明此毒是何时所下?”

张仲景沉吟片刻,说道:

“砒霜中毒后,死者体内会残留毒素,若能找到其生前所食之物,或许能查出下毒的时间。”

苏曜立刻吩咐兵士与狱卒去搜查死者的牢房,寻找可能残留的食物或水源。

不久之后,狱卒们带来了一些剩饭剩菜和一只水碗。

张仲景仔细检查了这些食物和水源,最终在剩菜叶子里发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白色粉末。

“这就是砒霜。”张仲景肯定地说道。

苏曜脸色阴沉,他看向黄琬,冷冷地问道:

“黄校尉,如此你还有何话可说?”

黄琬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处理不当,不仅自己的官职难保,甚至可能身陷囹圄。

黄琬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沉声说道:

“冠军侯,此事下官确实不知,但既然发生在司隶校尉的大牢之中,下官责无旁贷。”

“下官必会全力调查,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以证清白。”

苏曜冷冷地看着黄琬。

关于他拥立万年登基一事,民间议论纷纷,朝中更是非议不少。

那些朝廷公卿们,大多都不持支持的态度,之所以能够继续推进,更多的还是他自己的乾纲独断,这些人慑于他兵威,以及朝廷在他控制之下,不得不配合接受罢了。

对此,苏曜自然是有自知之明的。

但是,正如董卓执意废立,彰显自己的威望一样。

苏曜扶持万年以女帝临朝,一旦成功也将竖立起自己在朝野的绝对权威,远超他与公卿们共立新君的效果。

不过显然,为此也有相当多的人站到了反对派的位置上。

他们不能通过军事手段来反抗,便想要通过这些下三滥诋毁的方式来找麻烦,苏曜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

苏曜不确定黄琬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不过,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让自己足够信赖的人。

于是乎,在思索片刻后,苏曜并没有听信黄琬大包大揽式的表态,直接就在这牢中监督黄琬办案。

“如今既然已经查明死因与中毒来源,凶手显然就在这监牢之中。”

“请黄校尉立刻排查,把接触过食物与死者的嫌疑人全部带上来。”

黄琬闻言,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也不敢违抗苏曜的命令。

他深知这位冠军侯的权势和手段,一旦惹恼了他,后果将不堪设想。

“遵命,冠军侯。”

黄琬拱手应命,随即转身对牢头下令道:

“都听到了没?立刻把那些人都带上来!”

“某倒要看看,到底是谁有这个胆子,敢在我司隶校尉的大牢中害人!”

黄琬怒气冲冲的对狱卒们发火。

牢头吓得噤若寒蝉,立刻下令押人上来问话。

然而,结果却是晚了一步。

“不好了,牢头!”

“小李,小李他上吊自杀了!”

“什么?!”

听到部下匆匆而来的回话,牢头只觉得大脑一阵阵的眩晕。

而黄琬,则是在愣神之后深吸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