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735章 袁本初居心不良,贾文和献计献策

“各位多虑了。”

袁绍见局面僵持不下,连忙站出来说道:

“冠军侯威加海内,天下谁人不服?”

“那些公卿权贵,若非苏君侯救援,还在董卓的暴政下哀嚎,他们岂敢轻举妄动?”

“更别提,我们飞骑驰援在先,长安迁来朝廷公卿许多人还在半路,尚未抵达洛阳。”

“拥立新君虽然重要,但亦不可仓促为之,尤其是君侯属意的万年公主,如此破天荒之事,即便有讨董之功也有不少人都难以支持,更别提如今天下还有一个高举反旗的袁公路在了。”

袁绍言辞凿凿,一力推动讨伐袁术的议案。

如此自然不全是为了公义。

不提两人如今在南阳反目,刀柄相见的恩怨。

就说作为同样顶着袁家名号的二人,他们之间意识形态上的竞争也已经趋于白热化。

本来袁绍在南阳可以号召影响汝南老家的世家们,轻易的获得人才和资源。

然而,倘若放任袁术逃过去,那显然自己的影响就难以发挥作用。

这时,若是能利用苏曜的强军,剪除自己的竞争对手,那实在是大好事一件。

这样一来袁绍下来就可以凭着自己的威望和骠骑将军的名号,从容的把影响力扩张到豫东和淮南,然后进一步的影响荆州和青兖等地。

如此,霸业可期也。

这就是袁绍回来后和郭图等谋士们商量出来的借刀杀人之计。

没错,袁绍至今也依然没有放弃争夺天下的想法。

他虽然表面上大为赞同,甚至极力推荐苏曜之前透露的拥立万年的提议。

但是实际上,就像袁术一样,袁绍认为苏曜此计乃是自取灭亡的臭棋一步。

天下诸侯,尤其是刘氏诸侯们绝不可能认同这样的做法。

女帝登基之日,便是又一轮天下大乱的开始。

正是怀抱着这样的算计,袁绍才如此支持苏曜的决定,并且无论如何都要在万年登基前,借苏曜之手把自己的好兄弟袁术先给他干死。

而几乎是只差一点点,袁绍的计划就要成功了。

毕竟,作为在场权势仅此于苏曜的大员,不管是威望还是地位,袁绍说起话来都是分量十足。

王凌和牵招等人根本就说不过他。

而武斗派的苏曜同样也比较倾向于先解决眼前的敌人。

不过,在看到袁绍如此积极的为自己出谋划策后,苏曜本能的嗅到了一些阴谋的味道。

这要是个其他谋士的发言也就算了,但这袁本初会这么好心?

不信。

苏曜沉吟了片刻,心念电转,忽然把目光放到一直保持沉默的贾诩身上。

没错,贾诩也回来了。

随着讨董的胜利,之前一直坐镇弘农,与甄姜一起保证后勤的贾诩也正式转正军师中郎将一职,并且与苏曜一同回返东都,随侍左右。

而苏曜之所以把贾诩带在身边,看中的除了这位毒士常常一针见血的分析外,更关键的就是贾诩他本人没有任何派系立场。

虽然苏曜现在麾下也有了如卢植、荀彧和钟繇等大名鼎鼎的名士和谋臣。

但是这些人,毫无疑问的都有自己的倾向和立场。

当大家目标一致时,他们是极好的帮手,苏曜对他们也是委以重任,甚为倚重。

但如今,在拥立女帝的问题上,他们显然并不能完全站在自己一边,认可万年。

在苏曜这次驰援南阳,经过洛阳时,他只是稍微透露了一下想法,便立刻遭到了大量的反对。

对此,苏曜可以理解,但他却不可能为此改变自己的决定。

于是乎,贾诩的意义就突然了出来。

与抱团在一起的荀彧、钟繇等中原世家的谋士们不同,贾诩出身凉州世家,与中原世家格格不入,又是董卓降将,想要站稳脚跟除了紧跟自己外别无选择。

故而,苏曜才会破格的直接把这个降将一步拉进的自己的核心,就是希望让贾诩查漏补缺,同时抗衡其他势力的影响。

倘若是贾诩的话,他一定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出些非常有用的建议。

于是乎,苏曜轻咳两声后,立刻把这个站在喧嚣人群外,闭目养神试图隐身的贾诩叫了出来:

“军师何故沉默,可是另有高见,还请细细道来。”

贾诩闻言,缓缓睁开眼,目光在苏曜和袁绍等人身上扫过,最终定格在苏曜身上,微微一笑道:

“君侯明鉴,属下并非沉默,只是在思索如何方能两全其美。”

“如今君侯问及,诩确实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只是恐徒惹人笑,还望君侯借一步说话。”

苏曜一听,就知道他一定也是要背袁绍,当即笑了笑,暂且搁置了会议,与贾诩一起来到后宅。

果然,贾诩几句话便把袁绍的小心思说了个透彻,听得苏曜不由点头:

“那依文和之见,咱们就放了这袁术,尽快回京?”

贾诩缓缓的摇头:

“回京是必须要尽快的,但袁术也不能轻易就放过。”

“袁公路与君侯公然作对,如今虽然元气大伤,但若让他盘踞汝阳,以袁家威望定然很快就会恢复过来。”

“而袁绍虽然君侯让他守南阳,但有荆州刘表在,袁绍很难扩张势力,被困于一郡之地,难以与袁术相抗。”

“故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君侯下来专注于京师事物的时候,让这两方能保持个相对均势的存在。”

“一边要打击袁术,另一边也不能让袁绍做大。”

“如此,派一大将随袁绍出击,尾随追击袁术,将其逐出汝南后就暂且收手,坐看两袁相争他们的汝南老家就是个最好的办法。”

“而君侯则可以趁此时机,利用关中和洛阳的人力物力,抓紧壮大实力,补充中央军的损耗,同时对付洛阳周边那些不听话,反对新君的势力。”

“尤其是河东与河内两郡,三河乃京师屏障,今君侯已收服关中三辅,只差此两郡,君侯便可将司隶两京全境收入囊中,而这才是君侯问鼎天下的根基所在。”

问鼎天下。

听到贾诩的话后,苏曜嘴角微不可查的挂起了一丝弧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