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731章 名将妙策破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731章 名将妙策破敌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面楚歌之计?

皇甫郦一听总算明白了叔父的意思。

昔日项羽被困垓下,汉军恐敌兵困兽犹斗,两败俱伤,便命兵士四面唱起楚歌,使得楚军燃思乡之情,忧楚地尽丧,士气低落,被瓦解斗志,终大败项羽。

如今,面对董卓军这些坚守郿坞的最终残党,皇甫嵩便也决定故技重施。

尤其是他军中有近半都是长安城中李氏兄弟临阵起义带出来的西凉战士,与这里的守兵大多有同乡之谊,正适合施展此计。

当即,皇甫嵩便找来了麾下同行的前董卓部将,李应和李利兄弟,先行询问两人守将及其城防情况。

“回将军,城中守将乃是董贼部将杨定。”

“杨定?”

皇甫嵩闻言,微微皱眉,根本想不起此人来历。

这也难怪,由于苏曜的活跃,不但董卓的亲族高官如牛辅、李儒和董旻等人尽皆战死,就连历史上那些本该在董卓败亡后祸乱长安的残党李傕郭汜等人也全都被苏曜杀光。

杨定,这个在李傕郭汜执政时历任镇南和安西将军的郭汜部将此刻便是董卓军硕果仅存的少数高级将领。

但是,即便如此,在董卓在世时,他也完全是不够格被皇甫嵩认识的小将罢了。

“此人虽非名将,但据吾所知,亦是董贼麾下的一员悍将。”

李应提醒道:

“他为人勇猛,对董贼亦是忠心耿耿,此番能被董贼派来后方守护郿坞老巢,便是明证。”

皇甫嵩听了点了点,表示理解:

“董贼以军功起家,麾下多西凉勇士,悍勇之辈不胜枚举,确实不可小觑。”

“但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这杨定既然之前不显山露水,显然亦是有其不足所在的。”

“他性情如何?有没有什么弱点,汝等又可知否?”

“将军英明!”

就在李应沉吟犹豫的时候,李利紧跟着补充说道:

“杨定此人虽然忠心悍勇,但是其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他性格直率,容易冲动,且贪财好色一个不落,在郭汜麾下时,便曾因争夺战利品的归属与我兄李傕部屡有不和,多次发生冲突,若非董贼和郭汜一味庇护我等早已将其砍杀。”

皇甫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贪财好色之辈难有舍生忘死的勇气,这杨定如此性格倒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当即,皇甫嵩便下令执行攻心劝降之策。

他先是从容的在郿坞四周扎营,每日派出小股部队在城下喊话劝降,同时用箭矢将劝降书射入城中。

劝降书中,皇甫嵩并非迂腐的痛斥述说董卓的恶行,希望这些痛改前非,而是将心比心的为众人谋划未来的出路。

他先是详细的描述了董卓兵败身死的经过,言说冠军侯百战百胜势不可挡,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如今董卓已俯首就戮,其势力土崩瓦解,天下大局已定,大势所趋,继续顽抗不过是徒劳无益。

紧接着,皇甫嵩又明言,朝廷诛杀董卓,讨伐郿坞,目标只在董卓亲族一党,只要城中守军愿意投降,朝廷将既往不咎,饶恕其性命,并根据其表现给予相应的安置和赏赐。

对于那些普通士兵,皇甫嵩保证他们可以获得赦免,愿意继续从军的战士将编入新的部队,想要回家的人也都可以一律放行发给盘缠,许其回归乡里,与家人团聚,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而对于将领们,皇甫嵩也承诺,只要他们愿意主动开城献降,不但允许他们保留原职,还会发给赏赐,许他们继续带兵为大汉效力,建功立业。

皇甫嵩的劝降书言辞恳切,逻辑清晰,既展现了朝廷的宽容和大度,又明确指出了继续抵抗的严重后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一经守军发现,便立刻在将士们中间引发了轩然大波。

“董公死了?”

“这怎么可能?”

“眼下我等该如何是好?”

郿坞城中,各方人员是议论纷纷,紧张不已。

没办法,董卓败亡的实在是太快了,明明前几日他们才接到董卓书信,要他们腾出房间和空地,准备迎接大军进驻。

谁曾想,转眼间不过数日,兵临城下的竟然是朝廷来讨的部队,带头者还是那赫赫声威的名将皇甫嵩。

不过,要说城内最恐惧的,还要数那些被安置在这里的董氏族人们。

他们没想到,成年有为的董家亲族竟然会全军覆没,眼下自己唯一的依靠就只剩守将杨定。

于是乎,在得知情况后,董氏族人们蜂拥而来,堵住杨定的大门哀嚎:

“杨校尉,董公昔日待你不薄,你可不能抛下咱们不管啊!”

“对啊对啊!”

“咱们这里有三十年的粮食,只要坚持死守,我等唯杨校尉马首是瞻,钱粮女人校尉均可自取啊!”

杨定坐在大堂上,眉头紧锁,听着这些董氏族人们的哭诉和哀求,脸色阴沉不定。

他深知,眼前的局势已经对他极为不利,董卓的败亡如同晴天霹雳,让他措手不及,作为董卓麾下的将领,自己此刻的处境也变得十分危险。

有那么一瞬间,杨定都想干脆投降得了。

但是,不得不说,财帛动人心,权力迷人眼。

本来只是个别部司马的自己如今因守郿坞被升校尉,董卓一死,他更是成了全城的支柱。

听那些董氏族人的说法,只要他愿意守城,那董家的钱财和女人就都属于自己了。

这比起朝廷开出的价码显然要高上许多。

他在战场上搏命不就是为了能好好享受吗,现在能在这城中当几十年的土皇帝,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啊。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能不能守住郿坞。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杨定还是很有信心的,进攻者不过三千余人,他守兵数量虽然只有两千,但考虑守城优势可以说轻而易举。

但是,要凭这两千人坚守几十年,那杨定可就没有什么十足的把握了。

不过,要说让他轻易放弃眼前的富贵,那也绝不可能。

于是乎,杨定一边安抚董氏族人,趁机把权力攥在手中,另一边他也悄悄的派人出城谈判,坐地起价,希望谋取更大的利益。

不说拜将封侯吧,最起码这郿坞城的钱财都要归他所有吧。

然后最好再能给他外放一地,搞个太守当当。

他杨定不稀罕朝廷的高官,只要到外面当个土皇帝逍遥快活那就足以。

故而,对首次谈判,杨定可谓狮子大开口,不但要为自己保留军队和地盘,争取一个实权诸侯的地位,还顺带也保了手董氏族人,也算为自己的恩主尽了份努力。

然而,且不说如此得寸进尺的条件苏曜和朝廷都不可能接受,就凭皇甫嵩自己,屡铸京观,嫉恶如仇的性子,他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那些董贼余孽?

于是乎,皇甫嵩没有回绝,也没有答应,只是让李氏兄弟派出西凉军旧人入城继续谈判,与其虚与委蛇,同时加紧自己计策的布置。

就这样,不明就里的杨定与皇甫嵩的使者是你来我往,对每一个细节都锱铢必较,光谈判就搞了七八日的时间。

“不对啊!”

“杨校尉,依我看咱们要不差不多就行了吧。”

“这般拖延下去,感觉情况不妙啊。”

面对亲信的劝谏,杨定杨定心烦意乱。

漫长的谈判几乎耗尽了他的耐心,但是他又不想降低自己的待遇。

结果,就在杨定犹豫不决的时候,万事俱备的皇甫嵩一口气通盘否定了他的要求。

“告诉杨定,朝廷的耐心是有限的。”

皇甫嵩对前来传话的使者冷冷地说道:

“他若真心投降,朝廷自会按照最初的承诺给予安置和赏赐,但若他贪得无厌,继续顽抗,那等待他的将是朝廷大军的铁蹄!”

杨定听完使者的汇报后,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没想到皇甫嵩如此不给面子,竟然敢糊弄自己!

“打就打,我就不信你这点兵还能拿下我郿坞城来!”

杨定决定以打促谈,在守城战中给皇甫嵩来点教训,让他自己不好惹,给出更高的条件。

然而,他却没想到,自己之前摇摆的态度已经做出了极坏的表率。

由于杨定本身有意谈判,只是以郿坞和董氏族人为筹码,故而他并未严厉打击皇甫嵩对城内投射的劝降信等情况。

结果,在他这几日悄悄谈判的时候,皇甫嵩四面楚歌之计也没有停下,劝降信的影响也在城中愈发的扩散。

而且,不止是劝降信。

李应和李利等降将,这几日还组织了西凉老乡团每日在城下喊话劝降,夜夜高唱故乡之音,痛斥杨定不顾老乡死活,只谋自家私利。

乃至于当得知双方谈判破裂后,不少城中守军气的大骂杨定无耻,竟然连夜放下吊篮,趁夜逃亡投奔皇甫嵩军营。

郿坞城坚固的防御,就这样被皇甫嵩不费一兵一卒的撕开了裂口。

敌我之势异也。

这时,后知后觉的杨定才终于明白过来,自己这是中计被耍了。

他是又气又急,一下子就慌了神。

然而,局势的发展已不再能由其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